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創造機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訓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師范大學的學科教育課該怎樣開展?中美兩國大學課堂提供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理念和上課模式。在中國的師范大學課堂中,教育理論為授課的重點,教授們試圖以各種教育理論和教學觀念來教育學生,讓學生牢記這些理論和觀念,以期待這些未來的教師在中學課堂上實踐和落實。在他們的課堂上,要求學生首先要掌握理論,然后用理論指導實踐,因此,在這樣的教育觀念下,理論要重于實踐;而在美國大學的學科教育課堂中,教授們創造更多的機會來模擬課堂教學,以此訓練學生,使之適應中小學課堂教學的需要,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小學職業教師,在他們的課堂中,實踐與理論同等重要,甚至要重于理論。

下面是我聽過一學期的美國科學教育課中Ronald S.Hermann教授的具體做法,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兩種教育觀念的巨大差別。

1 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講什么內容,教授很少直接從理論開始,而是盡量創設一些情境,如一個社會熱點,一個經典科學史、一個小的學生活動、一個小的演示實驗,或者展示一個科學家或學生活動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這些問題與即將學習的理論和方法相聯系,是后續重要內容學習的自然鋪墊。

有人可能認為,大學教授不應該把大學生當作中學生看待,沒必要在大學的課堂中采用中學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情景引入,無論是從高質量的教學效果來看,還是從受眾的心理學上分析,都是值得嘗試和肯定的一種做法。

其實教授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他認為,自己這樣做可以為學生將來的“假課”(模擬課)和學生在中學實踐時提供示范和樣例,提醒學生要注意課堂引入環節的情景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到情景引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自己的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習慣,形成課堂教學的常規。同時,教授也進一步分析認為,無論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對于中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進來,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重視,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內容,從心理學上分析,情景引入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

2 問題與活動深化教學內容

沒有問題,就沒有教學,這是教授的重要授課理念之一,也是其課堂教學的常規做法。教授講解每個重要的理論或觀點時,都會提出相應的、并且有一定梯度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和回答。每完成一項內容,教授都會有一段時間,讓學生給他提出自己的疑惑或值得討論的問題,此時,教授會讓每位學生發言,闡明學生對這些內容的理解或觀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句話在教授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部分驗證。教授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學習;用問題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用問題來訓練學習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由于有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同時又需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就必須不斷地深入思考,因此,在這樣的課堂,看不到學生玩手機、聽音樂和睡覺,一節大課兩個半小時,學生都是在認真的思考和討論之中度過。

學生活動是授課的重要形式之一。最常見的學生活動是小組討論,有時教授會提前準備一些背景資料或討論提綱,小組討論后每位學生都會公開闡明自己的觀點;小實驗也是常見的活動形式,盡管有的實驗或活動比較簡單,但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用事實和具體的操作來傳遞科學知識的教學觀念,即“從做中學”的教學觀念。

從授課的理論內容來看,教授基本不講一些深的理論和大的原則,總是以具體的學科,如生物、物理、化學、地理的某一個內容來引入教學,最后再花一些時間來闡述相關的理論、原理、觀念或方法。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釋(Explanation)、遷移(Elaboration)和評價Evaluation),即5E教學模式是教授重點分析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論;同時,教學設計應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以活動來落實,是教授反復強調的一種教學理念。

下面以第一節的科學教育課為例,呈現教授的具體做法和基本理念。這節課教授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什么是科學?什么是科學教育,也就是說科學教育中我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態度?

首先解決什么是科學。教授的具體做法是,先展示8個短的視頻:光電現象、無線傳輸、衛星通信、釀酒發酵、鐵具生銹,等等,讓學生討論哪些是科學現象,哪些是科學原理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科學所涵蓋的范圍有哪些?要求學生結合所觀察到的現象發言。討論活動持續了較長的時間,每個學生都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一事實表明,教授非常重視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試圖從學生的發言中了解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及對科學概念的基本理解,同時從中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概括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科學教育需要向學生傳播科學知識,培養基本的科學方法和技能,這是科學課教師都知道的道理?茖W教育中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嚴謹、實事求是的態度,但是少有教師重視,而這又是科學教育的根本所在。如何讓學生重視這些理念呢?教授的具體做法是,呈現韓國科學家黃禹錫2004年2月和2005年3月在著名的《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兩篇論文的復印件,這兩篇論文宣布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干細胞;宣布攻克了利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干細胞的科學難題。這被認為是在治療疑難病癥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一時轟動全球。教授要求學生閱讀這兩篇論文,討論這兩篇論文發表的意義;然后呈現《SCIENCE》雜志發表的對這兩篇論文的撤回聲明,并補充黃禹錫論文造假及其研究過程,要求學生討論如何看待黃禹錫造假事件,在科學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在討論過程中,教授還指出,黃禹錫不僅是在論文上造假,而且有違科學倫理道德,即使用該研究組研究員提供的有償卵子,并隱瞞其獲取卵子的數量,要求學生對這一行為進行討論。教授之所以引用這個事件,是想通過討論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科學教育課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多少知識,學會多少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對待科學的態度要實事求是、要嚴謹,其科學成果和結論要經得起檢驗;同時,在科學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其研究過程和方法不要違反人類的基本倫理道德,等等。

