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年中考歷史各地模擬試題非選擇題分類匯編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年全國各地中考歷史模擬試卷分類匯編:世界現代史

(2014江西模擬三)13. 【面向世界,應對挑戰】
材料一:“北約”集團 15個國家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8個國家的600萬兵力,開始處于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處于待機“按電鈕”之勢,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于世界上已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于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
材料二:2014年2月埃及多日的抗議和騷亂已使旅游業損失超10億美元。不但如此,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受到埃及政局不穩因素影響,紐約市場油價1月28日上漲3.7美元,漲幅達4%。受這一情緒影響,國際石油價格1月31日繼續走高。受美國經濟增速超出預期和埃及局勢緊張刺激,1月31日東京股市日經股指下跌122.42點,收于10237.92點,跌幅為1.18%。
材料三: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對南聯盟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也造成了許多無辜平民的傷亡。
材料四:2014年2月,利比亞爆發動亂.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并要求有關國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一場由利比亞本國人民引發的利比亞騷亂,經過一個多月的演變,自北京時間2014年3月20日0:45,演變成了法英美主導的多國部隊與利比亞的利比亞戰爭。
(1)材料一,冷戰形成的標志是什么?它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 (4分)
(2)根據材料二,埃及局勢動蕩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巨大影響,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2分)
(3)通過材料三、四,你認為西方大國發動戰爭的行動是否為了維護人權?它表明世界局勢所面臨的嚴重挑戰來自何方? (2分)
(4)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國際組織,他成立的目的是什么?但上個世紀50年代在大國的操縱下也曾經通過違背初衷的決議,迫使中國卷入哪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 (2分)
答案:(1)北約和華約集團的成立, 使世界局勢緊張動蕩,面臨核戰爭的威脅(4分)
(2)世界經濟全球化(2分)
(3)不是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分)
(4)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抗美援朝(2分)
類別典型事例典型人物
建國篇獨立戰爭
統一篇林肯
富強篇第一、二次工業革命富爾頓、愛迪生
創新篇富蘭克林?羅斯福
稱霸篇推行“冷戰”政策
(鄭州89中一測)21、美國歷史可以說是世界文明史的一個縮影,從美利堅合眾國誕生到今天,美國200多年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世界近現代文明的腳步。為了進一步了解美國文明發展的歷程,請你參加歷史興趣小組開展的歷史小論壇——“美國發展之路”的探究活動。
(1)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美國發展之路》表的空白處。(4分) 美國發展之路
(2)收集、整理材料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興趣小組覺得圍繞“美國發展之路”這一主題來收集材料。請你提出完成材料收集的方式。(2分)
(3)問題探究: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羅斯福新政有何相同作用?(2分)
(4)活動感悟:縱觀“美國發展之路”,你認為推動文明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1、(1)表格:華盛頓;南北戰爭(或內戰);羅斯福新政;杜魯門。(2)方式:圖書館、網上查詢;觀看音像資料。(3)相同作用: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4)主要因素: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民主法制、科技創新、制度完善、經濟發展。
(鄭州89中一測)23、整體世界的形成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是世界近現代史的主線。作為當代重要特征之一的全球化.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越來越深刻。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
材料二 1999年全球500強跨國公司總部地點的分布
國家/集團總部數量國家/集團總部數量
美國179中國10
歐盟148瑞士11
日本107巴西3
加拿大12澳大利亞7
韓國12其它11
材料三 經濟全球化實在是一把“雙刃劍”,好比一臺空氣凈化機,它在促進各國經濟加速新陳代謝,推動經濟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的同時,有時還會運轉不靈,帶來空氣的惡化,這需要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挽起手來,齊心協力,打造和諧的全球經濟,營造和諧的地球村。 ——戴維?赫爾德《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黃坤《我眼中的經濟全球化》
(1)據材料一指出使“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的因素。(2分)
(2)據材料二指出跨國公司的分布狀況。你認為這種狀況反映出20世紀末經濟全球化有何顯著特點?(4分)
(3)經濟全球化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越來越精彩,請你舉兩例生活中的事例說明。并據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5分)
23、(1)因素:科技革命的推動(或新的交通、通訊工具和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
(2)狀況:主要分布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特點:經濟全球化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
(3)事例:周游世界、電腦上網、吃麥當勞和肯德基、穿耐克、阿迪達斯鞋……
認識: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使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另一方面拉大了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的差距;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求得共同發展。(1分)
(2014桂林模擬)12、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讀了15世紀以來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請閱讀下列相關材料,回答問題:(6分)
材料一: 此時的英國,正在孕育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生
產方式,后世稱之為“工業革命”。持續的海外擴張和殖民貿易,帶動了對商品的需求;科學意識和市場意識,提高了英國人普遍的認識水準。在各種合力下,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開創了影響深遠的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并建立起一個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國”,在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引領世界的發展。
材料二: 改革為俄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就像列夫?托爾斯泰在長篇小說《復活》的開篇所寫的那樣:“一切都翻了個個兒,一切卻又剛剛開始!
