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質量抽測
九年級歷史試題
(全卷共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一、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在答題卡上填涂你認為正確的選項。
(每題2分,共26分)
1.掌握歷史紀年方法是學習歷史的必備素養之一。下列有關歷史紀年的表述正確的是
A.公元前3世紀早期秦統一全國 B.康熙四十年時康熙皇帝40歲
C.辛丑年過后十年是辛亥年 D.中華民國三十三年抗日戰爭勝利
2.以下為周代世系略圖,與之相關的制度是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科舉制
3.下列觀點屬于嚴復的是
A.然則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譯館,翻譯夷書始
B.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C.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D.我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4.張謇15歲中秀才,4l歲中狀元,辦廠遭遇困境時,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職,他固辭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清狀元110人,但狀元經商成就大業并造福社會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與他的事跡不相符合的是
A.提出“實業救國”口號
B.其創業經歷折射了民族企業的曲折歷程
C.曾投資學校、圖書館等文化教育機構
D.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民用工業大生紗廠
5.“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
歷史學科試題第1頁共6頁
下藥,使一位病入膏盲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毕铝凶钅荏w現毛澤東“靈活性” 的是
A.發動武昌起義 B.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C.發動秋收起義 D.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6.右圖是1945年7月?日頒發的紀念章。
作為史料,可以用來佐證
A.北伐戰爭的勝利 B.全面抗戰爆發的時間
C.抗日戰爭的勝利 D.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
7.1992年2月10日,鄧小平在視察上海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時, 問陪同的上海市委書記吳邦國等人: “你們說這臺設備姓‘社’還是姓‘資’?”隨后,鄧小平意味深長地說:“這臺設備原來姓‘資’,因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現在它姓‘社’,因為在為社會主義服務。鄧小平此番談話的意義在于
A.開始實行改革開放 B.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C.開始設置經濟特區 D.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8.2018年4月24日,被確定為我國第一個航天日。46年前的這一天,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我國發射的第一
顆人造地球衛星是
A.東方紅1號 B.神舟一號 C神舟五號 D.神舟六號
9.雅典的全體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每月舉行2-4次,解決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個公民在公民大會中都有選舉權,每個公民都有可能被選為“議事會”成員,每個公民都要輪流參加陪審法庭。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
A.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B.雅典公民素質非常高
C.婦女參與公民大會的表決 D.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
10.下列四幅示意圖中,反映“三角貿易”的是
11.漫畫可以形象地表達歷史,揭露出歷史的本質。下圖揭示的是
A.華盛頓體系 B.凡爾賽體系 C.慕尼黑陰謀 D.雅爾塔體系
歷史學科試題第2頁共6頁
12.杜魯門說:“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在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了和平,都與美國安全有關。”“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是指
A.實拖馬歇爾計劃 B.成立世界貿易組織C推行杜魯門主義D.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13.2018年3月的“人機大戰”,谷歌AIPHAGO(阿爾法狗)擊敗世界圍棋冠軍、韓國棋手李世石。事后李世石說:“我再也不想跟阿爾法狗下棋了!”AIPHAGO(阿爾法狗)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技術的產物。
A.原子能B.航天技術C.生物工程D.電子計算機
二、史實與推論(6分)科學全面地解讀史實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確的歷史推論。請對下面的推論作出判斷,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
1.史實:“你看看那些問題少年,父母愛他沒有用,老師教他沒有用,鄉親們勸告他沒有用,警察拿著手銬和繩子來,他就乖了”推論:與上面說者觀點的認識最為接近的是儒 家思想。 ( )
2.“朝廷在故都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中又為東南之根柢。語曰:‘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陸游
推論:兩宋時期,我國經濟重心已從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 ( )
3.“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薄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
推論: “這場運動”是指新文化運動。 ( )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董建華致辭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竭盡全力,維持香港一貫的生活方式,維持香港的自由經濟體系……確保國際大都會的活力!
