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2019學年常熟一中初三語文上期中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常熟市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
                    初三語文試卷
                                          2017.11
第一部分(29分)
  1.閱讀下面兩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6分)
    那粗如巨蟒,細如草蛇的樹根,盤根錯結,從一個石縫間扎進去,又從另一個石縫間鉆出來,于是沿著無情的青石,它們延伸過去,像(xī)______利的鷹爪抓住了它(qī)______身的巖石。
    天人合一的美感,人世的(xiāo)_____遙與平和,于緩緩的觀賞游歷中由然而生。菊有一
種自然的吸引力,讓人不由自主地親近它,用心(dì)____聽,你能聽到花瓣從容開放的聲音。
    (1)根據所給拼音寫出漢字。
    ①(xī)______利  ②(qī)______身  ③(xiāo)_____遙     ④(dì)_____聽
    (2)兩段文字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改正。
 
    ①________改為_________  ②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
  2.默寫古詩文名句,并在括號內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作家、篇名。(10分)
    (1)笛中聞折柳,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羌笛何須怨楊柳,__________。                (___________《涼州詞》) 
    (3)___________,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4) 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___________?         (司馬遷《陳涉世家》)
    (6)土地平曠,屋舍儼然,___________。                (陶淵明《桃花源記》)
    (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窺谷忘反。    ( 吳均《___________》)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名著閱讀。(10分)
(1)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格列佛游記》中,小人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第一名賞給藍絲線,第二名賞給紅絲線,第三名賞給綠絲線。
B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作家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話色彩是這部小說的表面特征,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是其靈魂。
C.《格列佛游記》第四卷“慧?國游記”展示了人獸顛倒的怪誕景象,無情地鞭笞了丑惡的人類社會。
D.《格列佛游記》第三卷“飛島國游記”中飛島國的人精通音樂和美術。
(2)《格列佛游記》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格列佛在下列國家的經歷,順序排列正確的是哪一項?(2分)
①勒皮他   ②利立浦特    ③布羅丁奈格  ④慧?國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3)在《格列佛游記》中,格列佛來到利立浦特國,恰巧該國正逢內憂外患的雙重危機。你能說說他們的內憂與外患分別是什么嗎?(2分)
(4)閱讀下面一個片段,回答問題。(3分)
    我越往前走,海峽也就越淺。不多一會我已經走近岸邊,到了可以聽見喊聲的地方。我用手舉著拖來艦隊的繩索的一端,高聲呼喊:“最強大的利里浦特皇帝萬歲!’,這位偉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對我說不盡地恭維,當場就封我作“那達克”,這是他們最尊貴的爵位。
    回憶讀過的情節,簡述這位偉大的君王“對我說不盡地恭維”的原因。
4.綜合性學習。(3分)
一所學校、一位老師、一間教室、一群學生,這是傳統教育形式。一個教育專用網、一部移動終端,幾百方學生,學校任你挑,老師由你選,這是現代的“互聯網+教育”。
觀察下面兩幅圖(表),說說你從中得出的信息。
                              
                                                                          
第二部分(41分)
閱讀下面辛棄疾的詞,完成5—6題。(4分)
生查子•獨游雨巖
辛棄疾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詞乃辛棄疾削職后閑居江西上饒帶湖期間所寫。雨巖位于江西永豐縣西二十里的博山腳下。
5、閱讀上闋,說說作者是如何寫清溪之“清”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闋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7~11題。(12分)
(一)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日:“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 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二)
上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线又唬骸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節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
7.下面哪一組句子的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為天下唱
A B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士卒多為用者