材料三: 1894年,美國的工業總產值躍居各大國之首,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這一年,距離這個新國家的誕生僅僅118年,距離這片新大陸被發現也才400年。400年來,它從歐洲汲取營養,發展自己;118年來,它創造了自己的發展模式。
請回答:
(1)英國是較早崛起的世界性大國,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出對英國崛起產生深遠影響的兩件大事。(2分)
(2)導致材料二中俄國“一切都翻了個個兒,一切卻又剛剛開始”的這場改革是什么?(1分)它對俄國的崛起起到了怎樣的作用?(1分)
(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有哪些事件促成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寫出一例即可)(1分)
(4)如果你是國家領導人,通過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我國可以從這些大國的崛起中獲得哪些啟示?(寫出點啟示)(1分)
答案:12、(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2分)
(2)1861年農奴制改革(1分),使俄國走向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分)
(3)美國獨立戰爭、工業革命、美國南北戰爭、第二次工業革命(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
(4)要重視科技和教育;要適時改革;要注意借鑒先進國家的技術和經驗;要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要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要處理好國際關系等等(任意一點即可得1分)
(2014河北衡水五校聯考)16.大國間的會議對世界局勢往往產生重大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是哪次國際會議?這次會議和圖二所示會議對世界局勢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2)圖三所示慕尼黑會議反映出英法對德、意法西斯侵略擴張問題上作何態度?(2分)
(3)圖四所示會議發生在哪次戰爭中?(2分)會議通過了哪些重大決議?(3分)據此可知,戰后主導國際關系新格局的是哪兩個國家?(2分)
16.(1)巴黎和會,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綏靖政策(或妥協退讓)。
(3)第二次世界大戰。分區占領德國,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美國和蘇聯。(只回答一個國家不給分)。
(2014河北衡水五校聯考)1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哲姴筷犕蝗缓托钪\的進攻! 我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 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都怯懦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國進入戰爭狀態。
——羅斯!耙粋遺臭萬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涨暗膽馉,它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據估計,死亡人數約6000萬,物質損失超過40000 億美元。
(1)材料一中的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請分別寫出A、B所代表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
A_________________(2分) B________________(2分)
(2)請寫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一戰中被稱為“絞肉機”的戰役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羅斯福所說的“遺臭萬年的日子”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的名稱是什么?(2分)為了盡快打敗法西斯國家,1945 年2 月,反法西斯國家召開了哪一次會議?(2分)
(4)材料三告訴我們,二戰帶給人類巨大的災難和損失。結合當今國際形勢,你認為怎樣才能避免戰爭的悲劇不再重演?(4分)(答出兩條即可)
17.(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
(2)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
(3)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襲珍珠港);雅爾塔會議
(4)加強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各國的爭端;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4河北衡水五校聯考)18.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二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比例,如下圖:
工業生產 出口貿易 黃金儲備
材料二 1992年克林頓上臺后,適應世界新形勢,調整經濟政策。其主要措施是:
突出面向未來的投資,將重點放在基礎設施、環境凈化工程以及教育和科研機構;以高科技帶動經濟發展,大力扶植信息產業的發展;重視對外貿易,推行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方針;積極推進多邊經濟合作,并謀求在其中的霸權地位。
——以上材料摘自岳麓書社《世界歷史》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分析,二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在資本主義世界中處于什么地位?(2分)
(2)材料二克林頓發展經濟的措施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18.(1)二戰后初期,美國經濟實力急劇膨脹,成為經濟超級大國。(或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霸主。)
(2)最重要的是重視教育科研,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點:重視高科技的開發和應用,經濟高速增長。
(3)重視教育和科研,推行科教興國戰略。重視對外貿易,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重視多邊國際經濟合作。等等。(任答2點)
 (2014河北衡水五校聯考)19.2014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發了福島核泄漏。事件發生后,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科技革命與日本”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回眸歷史】
(2)同學們通過探究“三次科技革命對日本的影響”,分別得出“恥辱與振興”、“瘋狂與罪惡”、“傷痛與崛起”的結論。請結合上述圖片和所學歷史知識簡要說明。(6分)
①“恥辱與振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瘋狂與罪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傷痛與崛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史明智】
(3)面對是否繼續發展核能產業,同學們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應繼續發展,另一種認為應停止發展。你支持哪一種觀點并說出你的理由。(只答觀點未說明理由不得分)(6分)
答:(1)蒸汽機(蒸汽);二。
(2)①國門被打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②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給鄰國和世界帶來痛苦災難。(其它符合題意也可)
③二戰期間日本遭受到原子彈襲擊(或福島核泄漏);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強國。
(3)第一種:繼續發展。因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潛力大;堅持安全、創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強國際合作和環境保護。
第二種:停止發展。因為這種產業危險性非常大,可能會造成核災難;發展其它新能源進行替代;很難規避自然災害對核電的破壞。
(答任何一種觀點,言之有理,都可酌情給分。)
第一層次:觀點明確,論證充分,層次清晰,表述準確。(得5-6分)
第二層次:觀點明確,論證不夠充分,表述不夠準確。(得3-4分)
第三層次:有觀點,未論證。(得0分)
(2014渦陽縣聯考)13.20世紀30~50年代,一系列國際會議的召開對世界局勢產生了重要影響。請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會議名稱。(2分)
(1)標志綏靖政策達到頂峰的會議_________。
(2)提高新中國國際地位的會議_________。
13.(1)慕尼黑會議 (2)亞非會議(或萬隆會議)
(博羅縣九潭中學)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現代文明的美國歷史,是由一次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開始的……這是美國人民反對當時壓迫美國,使美國處于殖民地奴隸地位的英國強盜們的戰爭。
(1)依據材料一.指出“偉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戰爭”是指什么?(1分)用一句話概括這次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1分)
材料二:英國在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中,工業革命功不可沒。1851年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它的成功舉辦,使世博會成為全球規模的盛會。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51年英國的政治體制是怎樣的?(1分)該體制在英國確立的標志是什么?(2分)
材料三:當日本19世紀中期開始面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威脅時,能夠以這些國家為榜樣.順利實現了本國的社會變革,走上獨立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3)依據材料三,指出日本的“社會變革”是指哪一重大事件?(1分)這次變革在經濟方面的重大舉措有哪些?(2分)
材料四:—位當代西方史學家說:“西歐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一個經濟共同體,來振興經濟并降低未來戰爭的可能性。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4)依據材料四和所學知識,指出“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名稱是什么?(2分)
(5)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崛起之路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有什么啟示?(1分)
27、(1)美國獨立戰爭(1分);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經濟的發展(1分)
(2)君主立憲制(1分);《權利法案》的頒布(2分)
(3)明治維新(1分);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及設備;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實行地稅改革,全國統一征收地稅。
(每點l分,任意2點即可,總分不得超過2分)
(4)歐洲聯盟(2分)
(5)維護國家民族獨立;勇于創新;堅持改革開放,學習先進技術;發展科技教育;注重國家間的臺作與交流;立足國情,制定適當政策;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局面。(1分)
(合肥市包河區模擬)17.自2014年上半年以來,埃及、利比亞、敘利亞等國局勢動蕩,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亂花漸欲迷人眼,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開展了“我看世界風云”的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回眸歷史】
圖一:1919年巴黎和會圖二:1945年雅爾塔會議圖三:1991克林姆林宮升起俄羅斯國旗
(1)一戰后形成的國際政治格局是 ;二戰后確立的國際政治格局是 ;圖三事件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朝著 方向發展。(3分)
【論從史出】
(2)同學們通過探究“世界三次政治格局的演變對中國的影響”分別得出“任人宰割”、“ 洗雪恥辱”、“ 和平崛起”的結論。請結合上述圖片和所學歷史知識簡要說明。(6分)
“任人宰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雪恥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平崛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思索】
(3)面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你認為我國應當如何積極應對?(2分)
17、(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1分);雅爾塔體系(1分);多極化(1分)。
(2)一戰后召開的巴黎和會上中國合理要求遭到拒絕;1921~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國華盛頓會議上簽訂《九國公約》,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貢獻。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國際地位有所上升。(2分)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中國在多極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樹立了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良好形象。(2分)
(3)努力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等。(2分,答出其他要點,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同等給分)
(2014年青島模擬)34.1942年1月,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召開會議,簽署了《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成立。戰后,成立了維護世界和平的組織聯合國,作出這一決定的會議是 。
34.聯合國家宣言 雅爾塔會議
(2014年青島模擬)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材料一:“……嘆交換手段難逃貿易長河冰封;看工業企業盡成枯枝殘頁;農場主的產品找不到市場,千萬個家庭的多年積蓄毀于一旦……!
