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海淀區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初三年級期末調研卷
歷史學科                2018.01
第一部分   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1.5分。
1.考古學家在西安半坡遺址發現大量出土農具和貯藏食物的窖穴。窖穴中有碳化了的粟,粟為耐旱作物,適合在黃土地帶生長。據此可以判斷
① 當時我國已經出現原始農業       ② 先民能夠因地制宜地種植作物  
③ 半坡居民修建大量水利工程       ④ 南方濕潤氣候有利于農業生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傳說中蘊含真實的歷史信息。傳說中“黃帝發明了陶器,炎帝發明了釀酒”?脊艑W家在距今約4000多年的山東龍山文化遺址發現了一個陶杯(見右圖),這一考古發現可以印證傳說中的歷史信息是
A.炎黃二帝熱衷發明       
B.中華文明起源于山東
C.該陶器是黃帝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釀酒技術
3. 制作朝代更替圖是梳理中國古代史知識的重要方法,以下朝代更替表中空白處應該填寫


A. 商          B. 春秋           C.戰國          D.漢
4. 陜西臨潼出土的青銅器利簋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據此可以判斷
A. 利簋由銅和黃金的合金制作而成        B. 利簋內部銘文為已知最早的文字  
C. 利簋可作為研究當時歷史的一手資料    D. 銘文所記事件發生在公元前10世紀               
5.右圖為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嵌錯賞功宴樂銅壺”的表面紋飾,呈現了競射、采桑、宴會、歌舞、習射和水陸攻戰等200多個精美的人物形象,這些紋式可見證戰國時期
①鐵器牛耕的技術進步      ②手工業的高超技藝
③貴族們的日常生活        ④尊王攘夷的稱霸策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商君書•農戰》記載:“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商鞅為加強軍隊戰斗力所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縣制         B. 獎勵軍功         C. 統一度量衡        D. 加強刑罰
7.《史記》記載右圖所示水利工程“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百姓饗其利!痹撍こ淌
A.鄭國渠            B.靈渠  
C.都江堰            D.邗溝
8.下列關于世界古代文明區域和成就對應正確的是
A.古埃及文明——楔形文字         
B.古巴比倫文明——金字塔
C.古印度文明——《漢謨拉比法典》 
D.古希臘文明——雅典民主制度
9.右圖為反映歐洲中世紀的一幅插圖,圖中一位騎士從他的領主(國王)手中接過一把劍。該圖所反映的制度創立于            
A.查理•馬特改革      
B.農奴制改革   
C.大化改新      
D.丕平獻土
10.11-13世紀,西歐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等城市興起,下列選項符合這些城市情況的是
A.封建制度徹底瓦解                     B.教會無力進行統治
C.工商業者聚集生活                     D.城市實現絕對自治
11.某同學梳理“世界近代人物”時制作了如右圖所示表格,你認為其中需要修改的一項是

12.某同學為更好地學習工業革命,制作了如下的知識結構圖。下列事件能夠與結構圖中標號相對應的是
 


A. ①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②《共產黨宣言》發表
B. ①美國南北戰爭       ② 印度民族大起義
C.①美國南北戰爭       ② 巴黎公社成立
D.①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② 拉美獨立運動
13.1874?1890年日本工業年均增長率為12.1%,1885年到1893年擁有10名工人以上的工廠從661家增加到3019家,工人人數從9995人增加到381390人。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明治維新的措施
A.廢藩置縣          B.殖產興業         C.四民平等        D.建立現代軍隊

 

14.觀察“部分國家工業生產在世界中的相對份額表(1750-190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后發展最快的國家是
    1750 1830 1860 1900
英國 1.9% 9.5% 19.9% 18.5%
德國 2.9% 3.5% 4.9% 13.2%
俄國 5.0% 5.6% 7.0% 8.8%
美國 0.1% 2.4% 7.2% 23.6%
A.英國              B.德國             C.俄國            D.美國
15.1914年某事件后,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發出條件苛刻的最后通牒,塞爾維亞幾乎接受了奧匈帝國全部要求,但最終奧匈帝國仍在德國支持下向塞爾維亞宣戰!澳呈录笔侵
A.“三國同盟”建立                  B.薩拉熱窩事件
C.“三國協約”建立           D.凡爾登戰役
16.某同學在搜索引擎輸入如下關鍵詞:“變余糧收集制為糧食稅”“部分恢復私人企業”“允許商品生產,恢復商品貨幣關系”,他搜索的歷史信息是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羅斯福新政  D.農業集體化
17. 比較一戰前后歐洲地圖,認識錯誤的是
 

