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預覽:
綜合測試題㈢
一、(22分)積累運用
1.(2分)根據拼音寫漢字。
中流(dǐ)( )柱 家喻戶(xiǎo)( )
( )(qiè)而不舍 根深(dì)( )固
2.(2分)仿照下文,以自己的學習生活為內容,用“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總而言之……”寫一段話。
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都無從知道?偠灾何覍⒉荒艹5桨俨輬@了。
3.(2分)微型閱讀。
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F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①文段先從兩個方面闡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 ,最后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得出全文的結論。
②文段主要運用的一種論證方法是: 。
4.(8分)綜合性學習。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慶祝這一文化節日,學校開展“書香校園,期待你我”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踴躍參加到這次活動中來。
㈠(2分)大家為了激勵自己多讀書,讀好書,決定搜集幾則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言,并把它作為座右銘以自勉。
班長說:“我打算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做自己的座右銘。”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名言做自已的座右銘呢?(要求名言中必須出現“書”字。)
我的座右銘:
㈡(3分)溫家寶總理通過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全球網民進行在線交流時說:“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讀書。我愿意看到人們在坐地鐵的時候能夠手里拿上一本書,因為我一直認為,知識不僅給人力量,還給人安全,給人幸福。多讀書吧,這就是我的希望。”
請你也說一段話,向全校同學發出多讀書的倡議。(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
㈢(3分)閱讀經典著作,塑造民族靈魂與性格活動中,大家搜集到了下面六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
《紅樓夢》、《詩經》、《孫子兵法》、《莊子》、《三國演義》、《史記》
(1)(2分)請把以上六部經典著作分別歸在下面四類中。
①四書五經:
②前四史與《資治通鑒》:
③先秦諸子:
④古典小說:
(2)(1分)寫出你讀過或知道的一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名稱。(以上六部經典除外)
5.(8分)默寫。
①勃勃生機: , ,日長飛絮輕。(晏殊《破陣子》)
②漫卷情愁: ,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
③纏綿悱惻: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
, (《蒹葭》)
④生死抉擇: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 。(孟子《魚我所欲也》)
二、(12分)文言詩文閱讀。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2分)詩中第二聯,運用比喻的方法,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什么?
7.(2分)對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從抒情方法和內容上作簡要分析。
公輸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殺之。”??
公輸盤不說。?
子墨子曰:“請獻十金。”??
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荊國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殺所不足而爭所余,不可謂智,宋無罪而攻之,不可謂仁。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爭而不得,不可謂強。義不殺少而殺眾,不可謂知類。”
公輸盤服。
8.(2分)加字變雙音節詞有誤的一項是 ( )
A.不可謂智(明智) B.不可謂仁(仁愛)
C.不可謂忠(忠誠) D.不可謂強(強烈)
9.(2分)選出詞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 )
A.為:吾從北方聞子為梯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終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無罪而攻之 知而不爭
10.(2分)翻譯。
①何命焉為: ②請獻十金:
③何罪之有: ④知而不爭:
11.(2分)依據文意填寫。
①文段主要通過 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
②在這一回合里,公輸盤的五個“不可謂”,全面批判公輸盤不“義”的行為,使其理屈詞窮,最后達到了“ ”的效果。
三、(12分)散文閱讀。
孩子,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
孩子,最近接連發生了幾件事情,使我們母女倆原本融洽的關系變得有點緊張,也使家庭的氣氛變得有點沉悶,這幾件事情你我都應該記憶猶新吧。
那天你放學回來后就不停地嚷嚷,媽,我再也不想在學校吃午飯了,你中午給我送飯吧。我說,不行呀,媽媽每天下午都要上課,中午那么一點時間我不能給你做飯,因為我必須休息一下,再說,你們學校食堂的飯菜也不錯,品種多樣,營養也均衡,你在學校吃午飯不是挺好嗎?你不高興地說,別的同學的媽媽都能送飯,就你不行。說著,氣呼呼地進了自己房間。過了幾天,我去你們學校參加家長會,老師多次表揚一個名叫王夢瑤的同學,回來后,我就想向你了解一下這個同學的情況。你不以為然地說,她呀,學得好是應該的,她媽媽原來是個經濟師,為了她的學習,她媽媽把工作都辭了,一心一意在家里輔導她。接著,你又認真地說,媽,你干脆也辭職專門在家里輔導我吧,反正爸爸的收入也不錯,不在乎你那幾個工資。我嚴肅地說,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不會為了你的學習放棄自己的工作。你噘著嘴說,我就知道你不會,算我白說。前天晚上,你做作業前,撒嬌般地對我說,媽,你陪我學習吧,給我當個“陪讀”。我問你,為什么要我給你當“陪讀”呢?你振振有詞地說,有了“陪讀”我才不會感到孤獨,學習起來才有勁頭。我說,不行,我晚上還要寫篇論文,而且,我覺得“陪讀”沒有意義。你慢吞吞地丟下一句話:媽,你是不是有點自私?
