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贛州市2018年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贛州市202019年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內容預覽:

贛州市2018年中考適應性考試

語 文 試 卷 2018年5月

說明:、1:本卷共四大題,25小題,全卷滿分12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2.本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卷,答案要求寫在答題卷上,不得在試題卷上作答,

否則不給分.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不管是扔進去什么東西,這個沉默無言而慷慨大方的洞全部相提并論,照收不誤。

B.富有創造性的人總是處心積慮地汲取知識,使自己學識淵博。

C.專家認為,樓市調控的目標是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平衡發展,平穩有序,各得其所。

D.他不善于言辭,特別是在說一些緊急的事情之時,語音踉踉蹌蹌,很不連貫。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為了增高鄱陽湖生態旅游區的影響,我省將組織舉辦中國(江西)生態國際旅游

論壇、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等活動。

B.新打的小麥經陽光曬透發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夢并催眠。

C.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交通擁堵、空氣污染,以及“干城一面”等問題,都是

“十二五”期間亟待治療的“城市病”。

D.經過這次國內比賽,讓不少年輕運動員提高了參加世界大賽的心理素質。

4.將下面語段中劃線句改寫成與加點句相似的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看不厭,看不厭那些跑沙跑水在大野與草原上奔馳的馬群;看不厭,看不厭那些戰風

戰浪在藍天中搏擊云海的飛鳶和在波峰濤谷中飛翔的白帆;看不厭,看不厭那些穿山穿嶺

在大地上呼嘯著前進的列車;而在那堅硬的巖石之下,小草破殼破土 ,勃勃地生長著,令

人百看不厭。

A.看不厭,看不厭那些小草在巖石下破 殼破土勃勃地生長著。

B.看不厭,看不厭在巖石下破殼破土勃勃生長著的那些小草。

C.看不厭,看不厭破殼破土在巖石下勃勃生長著的那些小草。

D.看不厭,看不厭那些破殼破土在巖石下勃勃生長著的小草。

5.下列句子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②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

③相反,我不能想象,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么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

逐流的人怎么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

④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

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

⑤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

A.②④①⑤③。 B.①⑤②④③ C.④②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6.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則材料的主要信息,最準確的一項是( )(2分)

去年以來,在江西這塊紅土地上,涌現出一批又一批英模群體,英烈英模之多,全國

少見。全省上下也形成了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風氣。清明節期間,到去年在大火中

勇救兒童而犧牲的王茂華烈士墓前祭奠的干部群眾,一批接一批;在贛州市信豐縣,去年

在高速公路上救人犧牲的曾慶香的墓前,插滿了鮮花。抗洪救災英雄熊斌、雷君鋒、陳水

印、王滾林、“電力四壯士”余文慶、朱新周、甘泉、鄒吉波,還有倒在工作崗位上的基層

黨支部書記李天平、李炳海,他們墓前的祭奠者也是絡繹不絕。

A.去年以來,我省涌現出了一大批英烈、英模。

B.去年以來,我省涌現的英烈英模之多,全國少見。

C.全省上下形成了學習英模、爭當英模的良好風氣。

D.清明節期間,到英烈墓前掃墓祭奠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

7.為配合班級準備開展的以“青春”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6分)

(1)下面是幾則關于青春的名人名言。閱讀后,請你挑出與其他幾則所表達的意義不

盡相同的一則,并簡述理由。(2分)

①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屈原)

②青春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力量。它催發著青年人的軀體,啟迪著他們的智慧。同

時它也灌輸著熱烈的感情和堅強的理智。(李準)

③青春一去不復返,事業一 縱永無成。(勃朗寧)

④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趁短的青春,去學習無窮的智慧。(高爾基)

我選第 則,理由是:

(2)請你在學習活動中簡要介紹所閱讀的名著( 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

等)中的一個人物是怎樣度過青春的事例,并說說你打算怎樣度過自己的青春。(2分)

名著人物事例:

你的打算:

(3)青春之人擁有旺盛的精力。那么,在課外生活中,學生一般會選擇做什么呢?請

分析下面這個圖表,然后說說你從中獲得的主要信息及其說明的問題。(2分)

二、古詩文積累與閱讀(22分)

(一)古詩文積累(8分)

8.填補下列名句的空缺處或按要求填空。(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隨風直到夜郎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一詩中,點出初春小雨“細滑潤澤”特點的兩句是:

(6)為保證今年縣鄉黨委換屆風清氣正,中組部專門制定了包含“禁止替人說情,嚴禁

為特定關系人說情、打招呼等內容的“五條禁令”, 要求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

選拔任用優秀干部,這使我們想起了“ _______ ,_________ ”的古訓(用《出師表》中

的兩句填空)。

(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第9~10題。(4分) .

