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年中考語文試題精選匯編:說明文閱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內容預覽:

2018年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之說明文閱讀(一)

(2018?安順市)

(二)閱讀下面選文《 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電》,完成15——19 題。(14 分)

① 隨著煤炭、石油等資源日趨枯竭,環境惡化日趨嚴重,一些科學家為了開發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課題轉向人類自身的生物能這一領域,利用人體生物能發電現已初見成效

② 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它們之間在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化學能量。像新陳代謝過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應就有能量釋放出來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化為電能根據這一原理,科學家開始了人體生物電池的研究。

③ 據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 厘米、直徑約1 / 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聚合物,此外還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將碳纖維與葡萄糖氧化酶連接成一個電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則是用來加速葡萄糖與氧分子的化學反應。這種人體生物電池在37℃ 、pH為7.2 的環境下工作,這很接近人體血液的溫度和酸堿度它產生的動力可以驅動一個監控糖尿病的小型傳感器。

④ 人體生物能發電還有其它形式。當一個人坐著或站立時,就會持續產生重力勢能。此時,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轉換器就能將這種能轉換成電能。美國有一家公司將發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外面是一排踏板。當行人從板上走過時,體重壓在板上,使與踏板相連的搖桿向另一個方向運動,從而帶動中心軸旋轉,使與之相連的發電機啟動。

⑤ 除此以外,人體生物能中的熱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發大量的熱能,而且是通過輻射傳播出去。一般一個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晝夜所散發的熱量約為2500千卡利用人體的熱能制成的溫差電池,可以將人體的熱能轉換成電能。這種溫差電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電源的作用,給助聽器、袖珍電視機、微型發電機等供電,可謂是自己發電自己使用。

⑥ 人體能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沒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會為我們的社會節約更多的能源,希望這種新型的能源會越來越多地造福于人類。(選自《能源科學的奧秘》有改動)

15 、選文介紹了哪幾種利用人體生物能發電的形式?( 3 分)

答:

16 、研制人體生物電池依據的科學原理是什么?( 3 分)

答:

17 、選文第③ 段加點字“約”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8 、選文第④ 段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9 、請從“節約能源”的角度,擬一則富有文采的宣傳用語。(2 分)

答:

【答案】

(二)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電

15、利用化學能發電:利用重力勢能發電;利用熱能發電。

16、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它們之間在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化學能量,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化為電能。

17、“約”宇表示估計,數目不確定(具體答更好),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8、舉例子;具體說明采用特制的重力轉換器就能將重力勢能轉換成電能。

19、示例:水龍頭旁的宣傳用語:請不要讓我傷心流淚!

(2018?北京海淀區年)

(二)閱讀《控制地下煤火》,完成第16-18題。(共8分)

控制地下煤火

①在很長的一個時期,人們對地下煤層燃燒束手無策。面對這種情況,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主張有效地控制與利用它。

②地下煤的燃燒就是一個劇烈的氧化過程:一部分煤得到了充分的氧化,燒成了二氧化碳;另一部分煤得不到充分的氧化,燒成了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廢物,一氧化碳卻是還能燃燒的有用氣體燃料。

③門捷列夫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控制它,不讓它燒成廢物——二氧化碳,而燃燒成有用的氣體燃料——一氧化碳。為達到這個目的,門捷列夫設想,把火焰嚴密地封閉在煤層里,不讓它自由地跟空氣接觸,空氣只能經過一根管子通進煤層里去。這樣,人就可以調節空氣,使煤層里的煤只能全部燃燒成一氧化碳;再用另一根管子把一氧化碳引到地面上來,為人所用。

④多年以后,蘇聯的工程師們開始試驗把煤氣制造廠建設在煤層里的計劃了。他們先在煤層里筑起幾垛墻來,把煤層分成許多格。每格中間開一條巷子。巷子兩頭各通一根管子到地面上來:一根是打進空氣的,另一根是讓煤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通出來的。

⑤地面上還有其他設備。一臺鼓風機,把空氣打進煤層里去。一座煤氣洗滌塔,洗掉從礦層里通出來的一氧化碳中的灰塵和氨。一座巨大的煤氣貯藏塔,貯藏洗干凈的一氧化碳。鋪設的許多煤氣管,把一氧化碳通到工廠和住戶里去。

⑥為了控制煤層的燃燒,工程師們借助諸多儀表,監察導出煤氣的數據變化,調節打進礦層空氣的成分與速度。

⑦后來,工程師們發展了門捷列夫的設想。因為空氣中有4/5是氮氣,而氮氣在制造一氧化碳的過程中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他們將打入煤層空氣換成為純凈的氧氣和水蒸氣。水蒸氣降低燃燒的溫度,并生成都能燃燒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從而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根據葉至善《地底下的火焰》改寫而成)

