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自主復習
1、背景: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技術,強兵富國, 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2、時間: 19世紀60年代??90年代
3、代表: 中央: , 地方:曾國藩、 、左宗棠、張之洞。
4、主要內容:A以“ ”為口號,創辦新式軍事工業(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
B以“ ”為口號,創辦新式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C興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同文館)
D創建新式海軍??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
5、性質:是一次失敗的 的自救運動。
6、評價:(1)局限 :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2)意義: 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先進的科學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同時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國 的開端。
(二)、戊戌變法
1、序幕: 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的 (要求拒和遷都、變法)
2、代表: 康有為、 、譚嗣同——資產階級維新派
3、發展: 在北京創辦《 》(《中外紀聞》)和組織 。
4、高潮: 百日維新(1898年6月-9月光緒皇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京師大學堂??新式學堂(北京大學)
5、結果: 為代表的頑固派發動政變,鎮壓了變法運動。( ——為變法而犧牲的第一人)
6、進步意義: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利于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治;有利于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
7、啟示: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能使革命獲得成功。
(三)、辛亥革命
1、興起: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 。
1905年創辦 (第一個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在日本東京成立,創辦機關刊物《民報》。革命綱領:驅除韃虜, , ,平均地權。
2、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 、 、 主義
3、高潮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1912年, 正式成立,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頒布了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4、性質: 一場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5、評價: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我國兩千多年的 ,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失。 沒有完成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失敗的原因:因為資產階級政治上的軟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群眾,不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不能使革命獲得成功。
(四)、新文化運動
1、原因: 袁世凱為復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2、標志: 1915年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新青年》)
3、陣地: 《新青年》;北京大學。 口號: 、 。
4、代表: 陳獨秀、 、胡適、 。
5、主要內容: 前期 :提倡 反對專制;提倡 反對迷信;提倡 反對舊文學。
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李大釗《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庶民的勝利》)
6、性質: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運動
7、評價:意義:它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 的傳播創造條件。
局限: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和絕對肯定的傾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
近代化的探索——基礎夯實: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洋務運動的評價,正確的是( )
①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②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毕胍幌耄@是哪個派別的主張
A、頑固派 B、洋務派 C、資產階級維新派 D、資產階級革命派
3、19世紀60、70年代,在中國經營的外國輪船公司因為洋務運動的興起,生意大受影響,中國海關進口的洋布等數量也大大減少。上述材料說明洋務運動 。( )
A.吸引了私人資本投向近代民用工業 B.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C.對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務運動達到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
4、洋務派舉辦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
A、自強新政 B、發展資本主義
C、抵制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 D、利用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頑固派的阻撓、破壞 B、洋務運動未徹底變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 D、未真正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
6、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以后,李鴻章傷感地反省,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睂@句話的理解最為正確的應當是( )
A.洋務運動一無是處 B.洋務運動勞而無功
C.洋務運動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樣子
D.洋務運動沒有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
7、踐行了自己“各國變法,都是經過流血才成功的。中國還沒有人流血,讓我來作第一個吧!”的豪言壯語,為變法圖強甘愿流血犧牲的愛國志士是( )
A.鄧世昌 B.康有為 C.梁啟超 D.譚嗣同
8、康有為、梁啟超作為偉大的歷史人物永載史冊,主要是因為他們( )
A、發起了洋務運動 B、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C、領導了辛亥革命 D、參加了新文化運動
9、下列不屬于百日維新變法內容的是 ( )
A.改革政府機構B.不許私人興辦工礦企業C.訓練新式軍隊D.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10、19世紀末,中國近代化的核心內容是( )
A.學習西方軍事技術B.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學習西方經濟技術D.學習西方自然科學
11、戊戌變法運動的實質是( )
A.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斗爭 B.開明地主與頑固官僚的斗爭
C.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的斗爭 D.西方文化與傳統儒學的斗爭
12、戊戌變法運動突出的歷史功績在于( )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動政治改革 C.發展社會經濟 D.促進思想啟蒙
13、今年是辛亥革命98周年,小張想實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發的地方,他應該到(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武昌