粉蝶兒?和晉臣①賦落花

辛棄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風?②。向園林、

鋪作地衣紅縐③。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④。約清愁、楊

柳岸邊相候。

【注釋】.①趙晉臣:趙不迂,字晉臣,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閣學士。他寫有《落梅

詞》,辛棄疾寫這首詞唱和。②?[chán] 倦[juàn] :折磨的意思。⑨縐[zhòu] :一種

皺紋的絲織品。④醇酎[zhòu]:濃酒。

9.這首詞的基調是哀婉的,但又不失開朗情緒。對此,請談談你的理解。(2分)

10.全篇通過“昨日”與“而今”春光的對比,委婉地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題.(10分)

陸九淵①,字子靜。生三四歲,問其父天地何所②窮際,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寢

食。及總角③,舉止異凡兒,見者敬之。謂人日:“聞人誦伊川④語,自覺若傷我者。”又日:

“伊川之言,奚為⑤與孔子、孟子之言不類?近見其間多有不是處。”初讀《論語》,即疑有

子之言支離。他日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來今日宙’’,忽

大省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宋史?陸九淵傳》)

【注釋】①陸九淵:江西金溪人,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②何所:為什么。③

總角:古代指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

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④伊川: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的別稱。⑤奚為:

為什么。

1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3分)

(1)及( ) (2)類( ) (3)省( )

12.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2分)

生三四歲,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

13.為什么人們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見者敬之”?(用原文句回答)(1分)

14.短文中的哪些事例可以說明陸九淵自幼好學?請你概述。(2分)

15.陸九淵自幼好學的事對你有什么啟發?請你說說。(2分)

三、現代文閱讀(3 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6~19題。(17分)

我對黑暗的柔情

遲子建

①我回到故鄉時,已是晚秋的時令了。農人們在田地里起著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還

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們身披落葉,尋覓著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賣棉鞋

棉帽的人多了起來,大興安嶺的冬天就要來了。

②窗外的河壩下,草已枯了。夏季時繁星一般閃爍在河畔草灘上的野花 ,一朵都尋不

見了.。母親侍弄的花圃,昨天還花團錦簇的,一夜的霜凍,就讓它們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過去了,而居室的花季還在。母親擺在我書房南窗前的幾盆花,有模

有樣地開著。蜜蜂在戶外沒有可采的花蜜了,當我開窗通風的時候,它們就飛進屋子,尋

尋覓覓的。不知它們青睞的是金黃的秋菊,還是水紅的燈籠花?

④那天下午,我關窗的時候,忽然發現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縮在窗欞下,好像 采蜜

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沒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揚起胳膊的那個瞬間,

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針刺般地劇痛,我意識到蜜蜂蟄了我了,連忙把它撇到窗外。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針。蜂針不長,很細,附著白色的絮狀物,

我把它拔了出來。我小的時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蟄過,記得有一次在北極村,我撞上馬蜂

窩,傾巢而出的馬蜂蟄得我面部紅腫,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滾。

⑥別看這只蜜蜂了無生氣的樣子,它的能量實在是大。我的拇指頃刻間 腫脹起來,而

且疼痛難忍。我懊惱極了,蜜蜂?定以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蟄過了

人的蜜蜂,會氣絕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會再飛翔,注定要化做塵埃了。我

和它,兩敗俱傷。

⑦我以為疼痛會像閃電一樣消逝的,然而我錯了。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

到了晚飯的時候,我的拇指仍然錐心刺骨地疼。天剛黑,我便鉆進被窩,想著進入夢鄉了,

就會忘記疼痛。然而輾轉著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像漲潮的海水一樣,一浪

高過一浪。我不得不從床上爬起,打開燈,察看傷處。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針,一

定毒素甚劇,而我拔蜂針時,并沒有用鑷子,大約拔得不徹底,于是拿出一根縫衣服的針,

劃了根火柴,簡單地給它消了消毒,將針刺向痛處,企圖挑出可能殘存著的蜂針。針進到

肉里去了,可是血卻出不來,好像那塊肉成了死肉,讓我駭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

了針,進了洗手間,站在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擊拇指。這招兒倒是靈驗,痛感減輕了不少,

