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四教育聯盟學情調研二
九年級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1.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而創造希臘文明大部分輝煌的基礎在于雅典
A.對外交流頻繁 B.法律體系完備 C.民主政治發展 D.人文思想盛行
2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誕生,傳入我國最早、影響最為深遠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
3.右圖是一幅世界名畫。畫中的人正對你微笑,人物眼神溫柔、寧靜,充滿著期待和生命力。下列選項與這幅名畫匹配的是
A.《神曲》——但丁
B.《向日葵》——梵高
C.《蒙娜麗莎》——達•芬奇
D.《英雄交響曲》——貝多芬
4.“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這段材料是說明
A.文藝復興的背景 B.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C.啟蒙運動的意義 D.工業革命的作用
5.大型電視機《大國崛起》中有這樣一段解說詞:“在啟蒙運動聲勢最盛的過渡,思想最終演變成 行動”這個“行動”是指
A.英國工業革命 B.意大利文藝復興 C.美國獨立戰爭 D.法國大革命
6.列寧說:“這本書篇幅不多,價值卻相當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還鼓舞著、推動著文明世界全體有組織的正在進行斗爭的無產階級!备鶕鶎W知識推斷,材料中的“這本書”是指
A.《獨立宣言》 B.《共產黨宣言》 C.《人權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7.成功地設計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汽車的德國工程師是
A.萊特兄弟 B.奧托 C.達爾文 D.卡爾•本茨
8.1912年4月14日23點40分,泰坦尼克 號豪華巨輪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次日凌晨2點20分沉沒。下列關于泰坦尼克號豪華巨輪敘述中,不符合史實的是
A.船上裝有以煤為燃料的蒸汽機 B.?望員抓起話筒高喊“正前方有冰山”
C.發報員發出一封封呼救電報 D.游客紛紛通過互聯網向家人發送電子郵件
9.百年前的一場世界戰爭,“令全歐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這是歐洲一場野蠻兄弟的殺戮,歐洲沒有哪個國家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勝利者”。材料描述的戰爭 是
A.英法戰爭 B.第一次世界大戰
C.蘇德戰爭 D.第二次世界大戰
10.“他(伏爾泰)是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他使人類的理性迅速發展,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彼鲝
A.三權分立 B. 君主專制 C.開明的君主執政 D.神拳凌駕一切
11.揭示歷史事務的內在聯系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沒有因果聯系的是
A.羅伯斯庇爾執政——法國大革命走向高潮
B.日本明治維新——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C.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D.《慕尼黑協定》——綏靖政策到達頂峰
12.“新經濟政策一執行,混亂和饑荒馬上開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復了生機,市場上的商店又開業了,有了產品的供應,物價也隨之下降!蹦鞘屈h的口號是“學會做生意”。這里的“學會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場的自由調節 B.宏觀調控與計劃相結合
C.恢復和發展私人企業 D.實行糧食稅制度
13.下邊是蘇俄(聯)糧食產量變化曲線圖。1921——1925年糧食產量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頒布 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C.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行 D.農業集體化的推行
14.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也僵化 了!边@段話中所指的模式形成的標志是
A.斯大林模式 B.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C.赫魯曉夫上臺 D.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
15.斯大林說過:“工業化的中心,工業化的基礎,就是發展重工業(燃料、金屬等等),歸根到底,就是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發展本國的機器制造 業!庇纱丝梢钥闯觯K聯實施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特點是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優先發展輕工業 C.優先發展農業 D.優先發展商業
16.下列能夠體現“弱國無外交”“強權即公理”等霸權主義現象的是
①巴黎和會 ②華盛頓會議 ③《辛丑條約》 ④《聯合國家宣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 錢找出來!彼较聟s說:“我們所起草的和約將為20年后的戰爭埋下伏筆!边@里的“和約”指
A.《凡爾賽和約》B.《九國公約》C.《聯合國家宣言》D.《雅爾塔協定》
18.1933年5月,羅斯福政府頒布了《農業經濟調整法》,該法令在農村被稱為“犁棉苗法令”。根據該法令,政府縮減了數千萬英畝耕地。美國政府采取減耕減產措施的目的是
A.優化農村環境 B.政府干預農村經濟 C.提供就業機會 D.穩定農產品價格
19.在羅斯福新政中,由政府出資推行一項既直接提高就業率,又為經濟發展開拓空間的措施是
A. 規范企業行為 B.調整農業經濟 C.興辦公共工程 D.恢復銀行信用
20.右圖是20世紀30年代英國人創作的漫畫《三頭怪獸》,“三頭怪獸”指
A.德、意、英 B.德、意、日
C.德、意、法 D.英、日、意
21.2018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1周年,在這場艱苦卓越的戰爭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為最后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夠建立的關鍵是
A.反法西斯國家在實力上超過法西斯國家 B.法西斯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
C.美蘇之間社會制度矛盾的消除 D.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22.右側材料反映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
A. 加大發展教育事業 B.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C.實行“科技立國”政策 D.接受外來的經濟援助
23.2018年11月舉行的第二十七屆東盟峰會上,東盟領導
人宣布將在2018年12月31日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體、經
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為基礎的東盟共同體。下列哪一組織與東盟共同體最為類似?
