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九年級歷史階段測試試卷(洋思)
2018年春學期九年級歷史階段檢測題
(考試時間:60分鐘 滿分:50分)
請注意:必須將所有答案答在答題紙上,答在試卷上無效。
第一部分 選擇題(2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傳說是人們世代口耳相傳保留下來的歷史敘述。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遠古眾多部落崇拜物的綜合體。與龍形象形成密切相關的傳說是( )
A.盤古開天 B.炎黃傳說 C.禪讓傳說 D.大禹治水
2.具有“殷、青銅冶煉、甲骨文”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漢
3.“孔子周游列國”“烽火戲諸侯”,與“列國”,“諸侯”相關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4.成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問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個歷史人物(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越王勾踐
5.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
A.統一度量衡和貨幣 B.焚書坑儒 C.修筑長城 D.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6.《史記》記載:“楚越之地,地廣人稀……無積聚而多貧。”《宋書》記載:“江南地廣野豐……一歲或稔,則數都忘饑!苯系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遷,帶來先進生產技術 B.南方戰亂較少,社會相對穩定
C.南方的自然條件比較優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進
7.“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庇捎谒男藿,使成都平原成為富饒的“天府之國”!八敝傅氖牵 )
A.都江堰 B.鄭國 C.靈渠 D.大運河
8. 2018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中國,中印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追溯到唐朝,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人物是( )
A.張騫 B.鑒真 C.玄奘 D.班禪
9.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下列推論與史實不相符的一項是( )
選項 史實 推論
A 《南京條約》 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B 《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
C 洋務運動 使中國開始走上了富強的道路
D 《辛丑條約》 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10.羅斯福說:“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薄靶聭谩笔侵福 )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國家干預經濟
C. 實行獨裁統治 D. 發動對外戰爭
11.“百日維新成果”、“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改稱北京大學”這些信息點共同指向( )
A.清華大學 B.京師大學堂 C.復旦大學 D.黃埔軍校
12.1961年,董必武曾賦過一首緬懷戰友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泛舟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詩中提到的“會”是指( )
A.1921年中共“一大” B.1927年八七會議
C.1935年遵義會議 D.1945年中共“七大”
13.右圖是一張畢業證書照片,其書寫文字為:“茲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學生潘學吟修業期滿成績及格特給證書?偫韺O文、校長蔣中正、黨代表廖仲愷。中華民國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睋丝芍C發該證書的學校應是(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北京大學 D.黃埔軍校
14.右圖所示臂章再現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歷史。其佩戴時間轉換為公元紀年, 應該是( )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15.毛澤東曾在一篇文章中說:“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 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薄叭珖苑垂ァ遍_始的主要標志是( )
A.發動遼沈戰役 B.發動渡江戰役 C.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D.解放南京
16.“共產黨從東北地區突然發起猛攻,攻克了華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時,他們已在橫渡長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軍的重大軍事行動依次是 ( )
A.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B. 淮海戰役、遼沈戰役、渡江戰役
C.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D. 平津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17.右圖所示的“江蘇省江寧縣公私合營股票”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躍進”運動 D.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18.中國“氫彈之父”于敏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共和國歷史上,首先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實現核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潛艇 D.中國戰略導彈部隊裝備洲際導彈核武器
19.一位導游在巴黎盧浮宮博物館介紹某一歷史文物時說:“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蹦阒肋@位導游介紹的文物是什么嗎?( )
A.《漢謨拉比法典》 B.《人權宣言》
C.《拿破侖法典》 D.《權利法案》
20.右圖是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國旗,上面文字的含義是: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表明在該國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猶太教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30分)
二、簡答題:
21.(7分)近現代以來,實現工業化和國家獨立富強成為中國人追求的目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這場…運動還是給中國的窗戶開了一條縫,風的確是吹進來了,也奠定了中國工業的一個初步基礎,讓中國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業。
----張鳴《重說中國近代史》
(1)寫出材料一中“這場運動”的名稱,并據材料歸納這場運動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清末狀元張謇曾說:“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睘榇怂鲃臃艞壐吖俸竦摚瑒摿⒘舜笊啅S。1914至1921年這八年中,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大生一、二兩廠利潤高達1000萬兩以上。20世紀20年代,張謇的企業處境艱難,瀕臨破產。
----摘編自《大生紡織公司年鑒》
(2)據材料二概括張謇的救國主張并分析推動張謇企業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發展的外因。(2分)
材料三 從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擔負起100多年來受到嚴重阻礙的工業化重任。但是…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資源嚴重缺乏就開始困擾著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采取了集中有限資本和資源來加快建設重工業和完整工業體系的發展戰略。
----《中國共產黨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認識和實踐》
(3)據材料回答: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工業化采取了怎樣的發展戰略?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為改變工業落后的局面,我國政府編制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世界強國的興衰史一再證明,發達的制造業是國家和民族強盛的必由之路。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根本目標就是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4)綜上所述,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啟示。(1分)
22.(9分)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的重大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代政治制度對比】
材料一
(1)根據圖一、圖二說明古代雅典與中國最高權力的歸屬。與古代雅典相比,根據所學知識簡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4分)
【近代西方民主進程】
材料二 英國用光榮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種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營造出一種寬松、自由和開放的環境。否則,就難以想象,英國社會如何能在18、19世紀和平地實現現代化。 ——錢乘旦《世界現代化歷程》
(2)上述材料中“新的政治制度”確立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據材料分析這種新制度對英國的影響。(2分)
【中國民主法制探索】
材料三
(3)圖三,中華民國成立后頒布的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說說圖四中憲法的歷史地位。(2分)
【展望中國法治前景】
(4)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要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里有權不能任性。 ”結合以上內容,談談你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1分)
23.(5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光輝歷程。閱讀下列“央網聯動•寄語國慶”系列短評,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國人民經過二十八年的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東方。
(1)據材料一,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標志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嶄新的姿態”的理解。(2分)
材料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開創了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極大地發展了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國走上了一條富裕安康的強國之路。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創了什么發展道路?據材料二概括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偉大決策的歷史作用。(2分)
材料三 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發有力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我們相信,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華民族這個“東方巨龍”一定會日益“強起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3)據材料三,推進中華民族日益“強起來”的重大舉措是什么?(1分)
24.(9分)改革是人類歷史的鮮明主題,每一次改革都引人深思。
【破舊立新】
材料一 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經濟社會改革。通過這次變法,舊制度 廢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川教版《中國歷史》
(1)改革必然觸動某些利益集團的“奶酪”。商鞅變法中最直接觸動舊貴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1分)對封建制度的確立影響最大的是什么?(1分)
【順勢而為】
(2)改革通常由問題倒逼而生。請結合所學知識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4分)
改革名稱 面臨問題 措施 性質
洋務運動 內外交困 ① 以“自強”為口號,興辦近代 B ;
以“ C ”為口號,興辦近代民用工業
② 創辦近代海軍;興辦新式學堂 封建統治者的 自救運動
1861年改革 A 盛行;
資本主義工業 發展緩慢 ①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
②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自由
③農奴可獲得一塊份地,但須贖買 D
【民富國強】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國國民經濟部分簡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改革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觀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兩次重大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促進了新時期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這兩次會議在經濟方面分別做出了哪些重大決定?(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24039.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