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6年中考生物考前必做試題(練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中考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端顯示與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其競爭較為激烈。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知識,提高復習質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下文為大家準備了2016年中考生物考前必做試題。

一、選擇題(以下各題均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40分)

1.詩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所描述的景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A.春眠不覺曉 B.處處聞啼鳥 C.夜來風雨聲 D.花落知多少

2.要探究水分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在下列的四個實驗裝置中,應該選擇

A B C D

3.某生態系統中四種生物的數量關系如下圖所示,假設這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物丙能進行光合作用

B.若此生態系統被重金屬污染,則重金屬含量最高的是生物乙

C.如果甲的數量 增加,在一段時間內,乙和丙的數量將增加

D.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是:乙甲丁丙

4. 2012年2月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刊登了俄羅斯科研人員的最新成果?茖W家復活了3萬年前的植物種子,種出了開白色花朵的草本植物。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白色花朵要結出種子需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 B.種子中的胚芽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C.該植物的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區 D.該種植物的莖能逐年加粗

5.下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物質轉化過程,若甲代表有機物和氧氣,則Ⅰ、Ⅱ、乙分別代表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 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機物和氧氣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機物和氧氣

第5題圖 第6題圖

6.右圖所示的是進入和離開身體某器官的血液內四種物質的相對含量,該器官是

A.腦 B.腎 C.小腸 D.肺

7.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漂亮,與這種變化直接相關的器官是

A.雌性激素 B.子宮 C.輸卵管 D.卵巢

8.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包括

A.骨、骨骼、關節 B.骨骼、關節、肌肉

C.骨骼、肌肉 D.骨、骨骼、肌肉

9.對下表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實驗結果分析不正確的是

動物種類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嘗試次數 51 28 4

A.動物的繞道取食是一種學習行為

B.丙的學習能力最強

C.動物行為與遺傳物質無關

D.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10.右圖是對生殖與發育特點的比較,其中三個圓分別代表三種動物,

各圓的重疊部分表示共同特點。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特點,錯誤的是

A.G卵生 B.J變態發育

C.H具有孵卵行為 D.I體內受精

11.如右圖,枝條①的基因組成是AA,砧木②的基因組成為aa,則下述說法錯誤的是

A.這是一種無性繁殖方式

B.這是植物的一種營養繁殖方式

C.該技術成功的關鍵是 ①和②的形成層緊密接合

D.成活后①的芽所發出的枝條上所結果實的基因組成是Aa

12.一對夫婦生育男孩時,形成受精卵的精子和卵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分別是

A.22條+X、22條+X B.22條+Y、22條+X

C.22條+Y、22條+Y D.22條+X、22條+Y

13.海帶、葫蘆蘚、鐵線蕨等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莖、葉 B.都有輸導組織

C.都有根 D.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14.下列動物的結構與功能的搭配,正確的是

A.草履蟲的伸縮泡消化營養物質 B.昆蟲的外骨骼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C.魚的鰭為游泳提供動力 D.鳥的氣囊進行氣體交換

15.我國科學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與普通栽培水稻多次雜交,培育了產量很高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是利用生物多樣性的

A.種類多樣性 B.數量多樣性 C.基因多樣性 D.生態系統多樣性

16.在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有許多無翅或殘翅的昆蟲,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昆蟲的發育都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B.無翅或殘翅昆蟲數量增加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C.昆蟲翅型的變異是不定向的

D.在經常亂大風的島上,與正常翅相比,無翅或殘翅是有利變異

17.將食品放在冰箱中能較長時間保存的原因是

A.冰箱中無空氣 B.冰箱中無微生物

C.低溫抑制了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長和繁殖 D.低溫殺死了食品中的微生物

18.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大腸桿菌,得到能生產人胰島素的工程菌,此方法屬于

A.轉基因技術 B.克隆技術 C.發酵技術 D. 組織培養

19.當有人不小心被生銹的鐵釘扎傷后,醫生會給傷者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使可能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直接失去致病性。注射的物質和采取的措施分別是

A.抗原、控制傳染源 B.抗原、保 護易感者

C.抗體、控制傳染源 D.抗體、保護易感者

20.中學生的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是

A.飯菜吃多少買多少,不浪費 B.不亂扔垃圾,愛護環境衛生

C.吃飯常用一次性餐具 D.保護鳥類等野生動物

二、判斷連線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1.(5分)判斷題。答題卡上T表示正確,F表示錯誤,將判斷的結果填寫在答題卡上。

