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試題
一、(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涂在答題卡上)
1.在南京下關靜海寺內懸掛了一口警示鐘,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國恥。這與170年前哪一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有關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我國當代一位著名學者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從右圖我們可以解讀的歷史是
A.近代中國大門開始被打開 B.英法聯軍攻占北京
C.洋務運動破產 D.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
3.中日《馬關條約》的簽訂,在國內直接引發的事件是
A.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公車上書
C.外國在中國開設工廠 D.促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4.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A.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C.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沉重打擊了中外 反動勢力
5.美國總統羅斯福說:“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的話說明
A.中國抗戰取勝的根本原因是國共成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B.中國抗戰扭轉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一百年中國屢敗的局面,洗刷了中華民族的恥辱
C.中國的抗日戰爭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D.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和重大犧牲
6.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兩者的相同點有
①張學良都直接參與其中 ②中國共產黨都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局面 ④都預示著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皯鹨蹌倮膫ゴ笠饬x是
A. 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 B. 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進攻
C.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覆滅 D. 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成為定局
8.下列哪些節日的由來與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①端午節 ②青年節 ③建軍節 ④國慶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建國初期,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边@說明當時我國必須
A.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 B.加速實現手工業合作化
C.逐步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D.優先發展重工業
10.下表反映了安徽省鳳陽縣糧食生產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況,這種變化直接得益于
年代1980年1981年1982年
糧食產量5.02億公斤5.70億公斤7.15億公斤
A. 人民公社制度的實行 B.鄉鎮企業的發展
C.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 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
11. 某同學查找了“挺進大別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國兩制”等資料。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與該同學的探究作業密切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A. 鄧小平 B. 朱德 C. 彭德懷 D. 賀龍
12.右圖是歐洲人繪制的一幅世界地圖,其反映了世界開始被連成了一個整體,根據你所學知識判斷該圖最早可能出現在哪一事件之后
A.新航路開辟后 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后
C.美國獨立戰爭后 D.第一次工業革命后
13.當今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仍是英國國家的象征,但國家最高權力卻掌握在國會而不是伊麗莎白二世手中,這種政治制度源于英國歷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
A.《獨立宣言》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法典》
14.他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式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但誰也無法否認他對法國和歐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這位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是
A.查理 B.拿破侖 C.羅伯斯庇爾 D.路易十六
15.以下關于英國、法國、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準確的是
A.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B.封建專制制度腐朽的結果
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結果 D.殖民壓迫民族獨立愿望的增強
16.某校九年級的一位同學,對所學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歸納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這場危機具有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等特點 ②它導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
③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嚴重的政治危機
④經濟危機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的勢力乘機抬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右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的一次重大軍事行動,它使法西斯德國陷入到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它是
A. 莫斯科保衛戰 B. 斯大林格勒戰役
C. 中途島戰役 D. 諾曼底登陸
18.改革和革命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推動力。下列事件中,使俄國社會性質發生根本變化的有 ① 1861年改革 ② 1917年“二月革命” ③ 十月革命 ④新經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世紀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三次大的演變,按其形成的先后順序排列下列的一組是
A.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
B.兩極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多極化趨勢
C.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兩極格局
D.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0.一位當代西方史學家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蹦壳坝蓺W洲國家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是
A.國際聯盟 B.亞太經合組織 C.歐洲聯盟 D.七十七國集團
二、非:(本大題共4小題,共計60分)
得分評卷人
21.(15分)救亡圖存、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一直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請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記錄了記錄了中華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槍炮逼迫下,墮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為挽救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不斷探索救國道路,走過了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遠。
(1)為什么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3分)
(2)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維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別指什么?(6分)
(3)自救之路所指的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概述維新之路、共和之路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的共同原因。(3分)
得分評卷人
22. (15分)學以致用,探究問題。
某歷史學習小組,搜集到了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轉折時期的三幅歷史圖片。同學們發現從圖1到周2,從圖2到圖3,從圖3到現在,經歷了三個30年,每個30年都具有不同的歷史任務和時代特征。請你一起參與,共同探究。
(1)三幅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為什么說具有歷史轉折作用?(6分)
題號得分
16
17
18
19
總分
(2)請指出從圖一到圖二,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是什么? (2分)為實現這一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 (3分)
(3)從圖三至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利益于這次會議的哪一偉大決策?(2分)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什么?(2分)
得分評卷人
23. (16分)下面是一位同學繪制的兩個國家的年代尺,讀后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據已給出的內容可以判斷材料一、二分別是哪國的歷史?(2分)這兩個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途徑有何不同?(4分)
(2)將材料一所示年代尺中1894年、1931年和1937年發生的與中國有關的歷史事件補充完整。(3分)并指出材料二所示年代尺中1861年、1947年發生的重大事件。(4分)
(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去材料一所示的國家留學。請你寫一段文字描述這個國家在你留學期間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上所發生的重大變化。(3分)
得分評卷人
24. (14分)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機器的發明引起了歐洲工業生產的革命,使世界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我們已經位居世界經濟中心。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而且我們的工業品已遍布勢力到達的每一個地方……。
(1)材料一中“19世紀中期,英國位居世界經濟中心”主要條件是什么?(3分)“工業生產的革命”把人類帶入什么時代?(3分)
材料二 如右圖:
(2)根據圖片信息和所學知識,指出當今世界經濟呈現怎樣的趨勢?(3分)促使這一趨勢加速發展的動力是什么?(3分)
(3)面對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你認為中國該如何應對?(2分)
2014年九年級學業水平調查考試
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BBBDDCBDCAABBADDBA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計60分)
21. (15分)
(1)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分)
(2)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6分)
(3)作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近代化開辟了道路。(3分)共同原因:統治階級并不想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過于強大;資產階級沒有依靠和發動人民群眾。(答出兩點即可,3分)
22. (15分)
(1)圖一: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分);圖二: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2分);圖三:十一屆三中全會使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2分)
(2)圖一到圖二的任務:民族獨立和解放;(2分)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3分)
(3)偉大決策:改革開放。(2分)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分)
23. (16分)
(1)分別是日本、美國。(2分)不同途徑:日本通過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美國經過兩次資產階級革命。(4分)
(2)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3分)。1861年:南北戰爭(內戰),(2分)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或推出“馬歇爾計劃”,或開始推行“冷戰”政策)。(2分)
(3)重大變化要結合明治維新的內容來寫,三個方面各答出其中一個要點即可。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引進西方先進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廢除封建土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發展現代教育;學習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3分)
24.(14分)
(1)條件:工業革命的完成(3分); 時代:蒸汽時代。(3分)(“汽”寫錯不得分)
(2)趨勢:經濟全球化(3分);動力:第三次科技革命。(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0571.html
相關閱讀: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