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國水鹿 重回故鄉 堪稱是上海最古老 原住民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8雌4雄12頭獐落戶濱江森林公園

已經在上海消失100多年的瀕危哺乳動物獐回家了。8雌4雄12頭獐落戶濱江森林公園,開始野化訓練。據“放獐歸林”活動發起者、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教授張恩迪介紹,獐原本是上海最古老的“原住民”。到二十世紀初,上海再難覓獐的身影。

“獐到了!”“那就是獐!”

正嚷嚷著,12只木條釘成的箱子整齊地排放在草地上,每一只箱子里都躺著一只熟睡的獐。透過木條間的縫隙,好奇的圍觀者難以窺見獐的全貌;隱約可見獐那片深褐色的、油光水滑的后背,伴隨著熟睡中的呼吸,微微起伏。

下午,深秋的浦東濱江森林公園游客不多,圍觀的大多是記者。為了記錄這種已經在上海地區消失100多年的瀕危哺乳動物重回森林,20多家媒體記者專程趕赴現場,見證“放獐歸林”。

帶記者們來看獐之前,“放獐歸林”活動發起者、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教授張恩迪一再重申:“千萬不要太靠近獐,大家都往一個方向站,不要圍住獐,不要擋在它前面,要留出空地給這些獐!钡且豢吹解,記者們還是忍不住圍攏起來。

獐是一種極其膽小的草食動物。它極敏感,即使在叢林里,也是一聽見任何響動就驚惶失措,立刻逃竄。如果它感覺到危險臨近,又無法逃脫,就會亂蹦亂撞,常常先于“危險”把自己弄傷!艾F在要給獐注射‘解藥’了吧。”一位男記者問。此前,為了把獐安全運到濱江森林公園,12只獐都被注射了麻醉劑。

張恩迪還是決定再等等。按照程序,接下來工作人員要把熟睡的獐抬出木箱,平放在草地上;然后給它們戴上無線電項圈,做好標記;一切準備完畢,就可以給它們注射一劑“蘇醒針”,等它們醒過來,自行鉆進林子深處。

“我們都往后站一點!睆埗鞯弦贿吺疽庹脫踉诹肿忧暗挠浾咄庾撸贿呌檬謩荼葎澲,哪一片是可以圍觀、拍照的,哪一片地必須留出來。然后他才示意工作人員把12只獐抬出木箱,平放在草地上;接著用空出的木箱子排成一道“障礙”,所有的人都被擋在了這道“障礙”之外。

再三確定獐可以安全地回到林子之后,張恩迪才開始為這些獐注入“蘇醒劑”。

上海最古老的居民

占地126公頃的濱江森林公園,地處黃浦江、長江和東!叭⒘鳌碧,園內有大片適宜野獐棲居的灘涂和自然森林!斑@些菊科植物,就是獐最愛吃的食物!惫珗@園長徐忠指著滿地碧綠的小圓葉子說。野獐已經從這片土地上消失了100多年。

據張恩迪介紹,獐原本是上海最古老的“原住民”。一些化石挖掘和文獻記載顯示,早在新石器時代,上海地區就有獐出沒。直到19世紀80年代,上海市郊青浦、奉賢等地獐的數量還很多,人們很容易看到獐。到20世紀初,上海再難覓獐的身影,獐最后完全絕跡。

獐是一種敏感、羞澀的哺乳動物。

和大多數草食動物一樣,獐有自己的群落;但它們比較喜歡獨自活動,最多成雙結伴。獐的體形不大,比麝略大,通常體重約15-20公斤(雄15、雌20),體長約1米!侗静菥V目》有注:“獐無香,有香者麝也,俗稱土麝,呼為香獐”。

獐看起來像一只小鹿,但獐卻是最古老的鹿科動物之一,是其他鹿類的起源。原本產于中國長江沿岸和朝鮮半島的獐,19世紀70年代被引入英國。1992年,張恩迪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就是“獐”。

和鹿不同,獐沒有角。雄性的獐,長著兩根長長的獠牙,卻沒什么實際用處,撇在嘴邊,像兩根胡子。此外,獐喜歡游泳,《本草綱目》說它們“秋冬居深山、春夏居澤”。在古代,這些地方往往也是人選擇聚居的地方。獐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向來相去不遠。人很容易在城市的近郊看到這種動物。

《詩經?國風?召南》里有一首《野有死》,開篇就講“野有死,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边@里的“”,即為獐。也許在《詩經》描述的那個年代,人和自然還維持著共存不悖的關系,野地里死了的獐可以作為求婚禮物,出現在人類的生活里。但是很久以來,在人和獐的關系中,人的角色是捕獵者。

