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三課 宋代的社會生活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了解宋代衣、食、住、行的變化情況及東京、臨安等城市生活的基本情況,理解宋代社會生活發生變化的原因。
二、能力與方法:通過對宋代衣、食、住、行變化的分析,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通過對東京、臨安等城市物質、文化生活兩大主流內容的概括,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習從歷史圖片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宋代衣、食、住、行的變化,認識這些變化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通過豐富多彩的宋代衣食住行和東京、臨安城市多樣性生活的學習,認識中華文化內涵的豐富多彩,從而熱愛祖國的優秀文化,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重點、難點:
1、重點:衣食住行變化概況
2、難點:衣食住行變化原因
教學方法:讀書、圖示、提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展示一系列宋代衣食住行的圖片和《清明上河圖》引入新課。
二、講解新課:
(一)、衣食住行的變化
1、宋代是一個商品經濟極度發展的時代,因而,傳統的生活風俗習慣和商品經濟發展后的新的社會風俗習慣兼而有之。衣食住行的變化也最典型。
2、衣。衣裝根據職業需要、社會制度制約、性別差異具有不同的特點。(閱讀小字加以理解)。衣料也有較大的變化,由麻布向棉布發展,麻布還是最主要的衣料。讀圖:宋代官服和女服,染布圖
3、食。從主食、肉食、食用油、炊煮燃料等幾個方面來看南北的不同。宋代飲食豐富而多樣。
4、住。農民住房多為低矮的茅屋,城市平民多住瓦頂平房,貴族官僚多住園林式建筑。各種家具種類繁多,而且高腳家具廣泛流行。
5、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為水陸兩大類,主要有:轎、車、馬、騾、驢、牛、駝。大海船還有指南針。
(二)、城市生活剪影
1、北宋東京是最繁華的城市,有“夜市”和“曉市”,瓦子里有各種娛樂活動。
2、南宋臨安也是一個大都市。有瓦舍和各種行團。
3、喝茶品茶及各種節日。
課堂小結:
學習與探究:P51
概括宋朝商品經濟發展的特點。
(1)、都市商業繁榮,大街小巷都分布著店鋪和作坊,城市的商業化氣息極濃。
(2)、經商時間長,基本上是日夜相繼。
(3)、娛樂活動商業化。
(4)、方便貿易的紙幣出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7869.html

相關閱讀: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