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1初三化學期末試卷(房山區有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房山區 2017—2018 學年度第一學期終結性檢測試卷
九年級化學學科



知 1.本試卷共10頁,共39道小題,滿分9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考號。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他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O 16  Fe 56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40分)
(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
1.空氣是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A.海水   B.礦泉水 C.蒸餾水 D.石灰水
3.下列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A.氧  B.氦  C.碳 D.鐵
4.下列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A.鎂mg  B.鋁AL  C.鋅Xn D.銀Ag
5.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水果   B.雞蛋 C.米飯  D.植物油
6.下列物質不是由分子構成的是
A.銅 B.水 C.氮氣  D.二氧化碳 
7.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 傾倒液體 B.加熱液體 C.點燃酒精燈  D.稱量固體
8.下列符號中,能表示一個氫分子的是
A. H B.2H   C.H2 D.2H2
9.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的是
A. 木炭  B.紅磷  C.鐵絲             D.酒精
10.下列實驗中,有氣體生成的是
 

A  B  C  D
11.下列方法能鑒別氧氣和空氣的是
A.聞氣味 B.將集氣瓶倒扣在水中
C.觀察顏色 D.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12.下列物質性質的表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碳酸易分解  B.二氧化碳無色無味
C.鋁是銀白色固體 D.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
1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能聞到花草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質量小 B.分子的個數多
C.分子在不斷運動 D.分子間有間隔
14.將廚房中的白醋、白糖、食鹽、花生油四種物質分別取少量,加入足量水充分攪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白糖 C.食鹽 D.花生油

15.煤的氣化可提高利用率、減少污染。氣化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為:C+ H2O====H2+CO,反應前后發生變化的是
A.原子數目  B.分子種類 C.元素種類 D.物質總質量
16.硒元素在國內外醫藥界和營養學界享有“長壽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譽。一種硒原子的原子核內有34個質子和45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A.11  B.34 C.45  D.79
1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2018年中國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尊重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購物時自帶環保袋 D.出行時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18.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泄漏,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濕布蓋滅
19.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1℃時甲的溶解度為20g
B.t2℃時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D.升溫可將t1℃時甲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20. 右圖表示向一定量鎂條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的過程中,
某變量y隨稀鹽酸質量變化的趨勢。縱坐標表示的是
A.鎂條的質量
B.氫氣的質量
C.稀鹽酸中水的質量
D.溶液中氫元素的質量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0分)
〖生活現象解釋〗
化學就在我們身邊。請回答21~22題。
21.(1分)請從21-A或21-B兩題中任選一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21-A計分。
21-A補齊物質與其用途的連線
21-B補齊物質與其俗稱的連線
  

     
冷藏食品 醫療急救 作導線 氧化鈣 乙醇 碳酸鈉
22.(4分)生活中常用鐵鍋炒菜。
(1)工業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煉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用含Fe2O3160t的赤鐵礦煉鐵,理論上煉出鐵的質量為          t。
(2)用鐵鍋炒菜,主要利用了鐵的性質是           (填字母序號)。
A.導電性 B.導熱性  C.有金屬光澤 
(3)炒菜時,油鍋中的油不慎起火,可用蓋鍋蓋的方法滅火,此方法利用的滅火原理是            。
化學讓人類健康地生活。請回答23~24題。
23.(2分)“磨盤柿”是我區張坊一帶特產,
個大皮薄,味甜如蜜,具有很高的營養
價值。其營養成分如右表所示。
(1)“磨盤柿”中,含量最高的營養物質是            。
(2)補充鈣元素可預防        (填“骨質疏松”或
“貧血”)。
24.(2分)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1)維生素C(C6H8O6)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其計算式為                。
(2)取維生素C片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說明其溶液顯      (填“酸”或“堿”)性。
化學與技術幫助人類解決能源危機。請回答25~27題。
25.(1分)傳統的燃料大多來自于化石燃料,如煤、      和天然氣。
26.(1分)新型農村“光伏發電”項目(如右圖),幫助村民大大提高生活質量。這種技術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此技術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較優點是                    。(答一點即可)
27.(1分)2018年5月10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是資源量豐富的高效清潔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化學研究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請回答28~29題。
28.(1分)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將水加入電子顯微鏡,并快速降溫固態化,從而對生物樣品進行觀察。在水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中,發生變化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分子質量 B.分子種類  C.分子間隔 
29.(2分)2018年9月~11月,“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展出。
(1)下列展品所用材料中,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號)。
 
