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初中生物知識點: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碳—氧平衡:
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不斷地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氣,所制造的氧氣量大大超過自身的呼吸作用對氧氣的需要量,多余的都以氣體形式排放到大氣中;動物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進行有氧呼吸,釋放二氧化碳;部分生物及其殘體被微生物分解或形成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釋放于大氣中,形成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簡稱碳一氧平衡。

綠色植物在維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碳—氧平衡的意義:
①維持大氣成分的穩定。
②提供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氧氣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
③為人類化石燃料的利用和化工生產提供氧氣。


溫室效應:
所謂溫室效應,就是太陽的短波輻射可以透大氣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層厚厚的玻璃,使地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房。

溫室效應可能會導致有些地方降水增加引發洪災,有些地方極度干旱引起沙漠化;氣候變暖還會引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最終影響到人類的生存。
為了控制溫室效應,首先應大規模植樹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維持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其次利用清潔能源,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相關初中生物知識點:演示實驗: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實驗目的:
為了讓學生知道:植物在光照下能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演示實驗:
1、實驗步驟:

2、注意事項:
(1)選用的玻璃杯應該是大型號的,漏斗的柄要短一些,注入的清水必須高出漏斗柄。
(2)試管應該選用較細的,試管一定要裝滿水,用手指堵住管口,倒插入水中,然后套在漏斗柄上。試管插好以后,如果發現試管底部留有空氣,要重新做。這樣,收集到的氧氣才不致混有其他氣體。
(3)所用的水生植物應該是生活旺盛的、帶著頂芽的嫩枝,株數不要太多,以免擁擠,妨礙接受陽光。
(4)為了促進光合作用的進行,可以在玻璃杯內加入少量碳酸氫鈉(每100mL水放入0.1g碳酸氫鈉),用玻璃棒攪一攪,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5)玻璃杯內不要用太冷的水,要用溫水。這樣,光合作用進行得比較快,放出的氧氣比較多。不能用煮沸過的涼開水,這是因為煮沸過的水中缺少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不能進行,也就不會有氧氣產生。

3、實驗現象和結論:
快要熄滅的衛生香(或竹簽),遇到金魚藻在光下釋放出氣體,立刻猛烈地燃燒起來,這就是說,金魚藻在光下能夠產生氧氣,可見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有機物外,還有氧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28172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