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歷史期末檢測題
初三歷史試題
考生注意:
1. 考試時間:120分鐘
2. 全卷共二大題,總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總分 核分人
得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某學校在進行探究式學習活動中,要求學生撰寫《文藝復興簡史》。為此,同學們收集了很多歷史人物資料。其中,對文藝復興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是 ( )
A.伏爾泰 達•芬奇 哥白尼 B.莎士比亞 達•芬奇 但丁
C.伏爾泰 孟德斯鳩 盧梭 D.托爾斯泰 貝多芬 莎士比亞
2、近期,意大利政府展示了大航海家哥倫布寫于 1493年的一封信件的原件,里面詳述了發現“新大陸”的細節。“新大陸”指 ( )
A.非洲 B.美洲 C.亞洲 D.歐洲
3、2018年5月,卡梅倫成功連任英國首相,并組建新內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是雖然是英國國家的象征,但她卻不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這說明英國的政治制度是 ( )
A.君主立憲制 B.聯邦制 C.共和制 D.民主制
4、孟德斯鳩認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必須分置,否則自由便不復存在。在資產階級創立新體制的過程中,最早貫徹這一思想的國家是(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日本
5、對于如何讀歷史?毛澤東認為:“西洋史應特別留心法國大革命”。這主
要因為法國大革命 ( )
A.是一場“歐洲范圍的革命”
B.取得了民族獨立,同時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是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的嘗試
D.徹底摧毀封建制,廣泛傳播民主共和思想
6、崛起于法國動蕩之際的拿破侖果敢剛毅,一生傳奇。其是非成敗,眾說紛紜;身前身后,褒貶不一。如果以推動文明進步、創造文明遺產的角度肯定拿破侖,可選擇的史實依據是 ( )
①奪取政權,加冕稱帝 ②打敗反法聯軍,沖擊歐洲封建勢力,擴散法國大革命成果 ③征戰歐洲,擴疆拓土 ④親自主持編制并頒布實施《民法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一部紀錄片中這樣評述:“牛頓締造了工業革命的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工業革命的大門。”上述兩人的主要貢獻分別是 ( )
A.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創制內燃機
B.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機
C.發明電燈、制造汽車中學
D.提出相對論 創造了火車機車
8、一百多年來,不同膚色的勞動者用不同的語言,用同樣的旋律,唱著《國際歌》,它的誕生與 哪次運動有關 ( )
A.巴黎公社 B.憲章運動 C.十月革命 D.里昂工人起義
9、憲章運動中工人階級提出的要求是 ( )
①要求獲得選舉權 ②參與國家管理 ③反對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④反對資本家的剝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小明在學習某歷史事件時了解到以下內容: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由此可以推斷出他學習的歷史事件是( )
A.美國南北戰爭 B.匈牙利改革
C.俄國1861年改革 D.日本明治維新
11、當日本在19世紀中葉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地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文中的“社會變革”指 ( )
A.大化改新 B.武裝倒幕 C.明治維新 D.廢除農奴制
12、19世紀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制出發電機,電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能源進人人類的生活。電的發明( )
A.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性成就
C.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 D.促進火車的發明
1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所以被定性為一場帝國主義戰爭,是因為這場戰爭( )
A.因列強爭奪殖民地而引發 B.交戰雙方都蒙受巨大損失
C.推動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波及歐、亞、非及太平洋廣大地區
14、1914年6月,一個偶發事件點燃了一場燃遍全球的戰火,這個偶發事件是 ( )
A.薩拉熱窩事件 B.凡爾登戰役 C.國會縱火案 D.德國突襲波蘭
15、19世紀英國誕生的一項偉大的理論,戳穿了“上帝創造了萬物”的謬論,把越來越多的人從宗教神學的無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來。該理論是( )中學歷史教學園地版權所有
A.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 B.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
C.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D.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16、科學的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科技發明改變我們的生活。下列搭配正確的選項是 ( )
A.萊特兄弟——汽車 B.瓦特——飛機
C.愛因斯坦——相對論 D.牛頓——進化論
17、1770-1780年間,美洲是整個歐洲的注意力中心!嗡枷氩粌H僅由歐洲向美洲傳播,也發生了反向的交流:大西洋彼岸的事件也影響了歐洲人,使他們希望改革甚至廢除君主制。下面示意圖符合材料觀點的是 ( )
18、19世紀中期,美國南北矛盾無法調和,這主要是圍繞下列哪一問題( )
A.工業品進出口問題 B.是否開放國內市場
C.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D.是否提高關稅問題
19、下列交通運輸工具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發明創造的有( )
①火車 ②汽車 ③汽船 ④飛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法國史學家米西勒認為,14—16世紀歐洲封建社會末期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時代。這兩個“發現”對世界歷史產生的共同影響是( )
A.倡導人文主義 B.發現了美洲大陸
C.把世界開始連為一體 D.促進了早期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21題12分,22題16分,23題12分。共40分)
21、創新是民族進步和國家富強的不竭源泉,科技創新推動了近代英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大國的崛起,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二百年年前,英國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同的變革,這場變革沒有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通過和平的變革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改編自人教版《世界歷史》九(上)
