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首次發現,靶向作用腸道微生物可以幫助抑制由富含紅肉、雞蛋及高脂肪乳制品而引發的心臟疾病;這項研究發現基于研究人員此前的研究結果,之前他們發現,氧化三甲胺(TMAO)?一種在動物脂肪消化過程中在腸道中產生的副產物,和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臟疾病的發生直接相關。
如今研究者在冷榨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和葡萄籽油中發現了一種名為DMB(3,3-二甲基-1-丁醇)的天然抑制劑可以幫助降低小鼠機體中TMAO級動脈粥樣硬化的水平,該研究或為開發新型療法來治療心臟疾病提供了新的線索和希望。研究者Hazen表示,很多慢性疾病,比如動脈粥樣硬化、肥胖及糖尿病等都和腸道微生物菌群相關,而且相關研究發現,我們可以通過靶向腸道微生物來有效抑制飲食誘導的心臟疾病的發生和進展。
TMAO是一種膽堿、磷脂酰膽堿及肉堿在消化過程中形成的腸道代謝物,這些物質在動物性產品中很多,血液中TMAO的水平和高風險的心臟病、中風及死亡直接相關;肉堿在紅肉和肝臟中含量豐富,而膽堿和卵磷脂則在牛肉、蛋黃、肝臟及高脂乳制品中含量豐富。當前研究發現,靶向抑制TMAO產生的第一步,即共生微生物三甲胺(TMA)的產生,或許就可以幫助抑制飲食誘導的動脈粥樣硬化癥。
研究人員對喂食高膽堿和高肉堿的小鼠進行研究發現,利用DMB就可以成功抑制TMA的產生,而使用抑制劑的小鼠則機體中TMAO的水平較低,而且也不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DMB并不是一種抗生素,本文研究表明或可幫助開發一種療法,在保護腸道菌群避免抗生素耐藥性的同時還可以靶向作用特殊的腸道微生物通路。
最后研究者表示,我們發現靶向作用腸道微生物群落或可幫助有效阻斷飲食誘導的心臟疾病,抑制腸道微生物廢棄代謝物的產生或可降低TMAO的水平,并且幫助抑制飲食依賴的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822931.html
相關閱讀:如何分辨真假中國恐龍蛋
初中生物課教學問題與改進策略
八年級生物知識點同步:顯微鏡的使用
2013年中考生物神經調節試題歸類(帶答案)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末模擬考試卷