孩子,這幾件事表面上看來各不相干,實際上仔細思考之后就可以看出,它們其實反映了一個共同的內容,那就是隨著你自我意識的增強,你希望我處處以你為中心,希望自己能成為我生命的全部,可我卻做不到。這樣,矛盾和隔閡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因此,媽媽必須要和你談一談,并鄭重其事地告訴你:孩子,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
孩子,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不能為你放棄自己的工作。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但這份工作是我十年寒窗苦讀換來的,來之不易,媽媽十分珍惜;工作能讓我更好地融入社會,能體現我的人生價值;工作能讓我獨立,讓我充實,給我快樂。所以,孩子,盡管媽媽很愛你,媽媽也衷心希望你的學習成績能很優秀,但是媽媽不能為了你的學習而放棄自己心愛的工作。
……
孩子,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但這并不意味著媽媽不愛你。恰恰相反,媽媽對你的愛可能更深、更真、更純。我不會把自己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身上,不會讓你背著我的理想負重前行,不會用你的成功來裝飾自己的夢,不會讓你從小就失去自我。你可以去選擇自己的路,可以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我會默默地注視你、陪伴你,給你必要的指點,但不會左右你,更不會輕易干涉你的選擇。我對你的愛,會像陽光,像淡淡的花香,無處不在卻又無拘無束,你能理解嗎?我的孩子!
12.(3分)文中提到的使“我們”產生矛盾和隔閡的是哪三件事?請簡要概括。
13.(3分)文中的媽媽為“孩子,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講了一個理由,請你設身處地再講一個理由。
14.(2分)文章的標題在文中反復出現,這樣有什么作用呢?請簡要分析。
15.(2分)從媽媽至親至愛而又充滿理性的文字中,你感受到媽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請簡要概括。
16.(2分)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看了這篇文章,你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請寫在下邊橫線上。
四、(12分)小說閱讀。
請小偷看菜園
我的父母都是匈牙利裔的移民,很會擺弄花草,我們全家十口一日三餐都靠家里那個大菜園子出產。媽媽將園里大部分的蔬菜儲藏起來備作過冬之用,爸爸則把馬鈴薯和卷心菜賣給本地的商店和中學。我家的園子也成了四鄰街坊的驕傲。
有一年夏天,我們遇上了一件麻煩事,有人在從我家園子里偷蔬菜。爸媽感到很吃驚。“我真搞不懂,”爸爸說,“要是誰想要咱們的菜,打聲招呼就行;買不起的話,不付錢拿去也可以呀。”
一位鄰居悄悄告訴我們,有人看見住在我家不遠處的一個老光棍本尼在鄰近鎮上賣菜。沒過多久,爸媽就查出了線索。本尼自己沒有園子,所以他賣的菜顯然來自別人家的菜園。
本尼沒有穩定的工作,棲身一間在我看來破陋不堪的小屋里。爸媽猜想他拿我家的菜是想賺點額外花銷。爸爸決定用他自己的辦法解決這件事。
“我想正式雇傭本尼。”父親宣布。
“什么?”媽媽大聲叫道,“約瑟,我們沒那么多錢。再說了,為什么偏偏要雇那個偷咱們蔬菜的人呢?這就像請狐貍看雞窩。”
父親說:“我打算給他個臺階下。我想用這個辦法他不會拒絕,而且,他自己看的菜他肯定不會再偷了。”
爸爸去找本尼談工作的事時,本尼顯然吃了一驚。
父親說:“本尼,有人一直在從我家園子里拿蔬菜,大概是些小孩子吧。我想請你去幫我看園子,不知你愿不愿意?”
本尼支支吾吾,不置可否,爸爸又向他解釋說,他可以每天和我們共進晚餐(媽媽的廚藝是遠近聞名的),他答應了。
不用說,第二天就沒再發生丟菜的事了。本尼夜里是否警醒不寐并不重要,事實證明爸爸的計劃奏效了。我家沒再丟菜,本尼也得到了一份工作。
有了工作也使本尼自信大增。事情進展得比爸爸料想的還要好。每天早晨,本尼履行了看園的職責,小睡之后,他會花點時間吃早飯,然后就跟著我們在菜園里四處轉悠。
本尼開始喜歡上栽花種菜的事了。他會問些諸如此類的問題:“這些胡蘿卜為什么要種在這兒?這邊的豌豆怎么會比那邊的長得快?”