十幾分鐘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剛剛緩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頭了,沒辦法,我

只得起來。病 急亂投醫,一會抹風油精,一會兒抹牙膏,一會又涂抗炎藥膏,百般折騰,

疼痛卻仍如高山的雪蓮一樣,凜冽地開放。我泄氣了,關上燈,拉開窗簾,求助于天。

③已經是子夜時分了,如果天氣好,我可以望見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見山的剪

影。然而那天陰天,窗外一團漆黑,什么也看不見。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見什么,

卻越是想看。我將臉貼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將白日

我所見的景致都抹殺掉了。我盼望著山下會突然閃現出打魚人的漁火,或是堤壩上有汽車

駛過,那樣,就會有光明劃破這黑暗。然而沒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無邊的暗夜。

⑨我已經很久沒有體味這樣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燈火的作祟,已沒有黑暗可

言了;而在故鄉,我能佇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為月色的誘惑。有誰會欣賞黑暗呢?

然而這個傷痛的夜晚,面對著這處子般鮮潤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種特別的感動,身上漸漸

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團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幾處呢?

黑暗在這個不眠的世界上,被人為的光明撕裂得丟了魂魄。其實黑暗是潔凈的,那燈紅酒

綠、夜夜笙歌的奢侈,褻瀆了圣潔的黑暗。上帝給了我們黑暗,不就是送給了我們夢想的

溫床嗎?如果我們放棄夢想,不斷地制造糜爛的光明來驅趕黑暗,縱情聲色,那么我們面

對的,很可能就是單色調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場壯烈的犧牲,喚起了我的疼痛感,喚起了我對黑

暗的從未有過的柔情。只有這干干凈凈的黑暗,才會迎來清清爽爽的黎明啊。(有刪改)

16.作者被蜜蜂蜇后由此產生的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閱讀文章,填寫表格。

(6分)

時間 作者的態度

產生這一態度的原因

下午蜇后

子夜時分

17.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文中第⑨段加點詞語“人為的光明壙和“真正的黑暗”的含義。作

者借被蜜蜂所蜇一事,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真正的黑暗:

人為的光明:

作者的思想感情: ‘

18.文章寫蜜蜂及被蜜蜂蜇 后的 感受和思考,為什么要從故鄉的秋景寫起?(2分)

19.文中多處句子寫了作者被蜜蜂蜇后的疼痛感。試例舉一句并選擇一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3分)

例句:

賞析:

(二)閱讀下文,完成20~24題。(13分)

森林是大自然的“調度師”

蔣高明

20l1年為國際森林年,其主題是‘森林為民’’。聯合國之所以設立國際森林年,旨在喚

醒全人類可持續經營、保護和開發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重要的一員,森林的重要性在

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越來越凸顯出來。

在陸地上,許多森林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這些地方的土壤如果失去森林植被的保護,

將會因重力作用加上水、風的侵蝕不斷流失。土壤是由風化作用加上生物的過程,在漫長

的地質演化中,由巖石變來的。其形成速度非常慢,有人估計形成1厘米的土壤約需要2000

年的時間,而損失起來卻非常容易,可能就是一兩場暴雨或大風。黃土高原上游由于森林

遭到破壞,每年都有大量土壤物質進入黃河,使得黃河永遠也“洗不清”;1998年長江上游

因大量森林被砍伐,發生罕見的大水,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我國北方山體

多為禿山,巖石裸露,這也是因砍伐森林造成的。

除了直接保護土壤不被水流、風力、重力帶走之外,森林還能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

這一功能是通過森林的生理過程實現的,水多的時候能吸水(森林中各成員都含水,枯枝

落葉和土壤都能夠吸水),水少的時候能吐水(植物蒸騰作用釋放水分)。森林還對下游水

庫的蓄水能力有很好的調節作用。2019年,長江流域出現罕見洪水,森林覆蓋率高的水庫,

穩穩當當地度過了難關。而有些水庫,水一沖下來就垮了。除了壩體質量本身這個原因外,

上游缺少森林保護也不容忽視。

水土流失會導致江河湖水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遼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

1~2米,成為地上懸河。中國約8萬多座水庫年均淤積16.24億立方米,造成水庫調蓄雨

洪能力下降。目前,水土流失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環境公害之一:在流失大量泥沙過程中,

