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調研
七年級歷史試題
說明:1、試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長60分鐘。
2、答題前,請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將考場與座位號、姓名、班級和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紙上;必須用2B鉛筆涂黑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并在答題紙上將選擇題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綜合題答案要寫在規定區域?荚嚱Y束后只交答題紙。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結束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長期分裂局面,同時其在政治上確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影響深遠。那么這個朝代就是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2.認為“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A.漢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3.在一次拍賣會上,人們見到了一件珍貴的拍品(見右圖)。專家鑒定它距今一千多年,它應該是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青花瓷
4.“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材料中的“我”應是
A.張騫 B.孝文帝 C.松贊干布 D.元昊
5.李白是唐朝著名詩人。他的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笔菫榱思o念好友
A.阿倍仲麻呂 B.空海 C.汪倫 D.吉備真備
6.2018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戲曲《戲游花果山》中“美猴王”的表演將晚會推向了一個高潮。小說《西游記》中“美猴王”護送的唐僧的原型是
A.孔子 B.玄奘 C.鑒真 D.空海
7.小蘭清明節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了大理崇圣寺三塔(見右圖)。
唐朝時在云南大理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是
A.吐蕃 B.南詔 C.回紇 D.回鶻
8.張蒙參加了公務員考試,她告訴奶奶說,中國的公務員考試其實是學習英國的文官制度,但英國的文官制度又借鑒了中國的某一制度。這項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舉制度 D.郡縣制度
9.某學習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他們搜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蕃和親”“鑒真東渡”等有關資料,由此可知,他們研究的課題是
A.中華文明的起源 B.統一國家的建立
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
10.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是
A.地方軍閥割據 B.南北政權對峙 C.民族政權并立 D.統一繁榮開放
11.遼與北宋“和好年深,雙方休養生息,人人安居,不樂戰斗”。雙方這一相對和平局面出現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淵之盟 B.金滅北宋 C.岳飛抗金 D.簽訂《尼布楚條約》
12.兩宋時,南方的農業發展很快,水稻產量大幅增長。著名的水稻產區有今天江蘇的
A.南京 B.蘇州 C.徐州 D.湖州
13.“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人們對產自景德鎮的青白瓷的贊譽。人們能夠使用青白瓷最早是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我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如右圖)出現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外貿所得在宋朝的財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為鼓勵海外貿易,宋朝政
府在主要港口設立的管理機構是
A.市舶司 B.中書省 C.三司 D.十三行
16.《宋史》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說明
A.江南地區農民賦稅負擔沉重 B.南方地區是國家政治中心
C.當時經濟重心轉移到了南方 D.江南地區文化繁榮
17.時裝設計師總是試圖不斷設計出新的款式,讓時裝秀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兩宋時期服裝樣式變化最多的人群是
A.文人 B.商販 C.官員 D.婦女
18.“柴米油鹽醬醋茶”。食用油是人們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之一,F代養生觀念認為,應該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我國普遍食用植物油開始于
A.東漢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9.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與兄弟逛街,這條街上有人說書、唱曲、賣飲料、相面算卦、雜耍、表演等等。當時他們去的地方應是
A.專門制造房瓦的瓦廠 B.食客盈門的酒樓
C.好漢比武的擂臺 D.娛樂兼營商業的瓦子
20.《清明上河圖》(右圖)是我國古代繪畫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繪畫史、社會學和歷史學上都具有重要價值。畫卷展示的場景應該出現在
A.宋朝 B.元朝
C.清朝 D.明朝
21.“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天堂》這首歌曲深情表達了蒙古族歌手騰格爾對家鄉的贊美。歷史上蒙古族曾經建立了疆域空前遼闊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爾哈赤 D.阿保機
22.元朝時期,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遷入中國,同漢、蒙、畏兀兒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這個民族是
A.苗族 B.回族 C.滿族 D.壯族
23.x藏是我國領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元朝設置哪一機構管理x藏
A.西域都護 B.三司 C.巡檢司 D.宣政院
24.元朝建立并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制度是
A.行省制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
25.我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延續了兩千多年,歷朝專制統治不斷加強。下面從圖1到圖2發生變化的朝代是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明朝
26.“時京官每旦入朝,必與妻子訣,及暮無事則相慶,以為又活一日。”當時京官每天入朝,必與妻子訣別的原因是當時
A.廠衛特務橫行 B.六部分享政府權力
C.“文字獄”嚴重 D.軍機處地位低下
27.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在抨擊明朝的一項統治政策時,認為它束縛思想、扼殺創造力,稱其危害“等于焚書”。他抨擊的是
A.設宣政院 B.廢除丞相 C.八股取士 D.設軍機處
28.“軍機處一日日程:接折(閱讀奏折)--見面(請皇帝旨)--述旨(擬皇帝旨意)--過朱(皇帝過目確定)--交發(下發旨意)!边@實質上反映了
A.皇帝的辛勞 B.君權的強化 C.地方的無權 D.儀式的完善
29.北京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都,并以千年古都聞名于世。歷史上,北京曾是下列哪些朝代的都城?
