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屆九年級上學期歷史期末競賽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1、有學者認為,社會主義經歷了由空想到科學,由理論到實踐,再由理論到現實的發展過程。下列各項中,第一次實現社會主義“由理論到現實”的史實是(   )
A.歐洲工人運動的興起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勝利
2、下圖是一幅反映蘇聯經濟發展嚴重失衡的漫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行新經濟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魯曉夫改革

3、斯大林說:“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毕铝嘘P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蘇聯工業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工業化的方針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B.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與經濟發展相一致
C.使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             D.經濟缺乏持續發展的動力
4、《凡爾賽和約》簽訂后,有人說: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一判斷后來被歷史證明。得出這一判斷的主要理由應是
A.《凡爾賽和約》沒有確立帝國主義在東亞地區的統治秩序
B.《凡爾賽和約》沒有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C.《凡爾賽和約》沒有確立帝國主義在歐洲統治的新秩序
D.《凡爾賽和約》嚴重損害了中國和其他弱小國家的權利
5、下圖漫畫將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危機比作籠罩全球的巨大章魚,形象地反映了經濟危機的特點之一是(   )
A.波及范圍廣         B.持續時間久       
C.破壞性特別大        D.失業人數多


6、、德國入侵波蘭后,許多人提出了疑問:“他們(指英國、法國)扔出了兩個‘小孩’(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個‘小孩’(指波蘭)給‘狼群’以求躲避災難的政策還能有 收益嗎?”材料中的“政策”應是指(   )
A.殖民擴張政策        B.委任統治政策          C.綏靖政策         D.“冷戰”政策
7、下列能夠體現“弱國無外交”“強權即公理”這些霸權主義現象的是(   )
①巴黎和會        ②華盛頓會議         ③《慕尼黑協定》       ④《聯合國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美國隊長》是 美國漫威漫畫公司出品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個虛構的美國超級英雄的故事。漫威公司創立于1939年,那一年
A.美國卷入二戰      B.二戰全面爆發       C.德國投降       D.日本戰敗投降
9、下圖是一張美國電影海報,它描述了:l942年,在冰天雪地里,德軍的潰敗就像一場大災難,并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最終潰敗。這場戰役是
 A.莫斯科保衛戰       B.斯大林格勒戰役   
 C.諾曼底登陸戰      D.柏林攻堅戰


10、發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被許多人稱為是美國建國以來本土所遭受的第二次大規模的襲擊,想一想,“第一次” 應該指的是(       )
A.南北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日本偷襲珍珠港                      D.獨立戰爭
11、美國總統奧巴馬2018年4月的亞洲四國之行,避開中國,再次高調推行“ 亞太再平衡戰略”,說到底,就是在新形勢下圍堵、遏制中國發展的霸權主義戰略。在60多年前,美國針對蘇聯實行了類似政策的是(   )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遏制共產主義        D.冷戰政策
12、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說:“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同我們在二戰結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文中的“挑戰”是指(   )
A.美國經濟的滯脹                      B.蘇聯的威脅
C.西歐和日本經濟的崛起            D.中國的崛起
13、 “美國為支持馬歇爾計劃的實施總共支付了125億美元。這一巨大的投資和歐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歐洲能夠迅速復原,這一復原使歐洲的生產和生活水平超過了戰前的水平!边@則材料論述了(   )
A.“杜魯門主義”出臺的背景                    B.二戰后西歐經濟恢復的原因
C. 二戰后美國經濟恢復的影響                    D.歐洲經濟共同體創立的過程
14、隨著時間的沖刷,許多名噪一時的詞匯已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而成為歷史,但在下列冷戰時期的詞匯中,至今卻依然“鮮活”的是(   )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北約            D.華約
15、有人評論當今國際局勢說:“當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獨腳巨人,俄羅斯是生病的巨人,歐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國是萎縮的巨人,中國是潛在的巨人……”這一評論說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點是(   )
A.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B.多極化局面完全形 成
C.美國獨霸世界的格局              D.美、日、歐盟的三極格局
16、下圖為海爾標志。據統計,截止2001年底,海爾集團已在海外建立了13個生產基礎,56個海外貿易中心,12000個服務網點和約4萬個銷售網點,全球銷售收入600億元。類似這樣的國際跨國公司有無數家,并且數量還在急劇增長。這反映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
A.經濟全球化          B.經濟信息化      
   C.貿易自由化          D.經濟多極化

17、大家一定熟悉這個小企鵝(見圖),它是QQ標志。據統 計,QQ聊天同時在線人數已經超過了1億,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這主要歸功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   )

A.原子能技術的廣泛使用                  B.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
C.電子計算機的應用                         D.航天技術的運用

18、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下列事件表明中國在21世紀主動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潮流的是
A.中國重返聯合國                   B.中日邦交正;
C.中國加入APEC                     D.中國加入WTO
19、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新經濟的主要特征是(  )
A.信 息化、速度化               B.全球化、產業化
C.信息化、全球化               D.全球化、速度化
20、有學者認為:“西方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第三世界卻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經濟全球化加劇 了社會的貧富分化          ②經濟區域化阻礙了全球化的實現   
③經濟全球化加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優勢     ④發展中國家必須全面實現西方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二、非選擇題(共2個 題,20分)
2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①1922年,蘇俄農民踴躍交納糧食稅   ②羅斯?偨y與美國農民進行交談

材料二:1933年5月,(羅斯福 )發布《農業調整法》,強制農民減少耕地面積和牲畜繁殖,以提高農產品的價格,解決農副產品過剩問題;國家對縮減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進行補貼。……所謂“新”指的是(美國)拋棄了自1776年以來所確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競爭的基本原則,實現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干預和調節。
                                                  ??《從分散到整體的世界史  現代分冊》
材料三:
年份 1950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美國生產總值年增長率 8.7 6.3 -0.8 -1.9 3.3 3.9 4
(1)從圖①可以判斷出,蘇俄當時實行了什么政策?該政策有什么特點?(2分)

(2)材料二反映羅斯福新政有什么特點?依據材料一、材料二,蘇俄采取的措施與羅斯福新政在目的和措施上有什么共同點?(3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戰后美國經濟總體 發展有什么特點?試分析90年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3分)

(4)綜合以上的政策調整,從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2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 料一:法國、英國和美國等國的戰機和艦艇19日起向利比亞有關目標實施了軍事打擊。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切夫20目表示,有關國家實施的針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超出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授權范圍,與決議精神相違背! 民 網報道
材料二:下圖是矗立在聯合國總部門前的兩座雕塑
 
 (1)結合材料一請回答: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主要因 素有哪些? (2分)

(2)結合材料一回顧歷史,早在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就曾經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對一個聯合國成員國動武,從而引發的戰爭是? (1分)

 (3)材料二表達了聯合國怎樣的意愿? (1分)

 (4)20世紀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導致了世界格局三次大的變化,結合史實,按照歷史發展順序依次寫出三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6分)
 
 
一、選擇題
 
二、材料分析題
21、(1)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2)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目的都是為了恢復 和發展經濟,措施上都重視減輕農民負擔。
 22、(1)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科索沃戰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196858.html

相關閱讀: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