16.如何控制地下煤火,門捷列夫設想的做法是 (不超過35個字);從門捷列夫的設想到蘇聯工程師們成功的實踐,我們可以學習到的科學精神是 。 (3分)

17.閱讀第段畫線的句子,說明 “監察”與“調節”兩個詞語不能互換的兩個理由。(3分)

答:

18.閱讀下面的材料,聯系文章相關內容,說說文中“控制地下煤火”與下面材料中“熄滅地下煤火”面對的共同關鍵問題是什么。(2分)

【材料】

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研究并在煤礦中推廣黃泥灌漿滅火技術。水和黃泥混合的泥漿是很好的滅火材料。水傳遞黃泥到達一定的位置,水分干了,就地堵塞與空氣相同的管道,從而窒息火災。

答:

【答案】

(二)(共8分)

16.封閉煤層里的火焰,用一根管子通進煤層里調節空氣,再用另一根管子引出一氧化碳。(2分)大膽設想,勇于實踐,積極創新。(1分)

17.答案示例: 如果調換,其一,與實際的工作程序不符;其二,煤氣的數據變化無法“調節”;其三,只是“監察”打進煤層的空氣成分與速度,就無法達到控制煤層燃燒的目的。(共3分)

18.如何處理燃燒煤層與空氣接觸的問題。(2分)

(2018?北京市)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題。(共6分)

①2018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里氏9.0級大地震。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核物質泄漏,這起核泄漏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核輻射的恐慌。核輻射對人類有著怎樣的影響,人們又應該怎樣認識它呢?

②核輻射是指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也稱為放射性,指的是α、β、γ、Х等放射線這一類輻射。

③在發生核泄漏時,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也可通過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內,引起內照射傷害;在各類輻射中,γ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會使人受到外照射傷害。人體在遭受輻射后,由于照射劑量和時間長短不同,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最大的風險是增加癌癥、白血病、畸變、遺傳性疾病的患病率,甚至影響幾代人的健康。最典型的例子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①。當時,由于風向的關系,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的土地上,經研究發現,白俄羅斯的小孩患甲狀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

④由此看來,核輻射對人類有著極大地的危害,然而【甲】只有過量的核輻射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乙】少量的核輻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合理使用還可以造福人類。

⑤現在,核輻射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在醫療上,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放射線進行治療,即用射線直接照射腫瘤部位,殺死癌細胞。在生活中,許多食品利用輻射照射來進行保鮮,即通過一定劑量的輻射照射,殺死寄生在食品表面及內部的微生物和害蟲達到保鮮目的。由于輻射照射食品時,食品僅僅受到放射源發生的γ射線的照射,不直接接觸放射源,所以食品不會受到污染。此外,這種技術也不會污染環境。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確保食品安全的重點推廣計劃中,輻照技術作為一項綠色加工技術已被列入其中。

⑥人們在對核輻射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會科學地看待它,應用它,而不會一說到核輻射就驚恐萬分,談“核”色變。

【注】①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造成了核泄漏事故,波及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

18.閱讀第④段,說出畫線的【甲】【乙】兩個語句的位置不能調換的三條理由。(3分)

19.閱讀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關知識,分析紅香蕉蘋果可以長時間保鮮的原因。(5分)

【材料】

紅香蕉蘋果是我國蘋果的主要品種之一。它很不耐貯存,采摘后在常溫下很快就衰老變質。在冷庫貯存,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蘋果的硬度變小,虎皮病嚴重,質量大為下降。而經過適量的鈷-60γ射線照射后,在溫度、濕度適宜的條件下貯存6個月,其硬度、主要營養成分、色、香、味及外觀都不會有顯著變化。

【答案】

(二)說明文閱讀(共8分)

18.答案示例:【甲】【乙】兩個語句不能調換位置,因為,其一,【甲】句與前面的“危害”一句直接相關;其二,【乙】句與后面的“造福”一句直接 相關;其三,兩句調換后語段表達的重點與原意不符。

19.答案示例:紅香蕉蘋果經過適量的鈷-60γ射線照射可以長時間保鮮,是因為γ射線具有可以發射出能量、穿透能力強的特性,因而,一定劑量的輻射照射,可以殺死寄生在蘋果表面及內部的微生物和害蟲。

(2018?濱州市)

(三)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11分)

禍從天降,誰為真兇

陳祺

①2019年8月7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甘肅省舟曲縣,昔日秀美的山中小城頓時滿目瘡痍,許多同胞不幸罹難。罪魁禍首,就是泥石流。那么,泥石流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