──羅斯?偨y的就職演說
材料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羅斯福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羅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宣誓就職的?(2分)
(2)結合所學知識,你知道羅斯福新政“新”在何處嗎?(2分)
(3)材料二中,“拒絕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的含義是什么?(2分)
(4)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羅斯福新政成功的主要因素(條件)有哪些?(3分)
(5)目前,全球面臨著和“材料一”描述的相近的“世界性的難題”,正在考驗著各國領導人和各國人民,你認為應該如何克服這個“世界性的難題”?(2分)
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
(1)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2分)
(2)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或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2分)
(3)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或在資本主義制度范圍內調整)(2分)
(4)美國經濟實力雄厚; 新政措施符合美國國情,行之有效; 羅斯福的卓越人格魅力。(有相近意思即可)(3分)
(5)各國尊重經濟規律;各國加強合作與交流;加強經貿聯系等意思相近即可(2分)
(2014渦陽縣聯考)15.閱讀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日本和美國歷史年代尺
—?———————?—————————?———?————?———
1868年 1894年 1931年 1937年 1945年(無條件投降)
—————?———————————?————————?—————
1775年 1861年 1933年(羅斯福新政)
材料二:二戰后,戰敗的日本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使經濟迅速恢復發展。經過30~40年的努力,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材料三:美國崛起于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戰爭為界標,在此前50年美國集中解決國內的統一和制度問題,并且在經濟總量上接近于頭號強國英國;在此后50年美國越來越深刻地卷入兩洋戰略,并開始主導國際體系的建設。以二次世界大戰為標志,美國完成崛起的過程,取代英國而成為世界霸權國家。
請回答:
(1)材料一年代尺中,1868年日本和1775年美國分別發生了什么重大事件?(2分)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請說出日本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30年代先后發動了哪兩次侵華戰爭?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么?(3分)
(3)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三,19世紀60年代美國是如何解決“國內的統一和制度問題”的?20世紀20年代和50年代,美國“主導國際體系”的重大事件是什么?(3分)
(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國家走和平發展之路的認識。(2分)
15.(1)日本明治維新(1分) 美國獨立戰爭(或來克星頓的槍聲)(1分)
(2)甲午中日戰爭(1分)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1分)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分)
(3)通過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維護了國家統一(1分)
召開華盛頓會議 (1分) 推行冷戰政策(1分)
(4)建立和完善先進社會制度;銳意改革,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重視教育和發展科學技術;反對霸權主義和侵略戰爭等(言之有理皆可)(2分)
(2014渦陽縣聯考)16.歷史表明:科學決策并適時調整,是社會發展的關鍵。根據提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20世紀世界現代化進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年代初期的蘇俄,一次是30年代的美國,還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請寫出前兩次改革的名稱。(4分)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舉措或影響,閱讀后回答:
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鄧小平
材料一材料二:藍鷹標志材料三: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示意圖
①材料一中僵化的“蘇聯模式”具體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30年代的美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②簡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歷史信息?(2分)
(3)與時代潮流相隨,在改革開放的30年歷程中,中國大膽創新,及時調整政策,走出了既與世界相聯系又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談談你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成就的認識或體會。(至少兩點)(2分)
16.(1)新經濟政策(2分) 羅斯福新政(2分)
(2)① 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2分)
政府開始大規模干預經濟生活(2分)
②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符合題意即可)(2分)
(3)認識或體會: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走中國持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科學決策、適時調整、大膽創新,走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道路;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等。(任選兩點,言之有理亦可)(2分)
(2014渦陽縣聯考)17.二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社會主義由一國發展到多國,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全面崩潰,兩極格局終結……世界各國或濃或淡,立足國情,紛紛演繹著獨一無二的角色。請你探究下列問題:
【格局篇】
材料一 二戰后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歐洲列強主宰世界的國際格局已不復存在。美蘇成為兩大強國和雅爾塔體系的確立,形成了戰后兩極的國際格局。
(1)二戰后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和結束的標志事件分別是什么?(2分)
【政治篇】
材料二 二戰后,國際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法西斯主義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歐亞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社會主義力量發展壯大;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空前高漲,帝國主義舊殖民體系土崩瓦解。
(2)1959年拉丁美洲有一個國家推翻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根據所學,指出這個國家的名字。(2分)
(3)2014年8月15日,印度即將迎來獨立65周年紀念日。根據所學回答,65年前英國是怎樣解決印度獨立問題的?(2分)
(4)有人認為,1960這年在非洲歷史上意義非凡。請根據所學簡述原因。(2分)
【經濟篇】
材料三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5)材料三反映了中國對經濟全球化趨勢持積極參與的態度,本世紀初,最能體現中國積極參與的重大舉措(事件)是什么?(2分)
材料四 眼下,全球經濟正在走出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但全球經濟增長仍面臨不確定性,仍然面臨著失業問題、債務問題、資產價格泡沫、貿易保護主義等風險。2014年2月18—19日,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巴黎召開。會議著眼于后危機時代G20角色的轉型,集中力量求解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的熱點難題,取得了一系列積極共識。
(6)結合材料四說一說當今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哪些重大問題?(2分)
(7)綜合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當今世界面臨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中國如何應對,請你從政治、經濟兩方面分別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2分)
17.(1)北約和華約組織的成立 蘇聯解體(2分)
(2)古巴(2分)
(3)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但決定把原來的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實行印巴分治(2分)
(4)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2分)
(5)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分)
(6)失業問題、債務問題、資產價格泡沫、貿易保護主義等(2分)
(7)建議:政治上反對霸權主義,推動世界向多極化發展;經濟上進一步改革開放,學習國外管理經驗與技術,制定防范風險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2分)
(2014濟南天橋區學業考試)24. (14分)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機器的發明引起了歐洲工業生產的革命,使世界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一位英國經濟學家說:我們已經位居世界經濟中心。大洋洲有我們的牧羊場,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們的牛群,……,而且我們的工業品已遍布勢力到達的每一個地方……。
(1)材料一中“19世紀中期,英國位居世界經濟中心”主要條件是什么?(3分)“工業生產的革命”把人類帶入什么時代?(3分)
材料二 如右圖:
(2)根據圖片信息和所學知識,指出當今世界經濟呈現怎樣的趨勢?(3分)促使這一趨勢加速發展的動力是什么?(3分)
(3)面對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你認為中國該如何應對?(2分)
2014年九年級學業水平調查考試
(2014山東省聊城)24.團結合作,實現共贏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有關“合作共贏”主題的探究任務。
【團結合作,實現共贏】
