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摘抄優美詞語,積累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學習欣賞文章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愛弱者的良好品質。
【學習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學習欣賞文章美。
【教材分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以盲孩子逐漸獲得光明的過程為線索來安排情節,故事寫得曲折,人物命運柳暗花明,自然會激發學生興趣。細膩真實的描寫和詩一般的語言結合起來,相得益彰,并且使全文具有詩一樣的境界和氛圍。故事表達愛的主題、尋真向善求美的主題,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對它做出多種解讀,對學生很有教育意義。
【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課文,借助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教師:錄音機,磁帶(歌曲《愛的奉獻》)。
【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曾經無數次地走進美麗的童話世界,在那里,我們認識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今天,我們再次步人美麗的抒情童話世界,那里有詩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著的愛的清泉,還有等待我們結識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抽查預習情況,檢查學生字詞積累情況。
多媒體顯示:
、拧〗o加粗的字注音:
嬉戲( 。 ∵柽瑁ā 。 ∨Z( 。
潺潺( ) 癢酥酥( 。 \生( 。
⑵ 依據下列例子仿寫詞語(盡可能用原文詞語)。
綠油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仔仔細細: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師選擇溫馨歡快的背景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文字作媒介,再現文章展現的畫面,讓故事活在學生心里。
可安排一人讀敘述語言,一人讀“盲孩子”的話,一人讀“影子”的話,齊讀眾多螢火蟲的話。
3、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兩個問題,然后討論:
a. 課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現了盲孩子的心情變化?
b. 歸納一下本文的情節發展步驟。
三、再讀課文,探究鑒賞。
學生自讀課文。
、俳M織學生討論,欣賞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溫馨的氛圍,有著詩情畫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種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語言表達的,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有什么好處。
可四人小組討論,爭取讓每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②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題。
[討論]結合課文情節的發展和詩情畫意的境界,我們應如何理解文章主題。
對于文章主題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練習一出示的兩種說法讓學生評判。
四、體驗反思
同學們各抒己見,說得都有道理,愛無處不在。愛的力量是神奇的:沒有雙腿,卻可以走出一條頑強不屈的路;沒有雙耳,卻能聽見世間的天籟;沒有雙眼,卻能看見世間的光明。
請大家寫下你對愛的理解:
例:愛,就像溫泉,滋潤人們枯干的心靈。
。▽懺谛男渭埳辖涣鳎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表現愛的事例呢?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學生可能會舉事例:抗洪搶險中戰士和百姓的魚水深情是一種愛;防治“非典”中白衣天使無私的奉獻是一種愛;保護地球,保護綠色大自然,這是一種愛;捐助失學兒童,重返學習樂園,這也是一種愛……
五、教師總結(視課堂情況,可鼓勵學生總結)
與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堂課我們體會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間純真的愛,也感受到在我們身邊的愛,這愛是山間清澈的小溪,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明天將變得更加美好。
六、作業
有限的空間,有限的時間,我們意猶未盡,那么,讓我們把愛心延伸到課外。
。薄壅b讀的你,可以背一背你最喜歡的有關愛的句子,與其他同學進行文學交流。
2、愛制作的你,可以把愛的祝愿制成賀卡,送給你的朋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55903.html
相關閱讀:《〈論語〉十則》教學設計
袁隆平的“尋夢園”
第15課《我的夢想》教案
《觀舞記》 教學設計
短文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