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威海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業水平模擬調研
歷史試題
溫馨提示:
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6頁,滿分100分?荚囉脮r60分鐘?荚嚱Y束后,只上交答題卡。
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并用2B鉛筆將考號填涂相應位置。
3.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4.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題卷上;不準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
1、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體現人文關懷的主張是 ( )
A. “兼愛、非攻” B.因材施教
C. “仁”者愛人 D.有教無類
2、“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边@幅對聯稱頌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杜甫 D. 辛棄疾
3、“朝廷……實仰東南財富”;“絲、棉紡織業、造紙業中心及對外貿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蘇湖熟,天下足”。這些現象最早出現在( )
A.南北朝時期 B.兩宋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
4、中國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
A. 八百多年 B. 七百多年 C.四百多年 D. 二百多年
5、2018年5月,qd分子熱比亞在日本期間奴顏婢膝地乞求日本右翼分子買下x疆,受到國際輿論的譴責。x疆是我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早在____時期即歸屬中央政府統轄。( )
A.西漢 B.東漢 C.唐朝 D.元朝
6、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的一生可能經歷的歷史事件有( )。
①虎門銷煙 ②鴉片戰爭 ③第二次鴉片戰爭 ④甲午中日戰爭 ⑤ 義和團運動 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7、你認為戊戌變法最突出的歷史功績是( )。
A.促進思想啟蒙 B.挽救民族危亡
C. 推動政治改革 D.發展社會經濟
8、下列主張和口號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
①自強、求富 ②民主、科學
③民族、民權、民生 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9、青島市有一座標志性雕塑“五月的風”,是為紀念一次偉大的學生運動而修建的,在這場運動中,愛國學生喊出了“還我青島”的口號。以此判斷這次運動是( )。
A. 新文化運動 B. 五四運動
C. 戊戌變法運動 D. 南昌起義
10以下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中國共產黨成立 ②五四運動 ③紅軍長征 ④南昌起義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11、20世紀30年代中期,中國大學生傳唱著許多歌曲。這些歌曲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是( )。
A. 歌頌祖國 B. 追求理想
C. 抨擊時弊 D. 抗日救亡
12、右圖中的蔣介石與毛澤東合影,最有可能出現于( )。
A. 國民大革命 B. 長征 C. 重慶談判 D. 西安事變
13、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南京國民政府被推翻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4、“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 這是周恩來在下列哪次會議上提出的?( )
A.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B.萬隆會議
C. 第26屆聯合國大會 D.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15、小明對軍事科技特別感興趣,查找了20世紀60年代中國軍事科技的許多資料。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這個范圍?( )
A . “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 B. 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彈道導彈發射成功
C. 決定組建戰略導彈部隊 D.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6.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中國社會最近三十年“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的基調。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指導思想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B.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C.“一國兩制”構想 D.“三個代表”思想
17.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l978年以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兩者的根本共同點是 ( )
A.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B.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C.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D.堅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
18、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是( )。
A.歐洲各國商品經濟的發展 B.偉大航海家的探險計劃
C.羅盤針的使用 D.地圓學說在歐洲的流行
19、 有評論稱,若不是林肯改變了美國廣大黑人奴隸的命運,就不會有今天的奧巴馬。1862年林肯為“改變美國黑人奴隸命運”而簽署的文件是( )。
A.《人權宣言》 B.《獨立宣言》
C.《宅地法 》 D.《解放黑 人奴隸宣言》
20、右圖漫畫說明英國確立了新的政體。確立這一政體的法律文獻是( )。
A.《漢謨拉比法典》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21、他挽救了法國大革命的危局,是法國的驕傲;著名哲學家黑格爾稱贊他是“騎在馬背上的世界靈魂”,他的一生成于戰爭,也敗于戰爭!八笔牵 )。
A.克倫威爾 B.羅伯斯庇爾
C.拿破侖 D.華盛頓
22、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 )。
A.交戰雙方都是帝國主義國家
B.主要交戰國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
C.英德矛盾是導致戰爭的主要矛盾
D.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打垮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23、美國《政治周刊》評論說,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所提出的經濟計劃堪稱“羅斯福新政”當代版。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
A.改變了美國外交策略 B.削弱國家資本主義壟斷程度
C.根除了美國經濟危機 D.加強國家對經濟 的干預和指導
24、有人斷言,歐洲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發源地,但從今天形勢看,歐洲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據是( )。
A.聯合國作用的加強 B.兩極格局已經結束
C.歐洲聯盟的建立 D.世界人民厭惡戰爭
25、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關心的共同問題越來越多,許多國家的專家學者為此提出了( )。
A.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B. “相互合作”的思想
C. “共同發展”的思想 D. “永久和平”的思想
第Ⅱ卷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27題各14分,第28、29題各11分,共50分。
26、材料分析題
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涌現出許多杰出的歷史人物,他們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讀圖并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1) 據圖文信息,依次指出圖片中的四位杰出歷史人物。(4分)
