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土地的誓言》
簽字:
【 目標】
1、朗讀,感受中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
2、揣摩、品味中富有激情的語言。
3、培養、強化學生熱愛故土、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點、難點:
品味本富有激情的語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法指導】
1. 寫景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通過關鍵詞語體會蘊含的感情。
2. 通過反復朗讀,揣摩重要句子,小組討論,大膽質疑。
預習導學
一.基礎常識積累
1.字詞(除后讀寫及下注釋外)我還發現
2.關于作者
二.結構內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復述)
三.思想主題感悟(我最想說的話)
四.寫作特色欣賞評點(可在書上做批注)
1、本在寫作上最值得我欣賞和借鑒的地方
2、我也懷疑權威,大膽指出不足
五.預習小結。
1.我給自己的預習評價( )
2、必讀匯報,我讀一遍需( )分鐘
3、對不起,我還有問題。
堂研討,合作展示
一、創設意境,導入新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創設特定氣氛。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三、朗讀,整體感知,體會情感
師生同讀,感悟作者的情感。
四、研讀品味,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本的標題——“土地的誓言”?
2.作者面對土地發出了怎樣的誓言?(用原回答)
3.作者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誓言?
4.他的家鄉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5.他對故鄉有怎樣的感情,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五、拓展延伸,總結存儲
1、美推薦,欣賞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我愛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選自《北方》,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1月初版)
2、總結存儲:
同學們,“九•一八”已成過去,它是中國歷史上的恥辱,我們年輕一代是祖國的未,我們絕不允許歷史重演,“少年偉大則國偉大”請大家起立,一起誦讀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中的一段: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知識鏈接:
一、端木蕻[hóng]良(1912.9.25——1996.10.5)現代著名作家 小說家,原名曹漢,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1912年 9月25日生于遼寧昌圖。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193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同時開始學創作活動,發表小說處女作《母親》。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1996年10月5日,這位跨越現當代壇的遼寧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歲。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伯與祝英臺》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為世人所流傳。
二、東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變以后,一群從東北流亡到關內的學青年在左翼學運動推動下共同自發地開始學創作的群體。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處于日寇鐵蹄下的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父老鄉親的懷念及早日收回國土的強烈愿望。他們的作品具有粗獷宏大的風格,寫出了東北的風俗民情,顯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東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蕭軍、蕭紅、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蕭紅《呼蘭河傳》《生死場》,蕭軍《八月的鄉村》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36360.html
相關閱讀:袁隆平的“尋夢園”
第15課《我的夢想》教案
短文兩篇
《〈論語〉十則》教學設計
《觀舞記》 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