(1)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這是一種觀點。

(2)非處方藥的標志是OTC,這類藥可以靈活劑量服用。

(3)動物群體中的信息交流,對動物的覓食、御敵和繁殖后代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某人手臂外傷出血時,血液顏色鮮紅,快速噴出,除撥打120尋求幫助外,應該盡快壓迫傷口的遠心端止血。

(5)個人的生活習慣和行為選擇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22. (5分)請將①~⑤的病癥分別與其對應的病因A~E對應起來。

①侏儒癥 A 營養物質缺乏

②佝僂病 B 激素分泌異常

③艾滋病 C 冠狀動脈堵塞

④冠心病 D 病毒性感染

⑤白化病 E 遺傳物質發生改變

三、簡答題(共50分)

23.(6分) 在生物學課程中,我們學過許多概念。不同的概念間常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用一些關聯詞把一些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可繪制成概念圖。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概念圖。

(1)請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添加幾個概念和一些關聯詞,正確地表示出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2)結構A的名稱是 ;圖中B表示的物質名稱是 。

(3)在生理過程①中,細胞內變化最明顯的是 (填細胞質或細胞核),圖中過程②叫做 。

24.(5分)生物學家研究發現,癌細胞的無限增殖受某調控基因的控制,該調控基因能激發所有動物細胞大量增殖,為探究該調控基因是存在于細胞質內還是細胞核內,科研人員做了以下實驗設計。請根據以上思路,繼續完成下列實驗設計方案。

A.實驗方案:(提示:癌細胞能傳代培養,細胞形態發生明顯改變。如何觀察細胞形態,不作實驗設計要求)

①用胰蛋白酶分別處理宮頸癌細胞和小鼠的正常肝臟,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

②分別使單個癌細胞和單個肝臟細胞的細胞核與細胞質分離。

③取癌細胞核和肝細胞質形成重組細胞甲,取 形成重組細胞乙。

④取兩只培養瓶分別編號為甲、乙,各加入等量培養液。分別取 數量的重組細胞甲和重組細胞乙,依次加入甲、乙兩只培養瓶中,進行細胞培養。

⑤分別觀察甲、乙培養瓶中的細胞形態。

B.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若甲瓶中的細胞(或重組甲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形態發生明顯變化,則調控基因存在于

中。

②若乙瓶中的細胞(或重組乙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形態發生明顯變化,則調控基因存在于

中。

③若甲、乙兩瓶中的細胞(或重組甲、乙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形態均發生明顯變化,則調控基因 。

25.(9分)人的生活離不開營養物質和氧氣,同時還要排出體內產生的代謝廢物。右圖表示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模式圖,數字代表人體的某些結構,字母代表人體內某些物質,代表物質交換的方向。請分析作答:

(1)孫悟同學為患有高血壓的奶奶設計了含有饅頭、小米稀飯、醬牛肉、咸魚的午餐食譜,從合理 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認為該食譜不合理之處為 (寫出一點即可)。饅頭中的淀粉徹底消化成[A] 的場所[1]是 。

(2)進入[2]中的[C]通過 作用,進入血液;在血管內,[C]由[D]中的 來 運輸。

(3)[A]和[C]在[3]組織細胞內進行氧化分解釋放出能量,同時產生[B],當肋間肌和膈肌 時,[B]由[2]排出體外。

(4)在循環系統中,[D]血液流動的方向是一定的,心臟、靜脈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有 。

(5)除圖示途徑外,代謝廢物還可以通過 (器官)排出體外。

(6)若[E]中出現了[A]物質,若圖中各結構的功能均正常,則可以通過 進行治療。

26.(6分)人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但人在不同狀態下從接受刺激到作出反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某生物興趣小組想測量喝酒前后的反應速度是否一樣,以用來規勸司機不要酒后駕車。其步驟如下:

①如右圖,測試者拿尺的上端,被測者將拇指和食指對準尺子下端的

0刻度位置。

②被測者集中注意力,當看到被測者松開手時立即用手指抓住尺子,

然后記下尺下落的高度。

③重復多次。

記錄結果如下:

測量次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尺下落的

高度(cm) 飲酒前 15 25 20 22 18 15 16 19 23 17

飲酒半小時后 28 30 25 27 32 30 31 33 27 26

(1)對被測者飲酒前進行測試的目的是 。

(2)根據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 。

(3)被測者從看到尺下落到抓住尺子是一種反射活動,其感受器是 ,眼球中感受光線刺激的結構是 。

(4)若過量飲酒麻醉了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上述反射活動還能完成嗎? 。

(5)請你根據上述內容,談談你對飲酒駕車的看法: 。

27.(9分)玉米的籽粒有甜和非甜兩種,甜玉米口感好,常用來食用,但產量不很高,非甜玉米產量高,但口感不好,常用來做飼料。農民張大爺在自家相鄰的兩塊土地上分別種上了純種的甜玉米和非甜玉米,后來他發現兩塊地的相鄰處,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現了非甜玉米粒,但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卻沒有甜玉米粒。(說明:純種指控制性狀的一對基因是相同的,如:RR或rr)。請結合所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沒有甜玉米粒,結的全是非甜玉米粒,這在生物學上稱為 現象,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現了非甜玉米粒,這在生物學上稱為 現象。

(2)玉米的籽粒有甜和非甜兩種不同的表現,這在遺傳學上稱為 ;由上述資料可判斷, 是顯性性狀。

(3)玉米粒是由玉米雌花中的 發育而來的,玉米粒中的胚則是由

發育而來的。

(4)請用遺傳圖解結合文字說明解釋兩塊地的相鄰處,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現了非甜玉米粒,但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卻沒有甜玉米粒。(3分)

28.(7分)泡菜是我國北方人民廣泛喜愛的一種菜肴,但在腌制過程中,由于一些硝酸鹽還原菌的作用,會產生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某校自然科學課外研究小組為了了解泡菜在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及其高峰期出現的時間,以及泡菜在加熱煮熟狀態下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選1、2、3號容量相同的泡菜壇,分別加入0.6kg的新鮮蓮花菜;

②再在壇中加滿煮沸過的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

③封壇前分別測量各壇中液體未加熱和煮沸后亞硝酸鹽的含量;

④用水封壇,放在15~20C環境中;

⑤以后每隔4天測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夠食用為止,周期約為15天。

所得數據如下:

時間 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mg/kg)

未加熱時 加熱煮沸后

1號壇 2號壇 3號壇 1號壇 2號壇 3號壇

封壇前 0.15 0.15 0.15 0.15 0.15 0.15

第4天 0.6 0.2 0.8 0.6 0.2 0.8

第8天 0.2 0.1 0.6 0.2 0.1 0.6

第12天 0.1 0.05 0.2 0.1 0.05 0.2

第16天 0.1 0.05 0.2 0.1 0.05 0.2

請根據上述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用于發酵泡菜的微生物是 ,它與蓮花菜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

(2)在該項研究中,要取同樣處置的3只壇的目的是 。

(3)孫悟同學根據表中的數據,繪制了1號壇與2號壇內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圖(見右上圖),請你在表中補畫出3號壇的變化曲線。

(4)根據曲線及表中的數據,你可以推理出什么結論?(2分)

(5)該項研究的設計存在著一個較明顯的缺陷,你認為是什么?

29.(8分)玉樹和梔子樹是常見的觀賞植物,見下圖。

有人想探究兩種植物葉片失水情況的差異,做了如下實驗:分別從兩種植物各取下20片表面積相近的葉片放在常溫下(20℃),每天同一時刻用天平測量其質量變化情況,并且計算其葉片失水所占葉片鮮重百分比的平均值。得到數據如下表:

平均鮮重(g) 累計葉片失水所占葉片鮮重的百分比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玉樹 4.6 5% 12% 15% 17% 22% 27% 30% 3 3%

梔子 0.4 16% 25% 34% 42% 46% 46% 46% 46%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仔細觀察兩種植物的圖片,請準確說出兩種植物所屬的類群。(1分)

(2)仔細觀察表格,比較兩種葉片失水百分比的差異,你能得出什么結論?請推測其可能的原因。(3分)

①結論:(1分)

②原因:(2分)

(3)假如你是一滴水,用一段文字(或圖形)描述當你被植物的根吸收后所發生的事件。(4分)

希望為大家提供的2016年中考生物考前必做試題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及時關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18184.html

相關閱讀: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