爸媽對他的問題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作答。后來,爸爸提議說:“你看,本尼,播種季節就快過去了,不過我會帶上馬隊去你那兒,幫你耕出一片好地來,明年春天你就能種上自己的菜園了。”
“你真打算這么做嗎?”本尼問道。
“當然,”爸爸回答說,“鄰居就是派這個用場的。”
第二年春天,本尼的園地已經徹底翻挖耕耘過,就等著播種了。爸媽又送給他各種用得上的種子:玉米、豌豆、南瓜、馬鈴薯等等。本尼對園藝的領悟力很強,好像他原本就是農夫似的。
一天,我們開著家里那輛破舊的老爺車路過本尼家,爸爸放慢車速,指著本尼的園子說:“你們看到了嗎?他種的甜玉米比咱們種的還好呢,F在他整天忙著種園子,沒空幫我們看園了。當然,咱們也不再需要看園人了。”
我們都笑了,為我家造就的新園丁驕傲,也為我們了不起的父親而驕傲。(摘自《哲思》)
17.(2分)簡要地提煉這個故事的情節。
18.(2分)理解句意,回答括號中的問題。
父親說:“我打算給他個臺階下。我想用這個辦法他不會拒絕,而且,他自己看的菜他肯定不會再偷了。”
父親說:“本尼,有人一直在從我家園子里拿蔬菜,大概是些小孩子吧。我想請你去幫我看園子,不知你愿不愿意?”
(父親和我們談話中的“偷”為何在和本尼的對話中變成了“拿”?)
19.(2分)理解文意,說說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內容。
①本尼沒有穩定的工作,棲身一間在我看來破陋不堪的小屋里。爸媽猜想他拿我家的菜是想賺點額外花銷。爸爸決定用他自己的辦法解決這件事。
②“當然,”爸爸回答說,“鄰居就是派這個用場的。”
①自己的辦法:
②這個用場:
20.(3分)品析下面母親的對話,簡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什么?”媽媽大聲叫道,“約瑟,我們沒那么多錢。再說了,為什么偏偏要雇那個偷咱們蔬菜的人呢?這就像請狐貍看雞窩。”
21.(3分)文章以“為我們了不起的父親而驕傲”結束,試簡要分析文中父親的形象。
五、(12分)說明文閱讀。
屏風的功能
馬末都
古代屏風的功能要比今天大得多。《水滸傳》中有這么一段:柴進轉到一間偏殿,殿上掛著金書的匾,“睿思殿”,是皇上看書的地方。迎面一座大屏風,上前一看,畫的是青綠山水,非常漂亮。柴進轉到背后一看,屏風上寫著“四大寇”,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哥兒幾個都在呢!皇上每天都盯著,要把這幾個人除掉。史籍上還有記載,比如唐太宗把各州郡都督和刺史的名字,都寫在屏風后,為的是在這些官員匯報政績時,考察他們的優劣。
在這里,屏風上寫字,完全是一種備忘錄的形式。今天當然不需要了,使的都是電腦,甚至手機上都有備忘,但當時沒有這些。屏風作為居室中最重要的家具,所以備忘盡量在不起眼的地方寫。除了提示自己,還捎帶有裝飾作用,因為中國書法本身有極強的裝飾性。
屏風的另一個主要作用,是象征權力。這個作用在今天已經不太受重視了。過去每逢重大場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擱一座屏風,它意味著氣勢。《禮記》有載:“天子當依而立。”這個“依”,就是屏風。“依”的另一個寫法是“?”。還有一個字,官邸的“邸”。“邸”的原意是木板,代指屏風,所以古代含有“邸”的稱謂如“皇邸”、“官邸”等,品位是非常之高的。
第三個功能是分割空間。今天大致使用的還是屏風這個功能。比如在一些重大場合,或非常大的餐廳,可以用屏風擋一擋,使很多人有一個自己相對的封閉空間。
第四個功能非?茖W,就是可以擋風。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這么密封,常有穿堂風、小陰風刮著。睡在地上,就需要三面都擋上屏風,防止睡覺時受涼、受風。這種三面擋屏風的習慣,逐漸演化出后來的羅漢床。中國床大都有三面圍子,就是受屏風影響。
最后一種功能,就是裝飾。屏風后期演變成各種形式,比如我們在桌上擱、炕上擱,就是為了欣賞這些屏風!都t樓夢》第六回,賈蓉向王熙鳳借屏風。賈蓉就說:“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你們那玻璃的炕屏,能不能借我們家擺擺,我們家來客人了,風光一下,再給你送回來。”所謂的玻璃炕屏,當時是非常名貴的家具。
22.(3分)根據文本內容填空。
作者從□□□□、□□□□、□□□□、擋風和裝飾五個方面介紹了古代屏風的功能。
23.(3分)寫出第一段中與加點部分相照應的一個句子。
屏風作為居室中最重要的家具,所以備忘盡量在不起眼的地方寫。
24.(2分)綜合全文內容,我們發現,全文主要使用的一種說明方法是:
25.(4分)作者為什么說“含有‘邸’和稱謂如‘皇邸’、‘官邸’等,品位是非常之高的”?請整合文本信息回答。
六、(50分)作文。
26.友善,是一個入更好地融人社會的前提:愛群、利群、樂群,是社會風氣良好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氣和地與別人探討問題,友善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溫暖”活動……友善,意味著關愛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強加于人,進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個人胸懷的寬廣,體現一個人精神境界的純凈高尚。友善是光明與和平的使者!
