中 國 的 主 要 產 業
第一節 農 業
知識目標:
1、了解農業的概念、部門及其主要產品。2、建國以來農業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問題。3、掌握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類及分布。4、初步掌握主要牧區的名稱,了解其優良畜牧品種。
能力目標:
1、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分布特點。2、分析我國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異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提高分析地理問題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3、在地圖上指出主要商品糧基地的大致位置。
情感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以農業為基礎的重要性。2、樹立科教興農的觀點。
3、對學生進行尊重勞動、愛惜糧食的優良品德。
學習重點:我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
學習難點:我國主要牧區的分布及其優良畜種。
《課前預習》
1、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小麥分布( )( )( )等;水稻主要分布( )( )( )等地區。
種 2 、棉花分布( )( ),( )是我國優質長絨棉產區。
中 植 3 、油料作物分布:油菜產量最大、種植面積最廣,主要分布在( ),花生主要產區為( )( )。
國 業 4、糖料作物的分布:甘蔗分布( )及( )盆地,其中( )產量最大。甜菜主要分布( )、( )、( )和新疆北部。
的 5、 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分布:( )是我國熱帶經濟作物基地。
農 畜 主要牧區:( )、( )、( )、( )。
牧 牧區畜牧業和農耕區畜牧業的生產方式與對象。
業 業 主要優良牲畜品種
農業發展的成就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農業的發展 農業開發的潛力 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農業的發展前景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及科技興農
《學習過程》
引入:牛奶、米飯、蔬菜、瓜果、魚肉、衣帽都是由哪一個產業生產提供。
新課:(合作交流)
一、農業的概念
1、狹義的農業是指什么?
2、廣義的農業包括哪些生產部門?
二、我國農業的發展
1、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較快。
2、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日益改善!
3、我國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布趨于合理。
三、主要糧食作物的分布
1、完成書P4頁活動題。
2、小麥、水稻分布的地區。(見課前預習部分)
四、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
讀P6頁圖1―7和閱讀部分,寫出棉花、油料、糖料、熱帶經濟作物分布地區(見課前預習部分)
五、畜牧業分布
讀P8頁“國主要畜牧業分布”圖
四大牧區:( )、( )、( )、( )。
《知識鞏固》
我國下列農產品中,居世界首位的有( )
A、谷物、甘蔗、油菜籽 B、甘蔗、甜菜、棉花
C、大豆、花生、甜菜 D、豬、牛、羊
《課堂練習》
認真完成基礎訓練,填充圖冊。
第二節 工業
學習目標:
1、理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2、了解基礎工業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工業―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紡織工業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
3、使學生學會分析基礎工業的分布特點和四大工業基地的形成因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4、通過了解各工業基地的優勢和成就,增強振興我國民族工業的信心。
學習重點:基礎工業的分布特點。
學習難點:我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城市。
《課前預習》
( )工業―著名的煤炭工業基地、五大著名油田。
中 基礎工業 ( )工業―我國大型鋼鐵工業基地。
國 的分布地 ( )工業―( )、( )、( )、( )、( )
的 區 ( )工業―( )( )( )( )( )( )( )
工 ( )地區――著名重工業基地
業 主要工業基地 ( )地區――北方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 )地區――全國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
( )地區――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學習過程》
引入:書本、文具、鍋、計算機.汽車.等物品,說出是由哪一產業部門生產的?