(1)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國共兩黨摒棄前嫌,一致對外,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請寫出中國抗擊日軍取得重大勝利的兩次戰役。(4分)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面對德、意、日法西斯的猖狂進攻,1942年1月,中、蘇、美、英等26國在華盛頓簽署了一個重要文件,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這個文件的名稱是什么?(2分)
【化友為敵,美蘇對峙】
(3)二戰結束后,美蘇由合作轉為敵對,美國針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采取了“冷戰”政策!袄鋺稹遍_始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冷戰”政策的推行對戰后世界局勢產生了巨大影響,使世界形成了怎樣的格局?(2分)
【感悟歷史,獲取真諦】
(4)當今世界,國家之間應該在哪些問題上加強合作?(2分)
答案:(1)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
(2)《聯合國家宣言》。
(3)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兩極格局。
(4)環境保護;資源(能源)利用;打擊恐怖活動(反恐);防止核擴散;打擊毒品走私;解決貧富懸殊;解決地區沖突和民族沖突等。(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
組合列舉題
(2014蕭縣中學中考模擬)11、根據下列提示信息,寫出相對應的組織名稱
(1)一戰后成立的國際組織是
(2)二戰期間中美蘇等多國組成的反抗法西斯侵略的聯盟
(3)成立于“冷戰”后被稱為“經濟聯合國”的是
(4)二戰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成立的軍事組織
答:(1) 國際聯盟或“國際聯合會”(2)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世界貿易組織 (4)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2014蕭縣中學中考模擬)12.小明同學為了系統學習法律制度的演變,以便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設計了如下表格,請你幫助他完成。
制定法律國家法律文件名稱法律制定時期法律地位評價
古巴比倫《 》公元前18世紀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英國《 》1689年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的法律文獻
美國《 》1776年第一部“人權宣言”
法蘭西第一帝國《 》1804年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范
蘇聯《蘇聯新憲法》1936年標志著 形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中國歷史上第一部
類型的憲法
12.《漢莫拉比法典》、《權利法案》、《獨立宣言》、《拿破侖法典》、斯大林模式、社會主義
(2014蕭縣中學中考模擬)13、現代科技和文化進一步發展,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1)信息技術應用方面貢獻最大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是
(2)控訴法西斯屠殺無辜百姓罪行的西班牙畫家的作品是
(3)爵士樂起源于黑人音樂,20世紀20年代先在 (國家)流行,后傳到歐洲。
13、(1)比爾蓋茨 (2)《格爾尼卡》(3) 美國
(2014蕭縣中學中考模擬)15.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無論工業生產,出口貿易,黃金外匯儲備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顯著下降,而西歐六國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走下坡路的話……歐洲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
材料二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歐六國和日本不可避免地導致同美國政治關系的變化,表現在西歐六國和日本外交上的獨立自主的傾向日益發展……美國再也不能象戰后初期50年代那樣,對西方陣營發號施令。
回答:
(1)依據材料一,分析歐洲六國為什么要走上聯合?( 3分)
(2)什么組織的建立標志著歐洲六國走上聯合( 1分)
(3)根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格局出現了什么變化?( 2分)
(4)根據材料二指出這種經濟格局的變化對世界的政治影響怎樣?( 3分)
(5)二戰后美國、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都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1分)
15.(1) ( 3分)一、發展自身經濟。二、擺脫美國的控制,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三、擺脫蘇聯的威脅,維護自身安全
(2)( 1分)歐洲共同體
(3)( 2分)美國實力下降,西歐、日本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上出現了美、歐、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4)( 2分)歐洲、日本經濟上日益擺脫美國控制,政治上獨立自主傾向日益增強,嚴重動搖了美國的霸權地位。促進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
(5)(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
(2014蕭縣中學中考模擬)16.在合作中實現共贏是人類一直以來共同追尋的目標。歷史上合作事例有很多,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有關“合作”主題的探究任務。
步驟一:史;仨ぉぷ哌M歷史中的正當合作
(1)國共兩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合作,舉出第一次國共合作中進行合作的事例(僅舉一例)。(2分)
(2)在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挑戰的時候,國家間的合作能夠化解危機和災難。請以二戰中的典型史實加以說明。(注意:要從史實及其作用兩方面來作答,2分)
(3)2001年10月,哪一組織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于上海召開?(1分)
步驟二:圖說歷史──再認歷史中的不正當合作
(4)寫出右圖示意的兩個組織名稱。(2分)
步驟三:反思認知──感悟正當合作的真諦
(5)你認為在當今世界,人類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國際合作?(舉兩例即可)相互間的合作應遵循哪些原則?這些原則對你的為人處世產生了怎樣的啟示?(6分)
16.(1)(2分)北伐戰爭(2)(2分)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志;壯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敗法西斯國家的基礎;蛱K美英召開雅爾塔會議,雅爾塔會議對協調盟國戰勝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聯合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史實與作用各1分,共2分)
(3)(1分)亞太經合組織。(1分)(4)(2分)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2分)(5)(6分)
例子:戰爭問題;人口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毒品問題;艾滋病問題或恐怖主義問題等。(任意2點2分)
原則:彼此尊重國家主權;國家間合作應以尊重別國利益為前提;平等協商;和平共處;互惠互利;共同發展;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等。(任意2點2分,言之有理即正確)
啟示:要樹立正當的合作意識;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正當合作;對他人善意的合作要給予配合;在正當合作中共同進步發展等。(任意2點2分,言之有理即正確)
(2014中考模擬北師大版1)19。下面是九年級某班學生收集到的資料,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1分)
材料一:美國在19世紀已經具有世界經濟大國的實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美國成為當之無愧的經濟霸主!瓘默F在起到2030或2050年,美國將是唯一的世界領導國,這是毫無疑問的。
---【美】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材料二: 1970年歐共體與美國經濟對比表
出口貿易
(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億美元)鋼產量
(億噸)汽車產量
(萬輛)水泥產量
(萬噸)
歐共體885270.31.0920936.411120.3
美國426117.01.1931824.46405.6
---摘自何春超主編《國際關系史》
材料三:西歐和日本都是美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朋友,是的。盟國,是的。但是,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在經濟領導的問題上,他們在全世界同我們競爭得非常激烈!覀冊诘诙问澜绱髴鸾Y束的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連做夢也沒有想到過的那種挑戰!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的一次演說
材料四: 20世紀末,全世界的跨國公司有六萬多家,它們創造了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40%,貿易額的60%,對外投資的90%,跨國公司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根據各地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組織生產和銷售,例如把需要高科技和龐大資金的項目放在發達國家,而在發展中國家建立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廠。
①二戰后,美國登上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請說出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什么?(3分)
②根據材料二分析1970年西歐與美國經濟對比發生了什么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聯系材料二和材料三,請你說出這種變化對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什么影響?(3分)
③材料四反映了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什么?這一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請寫出該經濟發展趨勢的突出表現?(兩方面表現即可)(4分)
④通過對以上問題的研究,你認為能帶給世界其他國家哪些方面的啟示?(1分)
19.(11分)①經濟發展迅猛,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并成為支柱產業,對外直接投資增加,跨國公司飛速發展,資本輸出不斷擴大(任意三點可得3分)