大約100多年前,已是繁華商埠的上海,見證了其本土最后一只獐的死亡。在獐繁盛的沿海海濱平原,其數量也不斷劇減。1989年,獐被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此后,世界自然聯盟也認定獐為漸危物種。

在英國研究“中國水鹿”

保護現有的獐并讓獐重新回到上海,這是張恩迪多年的夢想,“獐的重新引入項目”也是他正在努力推進的項目之一。除了教授,張恩迪現在的身份還包括浦東新區的副區長。在成為官員之前,張恩迪還曾是一位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是中國最早呼吁保護藏羚羊的人之一。

在英國留學期間,有一次,張恩迪的導師對他說:“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你是中國人,卻在英國研究中國水鹿(theChinesewaterdeer)。”導師所說的“中國水鹿”,指的就是獐。這些被引入英國的獐,故鄉便是上海。

19世紀70年代,上海市郊隨處可見獐。那時,造訪中國的英國公爵貝德福德(DukeBedford)在青浦的集市上發現一只被獵殺的獐,這是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動物。公爵對這種動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他決定買下獐,并運回英國,委托英國的研究機構來確認,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物種。

結果,英國的研究機構發現,這是一種最古老的野生鹿科動物,是其他各種鹿科動物的起源。因為獐喜歡游泳,英國學界便為獐起了個英文名字,即為“中國水鹿”。此后,貝德福德公爵又陸續從上海帶回去幾只活的獐,試著在英國圈養。這些獐在英國形成自己的種群,其中大多數都集中生活在英國貝德福德郡的Whipsnade野生動物園里。

在英國研究獐,卻偶然得知這樣一段曲折的往事。張恩迪開始琢磨,獐的原產地之一本來就是中國,為什么不能在中國研究獐?在上海研究獐?那時,張恩迪想從英國引入獐,因為那些獐是從上海遷徙過去的,和以前生活在上海的獐在亞種上是一致的。亞種是次于種的一個分類等級,同種生物不同亞種之間可以交配繁殖后代。據張恩迪介紹,獐有兩大亞種。

面對張恩迪的要求,英國野生動物園的態度卻很遲疑。此后,張恩迪的導師告訴他:“過幾年再給吧,等中國的生態環境好一點,我再把‘中國水鹿’給你!

從那以后,張恩迪決定,要用自己的力量,讓上海的野生獐種群恢復起來。

相隔一個世紀的回歸

這個決定看似簡單,實際卻并非如此。這意味著首先必須找到和上海本土獐完全一致的亞種,否則就談不上本土物種的重新引入了。可是上海本地的獐,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毫無記載,也無史料可循。

那時,身為華師大的教授,張恩迪和他的學生們開始最大可能地搜集野生獐的蹤跡。他希望通過基因比對,重新找到作為上海本土獐引入的亞種。

張恩迪的學生陳珉就是這個時候加入“獐的重新引入項目”組的,她被項目組的成員們譽為“獐媽媽”!八芯库惺畮啄炅。碩士、博士,直到現在做的項目,她的研究方向都是獐!闭f起弟子,張恩迪很得意。

現在的野生獐群,主要集中在我國沿海海濱的平原地帶。陳珉先后搜集到來自浙江舟山群島、江蘇大豐濕地、山東渤海灣附近的野生獐,甚至包括生活在韓國的野生獐。通過比對,陳珉找到了和上海本土獐相似的亞種。這就意味著,將外地野生獐引入上海的生態環境是可能的。

此后,張恩迪向浦東新區申請“獐的重新引入項目”。項目獲批后,項目組最終決定從浙江岱山的繁育中心引入21只一歲大小的獐。岱山是舟山群島的第二大島,從岱山繁育中心引入的獐,實際上就是來自舟山群島一帶的野生獐。

即使有了之前的諸多論證為鋪墊,引入獐,也并非一個簡單遷徙的過程。項目組嘗試在浦東外環林帶的華夏公園圈養。當時,林業部門在華夏公園辟出一塊林地,共5400多平方米。即使這樣,來自浙江的獐還是花了2個月,才逐漸適應了浦東的氣候和自然條件。第一年,獐的存活率達到80%;第二年,華夏公園里獐的總數達到70只以上。

“我沒有辦法統計到獐的精確數目,因為有些獐實在太能隱藏自己了!标愮胝f。這70多只獐中,部分則是在浦東出生的“第二代獐”。接下來,項目組決定開始實施野化訓練。

放養在濱江森林公園的12只獐,就是來自華夏公園的“第二代獐”。

“一夫兩妻”的野外生活

打過“蘇醒針”之后,12只獐很快蘇醒過來。

一只獐甩甩頭,率先動了起來。不過它顯然還沒有完全醒,眼睛半開半閉著,從喉嚨里發出一種“哼?哼?”的聲音,像極了小孩子的鼾聲。半夢半醒的它還沒搞清自己身處何地,卻首先嗅到了地面嫩草的氣息。迷迷糊糊中,它一邊吃草,一邊慢慢清醒起來。突然發現不遠處的人群,它吃了一驚,用力蹬它的后腿,像只袋鼠一樣原地跳了幾跳,然后撲地一下跳進一叢矮灌木中,不見了。