新課:(合作交流)
一、我國工業的發展
1、讀課本P11頁“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的變化圖”
(1)1978年到達2000年,我國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增長速度( )。
(2)其中增長倍數最大的是( )。
2、讀P11正文,(1)舊中國我國工業集中分布在( ),重工業主要集中在( )地區,輕紡工業主要分布在( )( )( )( )等城市。
(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工業分布有什么變化,在書上用線條劃出。
二、基礎工業及主要工業基地。(見預習部分)
《鞏固提高》
1、關于我國能源工業說法正確的是( 。
A、北方以水電為主,南方以火電為主
B、煤炭是我國第一大能源,江西省的煤炭產量最大
C、黑龍江省的大慶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油工業基地
D、三峽水電站的電能主要用于大西北的開發
2、以海鹽為原料的化學工業中心是( 。
A、北京 。隆⑸虾! 。、天津 。摹⒋筮B
《學習小結》見預習部分
《知識拓展》
工業基地主要工業中心發展條件特點發展方向
滬寧杭
工業基地
上海為中心,蘇州、杭州、南京、無錫、
、常州(1)基礎好,技術水平高.(2)農業基礎好.(3)交通便利.(4)科技發達.(5)能源和礦產不足我國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結構輕型化,實行內引外聯,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開拓國際市場
京津唐
工業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1)煤,鐵,石油,海鹽豐富.(2)農業基礎較好.(3)水陸運輸便利.(4)科教發達.(5)基礎好,技術水平高.(6)水資源不足
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重點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沈陽和大連為中心,鞍山,本溪,撫順,遼陽(1)煤,鐵,石油豐富.(2)勞動力豐富.(3)交通便利.(4)工業基礎好.(5)水和能源不足
我國最老的重工業基地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消耗能源大,當地缺乏原料資源的工業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廣州,深圳,珠海(1)農業基礎好.(2)勞動力豐富.(3)臨近港澳.(4)水資源豐富.(5)能源,礦產不足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發展出口加工為主的工業
第三節高技術產業
〈學習目標〉
1、理解高技術產業的主要特點。2、舉例知道高技術產業在工農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4、掌握高技術產業在地域上分布特點及未來變化趨勢。5、理解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分布特點。6、從生活中的高科技產品的產地了解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分布。7、分析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現狀,激發學生發奮學習,獻身祖國的高科技事業。
學習重點:高科技產業的分布。
學習難點:高科技產業的分布特點。
〈課前預習〉
( )高技術產業帶
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 )高技術產業帶
高新技術產業 ( )高技術產業帶
的分布 ( )
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 ( )
( )
( )
〈學習過程〉
引入:電話從無到有,再到都已普及,移動電話用戶數量世界第一,這一變化是由于什么帶來的嗎?
新課:〈小組合作〉
一、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高技術( )業
1、高技術產業部門 高技術( )業
高技術( )業
2、說說我們身邊有哪些高技術產品,它們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產生了什么影響?
二、高技術產業的分布
1、讀教材正文部分,三大高技術產業帶主要分布在( )( )和( )。
2、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即( )( )( )( )。
〈鞏固提高〉
1、下列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位于北京的是( )
A、上海高新區 B、深圳高新區
C、中關村科技園區 D、西安―楊凌高新區
2、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決定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主導因素是( )
A、資源和能源 B、知識和技術 C、勞動力數量 D、交通
〈知識小結〉見預習部分
〈課堂作業〉
認真完成基礎訓練、填充圖冊。
〈拓展升華〉
世界著名高新技術產業區:
(1)印度“硅谷”班加羅爾――環境優美,有“花園城市”“科學之都”“計算機之都”之稱;
(2)日本“硅島”――九州島、科學城――筑波(世界最大、設備最完善的科學城);
(3)中國:中關村、臺灣新竹科技園;
(4)德國的“硅谷”――慕尼黑、斯圖加特。
第四節 交 通 運 輸 業
知識目標:
1、掌握幾種主要運輸方式的特點,學會按客運、貨運的性質和需要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2、理解我國大力加強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必要性。3、了解中國鐵路建設的成就,記住主要的南北鐵路干線和東西鐵路干線,以及主要鐵路樞紐。4、記住我國主要的國際航空港。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交通圖和統計圖表的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正確認識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學習重點:中國鐵路干線分布。
學習難點:五種運輸方式特點。
第一課時〈課前預習〉
( )線
( )線
( )線
南北向 ( )線
( ― )線
( ― )線
中國主要鐵路干線 ( )線
(五縱四橫)
( ― )線
( ― )線
東西向 ( ― )線
( ― ― ― )線
〈學習過程〉
引入:同學們,你們外出乘坐過哪些交通工具?
新課:〈合作交流〉
一、交通運輸業的作用
1、交通運輸業的概念
2、討論:“要想富,先修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這兩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3、完成教材20頁活動題2。
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1、以縣城為例,了解交通的變化,及其對當地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2、完成教材21頁活動題1、2。
三、公路運輸
1、公路運輸有哪些特點?在什么情形下,公路運輸具有明顯的優勢?
2、讀“中國公路通車里程的增長”圖,2000年的公路通車里程是否1952年的______倍。
3、讀22頁“中國主要公路干線分布”圖,查找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起訖點。
4、學生讀圖:在9頁“中國主要公路干線分布”填充圖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
5、學生學習“公路分級與國道編號”
〈鞏固提高〉
具有機動靈活的特點,可以滿足“門對門”服務的運輸方式是( )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
〈課堂練習〉
認真完成基礎訓練,填充圖冊。
第四節交通運輸業
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鐵路建設的成就,記住主要的南北鐵路干線和東西鐵路干線,以及主要鐵路樞紐。
2.了解我國內河航運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線、遠洋航線、重要的海港。
3.了解我國航空運輸的成就,記住我國主要的國際航空港。
4、中國鐵路干線分布;五種運輸方式特點。
學習方法:讀圖分析法、知識小結法
第二課時〈課前預習〉
1、填出下列鐵路干線交會的鐵路樞紐站名稱:
鐵路干線 鐵路樞紐站名稱
京廣線與隴海線
京滬線與隴海線
包蘭線、蘭新線、隴海線
京滬線、滬杭線
京哈線與哈大線
成昆線與寶成線
浙贛線與湘黔線
2、填寫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
現代運輸方式運輸線路運輸工具 運價 時速運量
水運河道/航海線 最慢
陸運鐵路/公路火車/汽車居中 居中 居中
空運 航空線 最小
〈學習過程〉
引入: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有哪些?
