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鄢陵縣實驗中學2018-2019年度初三語文上冊期中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內容預覽:

鄢陵縣實驗中學2018--2018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試題初三年級語文

命題人 劉秀琴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共l0頁,四個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l20分鐘。請用藍、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一、積累與運用(共27分)

1.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2分)( )

A. 鐲子(zhuó) 醇厚(chún) 尋覓(mì) 清洌(liè)

B. 衣褶(zhé) 闊綽(zhuò) 和煦(xù) 契約(qì)

C. 面面相覷(qù) 嗜好(shì) 奢望(shē) 抽噎(yē)

D. 憂郁(yù) 滑稽(jī) 囈語(yì) 饋贈(kuì)

2.下列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2分)

A. 感慨 氣慨 慷慨 慨嘆

B. 緝捕 通緝 緝拿 編輯

C. 佳肴 萊肴 酒肴 肴饌

D. 驚駭 駭然 駭異 駭浪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2分)

一個人在看跑馬,真正的摹仿當然不能實現,她 不肯放棄座位, 有許多理由使他不能去跟著馬跑,所以只能 地摹仿馬的跑動,去享受這種內摹仿所產生的快感。這就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最純粹的審美的 了。

A. 雖然 但是 栩栩如生 鑒賞

B. 不但 而且 心領神會 觀賞

C. 不但 而且 栩栩如生 觀賞

D. 雖然 但是 心領神會 鑒賞

4.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 《項鏈》和《珠寶》是法國小說家莫泊桑的兩篇小說,二者不僅素材相似,都是關于女人和首飾的,而且情節核心都是項鏈。

B. “音樂只能聽,不容易用文字寫出,所以不能不用許多具體的物事來作譬喻。”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其長詩《琵琶行》中的做法堪稱典范了。

C.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是《三國演義》中表現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的精彩的篇章。

D. 冼星海,是中國現代作曲家,《黃河大合唱》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5.古詩文默寫。(8分)

(1). 后值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2). 《琵琶行》中寫樂聲暫歇后心頭縈繞樂音感受詩句是 ,

(3). 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中用相關的景物描寫出邊塞的悲涼,這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緊張而繁重的初三生活雖然讓許多同學意志更堅、信心更足,但的確也讓一些同學感到身心疲憊、心灰意冷,請你用古詩詞中表達樂觀、豪邁之情的句子來鼓勵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使上下文語意連貫。(只填序號)(3分) 竹,是上蒼賞賜給南山的肺,吐納氧氣,滋生水汽,___。

①. 瀉逝于山腳下的洼地②. 凝結在葉間化為晶瑩的露珠

③. 匯成一泓清瑩的靜湖④. 跌落巖縫匯聚成“丁冬”作響的山泉

7.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共7分)

隆中,綠蔭夾道,秀木參天,青山疊翠,風景綺麗,更因“臥龍”諸葛亮(字孔明)曾在此隱居,留下諸葛廬、三顧堂、抱膝亭、躬耕地等眾多古跡而名聞天下,現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假如你是古隆中旅游專線的導游,請完成如下任務:

(1)導游旗上要寫一句古隆中旅游活動的主題語,你認為怎樣寫最合適?(2分) __

(2)在赴隆中的途中,為了激發游客的游興,你給游客出了一幅對聯,讓游客填寫成語完成對聯。你的正確答案是什么?(1分)

對聯:________劉備求賢傳佳話,

一對隆中孔明獻策成大業。

(3)你要帶領游客觀光古隆中,請擬出具體活動步驟(限三步)。(2分)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引導游客到標志性景點拍照留念。

第三步:請游客題寫觀光留言。

(4)主管部門要求每位導游提一條利用三國文化發展當地旅游業的建議。你的建議是什么?(2分)

評卷人得分

二、現代文閱讀(共2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8-13題。(共16分)

回家的花朵

(1)四月的時候,星星點點的蒲公英便綻開了。它們像一坨坨細碎的陽光,金黃在春天氤氳著絲絲縷縷乳白地氣的田塍①上,印滿牛羊蹄印的紛亂村間小道兩側,甚至在山坳背陰處那些還沒有融化的一片一片的殘雪里,甚至村莊生滿幽綠苔蘚的墻基或臺階縫隙里,或者那些泥土斑駁墻頭生滿了蓬草的殘墻敗垣上。

