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年初三歷史畢業會考考點測試題(川教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12課 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
一、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辟
1、時間: 世紀至 世紀
2、地點:最先在 興起
3、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4、實質:是一場 運動
5、指導思想(內涵):以 思想為指導,提倡以人為本,肯定人性,肯定現實生活。
6、代表人物及作品
1)但丁:文藝復興時代 杰出的文學家,是由 。他的長詩《神曲》無情地揭露教會的黑暗,熱情地歌頌現世的生活,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有力的批判。
2)達?芬奇是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的卓越畫家。他的繪畫 》對人和人性作了生動的刻畫,表達了新興中產階級對現實生活的追求和審美情趣。
7、文藝復興的影響:
新航路的開辟
1.新航路的開辟簡表
時 間探險家資助國航 線貢 獻
1492年哥倫布_______西班牙-大西洋―______、_____到達 、 ;發現新大陸___________
1497~1498年________葡萄牙葡萄牙---_________---印度洋―印度西南海岸找到了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
1519~1522年麥哲倫西班牙西班牙-_______洋-麥哲倫海峽-________洋-菲律賓-印度洋-好望角-西非海岸-西班牙麥哲倫船隊實現人類第一次__________,證明_____________的科學真理。
2. 新航路的開辟的影響
(1)新航路的開辟,溝通了____、____、____、____四大洲,開始把世界聯結成一個整體,擴大了 __,促進__ 。
(2)引發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課 英國的新生 《權利法案》的頒布1.目  的: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時  間:__________年 3.制定機構:_____________
4.內  容:確定_________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規定_____必須依法行使權力,無權___________,______需經議會同意,議員有 。
5.影  響:這樣,英國雖然保留了______,但王權受到法律限制;國家政權實際由______執掌。一個新的資產階級_____________政權在英國建立起來。
第14課 美國的獨立
一、北美獨立戰爭1.獨立戰爭的根本原因
英國為使北美殖民地永遠作為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采取高壓政策,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 的發展)。
2.獨立戰爭的經過(1)爆發:1775年4月____________槍聲,標志著北美獨立戰爭的開始。
(2)建軍:1775年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決定組建________軍;任命_______為總司令。
(3)建國《獨立宣言》的發表 ①時間:1776年7月4日
②起草人: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
③內容:《獨立宣言》闡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原則,指出___________,都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獨立宣言》譴責了___________的罪惡,宣告北美殖民地___________,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歷史意義:宣告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標志著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
(4)轉折:薩拉托加戰役:1777年,大陸軍在_________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5)勝利:英軍投降:1781年,英軍在司令___________帶領下向大陸軍投降,北美獨立戰爭結束。
(6)贏得獨立:1783年,英美簽訂《________》,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3.1787年憲法:__________年,各州代表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制定了美國憲法,確立美國是由各州聯合組成的______________制國家。
4.北美獨立戰爭的歷史意義
(1)性質:1775年-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既是一次_____,也是一場_。
(2)影響:美國的獨立為美國_____________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第15課 法國大革命
一、攻占巴士底獄
1.根本原因:法國腐朽的_____________制度嚴重阻礙了______的發展。
2.導 火 線:1789年5月,法國國王________為擺脫__________召開________________,與資產階級發生尖銳對抗。
3.爆發標志: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巴黎人民起義攻占_____________,揭開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
二、《人權宣言》和共和國的誕生
1.《人權宣言》(1)時 間:_______年8月, (2)制定機構:___________
(3)《人權宣言》內容①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天賦的人權;
②國家的主權屬于______________,在法律面前_________________;
③國家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權分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神圣不可侵犯。
(4)歷史意義:《人權宣言》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___________文件,是___________的旗幟,是引導法國走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針。
2.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成立________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為共和國的政治口號。
(2)處死路易十六 :________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判死刑,送上斷頭臺。
(3)革命高潮: 以_______________為首的___________派掌握了國家政權,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使法國大革命成為世界歷史上一次___________的資產階級革命。
第17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
一、紡織機的發明和蒸汽機的改良 1.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
17世紀末,英國_____________迅速發展,_____________不斷擴大,___________生產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迫切要求__________的改進。
2.實質:工業革命是____________代替____________的生產技術變革。
3.時間:_____世紀_______年代到______________上半期。
4.最先發生的行業:新興的____________業
5.工業革命的進程(1)棉紡織業的發明成就:_________年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手搖“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在此基礎上,發明家不斷改進,一種紡紗速度更快,紡紗質量更高的“____________”被發明出來,后來又發明了_______________,把織布的速度提高了數十倍。紡織機器的發明,促進了紡織業的飛速發展。
