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高中招生歷史考試題(有答案)
科綜合綜試題(歷史部分)
11.臺灣人民發布廣告聲明:“惟臺灣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預。設(日本)以干戈從事,臺民惟集萬眾御之。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边@一告發布的歷史背景是
A.《南京條約》的簽訂B.《璦琿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D.《辛丑條約》的簽訂
12.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泰西各國火輪兵船直達天津,藩籬竟成虛設……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蓖位实蹨首嗪,左宗棠創辦了
A.江南制造總局B.福州船政局C.輪船招商局D.京師大學堂
13.右圖中,①所示趨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戰爭的勝利
B.井岡革命道路的開創
C.中國人民開始局部抗戰
D.中國工農紅軍聽長征
14.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國際條件雖然不利,但仍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堅持下,擋住了日本百萬大軍的進攻。該情形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A.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
B.中國人民的持久抗戰
C.中國抗戰的正義性
D.日本的戰略失誤
15.清末創辦于上海的《申報》,后 成 為全國第一大報,其原因不包括
A.為方便大眾閱讀,編寫了通俗易懂的白話增刊
B.及時報道國內外發生的重大,刊發評論
C.刊登廣告,便利民眾生活
D.大量編輯出版當時使用的教科書和字典
16.《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印記,成為民眾了解黨和國家政策的風向標。下列社論發表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是
A.在偉大愛國主義旗幟下鞏固我們的偉大祖國 B.把無產階級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C.在十五精神指引下勝利前進 D.迎接新世紀的曙光
17.右表是某研究的一部分。由其內容可見,該部分的研究主題應是
時間:1771年
查閱的報紙:《美洲海報》和《美洲海報增刊》。
奴隸船只數:30艘
船只從何處:(1)幾內 亞族群(黃金海岸9艘;幾內亞海岸1艘)(2)班圖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蘇丹族群(岡比亞和塞內加爾3艘)
公布的黑人人數:6990人
逃亡奴隸最多的族群:班圖族(剛果人),根據大約950份通告計算。
A.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B.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
C.黑人奴隸貿易
D.第一次工業革命
18.“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穩步恢復。它滿足了勞動者的經濟要求,受到廣大農民工人的歡迎,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 主要論述了新經濟政策
A.實施的背景B.實施的內容C.實施的過程D.實施的結果
19.歷史漫畫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右側漫畫反映的史實是[:學
A.羅斯福新政的實施B.綏靖政策的推行
C.馬歇爾的實施D.“冷戰”政策的結束
改革開放是社會發展變化中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卮20-22題。
20.他在國務會議上宣稱:“繼續拖延只會更加引起災禍,只會對整個國家,特別是對地主會造成有害的、災難性的后果。”為此“他”
A.頒布了《權利法案》 B.通過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C.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D.推行了“明開化”政策
21.陜西農民侯永祿在日記中寫道:7月9日,路一大隊第五生產隊在我家門口的樹底下召開社員會,討論本隊實行哪一種生產責任制。經過表決,全隊到會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只有公壽媽和我說是“應該包產到戶”……該日記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開展
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動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
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卮23-25題。
23.毛澤東的下列題詞,旨在推動學藝術繁榮發展的是
29題.讀圖,回答問題(6分)
(1)圖一、圖二反 映的史實是毛澤東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哪一領域做出的不懈努力?(2分)
(2)該領域在當時取得的重大成就對中國、世界各有何重大影響?(4 分)
30、學以致用,解決問題。(9分)
辛亥革命大事記(1912年部分)
時間主要內容
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表《臨時大總統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竭盡表示將“盡掃帝制之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以達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孫中致電南方議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 帝退位、袁世凱宣布共和,則正式辭臨時大總統職,將政權讓于袁世凱。
2月12日清宣統帝溥儀下詔退位。帝制終結。
2月13日袁世凱致電南京臨時政府,宣言贊成共和。
3月3日中華同盟會本部在南京召開會員大會,制定新綱領,宣布以“鞏固中華民國,實行民生主義”為宗旨,推舉孫中為總理。