A. 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B.奧匈帝國解體
C. 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                D.奧斯曼帝國瓦解
18. 比較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慕尼黑會議,這些會議的共同點是
A.損害了弱國利益                       B.解決了歐洲利益分配問題    
C.涉及到中國問題                       D.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
19.下列事件按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①日本偷襲珍珠港 ②斯大林格勒戰役 ③諾曼底登陸 ④德國閃擊波蘭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20.小明在博物館發現1945年《新華日報》關于蘇聯對日宣戰、出兵東北的號外,蘇聯該行為源于執行
 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聯合國家宣言》     D.《雅爾塔協定》
21.20紀四十年代,美蘇兩大陣營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冷戰,冷戰開始和結束的標志分別是
A.北約組織的建立 東歐劇變    B.杜魯門主義出臺   蘇聯解體
C.馬歇爾計劃推出    東歐劇變         D.華約組織的建立   蘇聯解體
22. 下列圖片中屬于冷戰表現的有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3.二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崛起,下表反映出的原因是
1945年 美國公布《日本賠償即時實施計劃》,要求日本賠償
1949年 美國宣布停止實施賠償計劃
1950年 日本滿足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的軍需訂貨
A.日本進行民主化改革                      B.日本加入國際經貿組織   
C.美國對日政策的轉變                      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
24.二戰后西歐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為在美蘇爭霸背景下保證自身安全并提高國際地位,擺脫美國的束縛,有識之士探索出一條歐洲發展之路,其重要特征是
A.推動冷戰           B.加入北約          C.發展科技         D.走向聯合
25. 1990年,納米比亞第一任總統努喬馬在獨立慶典上發表就職演說。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
A.亞洲的民族民主運動高漲                  B.非洲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
C.美洲民族解放運動最終勝利                D.發展中國家緊密團結在一起
26.據統計,1990—1991年蘇聯經濟年均下降近9.5%,其中在1991年下降了15%。造成這一時期蘇聯經濟形勢嚴重惡化的直接原因是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行新經濟政策
C.赫魯曉夫改革                            D.戈爾巴喬夫改革     
27.2018年5月,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參加了我國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經梳理和匯總形成了高峰論壇成果清單。這份清單主要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共76大項。這反映了“一帶一路”倡議
①順應了中國對外開放戰略                    ②實現了世界政治一體化
③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經濟利益        ④順應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8.右圖為某國際組織徽章,這一國際組織被譽為“經濟領域的聯合國”。中國在2001年加入該組織,該組織是
A.世界貿易組織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C.亞太經合組織                      D.世界銀行
29.觀察右圖,其數據變化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航天技術的進步                           
B.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
C.原子能技術的應用                         
D.生物工程技術的突破
30.25年來,全球人均可用淡水量減少了26%,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鳥類和魚類的數量減少了29%,林地損失近3億英畝,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氣溫持續上升。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                                                    
A.恐怖主義問題      B.貧富分化問題      C.環境惡化問題      D.毒品泛濫問題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45分)
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國 受封對象 分封目的
晉 姬姓貴族 
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衛 姬姓貴族 
魯 姬姓貴族 
燕 姬姓貴族 
齊 功臣 
  
宋 先代貴族 武王滅商之后,分封了對周人比較溫順并在商朝人中有影響的微子啟,以此來統治商的遺民。

材料二 “封建親戚”的主要國家,大體就在黃河中下游的農耕文明區;其中魯、衛、晉、燕這些姬姓封國勢力最為強大,地處要沖,足以決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
(1)分封制鞏固了西周統治,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信息給予說明。(5分)