請以“友善的 ”或“ 的友善”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要求:①將題目補充完整,并將完整的題目抄寫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貼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認真書寫,力求工整、美觀。
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
1.砥、曉、鍥、蒂
2.合乎題意即可,如:也許是我個性太要強,也許是老師對我的要求太高,也許是父母對我的希望望太大,總而言之,我不得不竭盡全力努力學習。
3.①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②道理論證
4.㈠合乎題意即可,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韻人談話”(歌德)“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莎士比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2分);㈡合乎題意即可,如: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精神的圣殿,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熱愛讀書吧,讀書讓我們充滿智慧,讀書讓我們凈化心靈,讀書讓我們增添力量。(主旨明確、語句通順、修辭恰當各1分)㈢(1)①《詩經》②《史記》③《莊子》《孫子兵法》④《紅樓夢》《三國演義》(2分)(2)只要是中國古代經典著作即可,如《三字經》(1分)
5.①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②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③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④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6.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
7.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8.D
9.B
10.①(有)什么見教呢?②允許我奉送(給您)十金。③(有)什么罪過呢?④知道卻不據理力爭
11.①對話;②公輸盤服
12.一是讓媽媽送飯被拒絕;二是讓媽媽辭職后在家里輔導被拒絕;三是讓媽媽做“陪讀”被拒絕。
13.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來寫:是爸爸的妻子,要好好經營自己的愛情;是爺爺奶奶的媳婦外公外婆的女兒,要孝敬老人,讓老人家安度晚年等。任選一個角度作答即可。
14.文章的標題運用二人稱,即親昵又警醒,在文中反復出現,使文章層層深入,又強化文章的主題。
15.文中的媽媽是一個善于理性地教育孩子,善于和孩子溝通的知識女性。
16.合乎題意即可,如:媽媽,我現在明白了您的“自私”,更明白了您的苦心和愛心!我會做最好的自己!
17.我們家菜園被偷,父親通過請小偷看菜園,不但解決了自家的問題同時也幫助鄰居走出了困境。
18.從“偷”到“拿”,父親給了本尼臺階下,為后來成功實施他的計劃奠定了基礎,體現出父親的寬厚仁慈,更表現出父親的智慧。
19.①請本尼看菜園;②幫助鄰居走出困境
20.母親的大聲反對,為下文設置懸念,也和后來的結局形成鮮明對比,從而突出父親樂于助人的高尚和善于助人的智慧。
21.父親是一個寬厚仁慈的人,他樂于助人的高尚和善于助人的智慧使我們引以為榮。
22.用作備忘、象征權力、分割空間(每空1分)
23.柴進轉到背后一看,屏風上寫著“四大寇”,山東宋江、淮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哥兒幾個都在呢!(3分)
24.舉例子(2分)
25.因為“邸”的原意是木板,代指屏風(如果這一點答成“‘邸’就是屏風”,則本題不能得分),又因為屏風象征著權力,所以,古代含有“邸”的稱謂如“皇邸”、“官邸”等,品位是非常之高的。(“因為”和“又因為”的內容不分先后,答出一點得2分,本小題共4分)
26.按2019年中考評分標準評改。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68941.html
相關閱讀: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