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上的沙丘
“卡西尼”探測器上的雷達測繪儀2008年12月21日獲得的一幅圖片中所顯示的“土衛六”上的沙丘,與NASA宇航員所拍攝的編號為STS107-E-5380的圖片中從距地面283公里高度看到的納米布沙漠“康塞普申灣”的沙丘相似。NASA的“卡西尼”探測器(仍在從土星系統發回數據)顯示,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表面上存在廣泛的風成沙丘。
DevonBurr等人利用高壓風洞對“土衛六”上厚厚的近表面大氣進行了模擬,同時還通過對低引力和低沉積物密度的數值模擬獲得了移動“土衛六”上的沙丘所需的風速。這些速度值顯著高于有關風對沉積物的夾帶的當前模型所預測的速度值,這些模型依據的是按地球和火星條件所進行的風洞試驗。如果將“土衛六”上極低的顆粒?流體密度比考慮進去的話(這種校正對于像彗星上的噴射流那樣的高密度比環境并不要求),那么實驗結果和理論預測便可以調和。
核糖體選擇性有助于基因調控
并非所有核糖體都是相同的。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同核糖體蛋白能賦予特異性,使得專門化的核糖體只翻譯某些轉錄體。通過研究Hox基因5′未翻譯區域內的RNA序列,MariaBarna及同事對這種特異性有了認識。他們發現,在起始點附近的一個類似核糖體內部進入點的特定元素幫助吸引包含大核糖體蛋白RPL38的核糖體。這個子類的mRNA還含有一個被作者稱作“翻譯抑制元素”(TIE)的東西,它會阻斷經典模式的“cap-dependent翻譯”。這一“雙管齊下”的翻譯調控方式在重要發育事件過程中通過專門化的核糖體施加控制。
以關節軟骨為模板的一種水凝膠
材料設計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關注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如基于聚合物的先進復合材料就是利用無機填料與聚合物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靜電排斥也可以被加以利用來產生好的效果,覆蓋形成關節的骨頭兩端的關節軟骨就說明了這一點,它們能提供幾乎沒有摩擦的機械運動。劉明杰(音譯)及同事以這種軟骨作為模型,開發出一種水凝膠,它的機械性質由嵌入在其內的帶負電的鈦酸鹽納米層之間的排斥力主導。該材料當受到與納米層平行的剪切力作用時很容易變形,但卻能抵抗正交施加的壓縮力。這種類型的復合材料應能為開發具有不尋常功能的軟材料開啟新的可能性。
甲型肝炎病毒的結構和性質
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種能造成較高死亡率的小核糖核酸病毒,但盡管已有疫苗可用,人們對病毒感染的機制仍很不了解。XiangxiWang等人提供了甲型肝炎病毒成熟的和空的病毒顆粒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它們可解釋該病毒一些異常性質(如耐高溫特性),也為該病毒進入人體提出了一個新機制。該病毒的三維結構與昆蟲小核糖核酸病毒相似,說明它是“現代”小核糖核酸病毒與更“原始”的前體昆蟲病毒之間的一個演化聯系。
ISG15的抗炎作用
張賢欽(音譯)等人發現,細胞內ISG15(一個“干擾素刺激的泛素樣分子”)起I-型干擾素負調控因子的作用。人體中的ISG15缺失會導致無法保持足夠水平的USP18,觸發I-型干擾素生成量和信號作用的增加,促使自身炎癥的發生。這項研究表明,ISG15在人體中的主要作用不是抗病毒(這是過去研究很多的一個可能性),而是防止發生依賴于IFN-α/β的自身炎癥。
有絲分裂磷酸酶延遲現象
被有絲分裂激酶甲基化,會驅動有絲分裂(普通組織生長過程中發生的細胞分裂類型)的啟動和進展。這個過程受到磷酸酶抑制的促進,但在有絲分裂退出過程中磷酸酶活性必須恢復。在這項研究中,IainHagan及同事描述了裂殖酵母中兩個主要磷酸酶PP1和PP2A之間的一個有絲分裂磷酸酶延遲現象,這個調控模式可能是所有真核生物信號傳導網絡的一個特征。
“光系統II”結構被優化
沈建仁(音譯)及同事現在獲得了來自Thermosynechococcusvulcanus的“光系統II”(PSII)膜復合體的高分辨率結構。PSII(在一個“放氧復合體”〈OEC〉中將水轉化成雙氧)對結構生物學家來說一直都很棘手,因為它在晶體學實驗中易被X射線損壞。本文作者利用飛秒X射線激光脈沖和高質量PSII晶體以高準確性來確定水分解催化中心內的原子間距離,發現原子間距離大部分都小于以前確定的數值。這一知識將可幫助用于水氧化的人工催化劑的設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757679.html
相關閱讀: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