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號 一 二 總分
7 8 9
得分
一、 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
1、一個生態系統中的四種生物構成食物鏈的關系。在某一時期,它們的相對數量關系如下圖所示。如果乙的數量增加,則會引起( )。
A、甲、丁的數量增加,丙的數量下降
B、甲、丙數量增加,丁的數量下降
C、丙、丁的數量增加,甲的數量下降
D、甲、丙、丁數量都下降
2、下面是四種植物形態敘述。與此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是“泰山迎客松”,它的松果不是果實,種子無果皮包被,適應陸地生活。
B、乙是玉米,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實,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C、丙是腎蕨,形態優美。其根、 莖、 葉中有輸導組織,用孢子繁殖。
D、丁是水綿,生活在海水中,細胞中無葉綠體,有根、 莖、 葉的分化。
3、 下圖中甲是在有光照條件下驗證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裝置,乙和丙是另外兩個裝置。通常可以作為甲的對照試驗的裝置是( ) A、只有甲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4、種子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胚。它是由下圖中的( )受精之后發育成的。
A、④
B、②
C、①
D、③ 5、“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從細胞結構上看,引起楓葉顏色變化的物質存在于( ),是由( )控制的。
A、葉綠體、線粒體 B、液泡、葉綠體 C、液泡、細胞核 D、細胞質、細胞核
6、請指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的正確順序是( )。
、龠x葉的部分遮光后,置于光下 ②把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郯堤幚怼、苡玫庖喝旧 、萸逅慈~片、抻^察葉片顏色的變化
。 ①③②⑤④⑥ 。垄邰佗冖茛堍蕖 。 ①②③④⑤⑥。 ③①②④⑤⑥
二、非選擇題(共18分) 7、請根據下圖分析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物質華能量來自圖中的 的 作用。
(2)完成過程②的是生物的 ! 。
。ǎ常﹫D中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為 。
(4)如果此生態系統受到重金屬污染,那么,身體內積累重金屬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5)寫出圖中的一條食物鏈 。
(6)要想提高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應該 。
8、同學們想要探究與種子萌發相關的條件。他們的做法如下。
(一)、實驗步驟
(1) 取三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別標記為A、 B、。谩T诒赘麂伾先龔埐徒砑,加入適量的水,浸濕餐巾紙。
(2) 。常傲|S豆種子分別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紙上。
(3) A杯不做處理,B杯用黑布完全罩住,C杯內抽干氣體并密封。然后,將A、B、C都置于2 2度—26度的環境中。(如圖)。
(二)、實驗現象:幾天后,A、 B兩杯內的種子多數萌發,C杯內的種子不萌發。
(三)、回答問題:
(1)、根據實驗結果,你認為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要滿足
。
(2)、要證明光照對種子萌發有無影響,應選用 作為對照試驗。該實驗的結論是 。該實驗的變量是 。
(3)、 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
A、胚 B、胚根 C、胚芽 D、胚軸
(4)、請你指出該實驗中一處明顯不足 。
9、下圖是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標有5×、10×、物鏡標有10×、40×。看圖回答:(1)、觀察洋蔥內表皮細胞時,想要觀察到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的鏡頭組合為 。(用標號作答)。物鏡和玻片標本的距離是 。(用標號作答)
(2)當由視野①變為視野②時,操作的方法是 。
(3)、若在視野中發現一個異物,若移動裝片,異物不動,轉換成高倍物鏡后異物不動,此異物可能在 上。
(4)、顯微鏡下,人的紅細胞和洋蔥內表皮細胞相比,二者都沒有的結構是( )
A、細胞核 B、葉綠體 C、細胞壁 D、線粒體
2009——2010學年期中考試初四生物試題標準答案
一、 選擇題:
1、C 2、D 3、 B 4、 A 5、 C 6、 B
二、非選擇題:
7、 (1)綠色植物 光合
(2)呼吸作用
(3)分解作用
(4)黃雀
(5)綠色植物 蟬 螳螂 黃雀
(6)增加食物鏈中生物的種類
8、(1)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
(2) A 和 B 光對種子萌發沒有影響 光照
(3)B
(4)三個杯子中的種子數量應該相等
9、(1)1和4 ④
(2) 把玻片標本向左移動
(3)目鏡
(4)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01151.html
相關閱讀:2018年中考生物消化吸收試題匯編
2015年九年級生物4月月考試題(附答案)
2018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2015年中考生物第二次模擬試題(含答案)
2015年中考生物細菌、真菌和病毒試題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