(2)瓦特改良蒸汽機 ________年,瓦特吸取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____________。1785年改良蒸汽機開始用作____________的動力機。其他工業部門隨后也廣泛使用蒸汽動力。蒸汽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____________、冶金、采礦等一系列工業部門的技術革命。
6.英國完成工業革命____________世紀上半期,英國的_________基本上被________________所取代,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此后_____、_____、______國也相繼進行了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_________時代”。
二、輪船和火車的出現
1.背景:大機器生產需要及時運來大批原料和運走大量產品。原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運輸方式已不能滿足____________的需要。
2.輪船:______年,美國人____________吸收前人成果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____________”號。
3.火車:_______年,英國工人出身的工程師___________發明蒸汽機車“_________”號。這是世界上第一輛火車。
4.輪船火車發明的意義:輪船和火車的發明促進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飛躍發展,使世界交通運輸進入了“__ ____”和___ _____”。
5、工業革命的影響:(1)工業革命是 變革,極大地提高了 。把人類帶進了 。(2)直接導致了 的出現 (3)促進了 (4)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革命后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它們加緊掠奪亞非拉地區,造成這些地區更加貧窮和落后。 (圖片:珍妮紡紗機、史蒂芬孫像)
第18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時間:_________年以后
一、電力的應用和電訊技術的興起 1.電力的應用
(1)理論突破: _______年英國科學家__________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并提出__________理論。(2)新能源的產生: 19世紀7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__被發明出來,__________成了帶動機器生產的新能源。(3)___________________ 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將人類帶入“_____________”。
2.電訊技術的興起
(1)電話:1876年,定居美國的英國人_______發明了電話,此后電話通訊事業發展起來。
(2)電報:19世紀90年代,意大利工程師_________發明了無線電報。
三、汽車和飛機的發明
1.內燃機的發明
(1)發明:內燃機的發明是繼_________之后應用技術的又一重大成就。在前人發明的基礎上,1883年,德國工程師__________制成了以_______為燃料的內燃機。1892年,又一名德國工程師________制成了以__________為燃料的內燃機。
(2)意義:內燃機的發明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條件。
2.汽車的發明
(1)1885年,德國人______________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
(2)1896年,美國人____________制造出更加先進的______汽車,此后又建成了___________。汽車工業很快在一些國家建立起來。
3.飛機的發明
1903年,美國人________________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邁出了人類航空技術的第一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以電力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19課 美國南北戰爭
一、南北戰爭的爆發
1.根本原因:南方盛行的______________園經濟,阻礙了______________在全國的發展。
2.矛盾焦點:南北雙方在___________問題上的矛盾不可調和。
3.導 火 線:1860年11月,主張廢除奴隸制的____________當選為美國總統。
4.爆 發:大選揭曉后,______________制造分裂,發動了叛亂。南方____個州先后退出聯邦,宣布成立“美利堅諸州同盟”,并制定新的憲法,選舉總統,確定以弗吉尼亞州的____________為首都。_______年_____月,南方叛亂武裝首先向北方挑起戰爭。林肯號召人民為______________而戰,人民群眾紛紛響應,投入反對南方種植園
奴隸主的斗爭。
二、北方的勝利
1.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
由于南方種植園主蓄謀叛亂已久,準備充分,而林肯政府試圖妥協,放松戰備,在戰爭中北方節節失利。
2.戰局的扭轉 __________年,林肯政府頒布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解決了_________________,廢除了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革命情緒迅速高漲,戰爭形勢驟然改觀。
3.北方的勝利:_________年夏,北方軍隊轉入反攻。__________年4月,攻克南方叛軍老巢_________,南方叛軍向北方軍投降,持續4年之久的內戰以北方的勝利告終。內戰剛結束,林肯就在劇院里被人刺殺身亡。
4.南北戰爭的影響 ①維護美國的統一。②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 革命,(獨立戰爭初步掃除了英國殖民統治這一外部障礙,內戰是進一步掃清了美國社會制度內部的障礙。所以它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它廢除了 制度,基本解決了農民的 問題,掃清了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為 條件。
第21課 日本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 1.時 間:從______年起。
2.領 導 人:明治天皇、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等
3.口 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內容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全國分為3府72縣,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為天皇統治下的__________________國家。
(2)經濟方面:廢除重重______和______制度,興辦_______,引進_______;允許土地
(3)文化教育:采用______學制,設立_________,實行__________,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4)社會生活:生活上____________,提倡____________,穿______,吃______。
(5)軍事方面:廢除____________,實行____________,建立效忠天皇的“______”。
5.評 價
(1)性 質:明治維新是一次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改革。
(2)意 義:它使日本走上了____________道路,使日本逐漸強大起來。成為亞洲唯一獨立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命運。
(3)局限性: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也被保留下來。
九年級下冊
2、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后果
一、薩拉熱窩事件 1.背 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兩大軍事對抗集團形成,________________成為其爭奪的焦點。
