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初三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復習題及答案(2013年中考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十單元 酸和堿
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
1.(2013•蘇州)向2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顏色將變成
A.紅色B.紫色C.無色D.藍色
2.(2013•福建)幾種作物適宜生長的pH范圍如下表。取某地土壤浸出液,用pH試紙測得
其顯酸性。則這種土壤不適宜種植的作物是
 作物茶樹棉花水稻甘草
 pH5.0~5.5[:6.0~6.8 6.0~7.07.2~8.5

A.水稻 B.棉花 C.茶樹 D. 甘草
3. (2013•廣州)下列物質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為10的是
A.生石灰 B.醋酸 C.水楊酸 D.食鹽
4.(2013•青島)某同學郊游時不慎被蜜蜂蟄傷,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為減輕疼痛可以在蟄傷處涂抹
 A.食醋(pH≈2)B.牛奶(pH≈6.5)C.礦泉水(pH≈7)D.肥皂水(pH≈10)
5.(2013•廣州)下列物質中屬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6.(2013•蘇州市)下列物質的溶液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變化而增大的是
A.濃鹽酸 B.氯化鉀溶液 C.濃氨水 D.氫氧化鈉溶液
7.(2013•青島市)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其本質原因是
A.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B.都能解離出酸根離子
C.都能解離出氫離子 D.都含有氫元素
8.(2013•珠海)化學使生活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用活性炭檢驗軟、硬水
B.用食醋除鐵銹
C.用小蘇打片治療胃酸過多
D.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劑
9.(2013•煙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體滴到干燥的pH試紙上,待測液體的pH
B.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易得到電子,它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C.催化劑就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
D.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10.(2013•婁底市)從物質的組成角度解釋酸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原因是
A.酸都能在水中電離出H+ 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氫氣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11.(2013•廣州)下列實驗中可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A.向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B.向鹽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鎂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 D.將銅絲放入到硫酸鋁溶液中
12.(2013•上海)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相對應正確的是
A. 天然氣:CO B. 燒堿:Na2CO3 C. 熟石灰:Ca(OH)2 D. 燒堿:KOH
13. (2013•上海)用稀硫酸除鐵銹的原理是
A.FeO + H2SO4=4FeSO4 + H2O B. Fe2O3 + 3H2SO4= Fe2(SO4)3 + 3H2
C.Fe2O3 + 2H2SO=2FeSO4 + 2H2O D.Fe2O3 + 3H2SO4=Fe2(SO4)3 + 3H2O
14.(2013•上海)X可以發生如下反應:1. X+酸=鹽+水;2. X+非金屬氧化物=鹽+水。X可能是
A. 氧化銅 B. 鹽酸 C. 氫氧化鈉 D. 碳酸鈉
15.(2013•蘇州)下列除去雜質(在括號內)選用的試劑(在箭頭右側)錯誤的是
A.CO2氣體(H2O)→生石灰 B.C粉(CuO) →稀鹽酸
C.CaCl2溶液(HC1) →碳酸鈣粉末 D.CO氣體(CO2) →氫氧化鈉溶液
16.(2013•青島)下列化肥屬于磷肥的是
 A.NH4NO3B.Ca(H2PO4)2C.CO(NH2)2D.K2CO3
17.(2013•日照市)進行化學實驗必須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實際的是
A.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稀氨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實驗使用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
C.在實驗室里可用品嘗的辦法區別食鹽和蔗糖晶體
D.配制稀硫酸時,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濃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斷攪拌
18.(2013•金華)科學實驗中,藥品和儀器的存放應符合一定的規范。下列物質存放在對應的容器中,符合規范的是 D