②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將含有沙石且松軟的土質山體經飽和稀釋后形成的洪流。相對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體碎屑物,最高體積含量可達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壞力。它往往發生在山區等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

③舟曲縣城所在的白龍江地區地勢起伏較大,山谷地勢高差達1000-2000米,而且舟曲正好處于兩山之間的峽谷地帶,這給泥石流匯集和流動形成了天然的地理條件。舟曲位于龍門山地震活動帶北緣,又臨近天水地震活動帶。由于歷史上的幾次大地震,舟曲附近的地質構造巖性松軟、破碎,風化程度嚴重,堆積物很多。此外,災害發生之前持續的干旱造成附近山體干縮,加大了巖石間、山體間的縫隙,使原本已十分松散的巖體、山體互相之間更加沒有黏性。

④這些地質條件給舟曲埋下了安全隱患,但如果沒有力量去推動這些松散物質的話,泥石流依然不會發生。暴雨就是推動泥石流的“手”。

⑤處于黃土高坡上的舟曲縣原本是一個干旱的地區,多年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有歷史記載的暴雨近百年來只發生過2次,分別是1973年7月12日的57.2毫米暴雨和1994年8月8日的63.3毫米暴雨。舟曲泥石流暴發當晚,該地區在短短40分鐘內突降97毫米的大暴雨。大量的水浸透溝床中的固體堆積物質,使其穩定性降低。飽含水分的固體堆積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發生運動,形成了泥石流。作為生命之源的水成了這場災難的導火索和幫兇。

⑥如果說強降雨是“導火索”的話,山體風化、水土流失則是“火藥”,而人類活動擔當了“催化劑”的角色。

⑦20世紀50年代,舟曲縣森林覆蓋面大,生態環境平衡,有“隴上江南”之稱。然而之后的半個多世紀,舟曲的森林覆蓋率從67%銳減到20%。森林的過度砍伐導致舟曲水土流失嚴重,山體風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風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著山谷傾瀉而下。另外,近2018年來,舟曲縣獲批的大小水電站有55座。修建水電站要炸山辟地,會令巖體變得松動,植被遭到破壞,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質。更有甚者,舟曲礦產資源豐富,開礦遺留的廢棄土石處理不當,使松散碎屑物質量大增。這樣,在自然狀態下需數十、數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來的松散碎屑物質量,現在幾年內便達到了。桶里裝滿了“火藥”,自然一點就炸。

⑧由此可見,舟曲泥石流的形成不完全是因為天災,人為因素也促進了泥石流的發生發展,擴大了它的規模,加重了危害程度。在經濟發展中應該重視環保,只有真正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選自《中學科技》2019年10期,有改動)

13.請簡要概括舟曲泥石流形成的原因。(3分)

(1)

(2)

(3)

14.第⑦段中劃線句運用了作比較、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

15.第②段“它往往發生在山區等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一句中,加點的“往往”一詞不能刪掉的理由是什么?(2分)

16.第⑥段文字,在結構上起著 的作用,在語言上體現了說明文語言 的特點。(2分)

17.為了避免悲劇重演,結合你所掌握的知識對泥石流易發生山區的居民提出兩條預防泥石流的建議。(2分)

【答案】

(三)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11分)

1 3.(1)地質條件;(2)暴雨或強降雨;(3)人類活動或人為因素。

評分:共3分。每個要點1分。

14.列數字 表明短時間內森林覆蓋率銳減,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人類過度砍伐森林造成了環境的惡化,加速了泥石流的形成。

評分:共2分。列數字1分,作用1分,意思對即可。

15.往往,表示大多數情況如此,但不排除個別情況,更加切合實際,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評分:共2分。結合所給句子回答,意思對即可。

16.過渡或承上啟下 生動

評分:共2分。每空1分,第2問只要答出“生動”即可得分。

17.略。評分:共2分。每條1分,建議合理即可。

(2018?朝陽市)

(三)閱讀下面選文,回答18-21題。(13分)

轉基因食品其實很環保

①自去年抗蟲害轉基因水稻和植酸酶轉基因玉米獲得安全證書以來,媒體和網站上有關轉基因作物的爭論就沒有平息過。一般人關心的是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媒體也愛傳播“美國把中國人當成小白鼠”“世博會禁止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玉米讓老鼠死絕”之類的謠言嚇唬人。但這屬于低層次的爭論。懷疑者主要是缺乏生物學知識的外行和另有用意的組織,并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轉基因食品在被批準上市前都已經過了嚴格的安全性檢測,其安全性獲得了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等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在學術界并無疑議。美國人普遍食用轉基因食品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迄今未發現一例不良反應。