8.下列表達的語氣和其他幾句不同的是哪一項?(2分)
A.安用重法邪!   
B.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
C.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
D.豈他人之過哉!(《送東陽馬生序》)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或請重法以禁之
②故不暇顧廉恥耳
10.陳勝、吳廣發動起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唐太宗認為百姓為盜的原因又是什么?均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2分)
11.從(一)(二)兩段文字中,可以提煉出怎樣的治國之道?(2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4題。(9分)
書的顏值
周立民
    ①送書給一位教授,是我的《簡邊絮語》,因為是小巧的精裝本、封面也做了一點工藝,引得他大發感慨兼牢騷:“哎呀呀,我寫了三十年書,也沒有出過一本這么漂亮的書”。我假惺惺地謙虛道:“誰讓我書寫得沒你好,只好把書打扮好一點啦!逼鋵崳瑫鴮懙煤,更需要裝扮好。我要補充的是,這絕對不是海豚出版社印制得最美的書,甚至連“之一”都算不上。
    ②從做董橋開始,海豚出版社給書穿上了五顏六色的華麗衣裳,讓它們花枝招展地走進我們的書房。那么多人買董橋,你以為都是為了文字啊,說不一定一多半人讀不懂董橋呢,書的裝幀讓大家心安理得當一個“買櫝還珠”者。到印出《一紙平安》時,我認為海豚社已經完成了自己書裝上的革命,并迅速刮起了“海豚風”。書不僅僅是傳播文明的載體,而且它從頭到腳都應當是藝術品,體現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水準。我曾經說過:海豚社這樣做書,給了寫書人、讀書人以尊嚴。
    ③我們都說文化需要積累,圖書出版是文化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講積累,那得積累精華,如果是垃圾,那種積累又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呢?一個出版社拿到好的書稿是本事,把好的書稿做好,是更大的本事。只有這樣,它才真正為人類文明的大廈添了塊磚。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好書相當多,卻也是對書的顏值相當不重視的一個出版社。比如重印世界名著,那些封面真讓人慶幸原作者都在墳墓中,不然跳出來準撓死設計師。
    ④說了半天,不要有誤解,認為講書的顏值,就是涂脂抹粉,而且必須得用高檔化妝品。非也,一本書的裝幀好壞,不在這些,而在于是否“合適”,所謂合適,是裝幀與內容的契合,與作者的精神氣質契合,與書的種類和用途契合。
    ⑤不少出版社編輯,談到作者、組來的稿子,興奮和得意得像條龍,真的拿出那本書,又像條軟綿綿的蟲。每逢看到好稿子被做成那樣,我都有種他們暴殄天物的恨恨感。云想衣裳花想容,書的顏值不是蟲!
12. 閱讀全文,說說第①段寫我送一位教授《簡邊絮語》一事有什么用意?(3分)
                                                                                  
13. 文章②、③兩段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分析作用。(3分)
                                                                                  