材料三  王(注:東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奪鄭伯(鄭莊公)政,鄭伯不朝(朝覲)。秋,王以諸侯伐鄭,鄭伯擊之……(周)王卒大敗,祝聃(鄭莊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傳•桓公五年》
(2)依據材料三分析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關系的變化,指出變化導致的后果。(5分)

 材料四  春秋戰國時期,傳統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士人們思考社會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促進了思想文化的進步。
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③“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
④“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
⑤“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3)以上主張(4分)【請選擇其中兩家學派主張寫在對應橫線上,只填寫序號即可】
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      ;
屬于道家學派的是      、       ;
屬于法家學派的是      、       。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7分)
材料一
1913-1938年英、美、蘇三國占世界制造業生產比例圖(%)
(蘇聯)糧食產量,在全盤集體化運動前的1925-1927年期間平均每年為7527萬噸,一五期間降為年均7360萬噸,二五期間再降為7290萬噸!p工業產值雖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了3.6倍,但同期重工業卻增長了12.4倍。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判斷哪條折線反映了蘇聯情況,分析1929-1938年蘇聯在當時經濟發展模式下的成就和問題。(5分)

 

材料二
一位“南方麗人”在大蕭條中的經歷
黛安娜曾是衣食無憂的美國“南方麗人”,大蕭條改變了她的命運。那時她還在念大學三年級,圣誕節回家卻發現家里已一無所有。黛安娜一家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都把這種落魄視為咎由自取,他們在面臨窘境時很少考慮社會等客觀因素。
  家境敗落,她被迫加入了婦女就業大軍的行列,最后,她在一個新政機構——土木工程署(注:羅斯福政府創立的“以工代賑”機構)求得一職,主要負責確認申請救助者是否處于窮困狀態之中。比如“你有車嗎?”“你家里有人工作嗎?”當黛安娜奔走各地驗證信息的準確性時,她為眼前的慘狀震撼了。她深深體會到了一種無助,為自己僅能為申請救助者填寫一張食品救助單而悲哀。
  有朋友指責黛安娜過于多愁善感,他們覺得窮人尤其是黑人不識好歹,生活卑微是罪有應得。黛安娜不得不竭力替新政辯解。她在大蕭條期間的經歷使其對旨在解決國家的貧窮和不幸的種種努力心存感激。
——改編自加里•納什等編著《美國人民:創建一個國家和一種社會》
(2)依據材料二,對以下表述做出判斷:直接從材料得出的,在括號內劃“√”;違背材料所表達意思的,在括號內劃“×”;材料沒有涉及的,在括號內劃“○”。(5分)
  ①大蕭條之初戴安娜認為經濟的落魄是社會客觀因素造成的。(  )
②大蕭條期間婦女比男子更容易找到工作。(  )
③土木工程署是一個專門確認求助者是否貧困的機構。(  )
④當時美國依然存在對黑人的歧視。(  )
⑤戴安娜對新政持肯定態度。(  )

(3)大蕭條給美國帶來嚴重的危機,羅斯福在1933年3月4日總統就職典禮中說:“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葉;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闭垖敃r美國的社會問題與羅斯福政府采取的相應措施進行連線。(3分)

材料三 這個國家(美國)昨天還是一個不干涉或處于守勢的國家,現在,它卻從事建設和開辦工廠、買賣貨物和勞務、借貸貨幣、儲藏商品、開辦航運、經營鐵路。羅斯福新政使國家比以往更堅定和迅速地放棄了自由放任的原則,代之以公共管理資本主義!_斯福曾明確表示自己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堅定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的制度臨到毀滅邊緣的時候,是這個政府(羅斯福政府)挽救了它。
——改編自高德步《世界經濟史》
 (4)依據材料三概括羅斯福新政的影響。(4分)
 
33.(14分)戰爭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同時也引起世人對“戰爭與和平”的深刻思考。
材料一

《格爾尼卡》               集中營猶太人焚尸爐    731部隊在哈爾濱的遺址
(1)依據材料一,分別指出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2分)
 