②轉基因技術對環境的影響則是屬于層次高一些的問題,在學術界內也會引起爭議。但是對此的擔心也是有意無意地被夸大了。經常被提及的是擔心種植了轉基因作物后,其花粉與周圍的其他植物、特別是該作物的野生種進行雜交,造成“基因污染”。例如擔心轉基因水稻的基因會“污染”了野生水稻,所以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區就不計劃種轉基因水稻。這其實并非轉基因作物特有的問題。種植傳統的作物同樣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例如雜交水稻的基因也可能會“污染”了野生水稻,但是人們并沒有因此就不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區種雜交水稻。和傳統作物相比,轉基因水稻不過是在原有的幾萬個基因中增添了一個額外的基因而已,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差別,為什么對這么一個基因就那么擔心呢?

③一方面,轉基因作物對環境的可能影響被人為夸大,另一方面,轉基因作物對環境保護的實際益處又經常被忽略。當前種植得最多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兩類:抗蟲害轉基因作物和抗除草劑轉基因作物。農民選擇種植這兩類轉基因作物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降低了生產成本,潛在的好處是有助于環境保護?瓜x害轉基因作物由于天生就能抵抗主要害蟲的侵襲,種植它們大幅度地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減輕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又減少了用于生產、運輸、噴灑農藥所耗費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廢料?钩輨┺D基因作物能夠抵抗草甘膦,這樣農民就可使用這種廣譜、低毒的除草劑來除雜草,而不必像種植傳統作物那樣使用更有針對性、但是毒性也更大的除草劑。有人也許會問,如果什么除草劑都不用,那不是更環保嗎?但是不用除草劑,就要靠耕作除草,那樣不僅費時費力,還耗費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壞環境。

④已研發成功、還未開始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品種中,有的對環境保護也大有好處。例如中國自己研發的植酸酶轉基因玉米。這種玉米主要是要作為牲畜的飼料使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磷,但是這些磷存在于植酸中,大部分沒法被牲畜吸收、利用。因此牲畜以玉米為飼料,容易患缺磷癥,為此往往要在飼料中添加無機磷(通常用磷酸氫鈣),不僅增加了成本,而且玉米中的植酸多數不被消化,隨糞便排出,沖入河流、海洋,對環境造成磷污染,其后果是使水體富營養化。植酸酶轉基因玉米含有大量的植酸酶,能把植酸分解掉,這樣牲畜就可以吸收、利用玉米中的磷,既降低了飼料成本,又減少了磷污染。又如,美國將在2018年開始大規模種植抗旱轉基因玉米,減少灌溉,對保護水資源也很有好處。

⑤轉基因作物對環境保護的益處是實實在在的,而它們對環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從未發生過,即使發生了也不可怕。某些“環保組織”卻把轉基因作物當成惡魔,竭力阻撓其研發和推廣,這不是很諷刺嗎?所以對這樣的“環保組織”,完全可以稱之為偽環保。

(選自2019年12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

18.媒體和網站上有關轉基因作物爭論的焦點是什么?(3分)

19.第②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20.第①段中加點的成語“迄今”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3分)

21.轉基因作物的環保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

(三)轉基因其實很環保(13分)

18.轉基因技術對環保的影響 (3分。如果答成: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1分。)

19.舉例子(1分) 作用:具體有力地說明了人們對轉基因作物的“基因污染”問題的擔心實屬多余。(2分)

20.不能去掉(1分) “迄今”是到現在的意思,這個詞語從時間上限定,說明美國人普遍食用轉基因食品到現在為止未發生一例不良反應,從表述上留有余地。“迄今”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2分)

21.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對生態的破壞,減少用于生產、運輸、噴灑農藥所耗費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廢料;減少水土流失;保護水資源。(4分。共三點,答對任意二點可得1全分。)

(2019?成都市)

閱讀下面的說明文,完成9—12題。(12分)

