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
正在松樹邊鬧動爭說,只見對面松林里那伙販棗子的客人提著樸刀走出來問道:“你們做甚么鬧?”那挑酒的漢子道:“我自挑這個酒過岡子村里賣,熱了在此歇涼。他眾人要問我買些吃,我又不曾賣與他,這個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藥,你道好笑么?說出這般話來!”那七個客人說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來。原來是如此。說一聲也不打緊。我們正想酒來解渴,既是他疑心,且賣一桶與我們吃。”那挑酒的道:“不賣!不賣!”這七個客人道:“你這漢子也不曉事!我們須不曾說你。你左右將到村里去賣,一般還你錢,便賣些與我們,打甚么要緊?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湯,便又救了我們熱渴。”那挑酒的漢子便道:“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的不好——又沒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這漢子忒認真!便說了一聲,打甚么要緊?我們自有瓢在這里。”只見兩個客人去車子前取出兩個椰瓢來,一個捧出一大捧棗子來。七個人立在桶邊,開了桶蓋,輪替換著舀那酒吃,把棗子過口。無一時,一桶酒都吃盡了。七個客人道:“正不曾問你多少價錢?”那漢道:“我一了不說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 七個客人道:“五貫便依你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那漢道:“饒不得,做定的價錢!”一個客人把錢還他,一個客人便去揭開桶蓋,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漢去奪時,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去,那漢趕將去。只見這邊一個客人從松林里走將出來,手里拿一個瓢,便來桶里舀了一瓢。那漢看見,搶來劈手奪住,望桶里一傾,便蓋了桶蓋,將瓢望地下一丟,口里說道:“你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頭識臉的,也這般羅唣!”
19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眾好漢互相配合、共同行動的過程。(4
分)
勸解→
→喝酒→
→爭執→
→奪瓢→
20
、“你這漢子也
不曉事!我們須不曾說你”中加點的字“也”是針對什么而言的?(2
分)
21
、瓢在情節發展中作用很大,但賣酒人卻無碗瓢之類,似乎不合常理,上文哪句話對此有必要的交代?(2
分)
22
、七位客人喝酒前為什么不講好價錢?作者這樣安排情節有什么好處?(2
分)
參考答案:
19
.買酒
付錢
搶酒
下藥 20
.針對楊志懷疑販棗人為歹人而言的。
21
.我自挑這個酒過岡子村里賣。
22
.為下文再討一瓢酒吃,引起爭端,趁機下藥埋下伏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44051.html
相關閱讀:名著《格列佛游記》主要情節概括
人教版八級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
《水滸傳》經典情節概括
初二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濱孫收服星期五”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