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談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中生物教學是一種復雜的認知活動,而興趣的培養是完成這一活動的基礎。只有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激發其學習動機和強烈的求知欲。也只有這樣長期的堅持,才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發展其智力,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得到不斷地提高。

一、明確目的,激發興趣

首先,通過生物教學,使初中生明確學習目的,知道生物是自然學科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人們的飲食起居、衛生保健都離不開它。21世紀是生物學的世紀。微觀上,以細胞工程、遺傳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將有突破性的發展;在宏觀上,由于人口“爆炸”,糧食短缺,資源枯竭,能源耗費,環境惡化,生態失衡等因素日益困擾著人們。生物學知識對于解決這些問題將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的科研工作的重點已將生物學列為高科技研究發展的重點。當代學生是新世紀的主人,都希望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主力軍,無生物知識便等于無稽之談。受過這樣的教育,使學生明白學習生物知識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未來世紀的迫切需要。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與興趣。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之間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產生,良好的關系又是通過溝通來完成的。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感情投入和溝通技巧把學生與所從事的教學工作聯系起來,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交朋友。師生感情的建立是雙向的,投入多少感情就有多少回報,在與孩子建立有效的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開啟他們內在的智慧和資源。教師關心學生,學生也就信任老師、喜歡老師,也喜歡老師教的學科。良好的師生關系為教育教學發揮最佳效果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洞悉學生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種生命活動及其規律的心理狀態。依據所傳授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通過創設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質疑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巧妙地造成懸念,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展思維,激發創造能力。

四、教學形式多樣化,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設計多樣的課堂形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活動化生動化,這些都能給生物教學帶來無限生機。比如實驗活動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并使學生加深理解、鞏固和驗證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了解生物知識在日常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競賽與游戲相結合的活動形式,能夠讓學生在緊張活潑的趣味活動過程中分析、解答問題,從而鞏固教學知識;野外考察類的活動形式,能夠突出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其他的活動形式還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直觀教學法、觀察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調查探究法等等

五、實驗操作,激發興趣

學習對生物的興趣,不能僅僅停留在觀察掛圖和模型上,還需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親自實驗的能力,以便更加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觀察和實驗的用具”時,將學生帶到實驗室,分組學習顯微鏡的使用,在講清各部分結構名稱及作用的同時,讓學生親自操作怎樣取鏡、安放,怎樣對光、調光,怎樣觀察、繪圖。這堂課學生學得特別認真、仔細,而且學習興趣高昂,輕松愉快。例如,講骨的成分時,每個學生取兩條魚肋骨,分別放在火上燒和放進稀鹽酸中浸泡。實驗過程中利用學生初一時學過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知識,引導他們觀察骨的變化,啟發他們自己總結骨的成分及無機物和有機物的特性。并且實驗前后分別稱重,計算出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比例,進而讓學生分析骨的成分與比例和骨特性的關系,歸納出骨的特性。課本中大多數的驗證性實驗,都將其提前與新課的講授結合進行。這樣的授課方式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交替,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不會感到疲勞。增加實驗,給學生盡可能多的動手機會。只要課時允許,生物課可增加的實驗很多。

六、利用各種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們接受知識離不開具體形象。課本插圖、掛圖、生物標本、模型、實物這些傳統直觀教學手段,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起著重要作用。隨著教學條件的改變,幻燈、投影、多媒體等現代化直觀教學手段為教學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如果教師能靈活應用這些教學手段,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很容易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等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直接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生物教學中可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巧沒疑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七、聯系實踐生活,尋求興趣

“興趣的基礎是需要!奔ぐl培養學生的興趣,未必能使學生的興趣持久,現代社會處處離不開生物,作為初中生物教師,只有使學生認識到生物課在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實踐運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的興趣才是自然的。學好生物學,學生就能運用生物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在學習人體生理衛生時,利用投影、掛圖、錄像或課件,讓學生感受各種器官在自身的實際位置、生理特點。同時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如針對學生坐、立、行、走姿勢不夠端正的現象,在學習了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后,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保持坐、立、行、走的正確姿勢。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把知識學活,又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生物學基礎知識的理解。經常訓練,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我們要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所見所聞,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要經常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利用電視、錄像、電化教學等使學生開闊視野,談談生物與生活,參加實踐、組織學生到農田進行土壤的酸堿度的實地調查、測試,以及對學校的綠化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田間、校園等實驗調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五彩繽紛的生物世界。

生物教學的有趣可以為培養初中生學習生物興趣提供前提條件,即學生激動的學習情緒背景。至于能否使學生由此產生學習興趣,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使學生激動的學習情緒體驗穩定下來,成為穩定的心理狀態,從而造成認識和情感方面的不平衡,形成學習需要,當學習需要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滿足并伴著愉快的情緒體驗出現后,才能產生學習興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252477.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