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備人:瓶子
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整本書,課內外結合,讀完整本書。
2、了解全書內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斷。
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語文能力。
重點難點
在閱讀過程中達到更高的閱讀層面。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步驟:
一.課外閱讀階段
1.開學初,課余時間用略讀瀏覽的方法通讀全書,弄清主要內容、情節和人物關系等。自我檢查一下讀書的速度和質量。
2.通過讀出版說明和后記了解出版意圖,掌握閱讀線索。
3.根據閱讀需要參閱附錄的資料和課外及網上搜集的有關資料,了解作者經歷、創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點內容。
4.結合觀看電視連續劇,將劇中的人物形象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
5.一邊讀,一邊摘錄,加批注,寫心得。
二.堂上交流
1.復述本書的故事梗概,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2.小說哪一些章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3.保爾身上最使你感動的是什么?大家互相交流。
4.作者為什么要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來作書名?
5.一起閱讀《筑路》和《生命的意義》,了解革命者和保爾的精神境界。
三.識記:
背誦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四.課堂遷移
你周圍如果有像保爾那樣經受種種考驗,克服重重困難,頑強地生活、學習、工作的人,去采訪他,他的事跡寫成文章,向報紙、雜志投稿。
五.附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
(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蘇聯著名的布爾什維克作家,自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問世以來,他就同書中的保爾.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萬千萬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一個工人家庭,父親是一家釀酒廠的季節工,母親在大戶人家當廚娘,家境十分貧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書,十歲左右就開始干活謀生。奧斯特洛夫斯基干過各種職業,如幫人家牧馬,在車站食堂當小伙計,在發電廠當助理司爐等,貧困屈辱的生活培養了他對舊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18年,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家鄉一度被德國軍隊占領,他冒著生命危險去完成組織上交給自己的收集敵人情報和將革命布告貼到德軍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務,顯示了他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們的贊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62473.html
相關閱讀:名著《格列佛游記》主要情節概括
初二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教版八級上冊名著導讀《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
《水滸傳》經典情節概括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濱孫收服星期五”比較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