新課:
四、鐵路運輸
1、鐵路運輸具有( )、( )、( )的特點。
2、我國現已形成一個以北京為中心的全國鐵路網:(1)南北向干線有( )線、( )線、( )線、( )線、( ― )線、( ― )線、( ― )線;(2)東西向干線有:( ― )線、( ― )線、( ― )線、( ― ― ― 。┚。
3.讀“中國鐵路線分布”圖(1)查找南北鐵路干線;(2)查找東西鐵路干線。
4、在下圖中畫出主要鐵路干線(熟悉鐵路線的名稱.分布.起止點及主要鐵路線的交會點樞紐)。
5、學生完成教材P24~25活動題1~7。
五、海洋運輸
1、我國海洋運輸航線分( )航線和( )航線兩大部分。
2、沿海航線一般以福建( )為界,分( )沿海航線和( )沿海航線。北方沿海航線以( )和( )為中心。南方沿海航線以( )和( )為中心。
3、遠洋航線以( )、( )、( )、( )、( )、( )和( )等海港為據點。
4、完成書P25~26活動題。
六、航空運輸
1、航空運輸具有速度( )、運價( )和運量( )的特點。
2、讀書P27“中國民用航空航線里程的增長”圖。計算2000年的航空航線里程是1952年的( )倍。
3、讀書P28“中國主要航空港和航線分布”圖,我國擁有最多航線的三個航空港是( )、( )、( )。4、學生完成課本P28活動題1~3。
〈學法指導〉
畫鐵路、公路、航空線分布草圖,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F以我國西南地區鐵路交通為例:
1、定點。以西南大城市重慶、成都、貴陽、昆明為鐵路交通樞紐,將它們大致的相對位置固定在紙上。
2、連線。每兩個城市連一條路線,即成渝線、成昆線、貴昆線、川黔線。
3、放射。以每一個城市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寶成線、襄渝線、黔桂線、湘黔線。至此,西南地區8條環狀鐵路已經畫好了。
4、接軌。向外區延伸出去的鐵路線,還應當與全國鐵路連接起來,形成全國統一的鐵路網。例如,寶成線―隴海線,襄渝線―漢丹線,川黔線―黔桂線,貴昆線―湘黔線,成昆線―南昆線.繼續延伸,最后形成全國鐵路網。
〈鞏固提高〉
1、完成下列各題:
(1)運輸距離在80千米內,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 );
(2)運輸距離在80~550千米之內,最廉價的方式是( );
(3)運輸距離在550千米以上,最廉價的運輸方式是( );
(4)選擇最合理的運輸方式。
A、空運 B、鐵路 C、公路 D、水運
a、在抗擊SARS過程中,醫生需要使用廣州非典康復者的血清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療.將采集好的血清從廣州運送到北京,最合適的運輸方式( );
b、一噸活魚從郊區運到市區( );
c、20萬噸的煤炭從大同到秦皇島( );
d、從重慶到武漢旅游,沿途觀賞三峽風光( )
e、中國內地對臺灣”零關稅”開放水果市場,臺灣果農將水果運到福建( )
2、讀我國四個重要的鐵路樞紐示意圖,分析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1)鐵路線是包蘭線
B、(2)鐵路線是京九線
C、(3)城市既是鐵路樞紐,又是省會城市
D、(4)是我國最大的城市,工業以煤炭工業為主
〈知識小結〉
交通事業的重要性
鐵路、公路 特點:運輸工具―火車、汽車、船舶
中國的交 主要運輸方式 水運 飛機、管道等發展成就及現狀;
通運輸 航空、管道 主要線路的分布
選擇最佳 可供選擇方式: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
運輸方式 選擇原則:優選法(運距、運量、貨物性質、時間等)
第二章沿海萬里行
第一節“祖國心臟―北京市”
《學習目標》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環境特征、歷史文化和城市職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環境問題及采取的保護措施。
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點。
4、理解北京市的城市職能與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及交通狀況的因果關系。
5、理解北京市的環境問題。
《課前預習》
自主導學:如何學習和研究區域地理?這節課我們進入省級區域地理學習了,研究區域地理的過程具體來講就是解決區域“在哪兒”“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
在哪兒
怎么辦
是什么
區
域
為什么
位置 分布 聯系與差異 環境與發展
區域特征 人地關系 區域差異 可持續發展
1、在哪兒:北京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北京的城市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北京的不資源匱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么辦:解決北京水資源短缺的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過程》
引入:北京雖不靠海,但離海不遠,讓我們的沿海之旅就從“祖國心臟”―北京開始吧!白鳛橐粋中國人,你對我們的首都了解多少?”
