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標準〗
〖目標〗
1.知識識記
要求學生了解光武中興的主要內容以及東漢衰敗的主要史實。
2.能力培養
、僖龑W生比較“光武中興”與“文景之治”的異同,總結古代中國盛世局面出現的共同原因,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谝罁䴕v史圖片想像并手描述漢人的日常生活,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和描述的能力。
③介紹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會學生換算農歷與公歷、干支紀年與生肖的方法。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通過講解柔術治天下和以文治為主要特征的“光武中興”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使學生懂得國家的興旺,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文化事業的繁榮。
〖要點〗
1.重點 光武中興
2.難點 比較“光武中興”與“文景之治”的異同。
〖教學建議〗
1.光武中興
①向學生指出:東漢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如同東周的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鎬京之東,因此歷史上有西漢、東漢、西周、東周之稱。歷代史書黨將西漢稱為前漢,東漢稱為后漢則是從時間上指稱。
②介紹課文小字部分,讓學生懂得,王莽改制是一場失敗的改革,它不但沒有解決嚴重的社會問題,反擊了社會矛盾,以此作為“光武中興”的鋪墊。
③有關光武中興的內容,可讓學生閱讀教材,總結出兩特征(以柔術治天下;注重文治)和五大內容(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廢除捐稅,減輕田租;提倡節儉,精簡機構;整頓吏治;興辦地方官學)?偨Y課文小字,將光武中興的內容與王莽的統治進行對比,還可適當穿插《后漢書》中的一些小故事,諸如:“尋找嚴子陵”、“獎賞閉門人”等,以突出光武帝重視人才、整頓吏治的中興特色,加深學生對光武中興的理解。同時,對光武帝重視教育也可作一定評論。關于“中興”一詞可稍作解釋:由衰弱轉入重新興盛。
④為使學生對光武帝其人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可指導學生收集更多的相減史料,在課外以活動課的形式進行展示、交流。
⑤讓學生依據課文中的三幅插圖想像漢人的日常生活,以此突出“興武中興”的結果與作用。
⑥引導學生以討論的形式比較“興武中興”與“文景之治”的異同,總結古代盛世凹面的出現的共同原因,即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統治者善于用人、納諫;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長期堅持,有持續性和穩定性等待。
2.東漢衰敗
①引導學生依據課文及小字分析東漢衰敗的原因,即年幼的皇帝被各種勢力左右、地方割據勢力猖獗、農民起義爆發等,并指出具體表現,諸如官僚、地方兼并土地、官僚宗族世代把持政權,左右選官輿論、大地主擁徒附和私人武裝家兵等等,指出這是東漢末年形成割據勢力的原因,更是三國分立的歷史根源。
②關于天干地支及十二生肖的內容,應作一定的解釋與說明,并教會學生換算方式。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于教師用書)
〖教學實錄〗
〔復習舊課〕(約2分鐘)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第11課 統一國家的鞏固。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有關漢朝的歷史,將同學們將書翻到:
第12課 東漢的強盛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約10分鐘)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合書布點〕(約10分鐘)
△采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先指定二、三名同學講述教材內容,然后由其他學生補充。強調當有同學講述時,其他同學要注意聽,不得隨便插話,如有不同意見,必須在他人陳述完之后,舉手發言。教師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采點、布點(板書)。
東漢
光武中興 “柔術”→奴婢、捐稅、節儉、吏治
? 文治 →圖書館、太學、郡國學
衰敗 中央政權 → 弱
地方割據 → 強 官僚、大地主
兼并土地、把持政權、左右選官、占有田莊、私人武裝
△布點小結
本課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但要把內容歸納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光武中興”是本課的重點,“中興”是指由衰弱轉入重新興盛。我們在學習這段歷史時,要注意把它與“文景之治”聯系起來,比較他們的異同。
〔分層推進〕(約20分鐘)
△再讀教材
△快速提問
①東漢(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洛陽、東漢。提醒學生注意:漢武帝是西漢的劉徹、漢光武帝是東漢的劉秀)
②光武中興
⑴背景 (光武初年,滿目瘡痍 chuāngyí創傷,也比喻遭受災禍后凋敝的景象。杜甫《北征》: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要求學生注意西漢初年與東漢初年的情況相似之處)
