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預測命題趨勢
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分析
2018年中考語文試卷的卷面仍然沿用近幾年的三大板塊——基礎、閱讀、寫作。2018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題型大致與2019年的試卷相同,難度較去年略有下降,緊扣考綱要求,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加大了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強調語文
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弘揚人文精神的同時,在“守正”與“創新”之間,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這套試題在考試的內容和形式方面,又形成了以下特征:
一、注重基礎、回歸課本,強化語言運用的表達能力。
試題的基礎部分遵循考試大綱的要求,字詞、修改病句、古詩文默寫等基礎題目,設計難度不大。文言文考查實詞、虛詞及詞法。這些內容都來自課本,文言文《岳陽樓記》內容的考查也緊扣課本內容出題,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這套題直接涉及課本內容共有六道題,分值為三十二分?梢姡衲曛锌颊Z文試卷體現了回歸課本、強化基礎的命題思想。分值所占的比率是相當高的,這對于教學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二、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注重個性閱讀感受。
閱讀部分注重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的考查。命題注重文本的理解,內容概括到文章詞句的含義的分析,旨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強調個性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
現代文閱讀的選材為說明文、敘事散文,選出與時俱進、文質兼美。說明文題為《“毒膠囊”有多毒?》,材料內容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關注生活實際是今年這年這套試題的另一特色,體現了學習語文是為了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的最終目的。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在第一部分基礎的語用題中也表現突出,如第3題B項關于《舌尖上的中國》的介紹,引導學生從材料中理解,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這不僅考查了病句修改這一知識點,還考查了學生對社會的關注程度;說明文閱讀中的第12題“根據文意,談談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對待膠囊類藥品!保晃膶W作品《淡淡的深情》第14題“文中兒子對母愛的體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這些題目都緊密聯系社會的焦點問題和考生的生活體驗,注重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體現積極的價值取向,較好地體現學生通過閱讀,“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有益啟示”的新課程要求,這提示我們語文學習必需跳出“小課堂”,樹立“大語文”觀,在生活中活學活用語文,才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三、難易適中,穩中求新,力求切合考生的實際。
今年中考語文試題總體延續了去年的風格,題量、題型、難易度要求保持相對穩定性。但是穩中有新,重視培養語文的基本素養。
關于“綜合性學習”試題,由近兩年從新聞材料中提取信息、篩選信息,注重對問題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變為要求考生從材料中引發社會與人生的感悟。所設問題的角度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注重創設問題情境,便于學生思考問題,表達個性化的閱讀感受,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疾榈氖强忌鷮ι鐣年P注程度及語言的表達能力等。
名著閱讀《水滸傳》雖說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內容,但所選材料采用摘錄式片段,增加了學生答題的難度,題目考查故事情節的概括以及對人物形象的把握。這要求學生事先對整部小說進行整體的感知、篩選出相關的信息,才能準確地概括故事情節。這從一個全新的、更廣的角度來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思維含量。有別于這幾年側重考查分析文章的寫作特色及表現手法。將提示我們必須在課外多引導學生閱讀經典,跳出課本,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貼近生活、抒寫真情,追求真善美。
今年作文要求以自擬一個包含“最美”的詞語為題目進行作文,這與去年作文題包含一個“前行”詞語為標題作文一樣。題型相同,但從提示語中可以確定學生今年的寫作對象很廣泛,自然、生活、社會等都可以寫,這種題目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要讓學生寫出“我”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最美”,其實是指“真、善、美”。這需要考生從生活中用心去尋找,細心去感悟,才能慧心寫出美文。學生不會出現跑題現象,但要寫得深刻點才能拿到高分,如果感情不夠豐富,體會不夠深刻,就可能寫得比較淺,文章不夠打動人。
五、趨勢變化:
和去年試卷相比,2019年試卷有點變化,主要表現在:
1.語言基積累與運用方面較為的課本化,字音、字形、詩歌默寫比重加大;古詩文閱讀的集中化、課本化,內容緊扣課文知識點。
3.現代文閱讀材料的難度略有降低,科技說明文一篇、敘事散文一篇、名著一篇,設置的問題也是偏向于生活,利于感悟。
4.作文趨向于命題的自由化,開拓考生的視野與思維;
2019年中考備考建議
通過對2019年各地中考語文試題的分析,我們在2019年中考語文備考過程中,值得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回歸課本,扎扎實實的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并分類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一是在平時的日常教學中,準確地落實中考語文考試的范圍和內容知識點的訓練,減少盲目性,注重基礎、提高語言表達的運用能力。二是做到全面系統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網絡。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序、有效地進行提高語文能力的訓練。
2、密切關注社會動態,關注生活實際,學會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語文
備考中要關注社會動態,把握時代的脈博,在生活中學語文,聯系生活實際運用語言,要注重語言表達的規范訓練。在抓好寫作基本功的基礎上,要關心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善于挖掘、提煉生活的“動情點”,“力求有創意的表達”,才能抒寫具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3、閱讀經典、擴大閱讀面,提高語文素養。
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閱讀經典來提高自己語文素養和語言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中不斷積累詞匯,豐富情感與閱讀體驗。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有話想說,而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各自的表達空間,最大程度地在考試時發揮自己的真實語文水平。
4、有的放矢地進行專項訓練,加強答題規范訓練。
一是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進行專項訓練。多做分類練習,少做綜合練習。分類練習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先易后難,穩步提高。有助于把握知識鏈,實現“舉一反三”。
二是加強答題規范訓練。不同的題型有相應的答題要求和答題思路,只有掌握了其中的技巧,才能在解題中得到高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43190.html
相關閱讀: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