新課:(合作交流)
一、北京的自然環境
1、讀書30頁圖2―1
(1)北京位置特點:位于_________山,_________山和________平原的結合部.
(2)找出永定河的流向,北京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我們每位同學都想親眼目睹京城的風采,你認為什么季節是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時期,為什么?
(4)讀書31頁”北京之夏”,北京屬于_____________氣候,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話說”條條道路能北京”,從我們這里到北京,可選擇__________, _________交通工具,鐵路線________―________線. 公路線________國道―__________高速――京珠高速。
二、北京的城市職能
1、北京市的首要城市職能是_____________,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是_____________.
2.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在天安門廣場的重大事件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新 課標 第一 網
3.讀書32頁”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4.北京高等院校有_________大學和_________大學等.
5.讀33頁”北京市的環境問題”, 一是_________環境問題; 二是____________環境問題.
6.對于北京日趨嚴重的水資源匱乏問題,你有哪些好的建議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33頁活動題1~3.
《鞏固提高》
1、有關北京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我國西北地區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東北平原的結合部
C、東部瀕臨渤海 D、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
2、2003年8月3日18時30分,舉世矚目的2008年奧運會會徽在北京天壇揭曉,如右圖,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
(1)民傳遞了大量的信息。同學們,你能從中讀出哪些信息呢?(提示:可從時間、地點等方面去考慮)
(2)你能列舉三個位于北京市的旅游勝地嗎?(多列不限)
《知識小結》
位置特點:位于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
北京 自然地理特點:地勢、氣候
城市職能與發展方向
《拓展升華》
如何設計簡單旅游方案
北京的旅游資源和信息非常豐富,在學習時可利用網絡信息和電子地圖設計簡單的旅游方案,既可培養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可熟悉北京各項旅游資源的分布。
設計方案時,可以采取專題的形式,如文化教育游、文物古跡游、奧運村游等,方案還應包括景點的選擇、景點介紹、旅游線路、交通方式選擇日程安排、各項開支、購物(紀念品、特產)等,資料是否豐富、線路選擇是不恰當,方案是否合理等將成為評價你的設計方案優劣的標準。
第十節 “祖國寶島”――臺灣省
學習目標:xkb1.cn
1、掌握臺灣省的位置、范圍、組成和居民概況。2、了解臺灣海峽的位置及其豐富的海洋資源。3、掌握臺灣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4、了解臺灣島的主要氣候類型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5、了解臺灣省經濟發展的特點以及主要經濟部門和產品狀況。6、了解臺灣省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職能。
學習重點:
1、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2、臺灣豐富的自然環境特征。3、臺灣省的經濟特征。4、臺灣島的地形特征。
《課前預習》
讀臺灣地圖,回答:
1、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城市或海港: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海域:
A__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_
3、臺灣島南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北部的氣候類型
是____________; 臺灣島西部的地形是_________, 東部的
地形是_________.
《學習過程》
引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說出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國哪個?屬于什么民族?