城市綠墻

宋淑運

①中國與外國最大的不同就是圍墻。邁出國門,瀏覽包括某些發展中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國一樣的圍墻。在國外,一些城市所謂的“圍墻”更多的是生機盎然的“綠色圍墻”。所謂“綠色圍墻”,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磚、石或鋼筋水泥“砌墻”。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綠色圍墻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墻”。在巴西,綠色圍墻是用空心磚砌成的,磚上附有樹膠和肥料,再種上草籽,小草便從里面長出來,綠滿墻面。這種植物墻,不僅具有審美價值,而且可以減少噪聲和空氣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人均綠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亞是1960年才建立起來的新首都,幾乎毫無歷史價值可言,1987年卻被聯合國定為“人類文化遺產”,這除了構思奇巧的三權廣場、布局新穎的城市風格外,還因為該城突出綠化,人與環境和諧共存,成了現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亞1927年建都堪培拉時,明確規定公私建筑都不許構筑非植物墻。今日堪培拉除了總理府保留一道圍墻外,整座城市不見第二道圍墻。機關團體為了掩蔽辦公場所,便以參天的合歡樹、桉樹等筑起一道道綠色圍墻。各國使館都引進本國特有花木,精心編織綠色籬墻,讓路人感覺如在游覽各國植物園。

④走進新加坡,只見樹木蔥蘢、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圍墻樣的建筑。這個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國家,300萬國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園中。新加坡法律規定,有花園的住宅不允許筑圍墻,讓花木供路人欣賞,可予減繳房地產稅;住宅樓須距馬路15米以上,綠地應占65%,建筑面積占35%。為此,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從1971年開始大種其樹,大鋪草坪,連天橋、候車棚、電線桿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環抱在綠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滿,1979年決定遷都到內陸的阿布賈,遷都伊始,政府就頒布取締圍墻令。今日的阿布賈磚石圍墻絕跡,綠樹成陰,視野開闊,到處是萬紫千紅的花草、樹墻、藤蘿墻。

⑥中國筑圍墻已有幾千年歷史,中國圍墻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對開放的世界,我們只有沖破圍墻重地,以綠墻代替磚墻,才能與世界城市建設發展的主流趨勢相符合。

(節選自《環球城市風行綠墻》有刪改)

9.從全文看,“綠色圍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請用兩個詞概括回答。(2分)

答:

10.文章第③段畫線處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1.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綠籬不建圍墻”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樣的說明效果?(3分)

答:

12.你認為這給我們城市綠化建設最有借鑒意義的一點是什么?請結合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實際,簡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

【答案】

四、(12分)

9.(2分)美化 環保(2分)。(一點1分,語意相近即可)

10.(3分)舉例子(1分)。真實、具體地說明了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在城市建設中修筑綠色 圍墻的實施情況,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2分)(意思相近即可)

11.(3分)“只”起限制范圍的作用(1分),在句中強調了新加坡人對城市環境綠化已達成共識(2分)。(語意相近即可)

12.(4分)

參考角度:(1)城市綠化建設應該納入政府行為的范疇;(2)只有讓普通大眾都具有了城 市綠化的意識,才可能真正實現城市的綠化;(3)只有從環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設,才能 真正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4)建筑城市綠墻是世界城市建設的主流趨勢。

參考示例(略)

(觀點明確計2分,聯系現實談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計2分)

(2019?德州市)

(四)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

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端涀ⅰ防锾岬降“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臺區的盧溝橋。 ——《中國石拱橋》

17.所選文段中,石拱橋的特點是 , , 。(3分)

18.所選文段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是 和 。(2分)

19.“《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 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中的“大約”“可能”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答案】

17.答案: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評分:每空1分,共3分。

18.答案:打比方舉例子

評分:每空1分,共2分。其它回答正確也可。

19.答案示例:不能?去。因為大約可能表推測,?去后表意確定,與實際不符,使說明的語言不準確。

評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019?東營市)

(四)(14分)

別惹烏鴉

陳 庚

有人認為鳥類的大腦根本沒有容量可以用于思考,但實驗證明,鳥類會思考,很有心計,也具有較強的記憶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比較認知學教授妮可?克萊頓發現西叢鴉的鳥經常會從學生的飯盒里盜取食物,還偷偷地藏起來。而且通常很快又回到這些藏匿點,重新轉移贓物。“它們做過賊,于是就疑心別的鳥也是賊”。更有趣的是它們藏匿食物時,如果當時有別的鳥在場,它會趁那些鳥不注意迅速藏好食物,或把嘴插進地里欺騙對方?梢,“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在耍心眼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而最聰明的動物往往是社會性動物,它們要與生活在這個世界的其他動物、人類斗智并生存,競爭并發展,形成了適應環境需要的類似于社會中人的具有普遍性的習性和智力。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員做過一個實驗,在校園里捉了一些烏鴉,做上標記,加以稱量,再把它們放走。之后他們發現,那些被放走的烏鴉在校園里一見到他們,就會沖著他們哇哇大叫,并用翅膀撲打他們。即便離開一段時間再回來,那些烏鴉仍然記得他們。所以,千萬別惹烏鴉。

