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康乾盛世、明清對外貿易、商業發展、重農抑商政策、文字獄、鴉片貿易等基礎知識。
通過觀察反映明清社會經濟發展的《南都繁會卷》和《盛世滋生圖》,培養通過插圖了解歷史現象的能力。
通過同時期東西方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對比,培養對歷史現象的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明清經濟發展、近代化因素萌發的趨向、西方列強擠壓下的危機等內容的學習,了解中國由盛轉衰的過程。
觀察“清代民間市井畫”,學習通過教材插圖獲取歷史信息的方法和途徑。
通過觀察“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周邊形勢”圖,學習識讀國家周邊形勢圖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觀察插圖,了解豐富多彩的歷史,提高學習的興趣。
通過清朝閉關鎖國、重農抑商、文字獄等政策的學習,了解國家政策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影響。
通過文字獄的學習,了解封建專制的殘酷性。
通過列舉鴉片貿易的危害,了解殖民主義的罪惡。
重點:康乾盛世教學難點:近代危機的表現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明清盛世的綜合國力比起歷代皇朝明顯提高,在世界范圍內仍屬頭等強國。但距清康乾盛世僅一百來年的時間,便陡然發生天翻地覆的逆轉。處于鼎盛時期的中國古代農耕文明迅速在世界潮流中沒落,陷入受侮挨打的危局。你知道嗎,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康乾盛世之際,潛伏著什么危機?你認為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馬克思稱之為“奇異的悲歌”的這場衰變?
內容分析
盛世 過渡 危機
一、明清經濟發展
農業發展的情況:耕地面積的擴大和人口的增長;糧食產量的大幅度提高;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國內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一。
手工業的發展情況。商業發展和商業城市出現。
二、近代化因素萌發的趨向
近代話因素的發育成長:社會方面;經濟方面;思想觀念方面。出現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
三、西方列強擠壓下的危機
危機的出現:西方工業文明的產生和發展;清朝專制主義的強化;封建社會走向衰落;鴉片貿易的危害。
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對盛世與危機、農耕文明衰落和工業文明發展的比較,培養比較歷史現象的能力。本課的難點是理解“近代化”、“經營手段”、“農耕文明”、“工業文明”、“現代股份制”、“經營方式”、“四民”等概念。
教學建議
采用投影,展示插圖和地圖,分析盛世與危機的轉化過程,以提高學生興趣和課堂效率。
問題解答
這一時期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方面發生了什么變化?
提示 科學技術:傳統的科學技術取得一定突破,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現了幾部總結性的科學巨著;著名科學家體現出獻身科學的價值取向,重視實驗的科學態度,注重科學研究方法,開始顯示出近代科學研究的特點。
文學藝術:描摹世態人情的世俗文學蓬勃興起。古代小說蓬勃發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性,要求個性解放,出現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明清時期面臨的主要危機體現在哪些方面?
提示 農民戰爭的打擊,如李自成起義,白蓮教起義等;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實行閉關鎖國、重農抑商、文字獄等政策阻礙了歷史發展;英國19世紀推行罪惡的鴉片貿易,中國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機。
作業 一課一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83056.html
相關閱讀: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學案
第15課 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教學案
第7課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教學案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建立教案
2012年初一歷史上冊中國古代史復習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