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整體難度及特點
本套試題整體難度不大,較去年期中難度有所下降。整體特點延續了北京化學命題的一貫特點:重視基礎,考察全面細致,主要考察學生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例如第24題和第32題。但是題目缺乏創新,也沒有陷阱題,對學生挑戰不大。在細節上,本套試題有幾點變化,比如對于物質的變化和空氣組的考察成從選擇題變成填空題,比如選擇題最后一題出現一道很久未再出現的化學式的計算。
當然,也有老師指出試題中有兩處處不太嚴謹,例如第25題第5小問C選項,考察“S”是否能表示“硫原子”,根據人教版教材(P61)“元素符號表示一種元素,還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所以準確說,“S”能表示“一個硫原子”,所以C選項說“S”表示“硫原子”可能存在爭議。至于第30題第(3)小問,題目問與PM2.5相關的物質。考察空氣污染的問題,空氣污染物主要有兩類:有害氣體和粉塵。有害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氣體;粉塵主要指一些可吸入固體小顆粒。PM2.5的概念教材中沒有介紹,但在課堂中一般都說PM2.5是用來監測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所以本題選項不會給學生選擇正確答案是帶來困擾,但其科學性準確度需要專家來鑒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38741.html
相關閱讀:暑假補習攻堅戰 初三規劃要趁早
秋季學期初三年級化學期末復習題
深入解讀初三時間安排及學習策略
初三政治指導:聽老師講要求
名師指點:初三學習警惕“一夜暴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