新課:(合作交流)
一、臺灣省地理位置特點:1、東臨_________洋,西隔_________海峽與福建省相望。2、主體是_________島,以及附近的彭湖列島,釣魚島等于200多個島嶼,面積3、6萬平方千米,其中,_________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新課 標 第一 網
二、人口與民族:省內居民以_________族為主,約占人口的97%,約80%的袋人口祖籍為_________省,少數民族主要是_________族。
三、自然環境特點:1、地形: (1)地形以_________為主,主要有臺灣山脈,最高峰是_________山;(2)平原多分布在臺灣省_________部沿海,總稱西部平原。2、河流、湖泊:河流短小流急,_________是島內最長的河流,_________潭是最大的湖泊。3、氣候:主要是_________季風氣候。
四、資源豐富:1、森林資源:臺灣山地眾多,所以森林資源豐富,樹種很多,樟樹最為著名,_________的產量居世界首位。2、農產品:耕地多集中_________平原,水稻種植普遍,因而被稱為“米倉”。這里甘蔗、蔗糖的產量也很大,有“糖缸”之稱。另外還盛產香蕉、菠蘿和茶葉,享有熱帶、亞熱帶“水果之鄉”及“茶葉之鄉”的美名。3、礦產:臺灣的礦種主要有6種______、______、硫磺、______、石油、天然氣。4、海洋資源:臺灣海峽的魚類特別多,是我國優良的漁場。
五、經濟特點:以“______”――加工――“______型”經濟為主。
六、主要城市:______、高雄、基隆。
《鞏固提高》
1、臺灣島與祖國大陸之間隔著_________海峽。
2、臺灣島多火山、地震是由于_________板塊與_________板塊相互碰撞。
3、臺灣島地形以______為主,河流落差大,水量豐富,所以水能蘊藏量大。
4、臺灣_________農作物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平原。
5、臺灣被稱為“東方甜島”,是因為臺灣盛產_________。
6、臺灣容易遭受的自然災害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知識小結》
位置特點: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
地形:多山
臺灣 自然環境特點 河流湖泊:河流短小流急
氣候: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資源豐富:森林資源、農產品、礦產、海洋資源
經濟特點:以“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為主
《課堂練習》
認真完成基礎訓練、填充圖冊。
《知識拓展》
臺灣島的鐵路線為何環島分布?
第十二節 “繁華都會”――香港特別行政區
學習目標: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圍、組成、地形和氣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況。
2、了解香港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的地位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
3、了解香港發達的交通運輸網絡。
4、了解香港發達的旅游業、信息和教育。
5、重點經濟特征、香港的經濟發展與內地的關系。
《課前預習》
位置――______海之濱、______口東側,北連深圳
位置與范圍 范圍――______島、______半島、新界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香港 國際經濟貿易中心
經濟特征 交通運輸――機場、海港、鐵路( )線
旅游信息和教育――購物天堂、海洋公園
《學習過程》
引入:1997年7月1日,我國收回了哪里?
新課:(合作交流)
一、位置與范圍:1、位置―地處______海之濱,______江口東側,北連______市;2、范圍――____島、______半島和______(包括大島嶼)三部分組成。
二、地形與氣候:1、地形――香港境內多低山丘陵,平原狹窄;2、氣候――主要是______季風氣候。
三、經濟特征
1、國際經濟貿易中心
(1)香港――全球貿易中心之一,進出口總額世界第八。
香港――全球航運中心之一,維多利亞港與舊金山,里約內盧同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葵涌貨柜碼頭是世界上最繁忙.設備最完善.效率最高,最大的集裝箱碼頭。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法蘭克?烁}R名,全世界100家最大銀行,有80多家在香港開業。
香港――全球黃金貿易中心之一,與倫敦、蘇黎世齊名。
香港――全球證券交易中心之一,有亞洲第二大股票市場,世界第六大外匯市場。
(2)香港經濟以______為主導,有著以加工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為支柱的多元化經濟結構。
2、發達的交通運輸――機場、海港、鐵路(京九線)
3、旅游信息和教育――購物天堂、海洋公園。
《鞏固提高》
1、芳芳沿京九線由深圳進入香港,她首先到達的地區是( )
A、香港島 B、新界 C、九龍半島 D、大嶼山島
2、下列產業,不屬于香港經濟支柱的是( )
A、旅游業 B、金融業 C、加工業 D、乳畜業
3、下列有關香港地位的敘述,不準確的是( )
A、國際政治中心 B、國際經濟貿易中心
C、國際金融中心 D、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第十三節“海上花園”――澳門特別行政區
學習目標:
1、了解澳門的地理位置和組成部分。
2、了解澳門的歷史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設立。
3、了解澳門的主要經濟支柱以及發展變化的特征。
4、重點地理位置、經濟特點。
《課前預習》
概況――我國面積______、人口______的省級行政區。
位置與范圍 位置――______海
澳門 經濟支柱――______、博彩、工業、建筑業
旅游資源――有“________”之稱
《學習過程》
引入:〈澳門歲月〉主題歌:“七子之歌――澳門”(聞門)
新課:(合作交流)
一、概況――我國面積________,人口________的省級行政區。
二、位置與范圍:1、位置――_____海之濱,珠江口西側,北連____海。
2.范圍――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經濟支柱――________業、博彩、工業、建筑業。
四、旅游資源――有“________”之稱。
《鞏固提高》
結合教材內容并查找資料,完成下表:
項目
地區 地理位置 人口 面積 經濟特點
香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4440.html
相關閱讀:《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
中國的區域差異
臺灣省
西雙版納
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