⑵特征(以柔術治天下;注重文治。提醒學生其與西漢初年“休養生息”政策、“居馬上得天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的相似)
⑶內容(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廢除捐稅,減輕田租;提倡節儉,精簡機構;整頓吏治;興辦地方官學。把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的政策與相關內容聯系起來,幫助學生回憶學過的內容)
⑷影響(光武帝重建漢朝政權,結束了西漢末年以來長期混亂的局面,在位30年間,社會呈現出較為安定繁榮的景象,史稱“光武中興”!爸信d”:由衰弱轉入重新興盛。)
③東漢衰敗
、艝|漢時期,與中央政權離心離德的地方割據勢力主要指的是哪些人?(官僚、大地主)
、乒倭拧⒋蟮刂鳛槭裁茨苄纬傻胤礁顡⻊萘Γ(兼并土地、把持政權、占有田莊、左右選官、私人武裝)
⑶田莊的私人武裝稱為什么?(部曲、家兵)
△處理問題
①“光武中興”與“文景之治”的異同
統治者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調整統治政策,輕徭薄賦;統治者善于用人、納諫;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長期堅持,有持續性和穩定性等待。
、谙胂駶h人的日常生活(參照課文中的插圖)
③紀年法的換算
〔貫通評價〕(約3分鐘)
本課我們學習了東漢的歷史,“光武中興”是本課的重點,我們要抓住它的兩大特征:以柔術治天下和文治。這一西漢王朝的“休養生息”和“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有許多相同之處。本課的學習要與前面對西漢的學習進行對照,西漢與東漢,這兩個王朝,我們有時統稱為漢朝,他們有許多相似之處。
〔資料〕
獎賞閉門人
郅惲(惲音yùn)是管洛陽城門的小官。有一次,漢光武帝帶了一批人,到洛陽郊外去打了一天獵,回城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实鄣能囻{到了上東門,城門早已關了。隨從打獵的侍從叫管城門的開門,郅惲拒絕了。漢光武帝親自來到城下,吩咐郅惲開門。不料郅惲說: “夜里看不清楚,不能隨便開門! 漢光武帝碰了個釘子,只好繞道到東中門進城。第二天,漢光武帝正想找郅惲責問,不想郅惲的奏章已經送上來了。奏章上說:“陛下跑到遙遠的山林里去打獵,白天還不夠,直到深夜才回來。這樣下去,國家大事怎么辦?”漢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賞給郅惲一百匹布,還把那個管東中門的官員降了職。
尋訪嚴子陵
嚴子陵,原姓莊,后人因避明帝諱改姓嚴。名遵,字子陵。
年輕時就很有名望,后來游學長安時,結識了劉秀和侯霸等人。王莽為籠絡人心,曾廣招天下才士。侯霸趁機出來做官了,劉秀卻參加了綠林起義軍,決心推翻王莽政權。嚴子陵當時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均不為所動,最后索性隱名換姓,避居僻鄉,徹底擺脫了王莽的羈絆。劉秀在洛陽建立起東漢王朝后,思賢若渴,到處尋找嚴子陵。
幾年后,得知嚴子陵披著羊皮隱居在齊國某個地方釣魚,便立即派人帶了聘禮,備了車子去請,一連請了三次,并親自致書云:“古大有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辟之瘡瘡須杖而行。若綺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穎水之風,非朕所敢望!眹雷恿陮嵲谕普啿贿^去了,才終于來到了洛陽。
這時,侯霸已經當上了劉秀的丞相。原來他在王莽失勢時,便及時轉舵,向起義軍靠攏,以后憑著有一定能力,一步步爬了上來。他深知劉秀十分器重嚴子陵,所以一聽到嚴子陵來了,不敢怠慢,馬上派人攜書問候。嚴子陵卻對侯霸那種追名逐利、一味投機的行為十分鄙視,看了侯霸的信后,也不愿回信,只讓來人帶了兩句話去,說是“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侯霸認為這是挖他的瘡疤,心中十分不滿,從此便想方設法要把嚴子陵攆出洛陽去。嚴子陵則因為看到侯霸這樣的人居然當了丞相,也就不愿再在洛陽呆下去,每天只在賓館里睡大覺,等待回家。甚至當光武帝劉秀親自來看望他,他也閉著眼睛,不理不睬。劉秀知道這位老友性情高潔、孤介,便撫著他說:“子陵呀子陵,你到底為啥不肯出來輔助我治理國家呢?”嚴子陵突然睜開眼來,盯著劉秀說:“唐、堯得天下,是因為德行遠聞,才使隱者洗耳。你何必苦苦逼我呢!”劉秀見一時說服不了他,只得嘆息著登車回宮去了。
過幾天,劉秀又將嚴子陵請到宮中,與他談論舊事,談得十分投機。晚上,還與嚴子陵同榻而臥。嚴子陵在睡夢中把腳擱到他的肚皮上,他也毫不介意。不料此事被侯霸知道了,他便在第二天叫太史官上奏,說是昨夜客星犯帝座甚急,想以此引起光武帝對嚴子陵的猜忌。劉秀聽了卻哈哈大笑,說:“這是我和子陵同睡啊,沒事!”然而嚴子陵卻料定其中必有緣故,他從這件事中,看到了小人的傾軋,官場的險惡,便執意不肯再在洛陽留下去了。當劉秀還想要他做諫議大夫時,他終于不辭而行,悄然離去,隱居于富春山下。那里有個“嚴陵瀨”,據說就是他當年垂釣之處。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劉秀曾再一次征召嚴子陵,嚴子陵也再一次地拒絕了,并索性回到故里陳山隱居起來,沒過幾年,便老死在這里,享年80。
嚴子陵的人品確是難能可貴的,然而當時知道的人并人多。直到北宋名臣范仲淹任睦州知州時,在嚴陵瀨旁建了釣臺和子陵祠,并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贊揚他“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嚴子陵才以“高風亮節”聞于天下。南宋嘉定年間,陳山嚴子陵墓旁也建起了高風閣,后來還辦了個高節書院,今均早已湮沒,只剩下一塊墓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8529.html
相關閱讀: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