②西歐在許多經濟領域趕上并超過美國(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 西歐走向聯合,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西歐經濟的發展,提高了歐共體的國際地位。(1分)沖擊美蘇兩極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1分)
③經濟全球化。(1分)高科技的迅速發展。(1分)國際資本流動加;跨國公司的發展;全球性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集團的發展。(任意兩方面即可得分)
④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走和平崛起之路,加強國際間合作,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機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加快經濟發展。(任意1點,意思相近即可得1分)
(初中歷史學業考試仿真模擬)26. 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美國崛起于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界標,在此前50年美國集中解決國內的統一和制度問題,并且在經濟總量上接近頭號強國英國;在此后50年美國越來越深地卷入兩洋戰略,并開始主導國際體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戰為標志,美國完成崛起的過程,取代英國而成為世界霸權國家。------《大國崛起》
材料二:從1840年至今,中美兩國關系在曲折中發展,說明了中美兩個國家在地球上誰也離不開誰。 ---《中國新聞網》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寫出美國在崛起過程中先后面臨的重大國內問題及其解決途徑。(4分)
①問題: ,途徑: 。
②問題: ,途徑: 。
(2)材料一中“在此后50年美國越來越深地卷入兩洋戰略,并開始主導國際體系的建立!20世紀20和50年代,美國分別主導建立了哪種國際格局?(2分)
(3)材料二中“從1840年至今,中美兩國關系在曲折中發展”。請分別寫出一例史實。(4分)
曲折:
發展:
(4)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你認為未來中美兩國關系怎樣才能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2分)
26、(1)①問題:南北分裂(奴隸制存廢)問題,途徑:南北戰爭。
②問題:經濟大危機, 途徑:羅斯福新政
(2)20年代:華盛頓體系(凡-華體系)
50年代:美蘇兩極格局。
(3)曲折: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華盛頓會議上簽訂了《九國公約》,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條件;實行扶蔣反共政策;對新中國成立初期持敵對態度。(任意1點即可)
發展:1942年1月,中、美、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中美兩國在戰爭中結為盟國;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任意1點即可)
(4)本著和平共處的原則,求同存異的方針,相互尊重彼此的價值觀和核心利益觀;共同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出現的挑戰;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團結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言之有理即可)
(2014年?揚州市江都區調研) 29、(8分)在世界近現代歷史上,日本和美國的關系經歷了一個“侵略對立—合作—既合作又對立”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19世紀中期的日本,天皇大權旁落,實際權力掌握在誰的手中?1854年,日本的大門被美國打開。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日本通過哪一事件走上富強之路?(2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日美兩國在哪一地區的矛盾十分尖銳?為緩和矛盾,1921—1922年,美、英、法、日等國舉行了哪一個會議?(2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于1941年12月7日凌晨偷襲太平洋基地 ,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爆發。(1分)
(4)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20年間,日本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請列舉兩條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2分)
答案(1)幕府將軍(1分);明治維新(1分)。
(2)東亞和太平洋地區(1分);華盛頓會議(1分)。
(3)珍珠港基地(1分)。
(4)美國對日本經濟上的扶持;日本政府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引進最新的科技成就;發展教育和科學技術等。(2分,答對兩條即可)
(2014年?揚州市寶應縣模擬)29.(6分)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顯呈現出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敘利亞,地中海東岸的一個西亞國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中心位置,靠近世界最大的幾個石油儲藏國沙特,伊朗,伊拉克以及大國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材料二 2014年2月4日,聯合國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俄羅斯和中國對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中、俄等國一致呼吁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敘利亞的未來應由敘利亞人民自己決定,外國的干預與制裁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敘利亞問題。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概括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干預與制裁敘利亞的最終目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威脅當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3)寫出現代史上我國與“聯合國軍”作戰并獲得勝利的戰爭。(1分)請舉出一例證明西方國家的干預與制裁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分)
答案:(1)目的: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石油) (2分)
(2)因素:霸權主義、強權政治(2分)
(3)戰爭:抗美援朝(朝鮮戰爭) (1分)
事例: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表明西方多國部隊的軍事干預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分)
(2014年?鹽城市市直六校一模)28.在團結合作中實現共贏是人類一直追求的夢想!皥F結”是一種藝術,“團結”并不是簡單地、毫無規則地組成一個團體、集團或組織。根據提示,完成下列有關“團結合作” 主題的探究活動。
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二、二戰的世界形勢圖
三、北約組織和華約組織
一、回顧歷史——了解國際關系中的不正當合作
(1)觀察圖一和三的世界形勢圖,分別簡要回答兩圖反映的不正當合作對世界局勢產生的影響。(2分)
二、史海拾貝——認識國際關系中的正當合作
(2)在人類面臨生存和發展的挑戰和危機時,各國之間的團結與合作能有效地化解危機。請你分別列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典型政治和軍事史實借以說明(4分)
三、知彼知己——知道我國在國際關系中的“合作”
(3)新中國建立后,在外交方面為國際關系的發展了積極的貢獻。請你列舉2001年以來我國對外交往中能充分體現“團結合作”精神的一件事例。(1分)
四、總結反思——理解國際關系中合作的藝術
(4)當今世界格局下,人類社會的發展仍存在許多破壞不利于團結的因素,為了國際關系的和諧,你認為世界各國的合作應遵循怎樣的原則。(2分)
答案:(1)①圖一:瘋狂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1分)
②圖三:以美蘇為首的兩極格局形成。(1分)
(2)①政治上: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1分)壯大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1分)或雅爾塔會議,(1分)為了協調行動,盡快打敗法西斯。(1分)
②軍事上:諾曼底登陸;(1分)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1分)
(3)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成功舉辦奧運會、成功舉辦世博會等。(1分,答出1條即可)
(4)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分)
(2014年?江蘇省徐州市一模)19.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陸北部,有這樣一個國家,雖然它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卻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
——電視片《大國崛起》解說詞
材料二 1942年,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的代表齊集華盛頓,共同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摘自中學歷史教學資源網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乘專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前往迎接。周恩來對尼克松說:“你的手伸過世界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啊!”
材料四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4年1月份宣布將美軍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3月8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卡特稱美軍未來幾年將在太平洋地區部署60%的海軍軍艦,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環球網報道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美國“演繹了大國興起的罕見奇跡”。結合所學知識,寫出美國作為大國崛起過程中的三件大事。(3分)
(2)材料二中,中美等國這次合作的結果如何?在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下,中美等大國之 間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協商、合作(試舉兩例)。(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美國人的手兩次“伸過’太平洋會給中美關系帶來什么不同的影響?