14、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 )
A.人文主義 B.啟蒙思想 C.三民主義 D.社會主義
15、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
16、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包括( )A、民權主義B、民主主義C、民生主義D、民族主義
17、由于三民主義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對革命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為( )
A、革命缺乏堅強的領導核心 B、革命陣營成分錯綜復雜
C、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D、資產階級革命派總想妥協
18、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巨變的是( )
A.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 B.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近代化
C.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D.五四運動的發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19、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后開始采用民國紀年,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國23年,請問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34年 B.1936年 C.1938年 D.1939年
20、若將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歸納為一個專題,這個專題的名稱可以確定為( )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響 C.政治改革的意義 D.民族戰爭的結果
近代化的探索——拓展練習
1 .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3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先后發生了三次偉大革命。 其中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新民主主義革命 C .社會主義革命 D .改革開放
2.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百度網站上輸入“1912 年的 中國” ,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
A.張騫的大生紗廠宣告破產 B.京張鐵路全線通車三周年紀念典禮舉行
C.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狂人日記》 D.《申報》刊登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消息
3. 2009 年中國《工業化藍皮書》指出:船舶制造工業是我國當前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行業,該行業在我國近代開始于( )A.鴉片戰爭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4.洋務派掀起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
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B.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C.抵制外國經濟勢力 D.維護清朝統治
5、洋務運動中洋務派提出的口號是A.民主、科學 B.民族、民權、民生C.自強、求富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6.圖中人物及其同仁的英勇就義使試圖通過改良實現救亡圖存的人們希望落空, 丟掉幻想的愛國者們后來發動了(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運動
7.下列四組搭配中,錯誤的一組是()
A.林則徐—虎門銷煙 B.鄧世昌—黃海海戰C.李鴻章—洋務運動 D.陳獨秀—戊戌變法
8.胡適在 1923 年給友人的信中寫道:“25 年來,只有三個雜志可代表三個時代,可以說創造了三個新時代:一是《時務報》,一是《新民叢報》,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創造的 “新時代”指的是( )A.君主立憲時代 B.民主共和時代C.民主科學時代 D.尊孔復古時代
9.近代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實現強國之夢不斷汲取先進思想,大膽實踐,與時俱進,最終探索出一條民族復興之路。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圖一《海國圖志》 圖二《天演論》 圖三《民報》 圖四《新青年》 圖五《共產黨宣言》
(1)圖一著作的作者是誰?他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
(2)圖二譯著提出了哪些進步觀點?
(3)在圖三的發刊詞中,孫中山將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什么思想?以其為指導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什么?
(4)以圖四為主要陣地的思想解放運動高舉哪兩面大旗?圖一至圖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試概括這一歷程的特點。
(5)圖五著作的出版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名稱是什么?
10、材料一: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材料二: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軍隊等。
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反映了哪個國家的那次改革的內容?(2分)
(2)從背景、內容和作用方面分別概括出這兩次改革的相同點?(3分)
(3)這兩次改革的結果如何?原因是什么?(4分)
11、材料:中國和日本都是亞洲重要的國家,在世界近現代史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有很大的差異。情根據所學的知識,回答下列的問題:
(1)19世紀最后40年,中日兩國都進行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和改良,請指出其名稱和結局。
(2)20世紀60-70年代,中日兩國的經濟發展的狀況有何不同?為什么?
(3)20世紀60-70年代,中日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狀況對我國經濟建設有何意義?
參考答案1.A【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是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2.D 【解析】根據上述四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來判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于 1912 年 1 月1 日宣告成立。3.B 【解析】洋務運動創辦了民用工業,涉及到煤炭、紡織、交通、船舶制造工業,所以船舶制造工業最早始于洋務運動。4.D 【解析】洋務運動是由清朝官僚地主階級發起的自救運動,其目的是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而不是為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5.C 【解析】洋務派提出“自強”創辦了軍事工業;為了“求富”創辦了民用工業。6.C 【解析】戊戌變法失敗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丟掉改良實現救亡圖存的希望轉而宣傳革命思想,發動了辛亥革命。7.D8.C9、1洋務運動。2福州船政局。3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4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10.(1)魏源;師夷長技以制夷。(2)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后勝于今。(3)三民主義或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民主,科學;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或經歷了從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學習過程。(5)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322998.html
相關閱讀: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