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構成,如圖


特別提醒:
①聽小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共有6塊。
②耳的鼓膜、聽小骨、耳蝸等結構受到損傷,都有可能導致耳聾。
聽覺的形成:
聽覺的形成過程大致是: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聽覺?杀硎緸椋和饨缏暡ā舛(傳遞聲波)→鼓膜(產生振動)→聽小骨(傳遞振動)→ 耳蝸(感受振動,產生興奮,但不形成聽覺)→聽覺神經(傳導興奮)→聽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產生聽覺)。
耳聾:
耳聾一般表現為聽力下降或喪失。耳聾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傳導性耳聾,這類耳聾是由于外耳道堵塞和鼓膜、聽小骨損傷或發生障礙而引起的聽力下降;另一類是神經性耳聾,這類耳聾是由于耳蝸、聽覺中樞和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受到損傷而引起的聽力下降或喪失。老年性耳聾、藥物中毒性耳聾、工業生產中高強度噪音引起的耳聾等,都屬于神經性耳聾。
保護耳和聽覺
為了保護耳和聽覺,除了減少和消除噪聲外,平時還應當注意做到:
(1)不要用尖銳的東西挖耳朵,以免戳傷外耳道或鼓膜。
(2)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嘴、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
(3)鼻咽部有炎癥時,要及時治療,避免引起中耳炎。
(4)不讓污水進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8097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