(2分)
答案:(1)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南北戰爭(美國內戰),羅斯福新政。(3分)(2)打敗法西斯,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的勝利。(1分)在反恐、能源、環保氣候和防止核擴散等重大國際問題進行協商合作。 (1分)(3)1972年尼克松訪華結束了中美之間的敵對狀態,中美關系正;。(1分)現在美軍的戰略調整,目的在于制約中國,勢必會影響中美關系的正常發展。(1分)(學生所寫的答案,只要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適當給分)
(2014年?南京市馬集鎮中學一模)33、仔細觀察下面三幅示意圖,它們分別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世界格局。
圖一 圖二 圖三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哪兩大軍事集團劍拔弩張的氣氛?一戰結束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3分)
(2)圖二反映的是二戰以后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格局?這種格局形成的標志是什么?其結束的標志又是什么?(3分)
(3)圖三反映了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特點?這種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是什么?(2分)
(4)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主題,但是世界仍存在一些威脅和平與穩定的因素。你認為主要有哪些?(至少兩個)(2分)
答案:(1)“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3分)
(2)美蘇兩極格局;北約和華約組織的建立或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1991年蘇聯解體(3分)
(3)“一超多強”;向多極化方向發展(2分)
(4)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經濟矛盾;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任選兩點)(2分)
(2014年?江蘇省灌云縣中考模擬)18.連云港市中考指南在歷史科考試說明中,特別強調中考試卷要以能力立意。在考試要求中,又把能力維度細化為:識記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表達能力等。下面是實驗中學九年級歷史老師為同學們設計的有關能力訓練題,請你根據題目要求完成。
(1)根據所學內容,簡述漢武帝為鞏固統治在思想上、政治上采取的新舉措及其重要影響。(3分)
(2)華盛頓紀念碑中國砌石的碑文寫道:“華盛頓,異人作也。起事勇于勝、廣,割據雄于曹劉;既已提三尺之劍,開疆萬里,乃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幾于天下為公,??乎三代之遺意!其治國崇尚讓善俗,不尚武功,亦迥與諸國異。余嘗見其畫像,氣貌意絕倫。嗚呼!可不謂人杰矣哉!”請利用所學內容,簡要解釋碑文中的“起事”、“ 開疆萬里”和“不僭位號,不傳子孫,而創為推舉之法”的含義。(2分)
(3)某同學在學習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內容時,收集到了我國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如下資料:“1957年我國糧食是1950.5億公斤,棉花是3280萬擔,油料7542萬擔,生豬存欄數14590萬頭。1960年我國我國糧食是1435億公斤,棉花是2126萬擔,油料3405萬擔,生豬存欄數8227萬頭。1960年與1957年相比,糧食下降了26.4%,棉花下降了35.2%,油料下降了54.9%,生豬存欄數下降了43.6%。”為了直觀形象地向學習小組展示上述資料,該同學決定用表格形式呈現,同時,用文字形式向學習小組同學說明該資料反映的歷史現象及其主要原因。請你幫助他完成。(注意:表格要求有主題、項目、年代、相關數據;文字表述要簡潔明了 4分)
(4)請指出上述(1)、(2)、(3)三題分別重點考查了題干部分的哪些能力要求?(寫出最主要的一個)要使我們的歷史學科能力得到切實的訓練與提高,你認為我們學生自身應注意哪些問題?(2分)
答案:(1)舉措: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稱為了我國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政治上削弱封國勢力,頒布推恩令,加強監察制度。
影響:加強了中央集權,進一步推進了大一統格局。
(2)領導獨立戰爭,贏得國家獨立,擔任美國首任總統,組建聯邦政府;獨立戰爭結束后,主動交出軍權,連任總統不過兩屆,開創了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
(3)表: 1957年與1960農業生產情況對照表
項目1957年1960年下降(%)
糧食(億公斤)1950.5143526.4
棉花(萬擔)3280212635.2
油料(萬擔)7542340554.9
生豬存欄數(萬頭)14590822743.6
現象與原因:我國的農業生產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嚴重下滑,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主要是因為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遠動,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4)(1)識記能力;(2)理解、運用的能力;(3)表達能力。自身應注意的問題符合題意即可。
33.(12分)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緊密依存,“地球村”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字眼。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開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開創了現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國、法國等歐洲國家開始大規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軍《2049,相信中國》
材料二:漫畫歷史
漫畫一《美蘇爭霸》 漫畫二《蘇聯解體》
材料三:中國將堅定不移參與區域和國際經濟合作,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為實現亞太地區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2014年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請回答:
(1)材料一中 “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開始”是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英國開始不斷擴張,請問英國何時號稱“日不落帝國”?此后,英國又率先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請問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漫畫一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開始爭霸。為了對抗蘇聯,美國在軍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美蘇長期冷戰對世界局面產生了怎樣的負面影響?(2分)
(3)漫畫二中那個看著蘇聯最終走向分崩離析的人是誰?蘇聯解體的實質是什么?它的解體標志著世界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與此同時,歐洲卻在走向聯合,請舉出一例相關的史實。(4分)
(4) 材料三體現了世界經濟的哪一趨勢?哪一組織的建立最能體現這一趨勢?面對當今世界出現的金融危機或經濟發展的低迷,中國應該如何積極應對?(3分)
答案:(12分)
(1)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分);18世紀后半期(1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1分)
(2)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或建立北約)(1分);造成世界長期動蕩不安,地區沖突不斷。(1分)
(3)戈爾巴喬夫(1分);社會性質發生改變或社會制度發生改變(1分);兩極格局的結束(1分);歐洲聯盟(或歐盟)的建立(1分)
(4)經濟全球化趨勢(1分);世界貿易組織(WTO)(1分);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并加強國際
間的經濟合作;積極化解風險,制定恰當的危機政策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014年?南京市鼓樓區一模)33、(11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北美自從《阿凡達》之后,電影3D熱潮一發不可收拾,近日3D電影中聲勢最浩大的莫過于經典之作《泰坦尼克號》3D。導演卡梅隆將15年前的經典重制,《泰坦尼克號》3D片于2014年4月10日再次亮相大銀幕,來紀念沉船事件100周年。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制造的一艘在當時世界最大的豪華客輪,于1912年4月首航時撞上冰山后沉沒。在她的首航中,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2208名船員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還。泰坦尼克號海難是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慘重的海難之一,同時也是為人熟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1)泰坦尼克號從歐洲出發,穿越大西洋,計劃到美國,此航線最早由誰于何時開辟的?(2分)
(2)從照片上的四個煙囪,我們知道它是燒煤的,當時為船提供動力的機器是什么?它屬于第幾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此次工業革命中還有哪一交通工具被發明?(3分)
(3)泰坦尼克號下沉時發出了“CQDMGY”的無線電呼救信號,此項技術屬于第幾次科技
革命的成果?這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極為豐富,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享受這些成果,請分別以美國和德國的一項發明為例說明。(3分)
(4)今天的3D,主要是基于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三維、立體技術,是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成果。這次技術革命在哪些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至少答出三個)?核心是什么?你認為此次科技革命與前兩次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3分)
答案:(1)1492年;哥倫布(2分)
(2)蒸汽機;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車(3分)
(3)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電燈(電話、電報);德國:汽車(內燃機)(3分)
(4)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至少答對三個才可得分,1分);
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1分);
特點:科技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學與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科技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任答一點都可得分,1分)
(2014年?南京市江寧區一模)33.在世界歷史舞臺上,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少數強國之間的利害關系常常左右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與發展。仔細閱讀下列漫畫。
德國(左)向英國(右)提出挑戰1921年德國一家雜志刊登:
一只五頭怪獸將踩在腳下的獵物內臟吞食殆盡
漫畫一漫畫二
“三頭怪獸”赫魯曉夫和肯尼迪的較量
漫畫三漫畫四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薄耙粦稹鼻埃聡饨淮蟪计ぢ宸虻倪@句話生動的詮釋了漫畫一。請問“一戰”的導火線是什么?列舉一例反映這場戰爭具有殘酷性的典型戰役。(2分)
(2)漫畫二反映了“一戰”后德國對什么條約不滿?畫中的五頭怪獸,你能說出他們分別代表哪幾個列強嗎?(寫出2個即可) “一戰”后,通過兩次國際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在歐洲與亞太地區建立了怎樣的“新秩序”?(3分)
(3)漫畫三生動形象地呈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勢力猖獗的情景。這里的“三頭怪獸”主要指哪三個國家?為了對付這“三頭怪獸”,世界上26個國家建立了一個什么組織?(2分)
(4)漫畫四反映了二戰后怎樣的世界格局?此格局結束的標志是什么?(2分)
(5)綜合以上四幅漫畫,你覺得影響世界局勢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分)
答案:(1)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2分)
(2)《凡爾賽和約》;英 、法、日、美、意(任選2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3分)
(3)德意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2分)
