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建設探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

“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中,所有學生并不是在同一認知水平上,有經驗的教師會照顧到,一次成功,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師反復講,這不能理解為誨人不倦,百講不厭,而只能說明教師的水平問題。因此,初中化學的高效課堂研究,既要研究教師如何教,又要研究學生如何學,二者有機結合,才能出高效。

化學課堂改革中,什么是高效課堂?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等?是我們不斷探索的問題,下面就化學教學的實踐談點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交流。

1正確的教學方法

要實現合理的教學目標,就要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其實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應該是教師在課前都已經設定好的,不過,有句話說的好,“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在準備周詳的教學計劃后,教師也要能根據教學過程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從而更好地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并進而完成自己的教學目標.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

1.1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無定法,但教法要合理、有效.一切有利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方法都值得嘗試.目前的化學課堂教學方法不勝枚舉,一堂化學課到底要如何上,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或者說是要采用一種方法還是多種方法的搭配,多種方法又要如何搭配才能獲得最大效益,這要視情況而定,包括課程的類型,教師的習慣和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等.而某些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生水平上的差異采用區別對待的教學方法.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就可以采用自學法、討論法等;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當然,采用區別對待時,教師要注意照顧學生的自尊心,從而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對于多種教學方法的配合問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實踐,從而摸索出幾條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保證教學過程高效地運行.

1.2合理地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實驗教學中就可以很好地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這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能力,還能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們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中,教師就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供學生探討:MnO2是作為催化劑參加反應的,那么是不是MnO2的量越多,產生氧氣的速度越快呢?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是不是就意味著氧氣難溶于水呢?等等.

2讓學生喜歡上化學教師

教師與所教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連帶關系。如果學生喜歡上某位教師,那門學科的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高。假如學生不喜歡某位教師,那么,學生就與那位教師不配合,教學效果就自然低下了。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僅體現在知識的淵博方面,還體現在個人的涵養上。教師欲在學生面前樹立完美的形象,首先要有淵博的知識,課堂教學有深度、廣度。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備好每堂課,課后還要做好自身的“充電”工作。其次,轉變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主宰著課堂,學生不敢對所學的知識“插嘴”、“多話”。這種課堂,貌似師道尊嚴,但學生的內心不敬佩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調動起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共同開展合作學習,因此,要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課堂。

3充分利用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多數學生對實驗很感興趣,教師可從實驗入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一節課的開始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化學學習中。開學初,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教學中,導入新課時我做了兩個實驗。實驗1:我展示了一張試卷,并將試卷撕得粉碎。實驗2:我取出打火機,將撕碎的紙屑點燃。實驗結束后,提出問題:這兩種變化是否相同?如不同,能否說出有何不同?課堂前5分鐘,通過這兩個實驗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4以問題為抓手,激發學生的思維

思維來源于問題,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提出啟發性問題或質疑性問題,創設新異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良好環境,讓學生經過思考、分析、比較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我們的水資源”時,給學生提出如下問題:①你家是如何節約用水的?②你的家鄉存在缺水問題嗎?③你知道我國正在興建的“南水北調”工程嗎?在學習“珍惜和保護金屬資源”時,提出讓學生了解所在社區或村子金屬廢棄物的品種、回收情況、回收價值及金屬廢棄物給環境帶來的問題,提出如何加強金屬廢棄物回收的建議,寫出調查報告并進行交流。在學習“溶液的酸堿性”時,提出讓學生了解學校附近的若干水樣,并用pH試紙測定它們的酸堿度。在學習“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時,提出讓學生了解若干種食品包裝袋,統計相關的食品中使用了哪些食品添加劑,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評論。在學習“生物微量元素與健康”時,要求學生調查了解自己家用的食鹽,觀察其包裝袋,看是否加碘,并設法進行檢驗等等。當然,問題的設置要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并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叩開學生的思維大門,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有效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5進行分層次教學

學生之間是存在各種差異的。但并不是說將學生分層幾個等級,而是在教學中重視每個學生的發展,不能只重視學優生,忽視學困生的發展。新課程教學要求我們重視每個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問題切入的起點,在要求上有所區別。教學的低起點,有利于每個學生參與,有利于每個學生有所收獲;而多層次,則有利于每個學生的發展。那么如何做好分層次教學呢?教學證明,開放性的問題最能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

6結語

總之,化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學習不再是只為了分數、為了升學,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學素養的提高、科學的價值觀及科學態度的形成,在于科學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在于創新潛能的激發。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為獲得知識、掌握技能、提高能力、關注社會中與化學有關的熱點問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學。

參考文獻:

[1]馬貴飛.讓實驗和多媒體成為初中化學的雙翼[J].考試周刊.2015(A0).

[2]李曉燕.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實踐研究[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22).

作者:康曉黎單位:石家莊市第四十一中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13318.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電木的來歷
初中課外化學實驗 檢驗含碘食鹽成分中的碘
瑞典
關于樂果的初中化學知識百科
德國化學家?瓦拉赫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