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第一節 環境獨特的地理區域——東北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

第一節 環境獨特的地理區域——東北
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地圖和資料的閱讀與分析,讓學生認識東北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環境等,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掌握東北冷濕氣候的原因、東北的資源對工農業生產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書本活動,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分析,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不僅讓學生學到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而且讓學生逐步學會分析地理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學習中的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問題,資源枯竭→產業轉型問題,環境污染→經濟發展等問題,滲透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和科學發展觀的教育,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他們將來會越來越多地面臨和解決這些嚴峻的現實問題,激發他們努力學習、探究,為承擔歷史和社會的責任做好準備。
重點
東北地區的氣候特點,東北農業發展基本概況,東北地區豐富的礦產及工業情況。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有關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導入新課]
[提問] 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同學們,知道哪里的“二人轉”最出名?
[學生] 東北。
[教師] 對了,近幾年,因為趙本山的出名,小沈陽的火爆,幾乎地球人都知道了“二人轉”。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東北,了解東北。
[講授新課]
[教師] 人人都說,去東北就一定要看“二人轉”。同學們,那你知道東北在哪里呢?
[學生] 在我國的東北部。
[展示中國地圖] 指導學生在地圖上指出“東北”的位置和大致范圍。
[師生小結] 東北位于我國東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通常被人們稱為“東北三省”。
[展示東北雪原、樹掛、霧淞等景觀圖片] 讓學生觀看東北嚴冬的雪景,感受東北寒冷的氣候環境。
[教師] 從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感受到,東北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千里冰峰,萬里雪飄。結合課本P.24案例,說說為什么東北氣候寒冷?
[學生回答]:略。
[教師] 對了,因為東北地區位于我國最北部,緯度最高,所以氣候寒冷。氣候寒冷,進一步會導致東北形成怎樣的地一環境呢?請大家結合課本P.25圖文資料談一談。
[學生] 略
[師生總結] 因為東北平平原所在地區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較少,所以形成冷而濕的自然環境。
[提問] 這種冷濕的地理環境對東北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什么影響呢?下列說法合理嗎?
[學生活動] 討論課本P.25活動第2、3題。
[師生小結] 冷濕的地理環境不僅影響東北人們的生產,而且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所以,人們要根據當地的環境,揚長避短、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發展本地有特色的經濟收入。
[過渡] 同學們,會唱《松花江上》這首歌嗎?伴隨著這首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東北的農業發展吧。(采用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狀況。)
指導學生讀圖6.5“東北地區土地資源分布圖”,再一次在“中國地形圖”上指出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提問] 為什么說我國東北的林海是一座森林寶庫?(由學生根據資料自由發揮,暢所欲言。)
[小結] 東北的林區是我國最大的森林資源寶庫,這里的森林面積占全國森林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森林可以凈化空氣,涵養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氣候環境。因此,保護森林資源也就是保護環境。我國是森林比較少的國家,國家已經明確規定禁止砍伐森林,原來林場的伐木工人的工作全部由伐木改為植樹造林。(培養學生注意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東北林區不僅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林中還有許多珍貴的動物和藥用植物資源。
介紹東北的“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人,讓學生了解這個常識。
[承轉] 東北地區不僅有莽莽群山、林海雪原,還有千里沃野,這就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土地遼闊,土質肥沃,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是生產糧食的好地方,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所生產的農產品產量大,不令滿足當地需要,而且能大量運往祖國各地。
[提問] 那么東北平原主要有哪些農產品呢?
[學生] 玉米、春小麥、水稻、大豆、甜菜等。
[教師] 東北的農產品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50年來,一批批志愿者從全國各地來到東北開荒種地,將昔日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長期的開墾使水土流失嚴重、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照此下去,“北大倉”是否又會變成“北大荒”呢?
[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三江平原的變遷”,以引導學生對濕地開發和保護問題的思考,樹立保護物種多樣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觀念。
【第2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復習上節課所學的東北大地的知識并熟悉東北地區的地圖。
[提問] 同學們說一說東北主要有什么山脈?東北地區氣候有什么特點?東北有哪些豐富的土地資源?
今天我們學習東北的第二課時。
[教師] 同學們,知道嗎?在東北地區除了有許多森林資源之外,地下還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講授新課】
[提問] 看一看這里都有些什么?你可以依據所看的地圖告訴大家這些寶貝在什么地方嗎?指導學生讀圖6.14“東北主要礦產資源與工業城市分頁圖”,找出本地主要的礦產以及它們所分頁的地方。
[學生活動] 閱讀書本P.31,結合收集資料,完成書本活動第1~3題。
[學生回答] 煤炭、鐵礦、石油等。煤炭,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撫順、本溪、黑龍江的雞西、鶴崗;鐵礦,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鞍山、本溪;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大慶油田、吉林松原油田、遼寧遼河油田。
[提問] 那么,在這里進行哪些工業生產最方便、最好呢?同學們對照地圖看一看自己的推斷對不對?
[學生] 鋼鐵工業、機械制造工業、化學工業……
[師生小結] 東北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重點建設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它利用本地豐富的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逐步形成了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工業結構,形成以重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傳統工業基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提問] 請同學們在圖中找出本地主要的工業中心和主要的生產部門。
[轉承] 任何工業的生產活動都要依據實地的資源情況進行,這叫因地制宜,只有這樣才能有良好結果。由于部分自然資源在開采過程中走向枯竭、產業結構老化等原因,東北近年來經濟地位在全國相對下降,國有企業開工不足,就業、再就業壓力增大,東北的工業迫切需要改革。在此背景下,黨中央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任務。
[活動] 多媒體展示課本P.33圖6.19“德國魯爾工業區”、P.34圖6.21“遼中南工業區”,讓學生結合書本P.33案例,仔細觀察、查找、分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1.德國魯爾工業區和遼中南工業區發展傳統工業的條件有哪些方面相似?哪些方面不同?
2.說說東北的傳統工業改造及發展可從中借鑒哪些有益的經驗?
3.請你為振興東北出謀劃策。
提問,學生小組代表上前指圖回答,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適當點撥。
為振興東北,我國政府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2003年,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和改造”的戰略任務。東北各省針對各自的優勢和問題,正在進行體制的改革、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等方面的改革與嘗試。
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還需要著眼于加快科技創新和進步,發揮高科技產業對傳統產業的滲透和帶動作用,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所以,中國的未來發展還需要我們今天的努力。讓我們學習更多的知識,為我們國家的將來做一點貢獻吧!

板書設計

一、冷濕的自然環境
1. 范圍:大興安嶺以東,東北三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地形:東北平原、大興安嶺、長白山、小興安嶺
2. 冷濕:原因——緯度高,冬季寒冷漫長→泠→濕
產生現象:凍土、沼澤、霧淞
二、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
耕地廣→地廣人稀,人均耕地多——利用問題:水土流失嚴重←退耕還濕
1.土地資源 林地多→森林資源——我國最大天然林區(針葉林)
草地
2.礦產資源——煤、鐵、錳、石油→重工業基地
天然氣
地位:全國第一個重工業基地
3.重工業基地 問題:資源枯竭,產業結構老化
發展:振興東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5955.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地理臺灣省 教學案
《黃河的治理》教學設計
臺灣省
西雙版納
中國的區域差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