(2)奧匈帝國企圖征服巴爾干半島上已獨立的塞爾維亞
2.時 間:___ 年___月28日。3.主要經過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____ 夫婦在乘坐敞篷車前往薩拉熱窩市政廳途中,遭到塞爾維亞青年_________的槍擊而中彈身亡,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
4.影 響:薩拉熱窩事件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爆發的導火線。
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后果
1.性質 這是一場_________________戰爭,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2.影響(1)大戰歷時______年多,共有______多個國家、________億人口卷入戰爭,其中死傷3000多萬人,參戰國家的直接戰費和戰爭造成的損失達3400多億美元。
(2)大戰不僅激化了______ ,而且促進了東歐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戰爭后期,俄國爆發____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第7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會與《凡爾賽和約》
1.巴黎和會 (1)時間地點:于_________年1月-6月在法國巴黎近郊的___________召開
(2)與會國家:________________的交戰國
(3)操 縱 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國
(4)中心議題:如何處置戰敗后的________
2.《凡爾賽和約》:(1)主要內容 _______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德國承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獨立,德國的殖民地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國瓜分,德國向________________支付巨額賠款。
(2)中國問題: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理所當然地要求收回戰前________________攫取的一切權利,但令人震驚的是,《凡爾賽和約》竟把這些權利轉交給了________。為抵制巴黎和會的無理決定,中國爆發了________________運動,出席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3)評價:《凡爾賽和約》是戰勝國列強任意瓜分_________ __ __的產物,是在_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簽訂的。
(4)影響:《凡爾賽和約》與隨后同德國的盟國簽訂的一系列和約,形成了所謂“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戰后帝國主義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新秩序。
二、華盛頓會議與《九國公約》
1.華盛頓會議:(1)背景:巴黎和會只是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列強在_______的利益和關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強在_______和_________地區的利益和關系還沒有依據實力對比的變化進行調整。大戰期間及戰后,_______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的擴張同_______在該地區的利益發生了嚴重沖突,也直接威脅到_______在東亞的利益。
(2)召開:由_______發起,于_______年11月召開了有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及中國等九國代表參加的華盛頓會議,_______在會上居主導地位。
(3)正式議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議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國公約》
(1)內容:_______年2月6日,與會國簽訂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九國公約》,公約名義上尊重中國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但同時又宣布在中國實行_______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則。
(2)實質:公約的規定實質上是保證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控制,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華盛頓會議的影響
華盛頓會議是____________的繼續,它在承認美國占優勢的基礎上,建立了帝國主義在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地區的“新秩序”,即“____________”。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共同構成了了帝國主義戰后國際關系的新格局,即所謂“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是一個__ 的體系
第8課 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
一、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后,____________是當時世界經濟的中心,經濟曾一度出現繁榮景象。資本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孕育著經濟危機因素的增長。其中,___________是當時美國經濟中最薄弱的環節,潛伏著巨大的金融危機。
2.爆發:___________年10月下旬,美國最大的股票市場___________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價格暴跌,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爆發了。
3.時間:1929-1933年
4.概況:危機很快波及世界各國,演變成一場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持續了______年之久。危機期間,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_______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了2/3,失業工人達到______________以上。其中,_______和_______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直到1933年以后,這場危機的高潮才過去,但各國經濟的恢復依然緩慢而沉重。
5.特點:涉及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
二、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經濟。
2.目的: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時間:________年就任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宣布實行“新政”。
4.特點:全面加強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內容::財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頓_______,采取淘汰小銀行,扶持大銀行,政府對銀行存款進行擔保等措施,使銀行的信用得以恢復。
工業方面:政府實行“______________”,包括制定“公平競爭法規”,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以及工人有權組織工會,______________等內容,同時還籌劃_______________的興建,以刺激_______和_______等。這是新政中______________的反危機措施。