大量礦物營養物質也被帶走,每年中國因水土流失損失的氮、磷、鉀元素,相當于全國化

肥廠生產的化肥產量。

水土流失最嚴重的表現形式就是泥石流,高強度的水流連泥帶石,沖擊力非常大,殺

傷力很強。大家對20lO年,甘肅舟曲縣的泥石流災難可能還有深刻的印象,近2萬人受災,

1700多人喪生,4萬余間民房被摧毀。其實;舟曲本是“隴上小江南,這里原有豐富的森

林資源和水資源,土地和氣候資源也不錯。舟曲縣境內森林覆蓋率曾達45%,高于甘肅省

平均水平(7.5%),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2%)。遺憾的是,舟曲縣境內的森林,經過30

多年的采伐,所剩無幾。沒有了森林植被的保護,那些處于陡坡山的土壤和大小石塊,很

容易在暴雨來臨之時,借助重力作用危害山下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舟曲泥石流的殘

酷現實再次說明,森林就是人類的生命。當森林家園被毀掉時,人類自身的家園也難以得

到保障.

森林是巨大的碳庫。植被中森林中固定的碳無疑是最多的,全球森林儲藏著大約4330

億噸的碳。以當前全球碳排放的平均速度計算,這個數字大于未來45年人類燃燒化石燃料

和生產水泥所造成的 碳排放量的總和。森林在光合生長過程中,為人類制造了大量氧氣。

人類大量采挖煤炭、天然氣,大量砍伐森林,這些物質在燃燒過程中消耗了不少氧氣,與

此同時,因森林面積減少,制造的氧氣數量也隨之下降,這樣就會打亂自然界的碳氧平衡,

出現人類無法適應的環境。

森林還是生物多樣性的家園。森林無疑是陸地上生物物種分布最豐富的地方,如亞馬

遜熱帶森林約分布著地球上20%的物種,還有另外20%生長于亞洲森林和除扎伊爾盆地以

外的非洲森林中。森森以它環境的相對穩定,生態環境的多樣性和為動物生存提供大量的

食物,成為了保育地球生物多樣性的功臣。

20.本文以“森林是大自然的‘調度師’”為標題,你認為有哪些好處?(2分)

21.從全文來看,森林是從哪幾方面來“調度”大自然的?(4分)

22.水土流失會導致哪些后果?文中為什么要花大量的筆墨寫水土流失?(3分)

23.本文在說明過程中列舉了不少事例,試結合具體語句分析其作用。(2分) ‘

語句:

作用:

24.結合選文內容,聯系課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和《那樹》,說說作者寫作本文的目

的除了介紹森林的作用外,還有什么目的?(2分)

四、寫作(50分)

25.成長中,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社會中的一事一景,名著里的一語一人……都能啟迪我

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身心,教會我們做事或做人。 ,

請你以“______________,教會了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所寫內容,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書寫整潔,不

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1 8分)

1.B(A:傖cāng;C:絆 bàn;D:暇一遐)(2分)

2.C(A:“相提并論指把不同的人或性質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談論;“處心積慮形容用

盡心思的謀劃,含貶義;D:“踉踉蹌蹌”一般用來形容動作。)(2分)

3.C(A:“增高”與“影響”搭配不當;B:“催夢”與“催眠”詞序不當;D:“經過…讓”

沒有主語。)(2分)

4.D(2分)

5.A(2分)

6.D(2分)

7.(1)②;其他三則名言都表達了青春短暫有限,要珍惜青春的意思,而第二則名言主要

是闡述青春的偉大的力量。(2)示例:名著人物事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

爾?柯察金,在青年時參軍與白匪軍作戰,保衛新生的蘇維埃政權。(1分)。你的打算:

略(語句通順、積極健康,1分)。(3)主要信息:在課外生活中,大部分學生選擇看課外

書、運動玩;蜃黾覄,少數學生無所事事。(1分)說明問題:基本上反映了學生課外生

活的現狀。對有事可干的學生要鼓勵支持,對無所事事的學生應加強引導,選擇有意義的

課外生活內容。(1分)(基本意思相同即可。)(每小題2分,共6分)

二、(1 4分)

(一)(8分)

8.(1)關關雎鳩(2)心遠地自偏(3)我寄愁心與明月(4)會挽雕弓如滿月(5)天街小

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6)親賢臣,遠小人(8分,每空1分。凡錯、漏、增字,

該空不給分)

(二)(4分)

