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那大圣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里又變,變了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后面,變做一根旗竿。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鳥,只有一間小廟,急睜鳳眼,仔細看之,見旗竿立在后面,笑道:“是這猢猻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見廟宇,更不曾見一個旗竿豎在后面的。斷是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等我掣拳先搗窗欞,后踢門扇!”大圣聽得,心驚道:“好狠,好狠!門扇是我牙齒,窗欞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搗了眼,卻怎么是好?”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
1.
【甲】文段選自《
》這部書。文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疽摇课亩芜x自《
》這部書。文中的“
真君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分)
2
.任選其中一
個文段,用自己的話概述其前因和后果。(
4
分)
3.
兩個文段對交戰的場面的描寫有何共同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點評。(
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
(2
分)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
西游記
二郎神(楊戩)(每空0.5
分)
2
.【甲】
文段——前因:小人國與鄰國為了吃雞蛋時先打破哪端之爭交戰;(
2
分)后果:格列佛被授予高級榮譽稱號,不來夫斯庫皇帝遣使求和。(
2
分)
【乙】文段——前因: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派天兵天將征討;(
2
分)后果:太上老君使暗器擊中悟空,猴王被擒。
(
2
分)
3.
兩個文段對交戰場面的描述想象奇特(
1
分),語言十分生動形象(
1
分)。
【甲】
文段想象“我”
憑借身高優勢以一人之力拖動整個艦隊,細致逼真地描繪了不來夫斯庫人的驚慌和“我”的從容不迫(
1
分)!疽摇课亩蜗胂髮O悟空變身為土地廟,生動有趣地描寫了孫悟空變化的細節、被識破時的心理活動,和二郎神精細入微的觀察判斷(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48766.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八級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
初二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濱孫收服星期五”比較閱讀及答案
名著《格列佛游記》主要情節概括
《水滸傳》經典情節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