農業方面:縮減______________,穩定______________的價格,政府以______________補償農民的損失,以復興農業。
6.作用和影響:羅斯福新政使美國經濟得以__________________,為資本主義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了范例。但由于產生危機的_______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資本主義社會的______________,也無法使美國避免新的危機。
第9課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一、德國法西斯統治的建立
1.背景:世界性的____________使德國受到的沉重打擊僅次于__________。德國工業生產下降了______,農業產量下降了30%,失業人口達______多萬,國內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工人運動高漲。以____________為頭子的法西斯組織_________活動猖獗,氣焰十分囂張。
2.過程:在______年7月的選舉中,_________成為議會第一大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__________。
1934年,希特勒集______、______和最高軍事統帥大權于一身,自稱________”。
3.內外政策
(1)希特勒上臺后,一手制造了陰謀陷害___ ___“________”。
(2)在法西斯獨裁統治下,納粹黨剝奪了人民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在遍布全國各地的______里,有幾十萬人被關押、審訊和殺害。其中,__________更是大批地被監禁和屠殺,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3)納粹黨把國家變成軍營,工業生產完全納入備戰軌道,軍事實力迅速增強。法西斯統治下的德國已經成為新的世界大戰的_____________。
二、日本法西斯獨裁統治的建立
1.背景:1929年開始的____________也使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日本統治集團迫切要求______________,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并從____________中尋找新的出路。法西斯勢力乘機抬頭,其主力是在__________。在日本的政治生活中,_________的勢力不斷膨脹,對外侵略的野心越來越大。
2.過程:________年3月,在軍部支持下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內閣,加緊推行軍事法西斯專政。
3.內外政策: 對內鎮壓________________,加快國民經濟軍事化的步伐;對外積極準備擴大________________,使日本成為新的世界大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發動了________________。
四、德意日法西斯統治建立的后果
德、意、日的法西斯獨裁統治,是人類歷史上________、________的統治,它們相互勾結,狼狽為奸,對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構成了嚴重威脅。新的_____________的爆發已經不可避免。
10、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德國進攻波蘭與大戰爆發
1.時間: 年9月1日2.經過:9月1日清晨,德軍集中強大的優勢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對波蘭發動了突然襲擊。在德國“_______”的打擊下,波軍因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而節節敗退,國土大片淪陷。9月下旬,華沙淪陷,波蘭滅亡3.影響:英、法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二、德國東侵蘇聯
1.爆發_________年____月22日凌晨,德軍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和全面進攻,_____________爆發。蘇聯人民奮起抵抗,開始了偉大的________。
2. 莫斯科保衛戰(1)時間:_______年10月-_______年1月
(2)結果:蘇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德軍“___”的神話被打破
三、日本偷襲珍珠港
1.背景 德國法西斯占領西歐,大大刺激了______________的侵略野心。1940年8月,日本內閣總理大臣______________公開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口號,妄圖建立一個日本殖民大帝國,并不斷擴大對中國和東南亞的戰爭。
2.經過_______年_____月7日,在美軍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日本出動大批軍艦和飛機偷襲美國_________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價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
3.影響___________戰爭爆發。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
四、《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1.背景:面對________的瘋狂進逼,世界反法西斯國家開始逐步地走向_______。
2.時間:__ _年1月3.地點:_____
4.國家:_ _、_ _、_ _、_ __等26國
5.內容:各國保證以_____ ____,團結一致,徹底打敗法西斯軸心國及其追隨者。
6.意義:宣言的簽署,標志著_______ ____的正式形成。 7.影響: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壯大了____ ___,鼓舞了___ _____,對_______ __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五)、德國和日本的投降:
1、德國投降: 雅爾塔會議后,蘇軍和英美盟軍分東西兩線進逼柏林。4月底,蘇軍戰士把紅旗插上了德國國會大廈,希特勒在地下避彈室里絕望自殺。 月 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2、日本投降: 德國投降后,美國在太平洋對日本發起猛烈攻勢,進逼日本本土。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在德國 發表公告,敦促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法西斯拒絕投降,叫囂要“本土決戰”。
1945年8月,蘇聯出兵中國東北與朝鮮,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的 ,毛澤東發出《對日寇最后一戰》的號召。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 月 日,日本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 月 日,舉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簽字儀式【(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二戰全面結束標志:1945年9月2日,舉行了日本向反法西斯同盟投降的簽字儀式
3、二戰的影響、性質和意義
(1)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它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 萬左右,直接軍費開支總計 萬億美元,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 萬億美元。
(2)性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世界范圍的 的正義戰爭。
(3)意義: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挽救了 ,避免了 ,奠定了 ,促進了 ,推動了 ,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樹立了 。中國是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4.戰爭的啟示:熱愛和平,遠離戰爭。居安思危,警惕法西斯主義的復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人類應在對付共同挑戰的時候,應該團結一致。