材料二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正義和邪惡、光明和黑暗、進步和反動的大決戰。……絕不讓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當年為維護人類自由、正義、和平而犧牲的英靈、對慘遭屠殺的無辜亡靈的最好紀念。
——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三
1940和1943年反法西斯國家與軸心國軍力對比表(部分)
 飛機產量 軍火生產(10億美元)
 1940 1943 1940 1943
反法西斯國家 39518 151761 3.5 62.5
法西斯軸心國 16815 43100 6.75 18.3
盟國團結海報     

材料四   據估計,德國在東線有390萬軍隊……另有17.7萬德軍駐在芬蘭,48.6萬駐在挪威和丹麥,在法國和比利時的占領軍有137萬。……希特勒的軍隊遍布整個歐洲,但在每一條戰線上在人員和裝備數量方面都處于劣勢。這些話也可用來描述日軍,它稀疏地分布在從緬甸到阿留申群島的廣大遠東地區。
——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2)依據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6分)


材料五  聯合國自成立以來經歷了艱難的發展進程。戰后初期,聯合國一度成為美蘇稱霸世界的工具。但是,隨著大量亞非拉新興國家的加入,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6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核不擴散條約》,1972年達成《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聯合國先后3次召開裁軍特別會議,并宣布80年代為第二個國際裁軍十年。此外,聯合國還通過和平斡旋調停,派遣維和部隊,采取經濟制裁、武器禁運等強制性措施解決地區沖突。聯合國從經濟上大力援助發展中國家,并成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斗爭的主要陣地。
——改編自劉德斌《國際關系史》
(3)依據材料,指出聯合國的宗旨及所致力解決的問題。(4分)

材料六  鑒于全球間相互影響的程度,在解決全球問題中進行國際合作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會議、對話和協商通常演變成爭論。處于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會追求互相沖突的社會和政治目標,文化上的差異使得世界上的人對話非常困難。
——改編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4) 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就如何加強國際合作,談談你的看法。(2分)
 
初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調研參考答案
歷史                        2018.1
第一部分 選擇題(每題1.5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A C B B C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D B B C A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D B D D A B C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45分)
31.(14分)
(1)(5分)受封對象以同姓貴族為主,分封先代貴族統治前朝遺民,將同姓貴族分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區,這些措施都起到了鞏固西周統治的目的。
(2)(5分)不再朝覲周天子,從服從周天子統治到挑戰周天子權威。該變化導致周天子權威進一步下降,諸侯爭霸,分封制瓦解。
(3)(4分)(選擇兩家學派主張作答,如全部作答只按作答的前兩部分賦分,每空1分)
屬于儒家學派的是:②、⑥;
屬于道家學派的是:①、④;
屬于法家學派的是:③、⑤ 。
32.(17分)
(1)折線C反映了蘇聯的情況(1分)。在斯大林模式下,蘇聯重工業發展迅速,但農業生產下降,輕工業發展緩慢,各部門發展失衡(4分)。
(2)(5分,每空1分) ①×   ②○    ③× 、堋獭 、荨
(3)連線題(3分)
   
(4)(4分)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提高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壟斷程度;挽救了資本主義制度。
33.(14分)
(1)(2分)屠殺無辜平民,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進行活人實驗。(若答法西斯無視生命權和生存權亦可)。
(2)(6分)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反法西斯同盟緊密合作;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壯大了反法西斯力量;反法西斯同盟的綜合國力超過法西斯軸心國;法西斯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戰線過長,耗損實力。
(3)(4分)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致力控制軍備競賽和實現裁軍、解決地區沖突并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進行援助。
(4)(2分) 尊重各國文化差異和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同,求同存異,加強全球范圍的合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初三第一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調研答題卡
歷史                2018.1
第一部分 選擇題(每題1.5分,共45分)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45分)
31.(14分)
(1)(5分)                                                       

(2)(5分)                                                                  
                          
(3)請選擇兩家學派主張進行作答。(4分)
屬于儒家學派的是:    、     。弧局惶顚懶蛱柤纯伞
屬于道家學派的是:    、      ;【只填寫序號即可】
屬于法家學派的是:    、     。弧局惶顚懶蛱柤纯伞

32.(17分)
(1)(5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09502.html

相關閱讀: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