① 宋朝 ② 元朝 、 明朝 、 清朝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觀察右圖,根據《尼布楚條約》的規定,下列哪個地區不屬于中國的領土
A.黑龍江流域以北 B.烏蘇里江流域以東
C. 尼布楚地區 D. 外興安嶺以東、以南
二、連線題
31.為人民做貢獻的,人民就會記住他。請將下列歷史人物與他們相對應的名言、功績之間用線段“—”連接起來。(8分)
名言 人物像 功績
三、材料分析解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2題17分,第33題15分,共32分)
32.(17分)唐朝,一個不筑長城的統一王朝,她有開拓創新的氣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吾為官擇人,惟(唯)才是與。茍或不才,雖親不用。如其有才,雖仇不棄。
——《資治通鑒》卷一九四
⑴材料一是唐太宗哪項治國政策的體現?結合所學知識,試概括他治理國家的其它政策。(6分)
材料二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稟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狼,遠行不勞吉日出。 ——唐•杜甫《憶昔》
⑵材料二中的唐詩描述的是哪一盛世局面?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面對國家的富裕局面,這位皇帝提出了怎樣的消費理念?(3分)
材料三
圖一 圖二
⑶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現的圖一和圖二所示的兩種新農具分別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鋰。
——唐•周匡物《及第謠》
⑷材料四中的唐詩體現了當時哪種選官制度?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分)
材料五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講述唐朝對外關系時說:“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一條由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一個民族胸襟開放、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
⑸寫出材料五中這位“偉大僧人”的名字。這位“偉大僧人”一生與佛學密不可分,他前往哪個國家“求知”?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們學習?(3分)
33. (15分)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明確提出,我國應“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建設海洋強國現已成為我國國家層面的重大戰略。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海上絲綢之路得以空前繁榮,其中最為壯觀的,要數15世紀初的鄭和下西洋!28年間,鄭和連續7次統率百艘巨艦,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過印度洋,航程總計16萬海里,歷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⑴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鄭和下西洋是哪個皇帝重視海洋戰略的結果。(2分)
材料二 明天是鄭和下西洋610周年紀念日。南京作為鄭和下西洋的發源地、策劃地和航海寶船的主要制造地,全程見證了610年前“海上絲綢之路”波瀾壯闊、輝煌燦爛的歷史。
⑵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則新聞發布在哪一年?當年鄭和下西洋從哪里出發?(2分)
材料三 “鄭和”艦(見右圖)今年4月16日從大連起航執行“和諧使命-鄭和艦環球行”任務,訪問了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厄瓜多爾、法屬波利尼西亞、湯加、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國家港口,并停靠吉布提、牙買加、澳大利亞3國港口,總航程達3萬多海里。
——2018年9月11日中國新聞網
⑶當年鄭和共到過多少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哪些地區?據材料三分析“鄭和”艦的環球航行和當年鄭和下西洋有什么相同的歷史意義?(6分)
材料四 鄭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國人到那里(南洋)。明朝后期,在南洋的華僑超過了10萬人。他們大多來自我國東南沿海……。他們帶去了國內先進的生產技術、工具和文化知識,在那里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和商業活動。華僑與當地人民一起辛勤勞動,為南洋的開發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川教版《中國歷史》七下
⑷據材料四歸納鄭和下西洋這一偉大創舉是如何促進南洋的開發的?(3分)
材料五 4月12日,鄭和艦首次訪問太倉,受到太倉市人民和江蘇海警的熱烈歡迎。據了解,為紀念鄭和,弘揚鄭和精神,1987年,中國第一艘遠洋航海訓練艦被命名為“鄭和艦”!班嵑团灐笔俏覈孕性O計建造的,舷號81。被譽為“中國軍校第一艦”。
——2011年4月12日中國新聞網
⑸我們紀念鄭和,也是為了弘揚鄭和精神。談談你對鄭和精神的理解。(2分)
2018年-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七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一、 單選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B C C A B B C C C A B C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C D A B B D A D A C B D C
二、連線題(8分)
31.
三、材料分析解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2題17分,第33題15分,共32分)
32.(1)選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2分)
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減法輕刑,修訂法律;重視教育,大力培養人才;恩威并施,改善民族關系(4分)
(2)開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倡導節儉(3分)
(3)曲轅犁;筒車。(2分)
(4)科舉制度;(1分) 分科考試,擇優錄取。(2分)
(5)玄奘,天竺(或印度(2分);
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對知識孜孜以求……。言之有理可得1分。
33. (1)明成祖(或朱棣)。(2分)
(2)2018年(1分) 劉家港(江蘇太倉)(1分)
(3)30多個;(1分)
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2分)
擴大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使中國和許多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同時也宣揚了國威。(3分)
(4)鄭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國人到達南洋,增加了大量勞動力(人口);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工具和文化知識;與當地人民共同勞動。(3分)
(5)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敬業愛國等。(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00048.html
相關閱讀: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