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三化學寒假作業之質量守恒定律練習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三學習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為了不讓大家因假期而和其他同學拉下差距,小編特地為大家準備了這篇初三化學寒假作業之質量守恒定律練習題,希望你們能時刻記住自己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

1.(云南昆明中考)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確切的是( )

A.10 g冰受熱融化成10 g水

B.參加反應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一定等于生成水的體積

C.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

D.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思路解析: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應該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1)質量守恒定律對化學變化有意義,對物理變化無意義。(2)質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質量守恒,并不包括其他方面,如反應前后的體積不一定守恒。(3)不能把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簡單理解成反應物,因為有些反應物不一定全部參與反應,有過量問題。

答案:D

2.李洪志在一次 *** 功演講會上說他可以用氣功將水(由氫、氧元素組成)變成石油(由碳、氫、氧元素組成)。這當然是彌天大謊。請你用化學知識來批駁李洪志的這一說法是偽科學的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不可能把水變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

答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不可能把水變成含有碳元素的石油。

3.(江蘇南京江寧)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物質可以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

D.由于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相同,所以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思路解析: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化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質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反應前后原子種類相同,原子數目沒增減,原子質量相同。

答案:C

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下列問題: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質量比原來鎂條的質量增加。

(2)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后,剩余的固體物質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減輕。

解答:(1)鎂條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增加,是由于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白色固體物質氧化鎂。

2Mg+O2 2MgO

顯然,依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氧化鎂的質量應等于反應物鎂條與氧氣的質量之和。所以,氧化鎂的質量要比鎂條的質量大。

(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物堿式碳酸銅的質量應等于各生成物質量之和,即氧化銅與水與二氧化碳質量之和。由于在加熱的條件下堿式碳酸銅分解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都是氣體,可以自由逃逸到空氣中去,剩下的固體物質只有氧化銅,其質量肯定要小于堿式碳酸銅的質量。

5.在化學反應A+B====C+D中,已知5 g A與10 g B恰好反應生成了13 g C和若干克D,要制得4 g D時,參加反應為A的質量為_________。

思路解析:

A + B ==== C + D

5 g 10 g 13 g X=2 g

M 4 g

答案:10 g

我綜合 我發展

6. *** 功邪教組織的頭目李洪志說,他發功能使鋁發生化學反應,變成銅和金,使鋁分子變成銅分子和金分子。請你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指出這種說法違反科學之處。

思路解析:該說法違反科學之處有兩點:(1)金屬單質不是由分子構成的,而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根本不存在鋁分子、銅分子、金分子。(2)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學反應里,元素的種類不發生改變。所以,鋁根本不會變成銅和金。

7.圖5-1形象地表示某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其中分別表示A、B、C三種不同的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

圖5-1

A.4∶1∶3 B.3∶1∶2

C.4∶1∶2 D.3∶1∶3

思路解析:此題主要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和識圖能力。反應前有4個A分子和1個B分子,反應后變成2個C分子和1個A分子,說明A分子沒有完全反應。即3個A分子和1個B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C分子,因此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2。

答案:B

我創新 我超越

8.銅在空氣中易生銹,生成一種叫銅綠的物質,其化學式為Cu2(OH)2CO3,它由碳、氫、氧、銅四種元素組成。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證明銅生銹僅是由銅、氧氣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1)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2)你猜測銅生銹還可能有什么物質參加反應?

(3)怎樣防止銅生銹?

思路解析:此題重在考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這條規律,同時也考查了同學們的生活經驗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隔絕空氣和水,不滿足銅生銹的條件,銅也就不會生銹了。

答案:(1)不正確;因為銅、氧氣、水中沒有碳元素,而銅綠中有碳元素,不符合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的規律。

(2)銅生銹還可能有二氧化碳參加。

(3)隔絕空氣和水。

9.科學家正研究在太空建一座把太陽光變成激光的裝置,然后用激光照射添加了催化劑二氧化鈦(TiO2)和水,水能有效地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即2H2O 2H2+O2。某同學看到此化學方程式,即想到以下兩點:①水在激光和催化劑TiO2的作用下,能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②每36 g水可以分解生成4 g氫氣和32 g氧氣。你還能想到更多嗎?請將你的想法填寫到下面的空白中(再任寫兩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題考查對化學方程式表示意義的理解,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即元素種類、物質的總質量、各物質的質量比、原子數等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變化。

答案:③每2個水分子分解產生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④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不變;⑤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都是氫、氧元素(答案不唯一)

由精品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這篇初三化學寒假作業之質量守恒定律練習題就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24488.html

相關閱讀:暑假補習攻堅戰 初三規劃要趁早
秋季學期初三年級化學期末復習題
名師指點:初三學習警惕“一夜暴富”心態
深入解讀初三時間安排及學習策略
初三政治指導:聽老師講要求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