材料二:以愛迪生為代表的美國眾多發明家們的發明……成為創造財富的源泉,依靠強大的科技實力,美國在19世紀末遠遠趕上并超過在過去兩個世紀一直走在前面的歐洲德國。
——電視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三 “……1870年至1913年間……恰恰是一波經濟全球化的大發展期,這波全球化的動力是英國,其對外商業擴張的同時,也使一大批“新興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在那一時代崛起,而英國的全球領導地位日益受到削弱……在全球秩序陷入瓦解的情況下,世界卻缺乏新的領導者來維護基本秩序。”
——摘編自《“一戰”發生機理時刻警醒當今世界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英國的“徹底改變了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和平變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2分)請寫出這場“變革”使人類進入什么時代?(2分)
(2)根據材料二,回答19世紀末美國趕超歐洲德國的主要原因。(2分)結合所需知識,列舉美國在這一時期交通運輸業的新發明。(2分)
(3)據材料三,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2分)
(4)結合本題所給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說說科技創新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積極意義。(2分)
22、劃時代的科學成就、先進的思想理念充實著人類文明的寶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科學力量】
材料一:“我們不把任何未經驗證的意見接受作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從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論多么深奧,最終都能發現。”
(1)材料一告訴我們:科學追求真理要鍥而不舍、求真求實。請完成下列填空:
①牛頓以勤奮、觀察入微聞名于世,其成就主要體現在天文學、數學、力學等方面。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在20世紀最后一期《時代》周刊稱他為“天才、政治難民、人道主義者、原子和宇宙迷的開啟者”,你認為這個“世紀人物”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精神豐碑】
材料二:它是一場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這場以人權對抗神權、以法律對抗專制、以科學對抗蒙昧的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后,歐洲發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專制和天主教會,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作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分)請列舉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核心及代表人物。(4分)
材料三:德國電視二臺最近在黃金時段播出了一部名為《馬克思和階級斗爭》的10集紀錄片!瓕W者認為,馬克思“以人為本”的理念,對社會不公正問題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目前,……很多城市里還有馬克思閱讀小組,“馬克思”似乎回歸德國人的生活了。
——2011年2月23日中國廣播
(3)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2分)?依據材料三指出馬克思“回歸”德國人生活的理由。(2分)
【沉淀認識】
(4)結合以上材料,請你談談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2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為自由而戰】
材料一:華盛頓有所為,美利堅民族得以獨立;華盛頓有所不為,美利堅人民不受其害。
——易中天《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
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宣言》。這項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盞希望的航燈出現在千百萬黑人奴隸面前……”
——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說
(1) 運用所學知識概括華盛頓有哪些“有所為”?(2分)材料二中,
簽署《解放宣言》的美國總統是誰?(2分)
【為民主立法】
材料三:摘自《人權宣言》
第一條:在權力方面,人們生來就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蓪λ械娜耍瑹o論是施行保護或處罰都是一樣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條: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任何人的財產不得受到剝奪。
(2)《人權宣言》是哪個國家的文獻?(2分)哪些規定體現出它在為民主立法?(2分)
【為統治而變】
材料四:1861年改革是國內外形勢挑戰的結果,當時的俄國,危險和機遇并存,沙皇政府的當權者認識到了這一點,并實行各階級階層的利益分配。
(3)材料四中的“危險”指的是什么?(2分)沙俄政府是怎樣滿足農民階級利益的?(2分)
初三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A D D B B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A D B C A C B
二、非選擇題:
21、(1)科學技術對兩次工業革命的巨大作用。(2分)
(2)蒸汽時代、(2分)電氣時代。2分)
(3)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車、輪船;(2分) 第二次工業革命:汽車、飛機(2分)
(4)都大提高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2分)也使一些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完成工業革命之后,開始對落后地區的侵略和擴張。(2分)
22、(1)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2分) 愛因斯坦(2分)
(2)啟蒙運動(2分) 核心:理性主義(2分) 代表:伏爾泰或孟德斯鳩或盧梭。2分)
(3)《共產黨宣言》的發表(2分),馬克思“以人為本”的理念,對社會不公正問題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2分)
(4)思想解放是新社會產生的號角,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促進革命走向成功;颉∷枷虢夥攀峭苿由鐣M步的強大動力。(2分)
23、(1)南北戰爭(或美國內戰)(2分)
(2)1861年 (2分)
(3)明治維新。2分)努力發展教育(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2分)
(4)要維護國家的統一,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要堅持改革;要堅持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文明成果;要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大力培養人才。(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90060.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