(2) 分別概括指出以上人物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活動及其影響。(8分)
(3)你怎樣認識杰出人物和歷史活動的關系?(2分)
27、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 史學家布克哈特在評論一場思想解放運動是說“有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見織成的神學紗幕最先在意大利煙消云散了”。這次運動期間,意大利涌現出一批杰出的藝術家和思想家。詩人但丁的作品強調了人的價值和理性的偉大,閃爍著人文主義最初的光輝,體現了這場運動的核心主張。
材料二: 17—18世紀,一批先進的思想家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舉理性大旗,批判封建專制和中世紀宗教神學,主張建立合乎理性的社會和國家。
材料三 20世紀初期,中華民國雖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沒有真正實行,一批知識分子秉承西方啟蒙運動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雜志為陣地,發起了一場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布克哈特評論的“思想文化運動”指的是哪場運動 ?這場運動的核心思潮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歐洲的哪場運動?這場運動的思想家推崇什么主義?(4分)
(3)寫出材料三反映的這場運動的兩位主要代表人 物。(4分)
(4)概括上述三場運動的共同性質。(2分)
28、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關注農業問題。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是娘養的,命是保長的!迸f中國的農民不僅缺乏土地,生活無著,而且國民黨保長隨時以各種方法爭收苛捐雜稅相要挾,農民無法承擔,導致一戶戶農民家破人亡。
材料二: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徹底、最大規模的改革。因此中國農業迸發出巨大的生產潛力,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42.8%,農業的飛速發展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請回答:
(1) 舊中國農民“我是娘養的,命是保長的”的根源是什么?(2分)
(2) 為什么“在土改基本完成的那一年,全國糧食產量比1949年增長42.8%”?(9分)
2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 近500年 來發生過三次結構性的權力轉變……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歐洲)的崛起,此轉變始于15世紀,在19世紀急劇加速;第二次轉變發生在19世紀末美國的崛起……20世紀的全球經濟、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我們目前正在經歷的則是現代時尚的第三次權力轉變,或可稱為“群雄競起”的時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亞《后美國世界》
材料二 哈佛大學的專家史迪威大膽猜測,我們或許正生活在“自我們這個物種存在以來最和平的時期”。
——(美)法里德•扎卡里亞《后美國世界》
材料三 不論你愿意與否,全球化進程都會不斷深入地發展……甚至連反全球化也經歷了一個“反全球化的全球化”過程。
圖一 經濟全球化的領跑者 圖二 全球經濟差距擴大 圖三 西雅圖反全球化浪潮
(1) 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之所以出現“大半時間由美國主導世界”的局面,美國所具有的有利因素?(4分)。
(2)材料二中“當今我們生活在最和平的時期”的論斷,你是否贊同?(1分)簡要說明理由。(2分)
(3)綜合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三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運動”的認識。(4分)
2018年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C A C A D B C D C D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A D B C B D C 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6、27題各14分,第28、29題各11分,共50分。
26、(1)依次是孫中山、陳獨秀、毛澤東、鄧小平。(4分)
(2)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1分)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或推翻了清朝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或建立了中華民國),使中國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開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1分,答出1點即可)
陳獨秀:創建中國共產黨。(1分)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使中國革命開始有無產階級的堅強領導,推動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1分,答出1點即可)
毛澤東:領導建立新中國。(1分)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內外壓迫者對中國的統治和國家戰亂頻仍、四分五裂的局面,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人民夢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使中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分,答出1點即可)
鄧小平:領導改革開放。(1分)使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發展了生產力,完善了社會主義制度。(1分,答出1點即可)
(3)杰出人物是在一定社會歷史環境下產生的,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杰出人物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方向,推動了社會進步。(2分,答出一條即可)
27、(1)文藝復興;人文主義。(4分)
(2)啟蒙運動(2分);理性主義。(2分)
(3)陳獨秀、魯迅、胡適、李大釗等(寫出任意兩個即可4分)
(4)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2分)
28、(1)封建土地制度,占人口極少數的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占人口90%的農民沒有或只有少量土地。(2分)
(2)因為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3分)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經濟上翻了身(3分);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走向恢復和發展。(3分)
29、 (1)因素:確立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通過羅斯福新政進行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世界大戰中大發戰爭財。(4分答出二條即可)
(2)贊同。理由:冷戰結束;經濟全球化發展;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等。不贊同。理由: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核威脅;恐怖主義威脅等。(觀點與理由要一致,只寫觀點,不寫理由不給分。觀點1分,理由2分)
(3)認識“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和歷史發展的趨勢,有利于經濟發展與交流,要順應潮流;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存在著不公平、不合理現象;給世界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改變不利條件,爭取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2分)“反全球化運動”:有利于認識全球化的弊端,防止全球化不利影響的蔓延;促使國際社會正式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加合理;其本身就是一種全球化運動。(2分)(觀點正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96103.html
相關閱讀: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