(2)蒲公英開花了,它從草長鶯飛的春天,綻開過長長的夏天,它那微小鵝黃的花盞,甚至金黃到秋天的深處。滿山遍野的野菊染盡鄉村山野的時候,還有三三兩兩的蒲公英開著呢!它們或瑟瑟地開在一個風霜落不到的巖石下,或開在一蓬枯白得如同舊白線的枯草蓬子里,像一簇簇微微燃燒的火苗。它們黃茸茸地亮著,泥土就還醒著,村莊就還醒著,鳥兒和蟲子就還醒著。直到一場漫天漫地的鵝毛大雪之后,它們在白皚皚的雪層下沉睡了,泥土就也沉沉地睡去了,村莊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也都沉沉睡去了。

(3)蒲公英是春天最早醒來的,它醒了,大地就醒了,村莊的春天就醒了,村莊新一輪的歲月就醒了。村莊的女人們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就早早把它們帶進鄰近的城市里,那時它們有的剛剛冒芽,有的剛剛鼓起三五個青豆般嫩嫩的蕾,有的剛剛綻開了黃茸茸的一兩朵花。它們被擺放在城市拐角處的冰冷馬路上,但更多的是被放在簡陋的竹筐里,在村莊女人高一聲低一聲的膽怯叫賣聲中,流浪在城市的喧囂聲或那一條條仄斜而沉寂的幽長小巷里。

(4)它們是到城市尋找它們的親戚的。

(5)那些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人,那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但根須還沒有從鄉間泥土里全部拔出來的人,那些在市聲里沉睡,但夢的腳趾還常常粘滿泥土的人,他們都是蒲公英的親戚。他們常常會買幾小扎的蒲公英,把它晾干了沖茶,或把它冼凈剁碎了摻雜著作為食物,敗火祛毒,給身心重新賦予鄉野的清爽之氣和生活的自然氣息。

(6)我也是蒲公英的一個親戚,從120多里遠的鄉下老家到這小城里來生活,二十余年了,從一個鄉間的木訥青年,成了小城市井中的一個臨近不惑的人。我也常常買三五扎蒲公英沖茶,或者剁碎了攤幾張餅子吃。去年深秋時,我又買回了十幾扎蒲公英,那是些十分新鮮的蒲公英,葉子雖然已經被霜蜇得有些灰黑了,但褐色的根莖卻飽滿豐盈,粘著些溫漉漉的泥土,許多蒲公英已經鼓了些米粒大小的青蕾。我把它們淘洗干凈,攤放在竹篩里靜靜地晾曬。有一個午后,我發現已經晾曬了幾天的蒲公英,有幾朵竟然又開花了,那金黃色的花朵,在根葉已經被曬得一片灰黑的竹篩里分外地耀眼,它們在秋天的陽光里閃著金黃的光澤,像一粒粒淡定的陽光,又像一粒粒金色的星星。

(7)又過了許多天,我發覺那些蒲公英已經徹底風干了,而許許多多的花蕾都已綻開過,花朵早謝了,然后成了一朵朵絨球,當晚風輕輕一吹,那些絨球便沸沸揚揚成一朵一朵的白絮飄起來,像一片片飛揚的微雪,從竹篩里飛揚到陽臺上,然后飄過高高的樓頂,飛進了遠遠的天空里,隨著一縷一縷的風飛走了。

(8)它們是要飛成天上的白云,是要隨著那些流浪的云朵,飛回到遙遠的鄉間的田塍上、山坳里,是要迢迢地回到自己的鄉野老家嗎?

(9)花朵是植物的心靈,是一棵草或一棵樹的靈魂,而蒲公英的靈魂已跟著一縷晚風或流云迢迢回到了它的老家去,來年,它們將又會在河畔、在山澗萌芽,展葉,開花,重新點燃自己的鄉野或田園。而一個輾轉離鄉的人,一個為生計而漂泊游離自己故園的人,他們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心靈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時候能讓自己的靈魂回到那生育和養育我們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10)靈魂或許是不會流浪的,它既已注定永遠屬于某一粒土,不管歲月多么的蒼涼,不管腳步多么的遙遠,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長,不管生命是多么的沉重,它們都是一定要飛回去的,回到那一粒熟稔溫熱的泥土上,回到那一縷低低盤旋的炊煙里,回到那一條歪歪的田塍上,回到那一聲蒼老的召喚里……

