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知識清單
01 知識框架
02 知識縱橫 )
1.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項目 分子 原子
概念 保持物質 的最小粒子 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構成 由原子構成 由質子、中子 和電子構成
根本
區別 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相同點 都很小;都在不斷地運動;粒子之間存在間隔;同種粒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粒子性質不同;都能直接構成物質
聯系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原子可以組合形成分子
2.原子與離子的比 較
項目 原子 離子
eq \a\vs4\al(構成
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陽離子) 核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陽離子) 核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陰離 子)
結構 一般不具有穩定結構 具有穩定結構 具有穩定結構
電性 不顯電性 顯 電 顯 電
相互轉
化關系
相同點 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3.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的比較
項目 原子的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來源 測定出來的 比較出來的
性質 絕對的 相對的
數值 非常小,單位是kg ≥1,單位是1(一般不寫)
以C 12
為例 1.993×10-26 kg 12
聯系 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質量 ÷ 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
4.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項目 元素 原子
概念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分 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即講種類,又講個數
使用
范圍 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舉例 水由氫元素和氧元 素組成 每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聯系 元素和原子是總體與個體的關系,原子是元素的個體,是體現元素性質的最小微粒;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一種元素可以包含幾種原子
03 實驗再現
探究分子的運動
【實驗步驟】①向盛有20 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②從A燒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 ,向其中慢慢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③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約5 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或水槽罩住A、B兩個小燒杯(如圖),觀察幾分鐘,有什么現象 發生。
【實驗現象】
現象 實驗①中 ,實驗②中 實驗③中,燒 杯A溶液
解釋 濃氨水會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 濃氨水揮發出的氨分子進入A燒杯
【實驗結論 】分子總在不斷 運動著。
參考答案
知識框架
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在不停地運動 電子 中子 陽離子 陰離子 非金屬元素 某種元素 一個原子
知識縱橫
1.化學性質 化學 2.> < 正 負
實驗再現
無色 變紅 由無色變紅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82124.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