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九年級化學試卷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60分)
請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
2.所有試題的答案均須填寫在答題紙上,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1 C:12 N:14 O:16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20分)
第1~10題,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糧食釀酒 B.紡紗織布 C.冰川融化 D.水力發電
2.下列是金屬鈉的部分性質,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A.能與氯氣反應 B.能與稀鹽酸反應 C.能導電 D.能燃燒
3.兒童體內缺少鋅元素易患的疾病是
A.甲狀腺疾病 B.侏儒癥 C.貧血癥 D.佝僂病
4.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A.石灰水 B.加碘鹽 C.金剛石 D.潔凈的空氣
5.2018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中國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行為符合該理念的是
A.塑料制品很便宜,用完就扔 B.大量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日氣氛
C.實驗后的廢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盡量乘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
6.規范操作是科學實驗的基本要求。下列圖示對應的操作規范的是
A.傾倒液體 B.檢查氣密性 C.讀取液體體積 D.蒸發食鹽水
7.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符合事實的是
A.向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加熱,顏色變化為:紫色→紅色→紫色
B.鎂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體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二氧化碳
8.下列說法符合事實的是
A.地殼中氫元素含量最高
B.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能致人死亡,是因為二氧化碳有毒
C.食物的腐爛、煤炭燃燒都屬于緩慢氧化
D.石墨是黑色質軟的固體,用于制作鉛筆芯
9.人造奶油中通常含有一種反式脂肪酸,其化學式是C18H34O2,對該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A.反式脂肪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72g
B.反式脂肪酸由18個碳原子、3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C.反式脂肪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反式脂肪酸由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10.被稱為“軟電池”的紙質電池,采用薄層紙片作為傳導體,電池總反應為Zn + MnO2 + H2O → ZnO + MnO(OH),避免了傳統電池所帶來的污染問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后鋅元素化合價升高
B.反應中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C.反應物中有兩種物質是氧化物
D.使用該電池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第11~15題,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多選、錯選均不得分,少選得1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1.2018年5月我國發布了一種新元素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鏌屬于非金屬元素
B.鏌的原子核內有115個中子
C.“Mc”可以表示鏌這種物質、鏌元素、1個鏌原子
D.鏌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73個電子
12.下列說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A.紅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后顏色變淡,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按質量計算,空氣中含有氮氣約78%,氧氣約21%
C.門捷列夫發表了元素周期表
D.用托盤天平稱取10.55克蔗糖
13.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B 區分蒸餾水和濃食鹽水 蒸發,觀察有無固體出現
C 檢驗蠟燭燃燒生成水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燒杯,觀察現象
D 鑒別酒精與白醋 聞氣味
14.推理與歸納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則它們的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且不可供呼吸,故可用做糧食瓜果的保護氣
C.化學變化常伴隨發光、變色等現象,則有發光、變色等現象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則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15.右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改進裝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氧氣)
A.氧氣無需提前制備和收集,操作簡便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氣瓶更安全,不容易出現炸裂
C.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有藍色火焰,產生黑色固體
D.乙中一有氣泡冒出,就將加熱后的鐵絲伸入塑料瓶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40分)
16.(8分)(1)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2個氫原子 ▲ ; ②五氧化二磷分子 ▲ ;③構成氯化鈉的陽離子 ▲ 。
(2)金秋十月,姜堰溱湖風景區水質清澈,丹桂飄香,景致迷人。