推論: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維持香港自由經濟體系”的重要制度保障。 ( )
5.馬克思在1862年10月發表的《北美事件》中說: “他向敵人迎面投擲過去的,永遠也不會失去其歷史意義的最嚴厲的法令……這份在聯邦成立以來的美國歷史上最重要
的文件!蓖普摚骸吧衔闹械倪@份文件”消除了美國的種族歧視現象。 ( )
6.列寧指出“商業不完全是資本主義的邪惡,它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同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今天還不能越過商品經濟的發展! 推論:列寧的這一思想集中體現在 “新經濟政策”上。 ( )
三、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6分)
1.情境一: (20世紀30年代)羅斯福在一次談話中說:在救濟工作中,我們是同有正當自尊心的美國人打交道。對他們來說,單純的施舍會傷害要求保持個人獨立的一切本能。 大多數美國人都想為他們所得到的東西付出點什么。這里所說的付出一點什么,指的是老老實實地工作,而這種工作匯是防止他們精神上頹廢的屏障!
——解力夫《二次大戰三巨頭(二)身殘志堅…。一羅斯福》
分析:為避免“單純的施舍”,“在救濟工作中”羅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對當
時的美國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3分)
2.情境二:歷史與現實的對話: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到194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一個讓人深思的現象:30年代五年計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計劃”成了最時髦的詞。 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到斯大林逝世的時候,人均糧食產量、人均肉類產量還沒有達到沙
皇時代的水平。
一個讓人嗟嘆的結局:1991年,克里姆林宮的紅旗悄然落下,紅色的年輪在大國興起的舞臺上刻寫了74圈。
分析:據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功與過?給我們留下哪些深刻的經驗教訓?(3分)
四、綜合探究:在歷史發展的漫漫長河中,東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進,全球化是
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也將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未來方向。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2018年牛津大學資深歷史學家彼得•弗蘭科
潘的《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書用全新視
歷史學科試題第4頁共6頁
角解讀世界史。他認為,兩千年來,絲綢之路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軍隊、商人、學者、僧侶、奴隸,往來在這條道路上,創造并傳遞著財富、智慧、宗教、藝術、戰爭、疾病和災難。
(1)結合右圖,下列哪項解讀最符合上述觀點(1分)
A.將世界分割成不同區域 B.導致了地區沖突和戰爭
C.促進了區域之間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擴張和掠奪
材料二 右圖是坐落在菲律賓的一對紀念碑:遠處的
是西班牙人為麥哲倫修建的紀念碑,近處的是菲律賓
人為拉普拉普(殺死麥哲倫的酋長)修建的紀念碑。
(2)修這兩座紀念碑的各自意義何在?站在這一對碑前,你有何 感想? (3分)
材料三 鴉片戰爭是近代東西方文明沖撞的典型案例,由“沖撞”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中國在向近代化邁進的過程中,走了一條和西方不同的道路。
(3)結合所學,將表中的①②③④⑤⑥填寫完整。(6分)
材料四
(4)尊重才能互信,合作才能共贏,交流才能促進共同發展,請從戰后國際格局示意圖
的兩個階段中,各舉一例說明“交流促進共同發展”。(2分)
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第一次質量抽測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6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答案 C B B D B B 9 A A D C C D
二、史實與推論(每小題1分,共6分)
1.× 2.√ 3.X 4.√ 5. X 6.√
三、情景分析(6分)
1、實施“以工代賑”,擴大消費需求;籌劃大規模公共工程,以增加就業,刺激生產和消費 等。(2分)
“以工代賑”給美國失業者提供從事公共事業的機會,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維護了失業
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使美國走出經濟危機。(任答一點1 分)
2、功:蘇聯實現了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 濟方面的差距大大縮小;(1分)
過: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處于落后狀態;(1分)
經驗教訓:只有保證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按比例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奠定堅實基礎(1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綜合探究(12分)
l、 C
2、麥哲倫:實現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學真理;(1分)
拉普拉普:為反抗殖民侵略而戰,是菲律賓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1分)
感想:麥哲倫是開拓者,他的偉大的歷史功績,將永垂青史;他又是侵略者,他的殖民暴行,不能博得人們的同情和諒解;要辯證地看待,他們是為各自的利益而戰的。(言之
成理即可,1分)
3、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制度(政治)層面,技術(器物)層面,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6分)
4、兩極格局下:1972年尼克松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1967年歐共體建立; (任答一點1分)
兩極格局結束后:世貿組織、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重要國際經濟組織建立;跨國公司發展迅速等(任答一點1分)
特別說明:
考生所答的歷史專用名詞、歷史人名、歷史地名、朝代名稱等,如出現錯別字,皆以錯誤判定,不予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27129.html
相關閱讀: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