接著醒過來的幾只獐更為敏捷,一恢復行動能力就迅速竄進林子里。這時,另一只膽小的獐出現了,它在自己的伙伴間亂踢,幾次踏在別的獐身上?這下大家才明白張恩迪擔心的是什么。

張恩迪說,這12只獐平均年齡都在一歲左右,剛剛到成年可以繁殖的時候。開始設計這個“獐的重新引入項目”時,工作人員準備平均放入6只雄性、6只雌性。放養的前一天,張恩迪改變了主意,他決定放入4只雄獐、8只雌獐。“就是一夫兩妻,”張恩迪笑道,“目的是為了讓獐更好地在上海繁殖嘛,要那么多雄的干什么!辈贿^玩笑之后,張恩迪又正色道,“其實這樣的改變是符合動物界的配比的,自然狀態下,草食動物的雄雌比率是1:3,現在放養的獐性別比是1:2,還是很合理的!

獐的繁殖能力很強,雌獐平均一胎能產下2-3只幼崽,最多的時候,可以產下6胞胎。秋冬是獐的交配季節,產仔一般會在每年的五月、六月和七月。但是關于幼崽的保護,張恩迪很擔心。成年獐懂得如何避開人類,但是幼獐不會。獐的乳汁濃度很高,所以會采用一種“隔地哺乳”的方式來照料幼獐:它會把幼獐放在它認為安全的地方,哺乳一次,然后走開,隔幾天再來哺乳。在野生環境里,獐的這種照料方式很安全;但是在森林公園,工作人員擔心游客看到幼獐獨自在草叢中,附近又看不到媽媽的身影,于是出于好心將幼獐撿起來交給公園的管理人員。

和很多哺乳動物一樣,“只要沾了人的氣味,雌獐通常都會拒絕認自己的寶寶。”陳珉對記者說。

讓野生動物在超大城市和人類共存很快,12只獐都跑進了林子。當天,有兩位年輕的男組員帶著帳篷,準備留下來在公園里過夜!巴砩显儆^察一下。”他們說。一旦獐進入叢林,這就意味著項目組的成員們,以后再也不可能和圈養了一年的獐朝夕相見,現在他們只能靠戴在獐身上的無線電項圈,跟蹤、定位獐。在生出自己的后代之前,12只獐通常都隱沒在森林公園的濕地里,再遇見它們的幾率其實很小。

晚上,在回市區的地鐵里,記者突然收到一條陳珉發來的短信,“如果說獐有什么地方打動我,那就是這個動物有點傻。”陳珉還是有點不放心,“它們一點心眼也沒有,除了會亂跑亂撞,完全不會保護自己。”

從浙江岱山到上海浦東華夏公園,獐花了2個月的時間適應;從華夏公園到濱江森林公園,這12只獐一定也需要適應期。但是項目組的成員不能插手,如果獐在森林公園死掉,工作人員會立刻將它清理出去,此外,獐的其他一切生活都將由它們自己解決。

“圈養獐需要做很多事情嗎?”記者問陳珉。

“也不用,這種食草動物其實生命力很強,也不經常生病,我們只需監控和管理它們的日常生活。比如,病得重了給它們醫治,還有就是繁殖期,公獐打架,打得太厲害了我們會幫他們隔離!标愮氪鸬馈

對于張恩迪來說,在上;謴鸵吧膲粝氩艅倓傞_始。“我希望濱江森林公園里的獐,有一天也能走出去!睆埗鞯先绱嗣枋鏊膲粝。有兩種放出去的方法,一種是人為的;另一種,是完全適應了本地環境的獐,自己跑出去。

1960年出生的張恩迪,說這些話時,語氣間有一種浪漫而豪邁的感覺:“我更希望它們自己跑出去。我想象在一個月高天黑的夜晚,森林公園的墻突然倒了,獐跑出圍墻,跑向更廣闊的空間!

張恩迪的夢想,是讓這些獐成為更徹底的野生動物!拔蚁M麑砦覀儠蝗辉谏虾5氖袇^發現獐的身影,也許它們轉瞬即逝,但是我們知道它們存在于我們身邊。通過重新引入,讓野生動物在超大型城市里和人類共存,如果這個愿望能實現,那么我們的嘗試將會是史無前例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39768.html

相關閱讀: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