(4)兩極格局(或美蘇爭霸;美蘇冷戰);1991年蘇聯解體(2分)
(5)經濟利益;國家利益;意識形態;重大戰爭;民族矛盾;領土之爭等(言之成理即可)(1分)
(2014年?鹽城市鹽都區一模)27、同盟是政治的核心問題之一,國家間的結盟問題往往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而大國間的結盟狀況又會對國際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閱讀材料結合課本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到二戰結束時共有52個國家加入了同盟。
材料三:美國在軍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蘇聯采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成立了華沙條約組織。
材料四:1993年,西歐國家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成立了歐洲聯盟。
閱讀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1)材料一中的兩大集團分別有哪三個國家?它們的競爭最終導致了什么后果?(3分)
(2)《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什么?有什么重要意義?(2分)
(3)材料三中的兩大組織對抗形成了什么格局?這兩個組織中當前還在繼續發展的是哪一個?(2分)
(4)“歐盟”建立的重要影響有哪些?(2分)
(5)結合中國(或世界)歷史上另外的一個例子談談同盟(合作或團結)的作用。(1分)
答案:(1)、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1分);協約國:英國、法國、俄國(1分);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1分);
(2)、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1分);它團結了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勢力,對最后戰勝法西斯國家起了決定性作用(1分);
(3)、冷戰格局(1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分);
(4)、“歐盟”成立后,其成員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1分),“歐盟”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1分);
(5)、例子:國共合作贏得抗日戰爭(北伐戰爭);雅典斯巴達聯合贏得希波戰爭;法國援助美國贏得獨立戰爭勝利等等。團結就是力量等等。(1分)
(2014年?鹽城市鹽都區一模)28、 東方網4月1日消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會后發表了《德里宣言》和行動計劃。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會晤一方面大大推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強化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維護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特征,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進一步拓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領域。由此可見,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此請回答以下問題:
【梳理知識】
(1)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發展分別呈現出怎樣的趨勢?(2分)
(2)這種趨勢加大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險,回顧歷史,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繁榮”出現了危機,美國和德國分別是怎樣應對這次危機的?哪國的應對措施對我們發展中國家有很好的借鑒作用。(3分)
(3)20世紀50年代,發展中國家為聯合曾經在印度尼西亞召開過什么會議?(1分)
【思考感悟】
(4)請你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提兩條合理化建議。(2分)
答案:(1)政治多極化(1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1分)
(2)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渡過經濟危機(1分);德國通過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發動戰爭轉嫁危機。(1分)美國的羅斯福新政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鑒作用。(1分)
(3)萬隆會議(1分)
(4)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制定符合國情的經濟政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大力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人口素質。(2分)(任兩點符合題意即可。)
(2014年?南京市高淳縣一模)33.(11分)
世界上最有力的兩雙手,一雙是美國之手,另一雙是中國之手。以1949年為界,之前和之后,這兩雙手都有過交手、握手和攜手的經歷。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聯合國家宣言經過磋商,1942年1月,在華盛頓簽署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的《聯合國家宣言》。中國和美國開始攜手抗擊日本法西斯。
(1)《聯合國家宣言》有什么重要作用?(1分)20世紀初和中期,中美兩國軍隊在哪兩場戰爭中交過手?(2分)
材料二:
(2)觀察上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二戰后五六十年代經濟發展的原因。(2分)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后,美國政府經過了短時間的“眺望”,對新中國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不承認”政策!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踏上了中國土地,從此實現了中美“兩國領導人橫跨太平洋的歷史性握手”。
(3)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說一說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得以改善的經濟和政治原因(2分)
(4)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美國新經濟時代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分)我們從美國經濟發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2分)
答案: (11分)
(1)標志著以美、英、蘇、中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并為建立聯合國組織奠定初步基礎。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是打敗法西斯的最重要保證(1分)。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分)抗美援朝戰爭。(1分)
(2)原因:①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占據廣闊的國際市場;②大力發展科技、教育;③完成對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④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創造比較有利的發展環境。(任答2點即可2分)
(3)由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地位下降;(1分)
在美蘇爭霸中,蘇聯占優勢,美國處于劣勢。(1分)
(4)主要特征:信息化,(1分)全球化。(1分)
借鑒:①重視教育,培養創新人才;②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③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④大力發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⑤發展高新科技產業。(任答兩點得2分)
(2014年?南京市溧水縣一模)33.(11分)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仡櫄v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助于我們理解、支持和全面推進當前我國的改革。請認真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
——亞歷山大二世
材料二:在政治上,廢藩置縣……在經濟上,殖產興業……在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在社會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開化”。
——四川版九上歷史
(1)上述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俄國、日本歷史上的哪兩件大事?(2分)它們都具有什么樣的性質?(1分)它們的共同影響是什么?(1分)
材料三:1921—l925年蘇聯(蘇俄)糧食產量變化表
年份192119231925
糧食產量(億普特)23.1334.5544.24
材料四:伴隨戈爾巴喬夫對政治體制的“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狀況日益嚴重,無政府狀態在全國迅速漫延,社會日益動蕩!1990年,波羅的海沿岸三個加盟共和國首先宣布脫離蘇聯而獨立。
——岳麓版九上歷史
(2)材料三中,1921-1925年蘇聯(蘇俄)糧食產量不斷增加是實施了哪一政策的結果?(1分)該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分)
(3)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戈爾巴喬夫改革在政治上的影響。(2分)
材料五:“1929年初,美國似乎日趨繁榮……10月,股票市場的價格跌到了最低點,世界范圍的經濟蕭條隨之而來,而且蕭條的強烈程度和延續時間的長久都是空前的!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4)為了應對材料五提到的“經濟蕭條”,美國政府采取了什么對策?(1分)其特點是什么?(1分)
(5)上述改革可以給全面推進當前我國的改革提供怎樣的借鑒?(1分)
答案:(1)俄國: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資產階級性質;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本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2)新經濟政策;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
(3)蘇聯的政治體制發生急劇變化:由一黨制轉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趨勢隨之加強。
(4)羅斯福新政;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5)要適時進行改革;要從國情出發制定政策;要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4汕頭模擬)29.閱讀下列材料;卮饐栴}。(12分)
材料一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陷,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羅斯福演說
(1)材料一反映的羅斯福執政后的政策在當時的美國歷史有何效果?(2分)
(2)“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 “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這句話說明了羅斯福采取這一做法的實質是什么?(1分)
(3)“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陷”這一目標在這事件中能否實現?為什么?(2分)
材料二 見下圖 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示意圖——摘自人教版歷史九下《教師教學用書》
(4)讀上圖(見材料二),運用論從史出的方法,概括1955~1999年美國經濟發展呈現的狀態是什么?(1分)從圖中可看出1974年經濟開始呈現負增長,造成這一變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向世界其他國家蔓延擴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場急劇動蕩,股指連續多月下滑,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2008年11月4日,在嚴重金融危機背景下,黑人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執政百日,奧巴馬對內大力推行各項“新政”,包括促使國會通過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5)依據材料三并結合當前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分析,為什么當前這次金融危機會出現“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向世界其他國家蔓延擴散”的現象?(2分)認為奧巴馬與羅斯福在應對危機的“新政”最主要相同點是什么?(1)
(6)面對當前金融危機各國政府都采取了應對措施。根據所學知識,請你給我國政府提出二條合理化的建議。(2分)