19.(2013•義烏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老師在課堂上為大家做了一個“燃紙成鐵”的趣味實驗:將一張濾紙(組成元索為C、H、O)用FeCl3濃溶液濕潤,在酒精燈上烘 干后點燃,濾紙變黑、紅熱,最終生成黑褐色物質。老師告訴大家,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小陽同學對此進行了分析驗證。
(l)從反應物的組成分析,因為有 元素,反應后可能生成單質鐵;
(2)將黑褐色物質放入稀鹽酸中,發現有連續微小氣泡產生,也可初步證明該黑褐色物質中含有單質鐵。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
(3)證明黑褐色物質中有單質鐵有多種方法,請你列舉一種簡單的、不需要涉及化學反應的方法: 。
(1)鐵;(2)Fe+2HCl?FeCl2+H2↑;(3)用磁鐵吸引
20.(2013•宜昌)下列用品(或其有效成分)及其用途對應錯誤的是
選項ABCD
用品
用途NaCl,做調味品Al(OH)3,抗酸胃藥Cu,生產電線O2,作燃料
21.(2013•瀘州)A、B、C、D為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常見的四種金屬。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請完成以下:
(1)金屬C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 (填“前面”或“后面”);
(2)根據上述反應能判斷出其中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其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用字母填寫);
(3)若A、B、C、D分別為鋅、鐵、銅、銀中的一種,金屬C與H2SO4反應后所得溶液呈淺綠色,則金屬A為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

22.(2013•眉山)某合金由兩種金屬元素組成,取該合金60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應完全后,測得生成H23g,則合金的組成不可能是
A.Fe與Zn B.g與Cu C.Na與Al D.Al與Fe
23.(2013•泰安市)下列實驗方案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A.用稀鹽酸清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B.用氯化鋇溶液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C.用CO2鑒別NaOH和Ca(OH)2溶液 D.用無色酚酞試液檢驗NaOH溶液是否變質
24.(2013•株洲)一些物質在常溫下的近似pH如下表:
物質血漿胃液正常雨水葡萄汁
pH7.35~7.450.9~1.5≈5.63.5~4.5
下列有關上述四種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有葡萄汁顯酸性
B.只有血漿顯堿性
C.正常雨水顯中性
D.胃酸過多的人應多飲用葡萄汁
25.(2013•防城港)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后顯紅色的是
A.NaOH NaC1 CuSO4 HC1
B.KNO3 Na2SO4 NaOH KC1
C.KC1 Ba(NO3)2 HC1 CaC12
D.Na2CO3 Ba(OH)2 KNO3 Na2SO4
26.(2013•德陽)根據下列實驗現象,可以判斷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試液顯紅色的溶液
B.滴加石蕊試液顯藍色的溶液
C.能夠與堿發生反應的溶液
D.常溫下,pH<7的溶液
27.(2013•保山)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動,使用的液體和固體N可能是( 。
①稀鹽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鋅;③水和氫氧化鈉;④水和硝酸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2012•肇慶)少年兒童按如圖時間就餐,口腔殘留食物的pH在一天中的變化如下:

已知口腔若經常保持酸性,容易發生蛀牙,如果只從這一點考慮,你認為三次刷牙時間最好安排在
A.三次吃點心后 B.早、午、晚餐前 C.早餐、午餐、晚睡前 D.早、午、晚餐后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
1.(2013•佛山市)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質是
①鐵粉 ②四氧化三鐵、垩趸F ④氧化亞鐵、輾溲趸瘉嗚F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3•鎮江)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酚酞無現象,則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則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
D.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3.(2013•南寧市)下面是某同學進行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記錄的實驗現象,其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變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4.(2013•青島市)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氫氧化鈣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
B.氮氣常用作保護氣----氮氣化學性質穩定
C.固體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與堿反應
D.氧化鈣可做食品干燥劑----氧化鈣能與水反應
5.(2013•婁底市)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微粒,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堿性較強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6.(2013•青島市)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C.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則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7.(2013•昭通)下列對相關化學知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但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
B.可用二氧化錳區分水和過氧化氫溶液
C.向pH=11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紅色
D.配制1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經過計算、稱量、溶解、裝瓶貼標簽等步驟
8.(2013•湛江)下列圖象正確的是( 。