①鑒別溱湖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可加入適量的 ▲ 并攪拌;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 。電解水時,負極得到10mL氣體,則正極所得氣體約為 ▲ mL(同溫同壓)。
②人們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氣是因為 ▲ (用分子的觀點進行解釋)。湖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 (填字母代號)。
A.分子質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 D.分子的大小
17. (7分)A~F為初中常見物質,相互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轉化關系,“—”表示相互之間能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省略)。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單質,反應②是自然界中產生氧氣最主要的來源。請回答:
(1)固體B的俗稱是 ▲ ,用途是 ▲ (寫一種即可),反應③的化學表達式為 ▲ 。
(2)反應④的化學表達式 ▲ ,其基本類型屬于 ▲ 反應。
(3)Ⅰ.若A是綠色固體,則C的顏色是 ▲ 色。
Ⅱ.若C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反應①的化學表達式是 ▲ 。
18.(9分)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與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B ▲ C ▲ 。
(2)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這個實驗的發生裝置應選用儀器 ▲ (在A~G中選擇)組裝,實驗時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作用是 ▲ 。用H裝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氣體從 ▲ (填“a”或“b”)端進入。
(3)右圖甲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某同學利用廢棄的汽水瓶組裝了乙裝置也可以完成該實驗,乙裝置與甲裝置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 、 ▲ 。
19.(9分)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 ▲ 。某次實驗時偶然發現制得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這一現象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氣體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后產生的氣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產生的氣體只以單質形式存在;
②氯氣(Cl2)是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于水,能使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猜想假設】
猜想一:該氣體為O2;猜想二:該氣體為 ▲ ;猜想三:該氣體為O2和Cl2的混合物。
【實驗探究】
序號 操作 現象 結論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木條復燃,
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色 猜想 ▲ 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甲、乙兩瓶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甲瓶,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伸入乙瓶。 木條 ▲ ,
淀粉碘化鉀試紙為 ▲ 色 猜想三成立
【反思評價】
為什么兩種方案得出的結論不一致?哪個是正確的?
①同學:方案Ⅰ結論不正確,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處是 ▲ 。
②老師:不需要進行實驗,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 。
【拓展應用】
實驗結束后,該組同學準備回收固體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錳,實驗的主要步驟為:①溶解、② ▲ 、③洗滌干燥。步驟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0.(7分)(1)下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運動的示意圖。
①上圖中,能比較得出“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這一結論的兩幅圖片是
▲ (填字母)。
②比較圖A、B可知,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除溫度外,還與 ▲ 有關。
(2)我國科學家用濾紙和二氧化鈦(TiO2)薄膜制作出一種新型“納米紙”,又在納米紙上“鋪”一層“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種試紙,用于檢測食品中亞硝酸鹽濃度。
①TiO2中Ti的化合價為 ▲ 。氧氣與二氧化鈦(TiO2)兩種物質中都含有 ▲ 、
(填“氧元素”或“氧分子”);
、谳涟分蠧、N元素的質量比為 ▲ (最簡整數比);
、鄱嗌倏说妮涟分泻氐馁|量為5.6克?(寫出詳細的計算過程)
2017—2018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九年級化學參考答案
1-5 ACBCD 6-10 CADDB 11-15 C AC A B CD
16.(8分)
(1)①2H ②NH3 ③Na+
(2)①肥皂水 煮沸 5 ②分子不停地運動 C
17.(7分)
(1)干冰 人工降雨(舞臺云霧、致冷劑、滅火) Ca(OH)2+CO2 CaCO3+H2O
(2)H2O H2+O2 分解
(3)黑 NH4HCO3 NH3+H2O+CO2
18.(9分)
(1)錐形瓶 分液漏斗
(2)KMnO4 K2MnO4+MnO2+O2 ADFG 防止固體進入導管 a
(3)CaCO3+HCl CaCl2+H2O+CO2 控制反應的進行與停止 廢物利用或環保
19.(9分)
KClO3 KCl+O2
【猜想假設】 Cl2
【實驗探究】 一 復燃 藍
【反思評價】
①用排水法收集氣體(Cl2能溶于水)
②O2無刺激性氣味/收集到的氣體有刺激性氣味/Cl2有刺激性氣味
【拓展應用】過濾 引流
20.(7分)
(1)①BC ②分子種類/分子大小/分子質量
(2)①+4 氧元素 ②60∶7
③解:
答:萘胺的質量為57.2g
或
解:設萘胺的質量為x
X•
X=57.2g
答:萘胺的質量為57.2g
(本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14767.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