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預覽:
《回憶我的母親》
第一部分:
1.本文作者。
2.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遷徒( ) 祖籍( ) 妯娌( )( ) 勞??( ) 和??( )
3.為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選填恰當的詞語填空:
⑴聊敘 ( ) A、姑且 B、聊天 C、依賴
⑵任勞任怨 ( ) A、相信 B、承受、擔當 C、任命
⑶雖然自己不富裕,還 還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
A、救濟 B、接濟 C、周濟
⑷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遠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 是無法補救的。( )
A、慘痛 B、哀痛 C、沉痛
4.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不同含義:
⑴母親是個好勞動。
⑵她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
5.用你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作者的母親有哪些高尚的品質。
6.摘出課文中作者概述母親對自己影響的句子。
第二部分
(一)
①每天天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沒有打罵過我們,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④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很(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⑤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⑥她自己是很節儉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 )(A、管教 B、管理 C、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⑦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從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前邊的橫線上。
依次是:
8.“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方法。
9.這段文字記敘的重點是( )
A、母親勤儉持家的習慣及任勞任怨的態度。
B、母親勤勞儉樸的習慣及寬厚仁慈的態度。
10.這段文字正確的層次劃分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1.對這段文字的內容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
A、寫家人及母親的勤勞、儉樸和仁慈。
B、寫母親勤勞、儉樸的品德和對我的影響。
C、寫母親勤勞、儉樸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對我的熏陶。
D、寫我對母親教育培養之恩的感激之情。
12.這段文字運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
(二)
母親的馨香
①窗外又下起了小雨夾雪。
②我站在窗前望街景,看著雨水、雪水和著泥土,只一會兒的工夫,馬路上就變得渾渾濁濁的,車開過來濺起了一大片泥水,一個母親帶著孩子騎自行車正巧路過,好在母親已將惟一的一件雨衣穿在了孩子的身上。結果,泥水濺了母親一身。母親顧不得擦拭身上的泥水,繼續前行。唉,可憐天下父母心!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給予我生命,同時也給予我無私母愛的母親。
③母親是5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是位知識女性,也是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干部,與大多數母親一樣,既要工作,又要帶孩子、照顧家庭。
④母親對我們三個孩子的感情是很難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的。母親在我們身上傾注了她無私的愛,而且毫無保留。在那非常歲月,正是因為割舍不下對我們的愛,母親才頂著各種壓力,堅強而又樂觀地走過來。
⑤父親被下放到縣城之后,從沒燒過火炕的母親生不好火,做不熟飯,經常被嗆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大人孩子只好吃夾生飯;兩間歪歪斜斜的茅草屋時而漏雨、時而漏風,面對如此的困境,母親從沒埋怨什么,只是默默地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過得好一些。“文革”期間,因為父親的所謂“問題”以及外公的“歷史問題”,批判母親的大字報鋪天蓋地,一向積極努力的母親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也許母親有過彷徨,也許母親有過沮喪,但是母親堅韌剛強的性格使得她有淚往肚子里流。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腳下的路溝溝坎坎,母親咬咬牙,挺了過來。
⑥母親從不把內心的痛苦表現出來,在人前,她的態度永遠都是樂觀的。記得那時,只要母親在,家里便有歡聲笑語,歌聲不斷;只有母親在,家才有家的感覺,家的溫馨。我敢說與母親只見一面的人,也會記得她那爽朗的笑聲。長大以后,我問母親:“是什么力量支撐你走過那段艱難的歲月?”母親說:“是你們三個孩子。你們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是的,面對困境,母親沒有扔下我們不管,而是一如既往地關愛我們。如果沒有母親,真不知道我們會怎樣度過那二十年!
⑦由于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母親對我特殊偏愛。記得考大學的時候,母親總要在中午趕回家給我做飯,五十多歲的人要往返騎四十多分鐘的自行車,而且風雨無阻,不曾間斷。考大學的那三天,母親天天很少休息,晚上怕我睡不好,給我扇扇了,驅蚊子,白天還要堅持上班。那時,我最愛吃西紅柿,當時價格很貴,母親每天要買兩三個,我讓母親吃,她卻說:“我不愛吃,你吃吧。”凡是好吃的,母親就說不愛吃,其實她是舍不得吃而已。在穿著上,母親也從不講究,一件衣服穿四五年,但她總是把我們打扮得干干凈凈的,整整齊齊的。說起來很慚愧,考上大學后,我的衣服仍然是媽媽洗,后來姐姐看不過去,姐姐洗。不懂事的我還經常對母親發脾氣,一有不順心的事就沖母親發火,可母親總是呵護我、遷就我,我還不以為然。有時甚至對母親表示出來的親昵還很反感,婚后才知道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⑧如今,我已為人母,六年做母親的經歷磨練了我,使我深知一個母親的艱辛與不易,從而真正體會到當年母親在政治上、精神上受到打擊的,還能讓我們三個孩子享受母愛的滋潤,把我們健康地撫養成人,是要以多么大的毅力來承愛那巨大的痛苦和壓力呀!我想這正應了人們常說的那句話:“世上最偉大的是母親,世上最無私的愛是母愛。”從我母親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親的無私與偉大。我雖然沒有資格與母親相比,但我要像母親一樣,無私地愛我的孩子,少些煩躁,多些耐心,讓她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健康地長大。
⑨在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僅以這篇短文獻給母親,不擅言詞的女兒用文字告訴您:“女兒感謝您的養育之恩!女兒永遠愛你!”