A.將水通電電解一段時間 B.在一定條件下,氧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

C.向氫氧化鋇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D.向pH=1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水
9.(2013•荊門市)某NaOH固體樣品,可能含有固體KOH和不溶于酸的雜質A,取5.6g該樣品與100g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 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樣品不含任何雜質,則<1.8
B.若=1.8,則樣品中一定含有雜質A,可能含有固體KOH
C.若=1.8,則樣品中至少含有雜質A或固體KOH的一種
D.若樣品中不含A,則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小于7.3%
10.(2013•株洲市)對于復分解反應: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X一定是CuCl2 B.相對分子質量大。篨>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11.(2013•佛山市)右圖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pH變化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氫氧化鈉固體質量
C.A點溶液的溶質為HCl和NaCl
D.檢驗B點溶液的溶質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靜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12.(2013•日照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2nO4、KnO4、nO2三者中n元素的化合價逐漸升高
B. NaCl、Na2CO3、NaOH三者飽和溶液的pH逐漸變大
C.NH4NO3、NaCl、CaO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溫度逐漸降低
D.金、銀、銅金屬活動性順序逐漸減弱
13.(2013•日照)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期間小白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和溫度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經數小時實驗后,U形管A、B兩處的液面會出現下列哪種情況
A.A處下降,B處上升 B.A、B兩處都下降
C.A處上升,B處下降 D.A、B兩處都不變
14.(2013•煙臺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體滴到干燥的pH試紙上,測定液體的pH
B.在化學反應中,鎂原子易得到電子,它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C.催化劑就是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
D.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15.(2013•慶陽)電影《黃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黃金的情節引起了廣泛的熱議.黃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沒有氫氣產生.根據以上信息,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王水”溶解黃金是化學變化;
②金比氫活潑;
③HAuCl4中,Au的化合價為+3價;
④可以將pH試紙伸入“王水”中測其酸堿度;
⑤“王水”可以用鐵質容器盛裝.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

16.(2013•重慶)如圖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其中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是
A.廁所清潔劑B.橘子汁C.食鹽水D.爐具清潔劑
17.(2013•株洲)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圖所示關系時,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②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③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④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
⑤中和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18.(2013•邵陽)如圖兩圓相交部分是五種物質中兩兩之間相互反應的示意圖.下列對反應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a處形成淺綠色溶液B.b處形成大量氣泡C.c處反應放熱D.d處溶液呈紅色
19.(2013•鹽城市)下列四個圖像中,能正確表示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A.向一定量稀鹽
  酸中加水稀釋B.一定溫度下,向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   C.加熱一定量的
  高錳酸鉀固體D.向鹽酸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鉀溶液
20.(2013•廣州市)下列實驗中可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A.向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B.想鹽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鎂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 D.將銅絲放入到硫酸鋁溶液中
21.(2013•南寧)下面是某同學進行堿的化學性質實驗時記錄的實驗現象,其中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無明顯變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氣體,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幾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藍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
22.(2013•蘇州市)向一定體積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鹽酸,溶液pH變化的曲線合理的是A


23.(2013•泰安市)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混合物思路方法選用物質
  A.CO(CO2)吸收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B.CaCl2(HCl)轉化、過濾過量的碳酸鈣
  C.HCl(BaCl2)沉淀、過濾過量的硫酸銅溶液
  D.FeSO4(CuSO4)置換、過濾過量的鐵粉
24.(2013•金華)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各滴加同種試劑.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 B C D
25.(2013•廣州)下列實驗中可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A.向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B.向鹽酸中滴加酚酞溶液
C.向氯化鎂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
D.將銅絲放入到硫酸鋁溶液中
26.(2013•佛山)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質是
①鐵粉 ②四氧化三鐵 ③氧化鐵 ④氧化亞鐵 ⑤氫氧化亞鐵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149553.html

相關閱讀:溶液的形成課后練習題:人教版初三下冊化學
2018-2019年初中化學競賽試題(駐馬店市實驗中學)
2015年中考化學四模試題(含答案)
2014-2015九年級化學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復習專題試題
九年級上冊化學2016年2016年寒假作業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