A.“蛟龍號”鈦合金船體 B.“中國天眼”鋼鐵圈梁  C.“復興號”鋁合金車體 
(2)“神州”系列飛船多采用肼(N2H4)做燃料,與四氧化二氮(N2O4)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科普閱讀理解〗
30.(5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刪改)
食鹽
食鹽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在人體中有調節水分、維持酸堿平衡等生理作用。
資料一:食鹽的加工
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鹽湖水、鹽井水煮鹽,使氯化鈉晶體析出。這樣制得的氯化鈉含有較多的雜質,稱為粗鹽。粗鹽經下圖所示主要流程可成為精鹽。

 

資料二:食鹽的種類
市面上食鹽制品種類繁多,現簡要介紹幾種。原鹽,即粗鹽,常用于腌制工藝;精鹽,由粗鹽提純而成,適合烹飪調味;碘鹽,在食鹽中添加一定量碘酸鉀(KIO3)即為碘鹽,可防治碘缺乏。坏外c鹽,食鹽中添加氯化鉀、硫酸鎂等有“咸味”的成分,可防治因鈉離子攝入過多而引起的高血壓等疾病。
資料三:食鹽的攝入量
雖然我們的身體離不開食鹽,但攝入過多也會對身體產生危害。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標準,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g。然而據調查,我國人均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9.1g。一方面三餐中食鹽量需要控制,另一方面,許多成品食物中食鹽的含量也應引起重視,下表所示為部分成品食物每100g中的食鹽含量。
食品 某品牌方便面 某品牌醬油 某品牌薯片
食鹽含量g/100g 3 16 1.6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由粗鹽制得精鹽的過程屬于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2)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             g。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兩袋(共300g)上表中所示方便面,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其當天食鹽攝入量        (填“超標”或“未超標”)。
(4)下列關于食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選擇低鈉鹽
B.目前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普遍偏高
C.氯化鈉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
D.為補充人體所需鈉元素和氯元素,每天做飯時可加入大量食鹽
(5)請你為人們提一條日常攝取食鹽的建議:                         。
〖生產實際分析〗
二氧化硫(SO2)是一種大氣污染物,也是可用于工業生產的重要物質。
31.(3分)煙氣脫硫工藝可實現消除SO2的同時生產新產品(如CaSO4),實現“綠色化學”生產。主要生產流程如下:
 

 

(1)設備1中,通過噴水除去煙氣中的S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設備2中,發生的化學反應之一為:2CaSO3+O2==2CaSO4,此反應屬于基本類型中的
               反應。
(3)此生產流程制得的C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
32. (2分)工業制硫酸(H2SO4)的關鍵步驟是SO2的獲取和轉化。主要流程示意圖如下:

 

(1)上述流程涉及的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有            種。
(2)上述過程中,涉及到的含有硫元素的物質有S、                和H2SO4。
〖基本實驗及其原理分析〗
33.(2分)請從33-A或33-B兩題中任選1個作答,若兩題均作答,按33-A計分。
33-A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33-B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
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看到木條      ,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

A            B            C           D            E
34.(4分)根據下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1)實驗1中試管1內生成的氣體為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實驗2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①關于該實驗的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實驗時,紅磷的用量不影響最終結果 B.實驗前,應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C.點燃紅磷前,先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 D.紅磷熄滅后,應立即打開彈簧夾
②實驗中,證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五分之一的現象為                     。
35.(2分)實驗小組要驗證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1)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
(2)表面皿處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6.(3分)實驗小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1)A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上述實驗中,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序號),原因是          。
37.(3分)如下圖所示,實驗小組用微型實驗裝置“W”型玻璃管探究燃燒的條件。

 