13、第二段寫了一件事,寫出這件事及在文章的內容上起什么作用?
事件:
作用:
14、第三段到七段,作者回憶往事:
①詳寫的兩件事是:
②從3~7段的事件描寫中,可看出母親的性格特征是 、 、 、 、 。
③從全文看,重點部分是: 段-- 段
15、為什么母親說三個孩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不超過15個字)
16、請概括第7段所寫的事件:(不超過10個字)你對母親的做法是贊同,還是反對,為什么?
17、第8段寫“我”的感受和做法:所用的表達方式是 、 。
18、本文組織材料是按 順序,1、2段敘事的時間 ,第3~7段敘事的時間是 ,第8、9段又回到 。
(三)
美麗如初
①月色皎潔,一如閃亮的白綢,寧靜而安祥地彌漫。我握著母親的手站在街口 ,等放晚學的弟弟歸家。并不冷,然而街靜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親卻等得耐心又耐心,遙望著那條很寬很白的路,母親說:“一直這樣等,慣了。”我的心悚然一動,目光在母親單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讓母親這樣地等待過,并不是小的時候,女兒大了,反而更讓母親牽掛。那些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學友們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個人轉進僻靜的街口,卻望見母親的衣衫和著樹影飄動,一樣的迷離,心忽地跳快了,跑過去,卻只叫了一聲“媽媽!”母親也不說什么,很欣慰地笑著,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異地,只在假期里歸來,母親的身影卻依然準時地站在街口樹下,等待不久也要離家求學的弟弟。我忽然很羨慕母親,可以把那么深沉的愛包容在靜靜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鈴聲響過來,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親面前:“媽!姐!”“怎么才回來,讓媽等那么久?”我半是歡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親還是那么欣慰地笑著,拍拍弟的手。弟沖我做個鬼臉?吹芨叽蟮纳碛霸谀赣H的身邊,我忽然覺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戀溫暖的港灣,卻不能永遠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親安靜地替我整理行囊,見我跟著她走來走去,卻不開口,母親說:“從前你外婆也是這樣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著母親,仿佛看見外婆的雙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從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親回家,就像母親今天等我們回家,而我也會有那么一天,讓深深的愛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動著月光里母親靜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論經過什么,我記憶中的那些夜晚永遠美麗如初。
19.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寫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⑴
⑵
20.首段中,在等放晚學的弟弟時,為什么我會“等得焦急不耐”,母親卻“等得耐心又耐心”?
21.第④段中寫到,“我忽然覺得失去了什么”,“我”覺得失去了什么呢?
22.縱觀全文,(1)寫出在全文結構上與末段中“眼前晃動著月光里母親靜立的身影”這個句子相呼應的一句話。(2)說說為什么“我記憶中的那些夜晚永遠美麗如初”?
⑴
⑵
《回憶我的母親》答案
1.朱德
2.略
3.依次是:ABCB
4.與“好”連用,意思為“勞動能手”;工作
5.略
6.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道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7.依次是:BAC
8.排比
9.C
10.D
11.C
12.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
13.事件:雨雪中,母親將唯一的雨衣穿在孩子身上,自己身上被澆濕。作用:引出本文內容--我的母親。
14.①文革期間母親堅強地面對困境;母親對最小的孩子“我”的關愛和牽就。②堅韌、剛強、樂觀、爽朗、無私、慈愛③3~8段
15.偉大的母愛支持母親克服一切困難。
16.母親對最小“我”的偏愛。(自己的觀點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7.議論、抒情
18.時間、現在、過去、現在
19.⑴寧靜平和(幽美)⑵展示人物活動環境特點;襯托人物美麗和充滿母愛的性格(心靈)
20.因為母親能“把深沉的愛包容在靜靜的等待中”,而我還未能。(大意對即可)
21.(因為已經長大而獨立,)失去了倚在母親懷里感受母愛的機會,失去了享受母親等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的機會。(本題答案應是開放性的,大意對或言之成理即可。)
22.⑴(我的心怦然一動,)目光在母親單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⑵因為那些夜晚月色美、情感美,凝聚著母親深沉美好的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1181540.html
相關閱讀:初一語文暑假園地答案
2014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質量檢測試題
(人教版)初一年級下冊語文暑期作業
七上語文《皇帝的新裝》復習練習題(新人教版)
2014七年級語文下冊綜合性學習與名著導讀復習題(人教版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