回顧一個學期的科學教育課,可以看出其教學方式、方法與國內教授在上同樣課程中的明顯不同:

其一,尊重每位學生的意見,所有學生都要對現象或事物表明態度。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同時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事實證明,美國學生上課時是專注的,積極的,都能積極主動發言,體現出美國高等教育的民主性和培養目標的多樣性。

其二,用事實說話,少講空洞高深的理論,一切結論都是建立在事實和證據的基礎之上,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建立起科學教育中應該重視的一些本質問題:科學、嚴謹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和方法。

其三,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意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每個學生都要表達意見,這是科學教育課給人的強烈印象之一。有的意見是因教授的具體問題而引起,有的是對相關內容或教授的不同看法而引起,有的是因同學不同的觀點而引起?傊,讓每位學生表達意見,既體現了課堂教學的民主,也突顯了學術上的自由,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四,以自己的切身教法示范,如呈現問題情景,要求學生分析、討論,進行探究性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科學教育中應把握的基本教學模式、方法和原則。

3 過程性評價體現多方位的評價理念

與國內師范大學教授的做法不同,這里的學生作業非常多,每節課都有,有課堂作業,更多的是課后作業。例如,閱讀指定的書目篇章,網上學習馬里蘭州關于科學課的基本內容要求,網上學習5E教學模式的具體內容、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關內容,等等,要求學生上交一份閱讀摘要或閱讀感受。教授會在下一次課的結束后將評分情況告訴學生。

與之相對應的是,教授在講授這些內容時,大多數情況下是概括性講解,只是對一些重點內容進行分析。教授要求的不是學生記住這些內容,以備將來考試之用,而是要求學生理解其中的一些主要觀點,然后用自己的教學行為來實踐和落實這些觀點。換言之,教學理論和原則在教學中并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行動習慣性地實踐這些理論和原則。

大多數活動是要計分的,會在學生的學業成績中占據一定的比例,因此,學生不會因為考試通不過而擔心。這里的教學課堂沒有看到學生大量抄寫筆記的現象,只會看到學生偶爾會做一些重點記錄。

教授非常注重過程性評價,其評分內容和比例大致是:平時出勤:10%;上課參與程度:10%;平時作業:30%;上模擬課:20%;期末考試:30%。

4 課堂演練提升學生的實際教學能力

所謂課堂演練,就是要求每位學生都要講一節中學科學課,模擬中學課堂的教學實際情況,為將來的教育實習積累經驗,這是教育實習的初級階段。

具體來說,從第5周開始,每節課都有兩位學生模擬課堂講課練習,即從中學教學的內容中選取某章節,根據學習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設計一節教案,讓同班同學模擬中學學生,以實際上課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和過程。

科學教育課一共有20位學生,大多數學生是兩人一組完成一節演示課,因此,一個學期下來,大概有12節左右的模擬課供學生觀摩和學習,這些課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和自然地理。這是一個很好的實習和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將剛學到的一些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應用到自己的課堂之中;同時,不同學科的學生也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下學期的教學安排中,學生還要經過一個學期的正式課堂聽課和第三個階段的獨立講課實習,因此,學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已經有了充足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可以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的課堂教學需要。

學生課堂演示的具體過程主要分以下幾個環節:情景或問題引入、問題討論、學生探究活動(動手操作或實驗)、師生交流、進一步活動、解決問題,形成結論、學生質疑、教授點評。學生都在學習教授的授課模式,力圖體現教授的課堂教學要求和教育理念,即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解決問題和提高能力,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概念。

以下是教授用于評價學生模擬課堂教學的一個表格的一部分,可以根據表格給學生確定優、良、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從這六項評價指標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課堂教學既要重視結果,更要重視導致結果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過程。

項 目

優 秀

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明確,所要求的課堂活動與目標結合緊密

獲得的學習成果

學習成果符合馬里蘭州科學教育課的標準或國家標準

學生的參與情況

課堂包含探究活動,并且有助于學生積極地建構所學知識

適當的等級水平

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年級水平

使用探究的情況

課堂應該有探究性內容并引導學生理解概念

知識內容的掌握

教師熟練掌握所教的知識內容

不過,學生的模擬教學課也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設計思路不夠嚴密,一些教學環節比較松散,學生的活動比較簡單,一些內容存在科學性問題,教師的行為規范過于隨意,等等。但總體來看,學生都很認真,都在盡力通過活動幫助他人理解自己的教學內容。一個學期下來,通過實踐和從其他學生的演練中吸取經驗,每位學生都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這種有層次、有系統的實踐訓練下,美國師范學生可以更快地適應中學課堂的教學需要。即:美國的師范教育是一種職業教育,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學課堂教學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職業教師。

配圖:學生正在模擬課堂教學活動(左邊站立者為上課學生,右邊四人正在進行角色扮演活動)

此文發表于2013年3月上半月版的《中國教師》雜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37461.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