不僅如此,人類對動物智力生活的研究表明,動物與人類分享智力的許多方面。

在塞內加爾大草原上,黑猩猩用牙齒啃咬木棍制造出“飛鐮”捕殺小動物。瑞典動物園一只黑猩猩,每天早上收集籠子外的石頭,等吵鬧的游客到了,就拿它當武器攻擊他們。日本東京大學一只7歲

黑猩猩能在眨眼間識別并記憶電腦屏幕上閃過的數字的位置!稌r代》

雜志不久前有一期刊出一則封面故事,講一只倭黑猩猩,自出生起就被當成人類小孩一樣撫養長大,擁有384個單詞,具有語言理解能力。采訪時,他與記者邊喝咖啡邊聊天,顯示了迷人的風度。

然而。在制造工具方面,烏鴉比黑猩猩還復雜精細,比如南太平洋島上的烏鴉,最喜愛的蟲子生活在極窄的巖石縫里,它們便銜來一片尖尖的樹葉,再用它的嚙和爪子組成一個原始的鉤子,將美餐釣上來。

就長期記憶而言,一些鳥類更加驚人。北美星鴉能在方圓12平方英里數百個地點儲存3萬多顆種子,并且在285天之后仍然記得,迄今為止沒有任何靈長類動物可以與之媲美。

烏鴉的智商令人嘆為觀止。在英國,一只禿鼻鴉用冒煙的雪茄屁股把藏在它們翅膀下的蟲子給熏了出來。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幾千年后,在劍橋大學的實驗室里變成了現實:事先沒有做任何訓練,一只禿鼻鴉氣定神閑的挑了一塊石頭扔掉瓶子里,大小重量都恰到好處。我們不得不說它們具備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識。在日本,烏鴉們發明了一種絕妙的吃果仁的辦法:把堅果丟到車道上后飛到一邊等汽車開過,等紅燈亮時,他們在飛到馬路中央安全的銜走那些被車碾碎了的果仁。

或許這并不奇怪,202019年克萊頓纖細比較了烏鴉與黑猩猩的大腦,并得出結論:兩者大腦與身體比例相當,智力上足以比肩。

可見,人類與動物的界限并沒有那么清晰,那些只屬于人類的智力或情感特征,動物也有。

人類能理解黑猩猩的智力,畢竟我們有大部分的基因是一樣的,一樣擁有前額葉皮層(這一區域一直被認為是智力產生的生物學基礎),只不過小一點。即使海豚、大象、溝、老鼠這些不哺乳類動物展現出不同尋常的認知能力時,人們也不至于太驚訝,畢竟他們的大腦與人類有相似之處。但鳥類的大腦卻是一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叢狀結構,沒有人類那種層層疊疊的大腦皮質,卻有這樣高的智力,其中深藏奧秘。2.8億年前,鳥類與猿類的進化就已經分道揚鑣,兩者的大腦結構完全不同,卻各自獨立進化出了相似的高級認知能力。比如使用工具、想想他者思維的能力等。這推翻了傳統的智力進化論—智力進化的終極是人類的大腦皮層。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

今天人類統治地球也許只是一次進化的偶然,我們可以做另一種假想:我們有可能生活在一個由烏鴉統治的星球里,而人類知識鳥類主人的聰明玩偶。

16.從文中看,動物與人類分享智力的哪些方面?(4分)

17.“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這個結論是怎樣推導出來的?試作簡要敘述。(4分)

18.舉例說明本文所運用的一種主要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9.在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探索精神方面,你從本文中獲得了怎樣的感悟?(3分)

16.答案:會制造工具,長期記憶能力強,具有語言理解能力,具有高智商。

評分:答對一個方面得1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答案:黑猩猩和人類有著大部分相同的基因,海豚等哺乳動物的大腦與人類有相似之處,因此,傳統的智力進化論認為:“智力進化的終極是人類的大腦皮層。”但是鳥類的大腦是一種與人類完全不同的叢裝結構,卻進化出高級認知能力。由此推翻了傳統智力進化論,進而推導出“生命之樹上,智力的構建單位很可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在不同的枝干上長出了不同的形狀”這一新的論斷。

評分:語意正確,語言連貫,推導過程清晰,4分。意思對即可。

18.答案:示例一:舉例子,舉出烏鴉偷藏食物、被捕捉做實驗對實驗人員的報復的事例,既具體生動,饒有趣味,又能有力地突出烏鴉社會性動物的特征。

示例二:作比較,將烏鴉與猩猩在制造工具、記憶力、智商等方面作比較,一方面突出了烏鴉等鳥類所具有的高級認知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為進化理論的創新提供前提。