29.(1)①新政取得顯著成效。美國經濟緩慢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分)
②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1分)或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或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2)在資本主義內部進行調整(或不改變資本主義制度)(1分)
(3)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新政只是一種政策調整,)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固疾(基本矛盾)。( 2分)
(4)狀態:起伏變化大;呈周期性發展變化(狀態)(1分)。
直接原因:中東國家大幅度提高石油價格。(1分)
(5)原因:①美國處于世界金融體系中心地位;(1分)②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加強。(1分)
相同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1分)
(6)①加強國際間的經濟交往與合作(國際合作);②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和市場機制的結合(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與指導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與管理);③加強政府的誠信(或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④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等⑤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減少失業⑥加強對金融的監管、⑦健全社會保障制度、⑧大力發展經濟(農業、工業等)(2分)(表述意思相近,或符合題意,言之成理,酌情給分)
(2014汕頭模擬)30.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
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鐕居辛Φ卮龠M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
——據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材料二 美國的波音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波音公司的總部在美國的西雅圖市,波音公司在美國有自己的總裝廠和一些主要部件的生產廠和研發中心。但是,一架設備先進的飛機由許許多多的零部件組成。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 ——人教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材料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 ——據中國地圖出版社《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材料四:“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僅使自己從中得益,而且為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管轄”。 ——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
材料五:全球化是發達國家用來打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敲門磚”,是新殖民主義的一種形式,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
——江時學《發展中國家怎么辦——拉美國家的實踐》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歸納,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得到加強的因素有哪些?(2分)
(2)請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這一趨勢本質要求的語句。(1分)
(3)材料二中“ 如波音757—200的發動機就由英國工廠制造。中國的工廠也為波音飛機生產部分主要配件!边@句話說出了當代經濟全球化的哪一個具體表現?(1分)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材料五認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團結起來,抵制全球化”。請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簡要評價。(6分)
30、(1)因素:①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
②跨國公司的推動。(全段照抄不?分,照抄后二句得1分)
(2) 語句:為了能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質量最好的零部件,波音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組織零部件生產廠。(1分)(說明:如整段照抄材料二,則不給分。)
(3)具體表現:國際分工不斷加強(1分)
(4)反映的問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貧富差距加大。(1分)原因: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或發展中國家因為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較弱,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1分)
(5)這個觀點是片面的(或錯誤的)(1分)
理由:在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常常處于不利地位;蚪洕蚧请p刃劍或機遇與挑戰并存。(1分)
但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大勢所趨,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其外。(1分)
應對之策:只要發展中國家能①順應潮流②防范風險③引進投資、技術④學習管理經驗⑤自主創新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能促進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任一?得1分,共3分)
(2014濮陽五中模擬)18.閱讀下面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9年)11月19日,對于歐盟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天。當晚,歐盟27個成員國在布魯塞爾總部舉行了特別峰會,推舉比利時首相范龍佩出任歐洲理事會主席(“歐盟總統”)。會議還選舉出了“歐盟外長”以及歐盟理事會秘書處主任,為《里斯本條約》的順利實施邁出了重要一步,必將對今后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乃至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摘自互聯網新聞
材料二: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香港貿發局攜手合辦的“亞洲金融論壇”,于2014年1月16至17日在香港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亞洲:推動持續增長”。歐洲聯盟內部市場與服務專員米歇爾?巴尼耶于論壇發言指出,歐盟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才打造了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所以這個市場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做的是對這個市場的治理和監管,我們希望這個來之不易的大市場能夠在我們正確的政策和改革引導下能夠發展得更好。有一個好消息是,現在歐盟正在以一個聲音說話,或者正在協調各個國家的基本立場和態度,而不是各自為政。
——摘自互聯網新聞
(1) 材料中的“歐盟”是哪一年成立的?它的前身是什么?
(2)“歐盟花了好幾十年的時間才打造了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說明了經濟發展的什么趨勢?
(3) “歐洲一體化”會給歐洲人的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4)“歐盟正在以一個聲音說話”會對世界格局產生什么影響?
答案:(1)1993年,歐共體。(2)經濟全球化。 (3)歐盟各國將逐步使用單一的貨幣——歐元;歐盟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國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個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等。(4)會促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
(2014烏市天山區模擬)17.(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全球化是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把分散割據的世界連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大市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全球化的演進方式是隨人類文明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在這個過程的初始階段,即“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全球化浪潮》
材料二 火車、輪船、電報等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把世界各地的生產、流通和消費緊緊聯結在一起。此外海底電纜的鋪設、跨洲鐵路的修建,加強了洲際聯系;有線電報、電話和無線電報的普及,使世界通訊網絡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信息技術已成為過去10年里在經濟上所取得的更快生產周期、更高水準的產品質量和低通貨膨脹等特點的主要貢獻力量。
──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材料四
抗議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經濟強權正和一小部分跨國公司聯手,打著幫助貧窮國家建設的招牌,利用貸款和巨額債務進行不合理的國際分工,使落后國家接受改頭換面的金融殖民、技術殖民,并把環境危機等轉嫁出去。
──美國《世界日報》
(1)材料一中“地理大發現”指什么?有何影響?(4分)
(2)材料二中的火車、輪船、電報和電話等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對全球化進程有何影響?(4分)
(3)信息技術是如何出現的?有何作用?(4分)
(4)材料三說明了什么?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你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應對?(4分)
答案:(1)新航路的開辟。(2分)
影響: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分)
(2)兩次工業革命的進行。(2分)
影響: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電子計算機廣泛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2分)
作用: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人類由此進入信息化社會。(2分)
(4)全球化使貧窮國家處于不利境地。(2分)
應對: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順應潮流,制定防范政策;促進經濟高速發展;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任答2點計2分)
(2014廣西欽州模擬)14.(8分)閱讀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獲勝演說詞。
材料一 在面臨著比今天更嚴重的國家分裂時,林肯說:“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情緒激動而繃緊,但絕不可割斷。
材料二 安?庫伯已經106歲高齡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隸制度解除之后,那時還沒有汽車和飛機,像她一樣的人僅僅因為膚色和性別就被擋在參與投票的大門之外!斦麄美國大陸都籠罩在經濟大蕭條的絕望之中時,她見證了一個國家戰勝自身恐懼,重新崛起,“新政”不僅給美國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更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共同的價值觀。當日本的炸彈投向我們的港口,暴政威脅著這個世界時,她見證了一個崛起的民族,民主重獲新生。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奧巴馬所說“面臨著比今天更嚴重的國家分裂”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2分)
(2)材料二中的“大蕭條”和“新政”分別指的是什么?(4分)
(3)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你認為他的當選與林肯有何關系?(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2922.html

相關閱讀: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