9.提示:與一般的“落花”詞一樣,這首詞的基調是哀婉的;但作者在寫惋春惜春的同時,

又通過“候春”,表現出對大地春回的熱切期望,失望中含有希望,感情由哀婉 趨于開朗。

(2分)

10.愛春、惜春的思想感情。(2分)

(三)(1 O分)

11.(1)等到,到了(2)相同,類同(3)明白,醒悟(1分1小題,共3分)

12、長到三四歲時,就向他的父親發問天地之間為什么無邊無際,他的父親只是笑著并不

回答。(基本意思答到即可,2分)

13.舉止異凡兒(1分)

14.四個事例:①三、四歲時,曾向父親發問“天地何所窮際;②讀程頤書,發現其所

說的話與孔子、孟子不相類似,甚至有矛盾之處;③初讀《論語》,就對《有子》三章表示

懷疑;④讀古書到宇宙二字,看見解者的解說,忽然大有省悟。(2分。答到2個給1分,

3個以上2分)

15.示例:陸九淵自幼好學,他的好學不在于博覽,而表現在善于思考和大膽質疑上。這

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分,酌情給分)

三、(30分)

(一)(1 7分)

16.(6分)

作者的態度

產生這一態度的原因

下午蜇后

懊惱,惋惜(1分)

①因放生蜜蜂卻被蜇,讓“我’’疼痛難忍;②蟄過

人的蜜蜂會氣絕身亡,注定化做塵埃。(2分,每點

1分,意近即可)

子夜時分

感激(1分)

①蜜蜂用壯烈的犧牲,喚起了“我”的疼痛感;②

蜜蜂讓“我”關注起黑暗,喚起了“我”對黑暗的

柔情。(2分,每點1分,意近即可)

17.真正的黑暗:是潔凈的、圣潔的、干干凈凈的黑暗,是上帝送給我們夢想的溫床(2分)。

人為的光明:人們在夜晚人為制造的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奢侈,是糜爛的光明(2分)。

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主張過度浪費,對燈紅酒綠、夜夜笙歌的奢侈生活的厭惡(1分);崇

尚健康潔凈的生活,對圣潔(潔凈、干干凈凈)的生活的向往與追求(1分)。(意近即可,

共6分)

18.①寫故鄉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經過去,而居室的花季還在;②為蜜蜂飛

入書房埋下伏筆:③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節。(2分,答到其中兩點即可)

19.[示例①]例句:然而輾轉著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像漲潮的海水一樣,

一浪高過一浪(1分)。賞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將疼痛比作漲潮的海水,化無

形為有形,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被蜜蜂蜇后的疼痛難忍(1分)。[示例②]例句:病急

亂投醫,一會抹風油精,一會兒抹牙膏,一會又涂抗炎藥膏,百般折騰,疼痛卻仍如高山

的雪蓮一樣,凜冽地開放(1分)。賞析:運用細節描寫(動作描寫) (1分),以一連串

的動作,展現了“我”疼痛難忍,徹夜難眠,百般折騰的情態(1分)。(3分,例句1分,

賞析2分。只寫例句不作賞析不給分)

(二)(1 3分)

20.①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引起讀者的關注(1分);②直接點明文章的說明對象:森林

的作用(1分)。(2分,每點1分)

21.(1)保護土壤不被水流、風力、重力帶走(1分);(2)涵養水源(1分);(3)固碳釋

氧;(4)保育生物的多樣性。(4分)

22.第一問:導致江河湖水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1分);甚至導致發生沖擊力大、殺傷

力強的泥石流(1分)。第二問:說明導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砍伐森林,并以水土流失

導致的嚴重后果,來說明保護森林的重要性(1分)。(3分)

23.[示例①]語句:黃土高原上游由于森林遭到破壞,每年都有大量土壤物質進入黃河,

使得黃河永遠也‘‘洗不清”。(1分)作用:以具體的事例,說明人類破壞森林,導致水土

流失的嚴重后果。(1分) [示例②]語句:2019年,長江流域出現罕見洪水,森林覆蓋

率高的水庫,穩穩當當地度過了難關(1分)。而有些水庫,水一沖下來就垮了。作用:例

舉森林覆蓋率高和低的水庫進行對比,說明森林對下游水庫的蓄水能力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1分)(2分,語句1分,作用分析1分。只寫語句,不作分析不給分。)

24.①警示人類,砍伐森林將會帶來嚴重惡果;②倡導人們,保護森林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2分,每點1分,意近即可)

四、(50分)

25.參照中考作文評分標準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29253.html

相關閱讀: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