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是承載歷史的符號,通過“甲骨卜辭”可以了解到
A、 夏朝的歷史 B、商朝的歷史 C、秦朝的歷史 D、漢朝的歷史
2、和右邊的歷史短劇臺詞(片段),相關聯的是
A、 商鞅變法 B、張騫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3、被譽為世界奇跡的萬里長城充分反映了
A、 古代人民的智慧 B、秦滅六國的慘烈
C、焚書坑儒的殘暴 D、閉關鎖國的愚昧
4、穿越時光隧道,今天北京的一個商人在隋朝時要乘船要到都城經商,如圖所示,他要經過大運河的
A、 永濟渠 B、通濟渠 C、邗溝 D、江南河
5、中共中央發布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大力提倡“例行勤儉節約、嚴守廉潔從政”。歷史上曾有“戒奢從簡”的帝王,其典范是
A、 漢武帝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忽必烈
6、“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大量鹽”,這是13世紀歐洲的一位旅行家對鹽城這塊古老大地的描繪,他是
A、 哥倫布 B、查理?馬特 C、馬可?波羅 D、但丁
7、比較和歸類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選項中屬于“中外關系”的是
①鄭成功收復臺灣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亂③雅克薩之戰④左宗棠收復新疆
A、 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4年諾貝爾委員會給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頒獎詞是“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據民間故事創作的神魔虛幻世界的長篇小說是
A、 《水滸傳》 B、《三國演義》 C、《西游記》 D、《紅樓夢》
9、小明自主學習了“科舉制的演變”這一專題,他的學習筆記中錯誤的是
A、誕生于隋煬帝時期 B、唐朝時期逐漸完善
C、明朝實行八股取士 D、新文化運動后廢除
10、洋務運動被看作是中國近代化實踐的起點,這個觀點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 B、它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創辦了一批機器大生產的工業 D、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
1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對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生動的寫照。說它“畸形”,從行業看,是因為主要集中在
A、 輕工業 B、重工業 C、造船業 D、冶鐵業
12、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實現了“飲馬長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洋軍閥的腐朽渙散 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C、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實現
13、疑是問之源。為研究“九一八”事變的真相,某學者搜集了如下資料,其中你認為可質疑的是
A、東北將士的回憶 B、國民政府的絕密檔案
C、東北人民的控訴 D、日本當時媒體的報道
14、右圖是華君武先生在抗日戰爭后作的一副漫畫,名為《磨好刀再殺》。這幅畫揭穿了
A、國民黨假和談真內戰的陰謀
B、法西斯集團吞并中國的企圖
C、蔣介石對日本的姑息縱容
D、日本右翼勢力抬頭的危險
15.右圖是根據鹽城市某縣的水稻畝產量數據柱形圖,其中1958年的畝產量遠遠高于其它年份。你認為主要原因是
A.該縣風調雨順水稻喜獲大豐收
B.該縣使用了袁隆平的水稻技術
C.“大躍進”運動中浮夸風盛行
D.該縣廣大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16、下列搭配正確的是
①王羲之——書圣 ②詹天佑——京張鐵路
③魏源——豐厚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④鄧稼先——兩彈元勛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訪談當事人是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之一。要了解下列歷史事件,最適合當下中學生采用此法的是
A、 戊戌變法 B、五四運動 C、西安事變 D、土地改革
18、某歷史學習小組開展“古希臘——西方文明之源”主題探究活動,下列與此主題無關的是
A、 《天方夜譚》 B、《荷馬史詩》 C、浮力定律 D、伯利克里改革
19、在歐洲某個時期,游記成了暢銷書,水手變為最令人羨慕的職業,海外探險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事。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啟蒙運動 D、鄭和下西洋
20、貝多芬創作的《英雄交響曲》,在扉頁上寫有“題獻給拿破侖,可當他得知拿破侖稱帝時,憤然將題字改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作”,此舉充分體現了貝多芬的
A、愛國主義精神 B、英雄主義精神 C、民主主義精神 D、浪漫主義精神
21、解釋右圖所示天文現象的規律是
A、微積分理論 B、生物進化論 C、杠桿定律 D、萬有引力定律
22、紀錄片《大國崛起》中有一句解說詞:“它是第一個邁進現代社會的國家,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時候,它是世界發展的領頭羊”,這只領頭羊是指
A、 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23、“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這是法國元帥福熙聽到某個條約簽字后的預言。該條約是
A、 《辛丑條約》 B、《凡爾賽和約》 C、《九國公約》 D、《慕尼黑協定》
24、不同的國情決定了不同的道路和治國方略。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君主立憲政體是當時英國國情的產物 B、“農村包圍城市”道路適合中國實際
C、新經濟政策促進蘇俄經濟的恢復發展 D、“斯大林模式”始終發揮著積極作用
25、第五屆金磚國家峰會的主題為“金磚國家與非洲:致力于發展、一體化和工業化的伙伴關系”。這體現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最主要趨勢是
A、 區域集團化 B、多極化 C、自由化 D、全球化
二、材料:本題共3小題,第26題7分,第27小題9分,計25分。
26、創新是國家強盛和民族進步的靈魂,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思想創新】 【科技創新】
材料一: 材料二:科技成果商品化周期
學派代表人物
儒家孟子、荀子
道家莊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韓非子
…………
19世紀50年
一戰前30年
二戰后7年
20世紀70年代3~5年
【政策創新】 【制度創新】
材料三:(新政時期)羅斯福政府通 材料四:1997年的一副對聯
過國會制定七百多個法案。如整頓金
融的《緊急銀行法》以及
《全國工業復興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
請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戰國時期思想上的何種局面?(1分)
⑵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怎樣的顯著特點?(2分)
⑶依據材料三概括羅斯福新政的特點。(2分)
⑷從材料四看出“一國兩制”構想主要用于解決什么問題?其實踐的成果是什么?(2分)
27、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中俄兩國山水相連,是好鄰居、好伙伴、好朋友。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書紀》載“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材料二:每一(簽字國)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
————————《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三:在上海五國機制的基礎上, 2001年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豐富了由中俄兩國始創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系。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材
請回答:
⑴閱讀材料一,指出日本政府“常達”唐朝的行為。到19世紀末,日本卻挑起了侵華戰爭,說出戰爭的名稱及對華主要影響。(3分)
⑵材料二中的“三國同盟成員國”指哪三個國家?宣言的發表有何意義?(2分)
⑶材料三中闡述的中俄新型國家關系的特點是什么?早在1953年,周恩來總理就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問題提出了什么原則?(2分)
⑷綜合上述材料,請用一句話談談你對國與國關系的認識。(2分)
28、抗爭與探索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之一。某歷史興趣小組準備就此開展探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其中。
步驟一:解讀材料
中國近代史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逐漸形成瓦解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對外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對內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歷史。
——————《歷史課程標準》
⑴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近代中國人民要實現的兩大主要目標。(2分)
步驟二:文匯歷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十八大報告
⑵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什么?最早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黨的哪一次代表大會?(2分)
步驟三:圖說歷史
圖一農奴“解放者”
亞歷山大二世 圖二 林肯在戰場上 圖三 明治初期的小學課堂
⑶指出圖二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并依據這組圖片的歷史信息,歸納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征。(2分)
步驟四:感悟現實
冷戰結束后,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不斷,成為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權主義利用并介入這些矛盾,紛爭,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直接威脅世界和平。
——————人教版九年級教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7650.html
相關閱讀: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