第13課 “冷戰”局面的形成
冷戰的表現:1.政治: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為借口,公開干涉各國內政,實現全球擴張的野心。
它既是美國發動冷戰的宣言書,也是冷戰開始的標志。
2.經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過________手段來達到控制_________、遏制______和稱霸世界的目的。促進了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也開始受制于美國。
3.軍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看:針對美國的冷戰措施,蘇聯和東歐國家有什么反應? 建立_________組織。
第14課 西方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一、西歐的振興與歐共體的建立
1. 西歐的振興
(1)原因 ①憑著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
②得益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興起;
③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援助;
④各國政府采取各種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2)概況 ①20世紀________年代初,工業生產總體上已恢復到戰前水平
②從50年代到_________年代初,維持了經濟的相對穩定和持續發展,西歐的面貌為之一新。
③_____________的經濟增長尤其迅速,成為西歐實力最強的經濟大國。
2.歐共體的建立(1)背景和目的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戰后西歐國家在經濟上完全依附____________的局面已經改變,它們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________而決心走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時間:____________年,法、意等國成立了歐洲共同體。1993年發展為________________。
二、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1.原因(1)實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視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積極開拓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的大力援助和扶持
2.概況(1)到__________年,日本工業就已恢復到戰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間,日本經濟進入了被稱為“高速增長”的時期。
(2)20世紀80年代后期一躍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創造了戰后東亞的經濟奇跡。
第18課 經濟全球化的趨向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形成:1、經濟全球化出現的時間 。根本原因
2、找出書上提到的①國際性經濟組織的名稱 (英文縮寫 )、
②區域性經濟組織的名稱:a (英文縮寫 )、
b (英文縮寫 )c (英文縮寫 )
3、在經濟全球化中, 扮演著主角。
4、世界經濟格局的特點是:“ 、 、 、 ”。
5、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 又是 。
(二)、經濟濟全球化的影響:
1、A、積極影響:(從123――124頁的內容進行歸納)①加強世界 聯系,促進世界經濟發展;②增強 合作,應對人類共同問題;③對發展中國家引進 、 、 發展本國經濟提供機遇。
B、消極影響:①加劇 的國際競爭;②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 ,貧富差距可能進一步加大;③部分弱小國家的 受到沖擊,有可能被發達國家控制。
2、考考你: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特點可以用哪16個字來概括?(完成輔欄中的“寫寫”) “ 、 、 、 ”。
第19課 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一、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背景: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美蘇對峙和爭霸的___________格局崩潰,國際力量的對比發生了深刻變化。
2.表現:____________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的力量不斷增強,“________________” 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現向____________發展的趨勢。
3.“一超多強”之間的關系: “一超多強”之間既相互______、______與______,又相互___、_______和_______,協商和________成為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主張和手段。
4.多極化出現的影響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有利于削弱和抑制_________和________,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1.發展特點:多極化趨勢出現后,世界各種力量仍在進行新的分化和組合,____________尚未定型,“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還在繼續下去,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2.多極化曲折發展的表現
(1) ________依仗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實力,企圖________________,不斷插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嚴重干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戰爭的爆發就是其典型的事例之一。
(2)盡管美國力圖在世界各地發號施令,但其受到諸強的________越來越大,在國際社會和各國人民的譴責和反對聲中已難以為所欲為。世紀之交,美國在世界各地的霸權行徑處處碰壁、屢屢受挫,表明____________對美國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越來越強,這是多極化趨勢曲折發展的重要表現。
(3)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重大國際問題上,美國也不得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尋求____________的支持,這是多極化趨勢曲折發展的又一重要表現。
第20課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
1.定義: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當代__________技術與先進_________技術的結晶,是電子信息時代的產物。
2.地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到來的主要標志之一。
3.特點:(1)計算機網絡技術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______、______、高度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點
(2)也反映了_________與_________緊密結合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3106.html

相關閱讀:2018.1初三歷史期末試卷(海淀區附答案)
2012年淄博市歷史中考題(含答案)
2016屆高三語文上學期期初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2012年中考歷史題歸總(有答案)
2013年中考歷史柳州市二模試題(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