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期末考試臨近,一些學生就會變得忙亂而又緊張。有的學生是因為沒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面對期末考試心緒不寧;有的學生是因為平時知識過于松散需要梳理而變得整日忙碌。那么怎樣才能做好期末復習,考出自己真實的學業水平呢?調整好心態,不要去考慮“期末考試考不好怎么辦?這么多時間都浪費了,只剩幾周時間怎么能夠補起來?”之類沒有意義的問題,也不要想著把每一個知識點掌握,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的,任務規定得多多的,超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這些做法、想法都易產生焦躁情緒。只有讓復習具體,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鞏固強化所學知識,考生才能考出最佳成績。
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冷靜下來,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定做一套復習計劃。我們也依據常規和經驗,總結幾點高分考生的復習經驗,供參考學習。
一、歸類列表
認真看課本上每章的復習小結,讓復習小結了然于心,然后在復習考題上進行延伸拓展。課本上的知識常常是零散的,要想把它變成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進行一番加工整理,理清知識要點,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知識網絡,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學過的知識才記得牢,用得活。
二、過電影式復習
復習以單元或者分類的形式列出來之后,把所有的知識要點在腦子里像放電影一樣再過一遍,加深印象。這樣比捧著書本去復習效果更好。將一學期的試卷和講義整理、裝訂,在錯題上做上顯眼的記號,有計劃地看或者做錯題。這樣可以避免以前所犯的錯誤。如果看過一次就能掌握的,將這題劃去;看了兩次以上還沒有掌握的,要多請教與練習,直到錯題基本攻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學會分享與合作、學會學習,將會讓自己一生受益。
三、讀寫結合
制定看書計劃,繪出知識結構網絡圖,然后根據繪出的網絡圖去發散,聯想基礎知識和每個知識點的應用,學會自我檢測。加大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復習力度,充分利用點滴時間,多記幾個公式,多背一個知識點,把有限的時間變成無限的力量。在閱讀課本的基礎上,注意通過梳理重點,將所學知識歸納總結,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力求把課本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結構。
四、查漏補缺
適當分析老師布置的期末模擬試題,多做那些自己認為在知識點的理解上或應用上比較薄弱的題,對一些難題可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加強與同學、老師的交流。還可以把平時作業中所出現的錯誤,再進行一次分析,確保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五、融會貫通
分析自己平時得分的分布情況,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實驗題都要計算得分比例,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容易得分的部分,不要平均使力,否則得不償失。
六、巧用方法
復習的目的是將遺忘的知識重新熟悉,未懂的知識弄懂弄通,零散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熟練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觀察、綜合、分析等能力,并能解決一些問題。要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復習得法,事半功倍。常用的復習方法有:歸納法、網絡法、對比法、閱讀法、專題法等。復習的方法很多,不論哪種方法,只要合適自己,對自己的復習有幫助,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適當訓練
復習時,還要堅持精練適量習題。練習的目的是保持解題熟練程度,鞏固自己的自信心。練習要講求效率,題量不要太多,難度不要太大,要特別注意解題格式規范,步驟有理有據。通過精練,對習題進行思考、分析、歸納,研究解題思路和方法,總結解題規律。這些往往比多做題更重要。
八、字跡工整
答題時,字跡要清晰,不要潦草,不要一句話連一句話,排列有序,不亂涂亂畫。如果老師看不清楚,是很影響得分情況的,但是往往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還是經常得不到學生的重視。
總之,復習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多思考、多動筆,樹立信心,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就能在期末考試中充分展現自己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85974.html
相關閱讀:秋季學期初三年級化學期末復習題
初三政治指導:聽老師講要求
暑假補習攻堅戰 初三規劃要趁早
名師指點:初三學習警惕“一夜暴富”心態
深入解讀初三時間安排及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