14. 第④段能否篩去?請說說你的理解。(3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9題。(16分)
丁香花
楊明
①                                                                                                                                                                                                                                                         初識丁香花,是在廢品站里。少年時代的我和家長去廢品站賣廢品,在廢紙堆里我發現了一本品相還不算殘缺的書,便抽出來翻看,廢品站老板揮揮手說,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園藝學的專業書籍。書中有一段這樣寫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屬于著名的庭園花木,開花繁茂,花色淡雅,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賞的觀賞植物,開時芬芳滿目,清香遠溢。露植在庭院、園圃,用盆栽擺設在書室、廳堂,都會令人感到風采秀麗,清艷宜人。
     ③二識丁香花,是在收音機里,聽陳涌泉先生的單口相聲,說到乾隆皇帝和劉墉賭賽對聯,乾隆出了個上聯:冰涼酒,一點二點三點。陳涌全先生說,這個上聯出的有相當的難度,搶了先機,你要是在對四點五點六點什么就不新鮮了。劉墉不慌不忙的給乾隆叩了個頭,說,皇上,臣給你對:丁香花,白頭千頭萬頭。呵呵,這個白頭千頭萬頭實在令人豁然開朗:丁是百字頭,香的上半部是千字頭,花在上半部,是繁體字萬字的頭,正和行書體冰字的哪一點遙相呼應,異曲同工。百頭千頭萬頭不但寫意而且烘形,讓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樹在哪兒?它開花時到底是什么樣子來著?
④我18歲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個低谷。我學業優良,高中畢業時躊躇滿志的準備選擇一所自己稱心的高等學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體檢標準上明確規定患有幾種病癥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種是重度失聰,兩米內聽不見耳語。這一條正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標準。我眼巴巴的看著同學們紛紛從我身旁經過走進考場,明白了唐代劉禹錫為什么寫了那兩句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我根本聽不清同學們輕快,自信的腳步聲,只能在模糊記憶里搜索幼時的一場高燒,及退了我高燒的同時摧毀了我聽力的注射藥物——雙氫鏈霉素。我眼睜睜的看著同學們考完一科后有的興奮有的緊張有的沮喪地從考場出來。嘴里充溢著積年藥液的苦味。
⑤我當了鐵路工務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現場在百公里外的隔壁灘上,每天坐著火車哐當哐當的跑出去,在哐當哐當的跑回來,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著空飯盒兒從火車上下來,先走大馬路后鉆深胡同,快看到家門時,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樹。原來它長在這里,深胡同里的路燈下,原來他開放在這時。春天里,無從考查誰種下了它,卻生長的如此恰到好處,眼前浮現出陳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臉,乾隆先生那威儀天下的尊容,劉墉先生那高深莫測的鍋背。呵呵呵的笑了。
⑦放下飯盒坐在丁香樹下的馬路牙的上,把疲憊不堪的身體在萬籟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開來,自然是一種愜意,也帶來了淺淺的心酸。少年初識愁滋味,我發現丁香花是一種說話聲音不高也不怎么爭搶話頭的花。它甚至不愛說話,春天是個絢麗的季節,然而又乍暖還寒陰晴不定,急著報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風塵,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這一生有多少悲歡需要我們去面對?我偶爾抬抬頭,望望開成了紫色的樹冠,他在微風里微微甩擺。它不看我,我不問它什么,它也沒回答我什么。我不說話,它也不說話。它也許在和風說話,我也聽不清楚他們在聊什么。我只想這么在花樹下坐著,沒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養成了這個無意中的習慣, 無論時光讓我走到哪里, 美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總要在路燈和樹影下,停一停。(選自《散文》2018年第5期有刪改)
15.在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文字,概括作者與丁香花相識的三次經歷。(4分)
在廢品站的園藝書籍里初識丁香花→________   二識丁香花→          三識丁香花。
16.第③段畫線句子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3分)
17. 閱讀下面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5分)
⑴我眼睜睜的看著同學們考完一科后有的興奮有的緊張有的沮喪地從考場出來。嘴里充溢著積年藥液的苦味。(句中“苦味”有什么含義?)
⑵眼前浮現出陳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臉,乾隆先生那威儀天下的尊容,劉墉先生那高深莫測的鍋背。呵呵呵的笑了。(該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18. 通讀全文,結合作者與丁香花的相識經歷,說說從丁香花兒的哪些特點中獲得了怎樣的人生感悟?(4分)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19.作文(60分)
    除夕夜遠遠近近的鞭炮聲帶著我們的思緒回望過去的一年,清明祭祖明明滅滅的火光令人不由自主回望已然的生命路程……在回望中豐富情感,在回望中頓悟提升,在回望中再次感受生命兩岸漸次綻放的花朵芬芳。
請以“回望自芬芳”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②除詩歌、劇本以外文體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現(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常熟市第一中學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
                    初三語文答案
                                          2017.11
1、(1)犀   棲   逍   諦 
  (2)結——節      由——油
2、略
3(1)D
 (2)C
 (3)內憂:國內低跟黨與高跟黨黨派紛爭激烈;外患:國外強敵入侵的危險   。
(4)格列佛潛入水中,用長繩和鉤子把不來夫斯古50艘最大的戰船都拉回了利立浦特,利立浦特國未發一兵一卒就大獲全勝。
4.示例: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逐年擴大,預計到2018年用戶會突破1.2億人,市場潛力巨大。盡管各在線教育平臺賣力吆喝,還是有很多用戶對在線教育不了解,對在線教育的接受程度不理想。
5、(2分)運用襯托或側面描寫手法。作者沒有直接描寫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來襯托(側面描寫)溪水的清澈透明的。天、白云和人影都一一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生動形象地呈現出溪水纖塵不染,透明見底的特點。(答出襯托或側面描寫1分,具體分析1分)
6、(2分)不聞有人和,只有“空谷”中響起“清音”,表達了作者心境之孤獨、寂寥。(1分)一生力主抗金,但和者甚寡,作為一名馳騁疆場的抗金將領,卻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內心充滿了強烈的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1分)
7、D
8、C
9.①皇上與群臣議論怎樣禁止盜賊.有人請求使用嚴厲的刑法來制止。
②所以也就沒有時間顧得上廉恥了。
10.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
11.整治貪官,減少賦稅,要體恤百姓的疾苦。
12、作者想以這件事引出“書寫得好,更需要裝扮好。”的論點(1分)。以事例開頭,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同時又是舉例論證(或者作為事實論據),來證明了“書寫得好,更需要裝扮好!钡挠^點,更有說服力(1分)。
13、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分別舉了海豚出版社出版董橋的書、《一紙平安》的書注重裝幀和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世界名著不注重書的封面的例子,并進行對比,(2分,1種論證方法1分),具體并有力地論證了“一個出版社要把好的書稿做好”的觀點。(1分)
14、不能篩去。前面論述了書要注重封面裝幀(1分);第4節在這個基礎上補充論述了書的顏值、裝幀的好壞在于合適(1分);使論述更加合理、嚴謹、科學,去掉后論述就不夠全面、嚴謹。
15.在廢品站的園藝書籍的初始丁香花——在收音機里聽陳涌泉的單口相聲二識丁香花——深夜里,在胡同的路燈下三識丁香花(4分)
16.承上啟下,承接了上文劉墉的對聯中“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寫出了丁香花繁茂的景象;引出了下文對丁香花的生長環境和生長時間的敘述。(3分)
17.⑴一語雙關,表面是指由于生病,吃藥的藥液很苦;深層是指由于聽力受損不能參加高考。內心感到苦悶、憂傷。(2分)
⑵排比 聯想(想象),通過眼前的丁香花,聯想出陳涌泉、乾隆、劉墉三個人的形象特征,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作者對丁香花的喜愛與贊美。且運用排比,增強語勢,強化感情。(3分)
18.⑴丁香花枝繁葉茂,清香遠溢,告訴我們要努力綻放自己的生命。提升自我品格⑵丁香花生長在胡同深處。告訴我們要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⑶丁香花,不爭不搶話頭,甚至不愛說話。告訴我們要學會自我沉浸⑷不畏懼生命中的一些挫折與苦難,人生是美好的。(一點得一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286815.html

相關閱讀: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