評分:答出一種說明方法即可,舉例1分,作用2分。共3分。

19.答案:科學研究和科學探索①需要長期細致地觀察、大量反復地實驗,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聯想、科學的比較、縝密的分析,③需要具有掙脫傳統思想束縛的創新精神。

評分:答對一種寫法得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

(2019?廣安市)

(二)閱讀《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電》,完成19-23題。(14分)

自給自足的人體生物能發電

①隨著煤炭、石油等資源的日趨枯竭,環境惡化日趨嚴重,一些科學家為了開發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課題轉向人類自身的生物能這一領域,利用人體生物能發電現已初見成效。

②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它們之間在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化學能量。像新陳代謝過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應就有能量釋放出來。若稍加利用,這種能量就可以轉化為電能。根據這一原理,科學家開始了人體生物電池的研究。

③據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厘米、直徑約1/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聚合物,此外還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將碳纖維與葡萄糖氧化酶連接成一個電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則是用來加速葡萄糖與氧分子的化學反應。這種人體生物電池在37℃、pH為7.2的環境下工作,這很接近人體血液的溫度和酸堿度。它產生的動力可以驅動一個監控糖尿病的小型傳感器。

④人體生物能發電還有其他形式。當一個人坐著或站立時,就會持續產生重力勢能。此時,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轉換器就能將這種能轉換成電能。美國有一家公司將發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外面是一排踏板。當行人從踏板上走過時,體重壓在踏板上,使與踏板相連的搖桿向另一個方向運動,從而帶動中心軸旋轉,啟動與之相連的發電機。

⑤除此以外,人體生物能中的熱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發大量的熱能,而且是通過輻射傳播出去。一般一個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晝夜所散發的熱量約為2500千卡。利用人體的熱能制成的溫差電池,可以將人體的熱能轉換成電能。這種溫差電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電源的作用,給助聽器、袖珍電視機、微型發電機等供電,可謂是自己發電自己使用。

⑥人體能源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沒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會為我們的社會節約更多的能源,希望這種新型的能源會越來越多地造福于人類。

19.用“‖”在下面段落番號間劃分這篇文章的結構。(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0.選文介紹了利用人體生物能發電的形式依次是 。(3分)

21.研制人體生物電池依據的科學原理是什么?(3分)

22.第④段使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去掉,為什么?(3分)

據專家介紹,人體生物電池的電極是由兩根長2厘米、直徑約1/7000納米的碳纖維制成,在每根碳纖維的外層還涂有一種作為催化劑的葡萄糖氧化酶。

(二)說明文閱讀(14分)

19. ① ‖ ② ③ ④ ⑤ ‖ ⑥

評分說明:每劃對一處得1分,共2分。

20.利用化學能發電、利用重力勢能發電、利用熱能發電。

評分說明:依次答對一點得1分,共3分。

21.人體中存在著一些化學物質,它們之間在發生反應時會產生化學能量,若稍加利用就可以轉化為電能。(2分)

22.舉例子(1分) 通過列舉美國一家公司將發電裝置埋在行人擁擠的公共場所發電的例子,具體地說明了采用特制的重力轉換器就能將重力勢能轉換成電能。(2分)

23.不能去掉(1分),“據專家介紹”增強了對人體生物電池電極說明的權威性和科學性,更具有說服力,去掉后,就不能體現其權威性,所以不能去掉。(2分)

(2019?哈爾濱市)

(二)閱讀《宣紙》,回答11—14題(10分)

宣 紙

①宣紙的原產地——安徽涇縣,唐代隸屬宣州府,宣紙因而得名。

②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紙的制法是利用造紙機把紙漿平鋪在網上而形成薄薄的紙頁,再經過烘干而卷成紙卷。宣紙卻是用傳統方法手工焊成一張張濕紙,貼在墻上干燥而成。由于這點不同,宣紙的性能也與一般紙不一樣。

③那么,宣紙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紙有潤墨性。落墨于宣紙時,紙面會產生“發涸”的效果。普通紙發涸會使字或線條模糊不清,也不會出現暈狀化開現象。而宣紙發涸會使墨色隨水分逐漸向周圍擴散,呈近似圓形的波浪式的變化,如果水墨掌握得當,就能獲得層次分明、色彩豐富的藝術妙味。

⑤宣紙有耐久性。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新聞紙的“壽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會變黃、發脆。所以,宣紙算是紙中的“老壽星”了。

⑥宣紙的耐久性與它的pH值有著密切的關系。經測定,絕大多數宣紙pH值都在8.3左右,呈堿性狀態。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⑦宣紙有變形性宣紙能夠隨自然環境的變化適當伸長或收縮。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裝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經裝裱便能整潔如新。

(選文有改動)

11.(2分)宣紙的性能與一般紙不一樣,是由于 。

12.(3分)宣紙有哪些特性?