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
3月11日孫中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其中第一、二、四條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 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4月1日孫中正式宣告辭去臨時大總統職。
(1)大事記中《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規定集中體現了三民主義中的哪一主義?(2分)
(2)以上大事記可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實現這一主義進行了艱苦斗爭。其斗爭形式有哪些?(4分)
(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踐行這一主義的重大歷史意義。(3分)
31.探究問題。
二戰后的德國歷史連續書寫了成功。它吸取德國法西斯化的教訓,完成了明進化,發展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它抓住機遇實現了統一。2008年以的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元債務危機,也沒有對它造成損傷。2011年它的經濟增長率在歐洲最高,并超過了美國。
“德國是歐洲的德國”,1989年統一前夕,德國曾經向歐洲這樣承諾。今天,隨著歐洲與德國實力的消長,這個承諾還算數嗎?前不久,93歲高 齡的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疾呼:當前德國政治存在失去方向的風險,絕對不能走上民族自私自利的路,那條路越走越窄。千萬別忘了,歐洲人對德國有著怎樣的歷史疑慮,多么害怕它以自我為中心。德國絕不能因為經濟強大,就理所當然地在歐洲索取地位。
??摘編自王劍南《當德國再次強大》,載《世界知識》2012年第2期
(1)19世紀后期,德國因為經濟強大,就“理所當然”在歐洲索取地位。為此它組建了哪一軍事侵略集團?(2分)最終給德國造成了什么惡果?(2分)
(2)當今德國經濟再次強大,它在歐洲再次索取領導地位的一幕能否重演?(2分)請結合、問題和所學知識從多角度論證你的判斷。(6分)
32題.閱讀材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8分)
材料一:下面是世界歷史上兩位杰出人物的傳記目錄。
目錄
一、英人后裔 歷經維艱
二、初顯身手 表現不凡
三、辭職回家 娶妻務農
四、眾望所歸 出任司令
五、率軍出征 投身獨立
六、臨危不亂 連戰連捷
七、經受考驗 頑強戰斗
八、指揮若定 打敗英軍
九、再度出 兩任總統
十、發表別辭 忠告后人目錄
一、金色年華
二、獲得博士學位
三、《萊茵報》任職
四、流亡法國、英國
五、偉大友誼
六、共產主義者同盟
七、《共產黨宣言》
八、《資本論》
九、公社革命
十、巨星損落
材料二:全國政協
(1)根據材料一中的人物傳記目錄,判斷兩位主人公分別是誰。(4分)他們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各有何重大貢獻?(4分)
2012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化考試
科綜合綜試題(歷史部分)
11121314151617181920
CBBADACDCC
2123
DD
29.(1)外交(2分)(2)中國:提升了中國國際地位;為中國現代化濺射贏得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推動了世界多極化趨勢;有利于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等(評分說明:每點兩分,共4分。分別打出兩個方面的任意一點且意思相近即可)
30.(1)民權主義(2分)(2)發表通電(或宣言);進行談判;制定綱領;立法等(評分說明:每點兩分,共4 分。分別打出兩個方面的任意一點且意思相近即可)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評分說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31.(1)三國同盟,(2分)成為任人宰割的戰敗國(評分說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答案一:不能(2分)
因為:德意志民族是個善于吸取歷史教訓的民族。歐洲一體化進程符合德國的利益;聯合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作用在加強;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制約了霸權主義;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是各國聯系密切, 機遇、挑戰并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等這些因素使德國在歐洲再次索取領導地位的一幕不能重演。(評分說明:從其中3個角度作答即可,每個角度2分,共6分。若從其他角度或論據;論證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答案二:能(2分)
因為:德國有在歐洲索。活I導地位的歷史;世界大國經濟實力的變化,曾導致地區和世界秩序的調整,如英國爭奪殖民霸權,美國奪取世界霸權、蘇聯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現今美國全球擴張屢屢得手,可能激起德國爭霸的欲望;歐元區債務危機若傷害德國,為了自身利益,它可能在歐洲采取行動等。這些因素使德國在歐洲再次索取領導地位的一幕可能重演。(評分說明:從其中3個角度作答即可,每個角度2分,共6分。若從其他角度或論據;論證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
32.(1)華盛頓(2分)馬克思(2分)華盛頓:在美國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推動了歐洲革命和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進程(評分說明:2分。意思相近即可)馬克思:創立了馬 克思主義,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評分說明:3分。意思相近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3804.html
相關閱讀: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