A.三國同盟 B.反法西斯聯盟 C.歐共體 D.歐盟
24.一位當代西方學家指出:“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材料反映出西歐共同建立的目的是
A.爭取美國的援助 B.引進科學技術
C.發展經濟和尋求國家安全 D.占據廣闊的海外市場
25.《大國崛起》的解說詞中講到:“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臺上刻寫了74圈。”標志“紅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
A.蘇聯解體 B.東歐劇變 C.赫魯曉夫改革 D.美蘇爭霸
二、材料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6題8分,第27題8分,第28題9分)
26.“改革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會制度的自我完善!遍喿x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法令規定,農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1)依據材料一所述內容指出是俄國歷史上的哪次改革?這次在俄國歷史上的積極作用?
材料二:“大凡國家之強弱,系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系于物產之多寡;而物產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勵人民之工業。所以歸根結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誘導獎勵之力!薄缶帽@
(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觀點在日本明治維新措施中是如何體現的?
材料三:1921年列寧說:“目前很清楚,我們用沖擊的方法,即用簡潔、迅速、直接的辦法實行合會注意生產和分配的原則的嘗試已經失敗了。••••••政治形勢向我們表明,在許多經濟問題上,必須退到國家資本主義上去,從沖擊轉 到圍攻的方法上去。”
(3)材料三中“ 從沖擊轉到圍攻的方法”是指列寧實施的什么政策?這一政策對蘇俄(聯)有何作用?
材料四 :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凱恩斯在1933年末給羅斯福的信中曾說:“如果你在現行制度內實驗成功,各國將進行新的更雄心勃勃的實踐,而我們也可以把你任總統之日起,作為一個新的開端!
(4)材料四中羅斯福的“實驗”的中心措施是什么?凱恩斯把羅斯福的“試驗成功”“作為一個新的開端”的理由是什么?
(5)綜合上述材料對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
27.反思歷史,反省戰爭,對于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寧具有深遠意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進入20世紀后的激烈競爭中,列強相信戰爭是最后解決問題的辦法。德皇威廉二世(1888年繼位)崇尚戰爭和強權,他的名言是“火藥是干的,劍是磨過的,目標明確,力量集中,悲觀者已經被趕走,我為 我武裝的人民干一杯”。
(1)材料一中威廉二世底氣十足,與哪一重大事件使德國后來居上有關?20世紀初期德國發動的戰爭的轉折點是哪一戰役?
材料二:見上圖,這是20世紀初某次國家會議的真是寫照。
(2)根據材料二的圖片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 次會議簽署了什么文件?希特勒利用此文件煽動民族復仇情緒,發動了二戰,這場戰爭在性質上與一戰有何不同?
材料三:
圖1 團結我們會贏 圖2
(3)材料三中“圖1”中美蘇等國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于1942年共同簽署了哪一合作文件?“圖2”雅爾塔會議中,美蘇英三國首腦決定成立哪一組織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4)反思戰爭帶給我們的創傷,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該如何避免戰爭?
28.美國歷史可以說是世界聞名史的一個縮影。某校九年級(2)班的學生以“美國發展之路”為主題開展研究性活動,請你與他們一 起共同解決一下問題。
材料一:
圖A漫畫《團結或者死亡》 圖B《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要么我們團結一致,要么我們將一個個被絞死”
(1)材料一中圖A的設計者是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富蘭克林。根據圖A提煉出美國要獲得獨立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依據所學 知識指出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
(2)材料一中圖B的頒布對當時的戰局有何影響?此時的美國政府的最高目標是什么?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示意圖反映1929—1933年美國出現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現象出現的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羅斯福在 “新政”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是西方大國中唯一一個不僅沒有衰弱,反而更為強大的國家。戰時的資本積累、政府有效的財政政策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美國戰后經濟的發展。
(4)根據材料三回答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20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時代的特征?
2018——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第四教育聯盟考試
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
CCCBD BDDBC BABDA CADCB BADCA
二、 材料分析題
26.(1)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2)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新經濟政策 作用: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鞏固了政權
(4)對工業的調整 開創了資產階級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5)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27.(1)第二次工業革命 凡爾登戰役
(2)《凡爾賽和約》 不同:一戰是非正義的帝國主義侵略戰爭 ;二戰是正義的反法西斯戰爭
(3)《聯合國家宣言》 聯合國
(4)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 b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
28. (1)團結 《獨立宣言》的發表
(2)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扭轉了戰局 。 維護國家統一
(3)失業率迅速上升 經濟大危機 興辦公共工程
(4)戰時的資本積累,政府有效的財政政策及科學技術的進步
信息化全球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18644.html
相關閱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