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示,幼兒時期抗生素的使用或可干擾機體腸道微生物群落的正常發育,尤其是常常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的廣譜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這些抗生素會對兒童產生副作用,而且其還會引發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
眾所周知,早期抗生素的使用和免疫系統關聯性疾病直接相關,比如炎性腸病、哮喘癥、甚至肥胖癥,而這種效應被認為是通過腸道微生物所介導的;動物研究表明,抗生素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組成,而且可以降低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研究者并不清楚長期使用抗生素對兒童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7歲的142名芬蘭兒童進行研究,文章中他們調查了兒童接受抗生素治療的過程以及這些抗生素的使用如何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落,此外研究者還調查了抗生素使用和兒童哮喘癥及體重指數發生的關聯;研究結果表明,兒童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組成會清楚反映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抗生素的使用會減少腸道微生物的豐度,同時也會減緩年輕驅動的微生物群落的發育,尤其是接受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兒童,比如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這些兒童在過去兩年里的腸道微生物變化程度較為明顯。
研究者KatriKorpela說道,一般來講腸道微生物群落可以在超過1年的抗生素療法過程中恢復過來,但如果兒童在早些年重復使用抗生素,則腸道微生物群落就不會完全恢復。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和微生物群落的特性關系直接相關,在兒童頭兩年大量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會明顯增加兒童后期患哮喘癥的風險。同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似乎會促進細菌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
最后研究者指出,相比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而言,青霉素類抗生素似乎也會對兒童機體腸道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功能產生一定影響。本文研究建議家長在兒童早期過程中盡量避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而且抗生素也不應該用于治療機體自限性的感染,這對于有效控制抗生素耐藥性的產生及維持機體健康將帶來一定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52770.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