(作者:李雪峰)

注釋:①塍(chén?):田間的土埂子。

8.第1、2段的描寫分別表現出蒲公英開花具有怎樣的自然特性?你從中感受到蒲公英具有怎樣的內在品質?(3分)

[答]

9.請你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第二段中“它們黃茸茸地亮著,泥土就還醒著,村莊就還醒著,鳥兒和蟲子就還醒著”這句話。(2分)

[答]

10.村莊女人在城市里叫賣聲為什么是“膽怯”的?作者為什么用“流浪”一詞表現蒲公英在城市里的境遇?(4分)

11.請你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第4段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2分)

12.劃線句中寫到的那些人為什么要“從鄉村走進城市”?你如何理解作者說他們是蒲公英的“親戚”?(3分)

13.文章在最后一段說“靈魂或許是不會流浪的”,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l4一l8題。(共l2分)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朱鐵志

①每個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態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個層次、何種境界,是每一個嚴肅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也決定了這個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魯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所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用于讀書寫作。哈佛大學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校訓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鷹不甘宇下,駿馬難守圈欄。一個志存高遠的人,必定將追求優秀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一種近乎本能的習慣。

②所謂習慣,是一種常態,一種下意識,一種自動化,一種經過長期培養歷練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一種無需思考即可再現的回憶。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腦和肌肉中,成為一種特殊的記憶,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優秀的外化和證明,都會使人眼前一亮,為之折服和贊嘆。

③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可以有一個明確的起點,但肯定沒有固定的終點。但只要不斷追求,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即便生命個體終結,后來者依然可以從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著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優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孿生兄弟。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優秀的,起碼是比較優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勤勉本身就是優秀的代名詞。所有天才無不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請千萬不要輕 易相信天才的神話,那種似乎不需 練習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種不費吹灰之力就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不可太當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樣的特例,于我等也毫無借鑒之可能,不可作為榜樣盲目復制。道理很簡單,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個。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聰明的人從來不把自己當特例,聰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為追求優秀,做什么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意識。食人俸祿,盡其本分,是常人的標準,而在優秀的人看來,是起碼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學,獲得全優成績,將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優秀的頭腦中,僅僅是一個通向優秀的起點而已。因為定位于優秀,別人可以睡的懶覺自己不能睡,別人可以敷衍的責任自己不能推,別人可以視而不見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別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優秀作為一種品質,當然離不開客觀環境。但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運。平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為外在原因。優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離不開客觀條件,但從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懂得: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他們成功的時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對社會、面對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把成功的功勞歸結于客觀條件。他們失敗的時候,往往把原因歸結為自己努力不夠。優秀的人總是說自己不行,認為自己無知;平庸的人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表白、粉飾自己。在真正優秀的人看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優秀是一種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詩人的話:優秀是優秀人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銘。

(摘自《人民日報》2019年4月19日,有改動)

14.認真閱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15.文章首段引用魯迅、哈佛大學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讀文歸納填空:“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一是要不斷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四是___ 。(2分)

17.文章第⑥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為觀點,請你參照下面示例再寫一個具體事例作論據。(2分)

示例:聞一多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終于寫成了《唐詩雜論》。

評卷人得分

三、古詩文閱讀(共l5分)

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9-23題。(共11分)

(甲)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州,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乙)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己定,兵甲己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19.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2分)

以傷先帝之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攘除奸兇攘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將軍既帝室之胄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

B.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以傷先帝之明,

C.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州當獎率三軍

D.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兩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標是______________ _。(用原文回答,2分)

2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體現了前句中的___________ ____,乙段中最能體現老臣心一句話是______ __ _。(3分)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24-25題。(共4分)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24.詩中“驚”字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簡要賞析三、四句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評卷人得分

四、作文(50分)

26.任選一題作文。(50分)

題一:用心去閱讀吧,閱讀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溝通吧,溝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創新的源泉;用心去耕耘吧,耕耘是收獲的源泉……親愛的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你用心去干什么?

請以“我用心去___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

題二:夢會諸葛亮

要求:(1)若選題一,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若選題二,請自擬題目。(2)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外)。(3)字數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我選題_________________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303080.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常州市中考語文試卷
2013年3月九年級語文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題(附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測試題(附答案新人教版)
巴州區萬安小學2018-2019學年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試題及答
寒假接力棒:九年級上冊語文寒假作業答案參考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