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之動物的行為】,行為的遺傳和發育 許多行為有其遺傳基礎。動物的社群行為,是同種動物之間維持群體共同生存的行為。
2、閱讀下面的材料并回答問題:
資料一 一只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總是給養魚池邊浮到水面張口求食的金魚喂它捕來的昆蟲,就像喂自己的雛鳥一樣,一連喂了好幾個星期。
資料二 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開了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
。1)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說,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屬于 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為屬于 行為。
(2)美國紅雀喂魚的行為是由其體內的 所決定的行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是在 因素的基礎上,通過 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為。從維持動物自身生存的意義上來說,后一種行為比前一種行為更能 。
。3)動物的行為常常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運動,分析“資料一”,并說出其中動物通過運動完成自己行為的兩個實例:① ,② 。
解析:學習行為并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的,是出生后通過學習獲得的,這是判斷是否是學習行為的依據,不論是先天行為還是學習行為都與一定的遺傳物質有關,是為了動物更好地生存和種族繁衍。
答案:(1)先天性 學習 (2)遺傳物質(基因 DNA) 遺傳 環境 適應變化的環境 (3)美國紅雀通過飛行捕蟲喂食金魚 金魚通過游泳到水面取食
總結:原生動物行為最簡單,只有趨性,能感受環境的刺激并靠近或遠離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05529.html
相關閱讀: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