13.(2分)指出下面這句話使用的說明方法。

宣紙的壽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紙大約在兩三百年后就會因自然老化而破損。

( )( )

14.(3分)為什么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二)閱讀《宣紙》,回答11—14題(10分)

11.(2分)宣紙的制作方法與一般紙有很大的不同

12.(3分)宣紙有潤墨性、耐久性和變形性。

13.(2分)作比較 列數字

14.(3分)因為宣紙呈堿性,這使其能夠抵抗空氣中“酸性氣體”的侵蝕,其紙內纖維才不易發生化學變化,紙也不易出現顏色變黃、強度下降等情況,所以宣紙的耐久性遠超普通紙。

(2019?杭州市)

(二)

蘭花的智慧

從熱帶雨林到寒帶針葉林,從潮濕的海灘到干燥的高山草句,到處都能發現蘭花的蹤影。

蘭花的種子十分細小,很多比人的頭發絲還細。種子的外種皮內部還具有許多充滿空氣的腔室,進一步減輕了重量。憑借輕巧的身子,種子一出果莢就可以 隨風飄蕩到離母株很遠的地方。種子的外圍包裹了一層致密的細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滲透。這樣,種子還可以借助水流、動物皮毛等“走”到更遠的地方。

蘭花為了生存,使出渾身解數,真可謂“詭計多端”。

蘭花種子雖然練就 了上乘輕功,卻沒有獲得足夠的內功。它們太細小,以 至于沒有空間來容納胚乳或子葉這類儲藏營養的結構。于是它們跟真茵拉上了關系,在種子萌發時依靠消化真菌的茵絲為自身生長提供營養。蘭花大多生長在巖壁、樹干以及貧瘠的土壤上,這樣便可以減少與其他植物競爭,為自身發展爭得更大的空間。

絕大多數蘭花是典型的蟲媒花,它們的花粉被打包成塊狀,不給傳粉者取食的機會;ǚ蹓K同粘盤、花粉塊柄一起組成了蘭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結構,這種結構會整個地粘在傳粉者身上,通過它們傳遞到下一朵的柱頭,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產生的浪費。

蘭花家族里有三分之 一的成員更是不折不扣的“鐵公雞”。有的蘭花將自己裝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樣,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鉆進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為蘭花無償傳粉了;有的蘭花還會發出長距離傳播的香甜氣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會主動上門來充當“信使”;有的蘭花將自己偽裝成雌性昆蟲,當雄性昆蟲試圖與這些“雌蟲”交配時,傳粉工作就開始了。高超的“騙術”,使蘭花在享受傳粉服務的同時卻不給傳粉者任何好處。

還有些蘭花,沒有昆蟲傳粉照樣可以開花結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蘭,它的花粉塊柄會向內彎曲360°,并最終將頂端的花粉精確地送入柱頭腔中完成受精。緣毛鳥足蘭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發育成種子。這些蘭花可以在缺少傳粉者的條件下順利繁殖,并且還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蟲的“費用”節省下來,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種子生產中去,可謂一舉兩得。

還可以列舉更多的例子來證明蘭花的智慧。與此同時,人們是否也應從蘭花能夠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長久生存中得到些許啟迪呢?

語文試卷?第4頁(共6頁)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2分)

①蘭花種子雖然練就了上乘輕功,卻沒有獲得足夠的內功。

②蘭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員更是不折不扣的“鐵公雞”。

16.根據第2段文字,簡要寫出蘭花種子能夠廣泛傳播的兩個原因。(4分)

17.“蘭花的智慧”表現在哪些方面?請根據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點簡要回答。(6分)

18.從蘭花的生存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2分)

15.①胚乳或子葉這類儲藏營養的結構②在享受傳粉服務的同時卻不給傳粉者任何好處

(2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16.種子輕巧,能隨風飄蕩到很遠的地方;種子的外圍包裹了一層可以防止水分滲透的細胞,因此可借助水流、動物皮毛等傳播到更遠的地方。(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依靠消化真菌的菌絲為自身生長提供營養;避開其他植物的生長環境,為自身發展爭得更大的空間;引誘昆蟲來無償為自己傳播花粉;能自我開花結果繁殖后代。

(6分,寫出一點得2分,寫出三點得滿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8.自覺地適應自然環境;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取生存的條件。(2分。寫出一點即可,要求符合文意)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35740.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