(1)a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對比a、b處的實驗現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
(3)若驗證可燃物燃燒的另一個條件,還需補充的實驗操作是             。
38.(4分)課外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對其性質進行研究。A中盛有大理石,注射器中裝有足量的稀鹽酸,B中盛有濃硫酸(可吸收水蒸氣),C中①、④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②、③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1)檢查裝置氣密性:打開a, 用手捂住A瓶外壁,若觀察到B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A                    (填“漏氣”或“不漏氣”)。
(2)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中能說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且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科學探究〗
39.(7分)課外實驗:“葉脈書簽”(如圖)的制作過程是將洗干凈的樹葉放在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沸,再加以處理,除去表皮和葉肉,只余清晰的葉脈,就能得到“葉脈書簽”。實驗小組同學對該制作過程及氫氧化鈉的性質進行了研究。
I.探究制作“葉脈書簽”的最佳條件
【查閱資料】
氫氧化鈉溶液有腐蝕性。
【進行實驗】
實驗1:相同煮沸時間內,將洗干凈的樹葉放在不同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里,處理后葉片變化如下表。
NaOH溶液濃度 1% 5% 10%
葉片變化 留有很多葉肉 留有較多葉肉 殘留很少葉肉
實驗2:在10%的氫氧化鈉溶液里,將洗干凈的樹葉進行不同時間的煮沸,處理后葉片變化如下表。
煮沸時間 5min 15min 20min
葉片變化 留有較多葉肉 殘留很少葉肉 葉片卷起來,
葉肉與葉脈不易分離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的實驗目的是               。
(2)實驗小組同學選擇了10%的氫氧化鈉溶液制作“葉脈書簽”,原因是           。
(3)通過實驗2可知,制作“葉脈書簽”的最佳煮沸時間是          (填字母序號)。
A.5min  B.15min  C.20min 
II.探究氫氧化鈉的性質
【查閱資料】
a.氫氧化鈉與氫氧化鈣化學性質相似
b.稀鹽酸與碳酸鈉(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Cl + Na2CO3==2NaCl + H2O +CO2↑
c.通常狀況下,1體積的水約能溶解1體積二氧化碳
【猜想與假設】
(4)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2NaOH +CO2==Na2CO3 +¬¬¬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① 
 無明顯變化
甲同學發現實驗步驟①中無明顯變化,產生疑問:兩種物質是否發生了化學反應?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對比實驗步驟②③證明NaOH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② 

 

 A中有大量氣泡產生,
B中            。
③ 

 無明顯變化
【解釋與結論】
(5)步驟②中通過B中                  的現象,可知稀鹽酸加入到步驟①所得溶液中有二氧化碳產生。
(6)實驗③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擾。
(7)乙同學認為用軟塑料瓶也可以驗證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需要對比的實驗裝置有          (填字母序號)。
 

房山區 2017—2018 學年度第一學期終結性檢測試卷
九年級化學學科參考答案
說明:1.答案合理即給分。
2.若無注明,填化學式或名稱均給分。
3.化學方程式中“       ”和“      ”等同。
第一部分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A A B C C A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D B B B C C B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21. (1分)
21-A補齊物質與其用途的連線
21-B補齊物質與其俗稱的連線
  

   
 

冷藏食品 醫療急救 作導線 氧化鈣 乙醇 碳酸鈉
22. (4分)(1)3CO + Fe2O3   2Fe + 3CO2        112
(2)B         (3)隔絕氧氣
23. (2分)(1)糖類        (2)骨質疏松
24. (2分)(1)12×6+1×8+16×6       (2)酸
25. (1分)石油  
26. (1分)節約化石燃料、減少污染、原料可再生等(答案合理即給分) 
27. (1分)(1)CH4 + 2O2  ====2H2O + CO2    
28. (1分)C
29. (2分)(1)ABC      (2)2N2H4+N2O4======= 3N2 +4H2O     
30. (5分)(1)物理        (2)6        (3)超標        (4)ABC
(5)適量攝取、少吃含鹽量高的成品食物等(答出一點且合理即給分) 
31. (3分)(1)SO2+H2O=H2SO3        (2)化合        (3)+6
32. (2分)(1)3          (2)SO2 、SO3
33. (2分)33-A: A      2KMnO4 ==== K2MnO4+MnO2+O2↑
33-B: D      熄滅
34. (4分)(1)氫氣(或H2)   2H2O==== 2H2↑+ O2↑    
(2)①AD       
②集氣瓶中水面上升至刻度1處(或流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瓶內原有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35. (2分)(1)有氣泡產生
          (2)Ca(OH)2+CO2 === CaCO3↓+H2O
36. (3分)(1)Fe+CuSO4==Cu+FeSO4   
(2) B      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逸出瓶口,使總質量減小
37. (3分)(1)4P+5O2====2P2O5      (2)溫度達到著火點  
(3)停止通入氧氣,改通氮氣
38. (4分)(1)不漏氣       (2)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3)④比①先變紅,②、③不變紅       CO2+H2O=== H2CO3  
39. (7分)(1)探究制作“葉脈書簽”的最佳氫氧化鈉溶液濃度    
(2)葉片上殘留葉肉很少        (3)B     
(4)H2O      (5)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6)水    (7)A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81117.html

相關閱讀: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